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南太湖平原地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特征研究
1
作者 张丽珺 门坤玲 《艺术科技》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为保护与传承苏南太湖平原地区传统村落的地域特色与文化遗产,文章识别与分析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景观基因的特征表现,为其保护传承与在地性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指导与设计思路。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太湖平原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下载PDF
太湖平原桃园氮和磷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2
作者 许峰 张秋燕 +3 位作者 张娜 刘建国 季美娣 金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0期138-141,159,共5页
本研究主要对供试桃园排水中氮、磷等元素的排放进行了监测,通过测算桃园氮、磷等养分的排放量,基本摸清了桃园氮、磷养分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桃园试验区排水时间相对集中,排水与当地降水时间和降水量分布较为一致;不同取样点排水中... 本研究主要对供试桃园排水中氮、磷等元素的排放进行了监测,通过测算桃园氮、磷等养分的排放量,基本摸清了桃园氮、磷养分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桃园试验区排水时间相对集中,排水与当地降水时间和降水量分布较为一致;不同取样点排水中各养分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桃园试验区排水中的养分浓度明显高于桃园总排水口、总排水口河道上游;桃园地下暗管排水的总氮、总磷、氨氮和COD的净排放量分别为40.96、1.30、0.84、533.79 kg/hm^(2),排放物指标总体状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园排水 排放时间 排放量 变化规律 太湖平原
下载PDF
太湖平原全新世中晚期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文化——以苏州绰墩遗址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萧家仪 郭平 +2 位作者 王丹 张瑞虎 丁金龙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1-97,共7页
江苏苏州昆山的绰墩遗址 ,良渚期、马桥文化层中的孢粉组合揭示了古代先民的生存环境是亚热带森林和广泛发育的湖塘沼泽 .良渚期的先民对森林有所破坏和利用 .太湖平原约 5 70 0calyrB .P .以来 ,森林中阔叶树种的减少 ,以及针叶树的增... 江苏苏州昆山的绰墩遗址 ,良渚期、马桥文化层中的孢粉组合揭示了古代先民的生存环境是亚热带森林和广泛发育的湖塘沼泽 .良渚期的先民对森林有所破坏和利用 .太湖平原约 5 70 0calyrB .P .以来 ,森林中阔叶树种的减少 ,以及针叶树的增多 ,主要原因可能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影响不明显 .良渚文化的消亡 ,若是自然环境灾害引起 ,则与 43 0 0~ 3 10 0calyrB .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平原 全新世中晚期 古植被 古环境 古文化 绰墩遗址
下载PDF
太湖平原西北部全新世以来植被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34
4
作者 舒军武 王伟铭 陈炜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0-221,共12页
太湖平原西北部卜弋桥Zk01孔上部8m地层孢粉资料显示该地区自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11000—9500cal.aB.P.,地带性植被为壳斗科为主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森林成分以栎属(Quercus)、青冈属(Cyclobalanopsis)... 太湖平原西北部卜弋桥Zk01孔上部8m地层孢粉资料显示该地区自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11000—9500cal.aB.P.,地带性植被为壳斗科为主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森林成分以栎属(Quercus)、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栗属(Castanea)、栲属(Castanopsis)/石栎属(Lithocarpus)和松属(Pinus)为主,同时混生有少量的枫香属(Liquidambar)、冬青属(Ilex)、水青冈属(Fagus)、桦属(Betula)、榆属(Ulmus)等乔灌木。本阶段孢粉浓度较高,气候较温暖湿润,为早全新世升温期;2)9500—3900cal.aB.P.,植被演替为中亚热带性质的常绿阔叶林。此阶段特别是8000cal.aB.P.以来,植被以青冈属为主的常绿分子获得大发展为特点。当时森林繁茂,气候暖湿且较为稳定,对应于中全新世大暖期(适宜期);3)3900cal.aB.P.以来,森林植被表现为次生性质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青冈属、栎属骤减,松属、禾本科(Poaceae)及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含量明显增升。本阶段孢粉浓度减为最低,据研究区周边的孢粉资料推测此时期气候温凉湿润。本阶段晚期森林植被受到人类的干扰,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作物如禾本科(35—45μm)、十字花科和菊科等花粉类型含量持续增多,表明研究区自全新世晚期以来出现了明显的人类活动的迹象。Zk01钻孔点位处古河道,磁化率和粒度证据揭示了研究点沉积环境全新世早期为河流相,水动力较强,中期水动力条件显著增强,晚期减弱。最后,结合孢粉资料和沉积环境简述了植被变化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气候 环境 全新世 太湖平原
