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新银鱼种群摄食对小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张三峰 沈建忠 +5 位作者 万成炎 吉芬芬 胡莲 邱龙辉 彭乐根 朱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明晰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种群生长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可为小江水华暴发的控制与水生态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2019年逐月对小江太湖新银鱼与浮游动物样品进行采集,并分析太湖新银鱼胃含物组成与浮游动物群... 明晰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种群生长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关系,可为小江水华暴发的控制与水生态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2019年逐月对小江太湖新银鱼与浮游动物样品进行采集,并分析太湖新银鱼胃含物组成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太湖新银鱼的饵料生物主要为桡足类,其次为枝角类,轮虫占比较少;(2)3月至6月(太湖新银鱼春群繁殖期)太湖新银鱼生物量迅速上升,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在此期间呈小型化趋势,生物量由28.93 mg/L下降至1.13 mg/L,密度由21173.39个/L增加至26808.23个/L;7月小江禁捕结束,太湖新银鱼生物量开始急剧下降,小江浮游动物中桡足类和枝角类的密度与生物量迅速升高,于8月达到全年最高;(3)由于太湖新银鱼对枝角类和桡足类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故在其生物量较高的时期(5、6月),水体中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量占比显著低于其他时期(P<0.05)。由此认为,太湖新银鱼生物量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太湖新银鱼种群摄食的下行效应可能是小江浮游动物生物量下降及群落结构小型化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选择性摄食 浮游动物 下行效应 三峡水库 小江
下载PDF
以太湖新银鱼为例浅谈外来鱼类入侵的影响
2
作者 胡强 《当代水产》 2023年第8期82-83,共2页
外来鱼类入侵是指外来鱼类由原生地通过某种途径到达新生境后,在新生态环境中繁殖、扩散并持续下去,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结构、组成或人类生活造成重大的生态损害或经济损失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鱼类都能成为入侵种,有学者认为只有10%... 外来鱼类入侵是指外来鱼类由原生地通过某种途径到达新生境后,在新生态环境中繁殖、扩散并持续下去,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结构、组成或人类生活造成重大的生态损害或经济损失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鱼类都能成为入侵种,有学者认为只有10%的淡水鱼类引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原生地 外来鱼类 生态系统结构 生态损害 入侵种 生态环境 负面影响
下载PDF
太湖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红 曹志华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50-52,67,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太湖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新银鱼脂肪酸组成大体相近,均以C16,C18,C20脂肪酸为主,这3类脂肪酸总重量分别占两种银鱼总脂肪酸重量的68.55%和641...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太湖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新银鱼脂肪酸组成大体相近,均以C16,C18,C20脂肪酸为主,这3类脂肪酸总重量分别占两种银鱼总脂肪酸重量的68.55%和6415%,同时C16:0,C16:1,C18:0,C20:3,C20:5为两种银鱼的主要脂肪酸。对太湖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整体、躯体及头部脂肪酸含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新银鱼脂肪酸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其中C16:1,C16:3在3个测定组中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鱼 太湖新银鱼 太湖新银鱼 脂肪酸
下载PDF
近太湖新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种间特征的初步比较
4
作者 龚世园 易春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61,共3页
从卵细胞粘丝,鳔管长与鳔长比值,锶膜宽度与全长比值,产卵群体等4个方面对近太湖新银鱼和太湖新银鱼进行的初步比较,证明近太湖新银鱼与太湖新银鱼均为2个有效种。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太湖新银鱼 种间特征
下载PDF
三峡水库太湖新银鱼春季和秋季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龚望宝 吴朗 +4 位作者 程飞 刘家寿 解绶启 李钟杰 谢松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5-1068,共4页
三峡水库2003年开始蓄水后,随着库区水体水文生态与水动力学特征、生境结构和水体生产力等的改变,鱼类群落亦随之演替。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种群暴发是近期库区鱼类群落演替的显著特点。太湖新银鱼隶属于胡瓜鱼目(... 三峡水库2003年开始蓄水后,随着库区水体水文生态与水动力学特征、生境结构和水体生产力等的改变,鱼类群落亦随之演替。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种群暴发是近期库区鱼类群落演替的显著特点。太湖新银鱼隶属于胡瓜鱼目(Osmeriformes)、银鱼科(Salangidae),是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主要生活在敞水区的中上层。三峡水库蓄水至135m之前,库区长江江段虽有太湖新银鱼的记录,但从来没有作为渔业对象并形成渔产量。库区蓄水至135m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太湖新银鱼 春群 秋群 繁殖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用PAPD方法分析太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30