下载PDF
太湖平原城近郊区浅层地下水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污染源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崔学慧 李炳华 陈鸿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06-1810,共5页
为查明苏南太湖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在苏南北部(C区)、东北部(W区)和东部(S区)3个地区共采集56组地下水样,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组分浓度,并运用谱系聚类分析法和分子比例法探寻多环芳烃来源.结... 为查明苏南太湖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在苏南北部(C区)、东北部(W区)和东部(S区)3个地区共采集56组地下水样,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组分浓度,并运用谱系聚类分析法和分子比例法探寻多环芳烃来源.结果表明,检出的多环芳烃中以3~4苯环组分为主,总多环芳烃浓度最高达32.45μg/L,均值为4.42μg/L.多环芳烃分布具有区域分布特征,高值点多出现在工业区附近.分子比值法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多环芳烃来源是化石燃料和石油源叠加的结果.谱系聚类分析法结果表明,C区各采样井的苯并(k)荧蒽异常浓度控制该区的聚类结果;W区各采样井的苯并(a)蒽异常浓度控制着该区聚类结果;S区各采样井的苯并(b)荧蒽异常浓度控制该区的聚类结果.在0.05水平上,C区的荧蒽、苊、亚二氢苊、菲、苯并(a)芘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680-0.712;W区的苯并(g,h,i)芘、苯并(a)蒽和苯并(a)芘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到达0.724-0.773;S区的亚二氢苊和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59.可以推测出各区所列的这几种多环芳烃组分很可能分别来自于各区内同一类型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太湖平原 浅层地下水 谱系聚类分析
下载PDF
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影响的区域比较——基于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杨钢桥 靳艳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4-168,共5页
本文采用湖北省江汉平原6个县(市、区)和太湖平原5个县(市、区)的893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在要素市场活跃的情况下,农户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是分离的,且生产决策优先于消费决策;在... 本文采用湖北省江汉平原6个县(市、区)和太湖平原5个县(市、区)的893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在要素市场活跃的情况下,农户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是分离的,且生产决策优先于消费决策;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农户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是相互作用的。农地流转规模和稳定性存在区域差异,因此农户农地流转的目标不同,进而使得农地流转对不同区域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不同。相对于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流转农地的规模相对较大,稳定性较高,其农业生产目标更多地表现为利润最大化,更有条件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更有增加投入的动机。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农地流转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对农户农地投入行为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因此,完善农地流转市场,规范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对引导农户对农地进行合理投入、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行为 农地投入 江汉平原 太湖平原
下载PDF
太湖平原圩区分类及圩区洪涝分析——以湖西区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俊峰 毛锐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07-315,共9页
以太湖平原湖西区为例,用聚类分析,对圩区进行了分类。结合地形条件,把圩分成3大类,8小类。并对圩区致涝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量、水面率、田面高程、排涝能力、圩堤高度、地形等足致涝主要原因。结合产流原理,设计三日不同降雨... 以太湖平原湖西区为例,用聚类分析,对圩区进行了分类。结合地形条件,把圩分成3大类,8小类。并对圩区致涝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量、水面率、田面高程、排涝能力、圩堤高度、地形等足致涝主要原因。结合产流原理,设计三日不同降雨量,引入一分级指标M,对每一类圩的洪涝危险程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每一类圩在不同设计雨量下的危险程度。主要结论是:圩区受涝,更多的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高处不一定比地形低处安全;抽排能力不足和水面率小是圩内致涝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 危险度 太湖平原 圩区 分类
下载PDF
太湖平原中石器、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环境 被引量:4
8
作者 景存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81-87,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太湖平原中石器、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旧石器时代末期,太湖平原气候凉干,为森林、草原环境。古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穴居于洞穴之中。新石器时代早期,太湖平原气候暖湿,人类开始以农业生产... 本文主要研究太湖平原中石器、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旧石器时代末期,太湖平原气候凉干,为森林、草原环境。古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穴居于洞穴之中。新石器时代早期,太湖平原气候暖湿,人类开始以农业生产和渔猎为生,在平原地区建聚落。新石器时代晚期气候转凉干,人类开始挖井取水,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生产随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平原 石器时代 文化 地理环境
下载PDF
太湖平原西北部第四纪海侵 被引量:9
9
作者 蒋梦林 刘志平 《江苏地质》 2001年第2期78-81,共4页
通过对武进漕桥和金坛水北等地钻孔及剖面样品中古生物组合分析 ,结合岩性、古气候、古地磁等综合研究 ,证实太湖平原西北部第四纪以来曾发生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海侵 ,即晚更新世早期的太湖海侵、晚更新世晚期的湖海侵和全新世的镇江海侵。
关键词 海侵 第四纪 太湖平原 古生物 岩性 古气候 古地磁
下载PDF
太湖平原中石器、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发展与环境 被引量:4
10
作者 景存义 《农业考古》 1991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前言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无论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早期,还是科学技术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否顺利的发展,都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的古文明的形成与... 前言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无论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早期,还是科学技术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否顺利的发展,都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的古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均与当时各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太湖平原是中华民族古文化发源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平原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农耕文化发展 古地理环境
下载PDF
民命悬于水利:明清太湖平原的环境认知与生活应对
11
作者 冯贤亮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9-189,共11页
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生活环境被深入开发,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乡、民间与官方等的环境感知、水利运作以及灾害应对等呈现出颇为复杂的态势。水利失修、治水荒废等的地方性表达与批评,层出不穷。水利的核心要义,一如明代吴江人沈概括的... 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生活环境被深入开发,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乡、民间与官方等的环境感知、水利运作以及灾害应对等呈现出颇为复杂的态势。水利失修、治水荒废等的地方性表达与批评,层出不穷。水利的核心要义,一如明代吴江人沈概括的那般,“东南民命,悬于水利,水利要害,制于三江”。而且由于太湖平原地区水流纡迴百折,其患在“塞”。水乡环境的这些经验认识,表达出地方环境问题以及水利工作的关键。不过,因地理环境差异、水域分布不均衡而导致的公与私的社会分界、利益争夺等问题长期存在,构成环境规复与水利建设的很多阻碍。但从国家与社会的视域出发,发展水利事业,符合国家与地方共同的利益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太湖平原 水利环境 地方社会
下载PDF
太湖平原河流水质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12
作者 张鹏 高斌 +3 位作者 施红怡 龚来存 姜红梅 陈鑫 《江苏水利》 2021年第11期1-5,18,共6页
根据2003、2009和2015年江苏太湖平原地区的水质数据分析其变化情况,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探讨了城镇用地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太湖平原地区城镇化进程迅速,且大部分为农用地转换而来;该地区河流水质整体呈现好转趋势;... 根据2003、2009和2015年江苏太湖平原地区的水质数据分析其变化情况,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探讨了城镇用地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太湖平原地区城镇化进程迅速,且大部分为农用地转换而来;该地区河流水质整体呈现好转趋势;城镇用地占比与DO、TN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在2015年最大,其中与DO质量浓度相关系数达到-0.633,城镇用地对水质整体状况有较大影响,且在2015年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河流水质 太湖平原 土地利用类型影响