6
作者 夏德全 曹萤 +1 位作者 吴婷婷 杨弘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2-15,共4页
1996~ 1997年 2年中在太湖 6个水域采集到大银鱼 (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reganius)和寡齿新银鱼 (Neosalanxoligodontis) ,并发现其中有 2个样品的RAPD图谱与其它样品的图谱有很大差异 ,进一步的DNA分析结果表... 1996~ 1997年 2年中在太湖 6个水域采集到大银鱼 (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reganius)和寡齿新银鱼 (Neosalanxoligodontis) ,并发现其中有 2个样品的RAPD图谱与其它样品的图谱有很大差异 ,进一步的DNA分析结果表明 ,这 2个样品不属于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其它种银鱼 ,表明太湖中可能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银鱼 太湖新银鱼 寡齿银鱼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太湖中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18
7
作者 夏德全 曹萤 +1 位作者 吴婷婷 杨弘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4-260,共7页
利用RAPD 技术对太湖中的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寡齿新银鱼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共在太湖中的6 个采样片采到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在两个采样片得到了寡齿新银鱼的样品。结果表明,太湖中不同水域的三种银鱼没有明显的遗传差... 利用RAPD 技术对太湖中的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寡齿新银鱼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共在太湖中的6 个采样片采到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在两个采样片得到了寡齿新银鱼的样品。结果表明,太湖中不同水域的三种银鱼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三种银鱼中,大银鱼的遗传相似性指数显示最大,太湖新银鱼的次之,寡齿新银鱼的最小,说明大银鱼的遗传变异性最小,寡齿新银鱼的最大,太湖新银鱼的遗传变异性界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鱼 太湖新银鱼 寡齿银鱼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基于COI基因序列的太湖新银鱼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迪 雷光春 +1 位作者 龚成 王忠锁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9-306,共8页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分子标记分析长江中下游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8个地理种群132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该基因630 bp片段的碱基序列共检出8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变异率1.27%),其中局域性单倍型居多(75%),群体单倍...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分子标记分析长江中下游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8个地理种群132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该基因630 bp片段的碱基序列共检出8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变异率1.27%),其中局域性单倍型居多(75%),群体单倍型多样性较高(h=0.576±0.036),而核苷酸多样性较低(π=0.00112±0.00204).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差异显著:有人工移植历史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隔离度较高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但大部分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内(54.83%),反映出地理隔离和人为干扰对太湖新银鱼遗传格局影响显著.研究表明COI基因适于银鱼科鱼类物种鉴别和系统发育研究,同时可为同种种群间遗传关系分析提供一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长江 线粒体COI 遗传多样性 生命条码
下载PDF
增殖太湖新银鱼水体主要生态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玉芬 盖玉欣 +7 位作者 庄玉兰 冯炽华 李建华 韩立忠 刘丽颖 陈肇仁 张晓 李景胜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增殖太湖新银鱼水体主要生态因子的研究RESEARCHOFMAINECOLOGICALFACTORSOFWATERSINWHICHNEOSALANXTAIHUENSISHAVEBEENMULTIPLICATED王玉芬盖... 增殖太湖新银鱼水体主要生态因子的研究RESEARCHOFMAINECOLOGICALFACTORSOFWATERSINWHICHNEOSALANXTAIHUENSISHAVEBEENMULTIPLICATED王玉芬盖玉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 太湖新银鱼 生态因子 阈值
下载PDF
三峡水库太湖新银鱼耳石日轮与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青瑞 刘建虎 +2 位作者 吴强 王珂 朱邦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62,共4页
对采自重庆长江江津江段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耳石日轮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太湖新银鱼矢耳石形状近圆形,体长(Y)与耳石长半径(X)之间呈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Y=0.1099X+16.986,R2=0.7626。耳石日轮环纹清晰,以中心核为起点... 对采自重庆长江江津江段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耳石日轮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太湖新银鱼矢耳石形状近圆形,体长(Y)与耳石长半径(X)之间呈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Y=0.1099X+16.986,R2=0.7626。耳石日轮环纹清晰,以中心核为起点圆形规则排列,其上具有明显的过渡轮纹。太湖新银鱼体长(Y)与日轮(X)呈线性关系,其关系式为Y=0.2631X+23.924,R2=0.8057;体重(Y)与日轮(X)呈指数关系,其关系式为Y=0.0446e0.0244X,R2=0.8104。太湖新银鱼体重(Y)与体长(X)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Y=0.000001X3.3529,R2=0.9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矢耳石 日轮 生长 三峡水库