下载PDF
城镇化对极端降水的影响及其贡献率研究--以太湖平原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玉秀 许有鹏 +3 位作者 李子贻 王强 陆苗 高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2-271,共10页
城镇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洪涝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探讨城镇化对极端降水的影响已成为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以长江下游太湖平原地区为例,基于区内40个雨量站长序列的逐日资料(1976-2015年),结合城镇化下土地利用/覆被和社会经济等数据... 城镇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洪涝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探讨城镇化对极端降水的影响已成为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以长江下游太湖平原地区为例,基于区内40个雨量站长序列的逐日资料(1976-2015年),结合城镇化下土地利用/覆被和社会经济等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城镇化阶段极端降水相关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定量评估不同城镇化水平对极端降水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从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来看,极端降水频率和极端降水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且高城镇化水平地区的极端降水量级指标多呈现显著上升趋势.(2)整体上,城市地区城镇化对表征极端降水量级和日数的指标有显著强化作用,对大部分指标的贡献率都在11%以上,最高可达53%;而城郊地区城镇化对极端降水日数指标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城镇化使得城市地区极端降水变化较农村地区更加剧烈,城郊地区降水更加集中,洪涝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贡献率 城镇化 太湖平原地区
下载PDF
太湖平原高度城镇化下降雨特征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志慧 刘鹏飞 +4 位作者 何玉秀 许有鹏 任晓东 朱立国 徐兴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34-2143,共10页
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降雨特征变化引发的洪水问题日益突出,探讨其时空演变特征对保障高度城镇化地区洪涝安全有较大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高度城镇化的太湖平原地区为例,选取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集中程度和降雨峰... 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降雨特征变化引发的洪水问题日益突出,探讨其时空演变特征对保障高度城镇化地区洪涝安全有较大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高度城镇化的太湖平原地区为例,选取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集中程度和降雨峰值程度为降雨类型特征指标,以高分辨率短历时加权集合降水资料MSWEP(multi-source weighted-ensemble precipitation)为基础探讨了快速城市化发展下(1979—2016年)不同降雨历时—强度—类型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演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降雨频次呈现出强度小、历时短、雨量集中于中期和高峰型降雨发生的频次高的特征;同时历时较短、集中于前期和后期的降雨频次趋于增加,而历时较长、集中于中期且中峰型降雨的频次趋于减少.(2)城镇化对降雨雨型的影响分析发现,高城镇化水平地区较低城镇化水平地区的降雨量更大,其中降雨强度大于25 mm/d的大雨和暴雨事件更易发生;并且更倾向于发生前期型和高峰型的极端分布降雨.随着城镇化发展研究区更易于遭受因降雨量过于集中而导致的雨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WEP降水资料 降雨雨型 城镇化 太湖平原地区
下载PDF
太湖平原苏州渡村第四纪沉积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叔鹰 孙绳宗 +2 位作者 潘保田 徐齐治 汪世兰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S1期40-49,共10页
根据对太湖平原苏州渡村1125号钻孔总厚为153米的第四系古地磁测年结果,其底界年令为距今80万年左右。各项粒度参数及其递变规律研究表明,该沉积以河湖相地层为主。矿物组分与孢粉组合分析结果,共划分出八个环境演化阶段,其中有三次较... 根据对太湖平原苏州渡村1125号钻孔总厚为153米的第四系古地磁测年结果,其底界年令为距今80万年左右。各项粒度参数及其递变规律研究表明,该沉积以河湖相地层为主。矿物组分与孢粉组合分析结果,共划分出八个环境演化阶段,其中有三次较为寒冷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平原 第四纪沉积 形成环境
下载PDF
提高太湖平原地区温州蜜柑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祖仁 段志伟 +1 位作者 吴险峰 胡晓川 《江苏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针对柑桔栽培地处太湖平原北缘次适宜地区及立地条件差和生态次适宜区而制约蜜柑品质提高的两大难题,通过认真研究,总结出了8项先进的实用技术:(1)水分调控技术。(2)改善桔园通风透光技术。(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树体营养诊断及矫正... 针对柑桔栽培地处太湖平原北缘次适宜地区及立地条件差和生态次适宜区而制约蜜柑品质提高的两大难题,通过认真研究,总结出了8项先进的实用技术:(1)水分调控技术。(2)改善桔园通风透光技术。(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树体营养诊断及矫正技术。(5)"营养型"保花保果技术。(6)枝梢管理方法及疏果技术。(7)品种改良技术。(8)无公害防治病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提高品质 配套技术 太湖平原地区
下载PDF
太湖平原河网地区水文要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爽 尤迎华 +3 位作者 何玉秀 童建 陶娜麒 刘涛 《江苏水利》 2022年第12期30-33,共4页
根据1971—2020年太湖平原武澄锡虞区和阳澄淀泖区的水文气象资料,计算近50年来该地区降水、潮位和水位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太湖平原河网地区降水、潮位及水位均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上,阳澄淀泖区年降... 根据1971—2020年太湖平原武澄锡虞区和阳澄淀泖区的水文气象资料,计算近50年来该地区降水、潮位和水位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太湖平原河网地区降水、潮位及水位均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上,阳澄淀泖区年降水增速较大,而武澄锡虞区年均水位增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平原 水文要素 变化趋势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宋代太湖平原的农民兼业
18
作者 贾灿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8-72,共5页
宋代的太湖平原农业发达,当地农民在土地上精耕细作以求尽地力来维持生计。但由于北宋中期以后人地矛盾的不断尖锐,单纯依靠农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家庭的生活开支,一些占有"尺寸之地"的农户更是出现劳动力的间歇性闲置,这也使得... 宋代的太湖平原农业发达,当地农民在土地上精耕细作以求尽地力来维持生计。但由于北宋中期以后人地矛盾的不断尖锐,单纯依靠农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家庭的生活开支,一些占有"尺寸之地"的农户更是出现劳动力的间歇性闲置,这也使得农民或从家庭内部着眼调整生产结构或转为"他业"来贴补家用,走上兼业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太湖平原 兼业
下载PDF
徽州山区与太湖平原经济开发的异同
19
作者 李长弓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20,共13页
徽州山区与太湖平原经济开发的异同李长弓峰峦环抱、田少土瘠的皖南徽州山区与水网交织、土地肥沃的太湖平原(包括太湖周边、苏、常、嘉、湖诸府)分别是明清江南乃至全国同类型地区中经济最为繁盛发达者。两地一系山区,一为平原,地... 徽州山区与太湖平原经济开发的异同李长弓峰峦环抱、田少土瘠的皖南徽州山区与水网交织、土地肥沃的太湖平原(包括太湖周边、苏、常、嘉、湖诸府)分别是明清江南乃至全国同类型地区中经济最为繁盛发达者。两地一系山区,一为平原,地理环境不同,然就人口数之多,人口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平原 徽州 经济开发 人口压力 人均耕地 水稻 人口密度 人口增长 湖州府志 粮食生产
下载PDF
太湖平原地区洪水特征变化及驱动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强 许有鹏 +3 位作者 杨龙 童建 林芷欣 高斌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8-1103,共16页
城市化及气候变化影响下洪水问题日益突出,其有从单点向多点、局部向区域、城区向郊区转移的趋势,传统洪水演变规律研究多关注量级变化,对于变化环境下洪水空间尺度特征与影响范围变化的认识尚不清晰。本文以太湖平原地区为典型,建立了... 城市化及气候变化影响下洪水问题日益突出,其有从单点向多点、局部向区域、城区向郊区转移的趋势,传统洪水演变规律研究多关注量级变化,对于变化环境下洪水空间尺度特征与影响范围变化的认识尚不清晰。本文以太湖平原地区为典型,建立了基于过程的平原河网地区洪水事件识别与尺度划分方法,分析了1971—2020年局部、区域、和流域不同尺度洪水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湖平原地区洪水事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差异,以区域性洪水为主(占比69.34%),其中特大洪水主要为流域和区域性洪水。近50年来研究区洪水频次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主要是由于区域性洪水增加(贡献率为80.8%)。太湖平原地区洪涝成因复杂,不同尺度洪水特征与降雨、潮位、太湖水位、上游来水等因素多表现为显著性相关关系。前期水位是局部和区域性洪水主要驱动因素(贡献率分别占53.2%和54.98%);总降雨量对局部、区域和流域性洪水的洪水涨幅起主导作用,相对贡献率分别为64.91%、65.01%和78.72%。不同尺度洪水特征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空间差异。变化环境背景下太湖平原地区不仅洪水频次和量级有所增加,同时洪水空间尺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太湖平原及类似河口三角洲地区不同尺度洪水识别及其形成与驱动机理分析提供参考,保障变化环境下区域防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尺度特征 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 太湖平原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