下载PDF
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同工酶遗传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颖 董仕 +1 位作者 王茜 孙振荣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应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法,对采自内蒙古岱海、天津津南水库、天津黄港水库、天津于庄水库和江苏太湖的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anius共5个群体,以及采自太湖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1个群体的AAT、α-GPD、GPI、IDH、LDH、MDH、... 应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法,对采自内蒙古岱海、天津津南水库、天津黄港水库、天津于庄水库和江苏太湖的大银鱼Protosalanxhyalocranius共5个群体,以及采自太湖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1个群体的AAT、α-GPD、GPI、IDH、LDH、MDH、PGM和PROT进行了电泳分析。在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中各检测出16个基因座位,若以最高基因频率小于0.99为判别基准,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多态基因座位比例分别为0~12.5%和18.8%;若以小于0.95为判断基准,则大银鱼中没有多态基因座位,太湖新银鱼的多态基因座位比例为12.5%;两种银鱼平均杂合度预期值分别为0~0.0057和0.0178。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在α-GPD-4、LDH-1、LDH-2、LDH-3以及PGM基因座位上存在种间差异。大银鱼群体间的Nei遗传距为0.000010~0.000103,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间的Nei遗传距为0.2996~0.3019。与大多数鱼类相比,银鱼的遗传变异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鱼 太湖新银鱼 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洱海鲢、鳙的食物组成及与太湖新银鱼的食性重叠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翠林 王圣瑞 +1 位作者 过龙根 谢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6-713,共8页
为了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两种鱼食物组成的空间变化,分析了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在洱海古生和北部两采样点逐月采集或收集的共93尾鲢和71尾鳙的肠道内含物,对其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空间变... 为了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两种鱼食物组成的空间变化,分析了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在洱海古生和北部两采样点逐月采集或收集的共93尾鲢和71尾鳙的肠道内含物,对其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空间变化及与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的食物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鲢、鳙全年摄食的饵料生物数分别为75属和64属。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微囊藻(Microcystis)和象鼻溞(Bosmina)为两种鱼的主要饵料类群。鲢、鳙的食物组成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与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在空间上,两种鱼在古生摄食的浮游植物比例大于北部,这是由不同区域饵料生物组成差异导致的结果。Schoener重叠指数显示鲢、鳙与太湖新银鱼之间的食性重叠不显著(E<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太湖新银鱼 食物组成 食性重叠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江苏省4个太湖新银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大命 唐晟凯 +7 位作者 刘燕山 谷先坤 刘小维 殷稼雯 王彬 马昊 张彤晴 潘建林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7-286,共10页
为了解江苏省主要湖泊内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的遗传背景,利用PCR扩增江苏省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4个群体153尾样本的COⅠ基因序列,并进行测序和分析。经比对获得630 bp的基因序列片段,检出7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位... 为了解江苏省主要湖泊内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的遗传背景,利用PCR扩增江苏省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4个群体153尾样本的COⅠ基因序列,并进行测序和分析。经比对获得630 bp的基因序列片段,检出7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位点3个,单一位点4个。153尾个体共定义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580±0.022(0.050±0.047~0.361±0.103),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06±0.00007(0.00008±0.00007~0.00062±0.00020),呈现出较低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的特点。4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12~0.00183。AMOVA分子方差分析表明,太湖新银鱼群体间的遗传差异(76.84%)大于群体内遗传差异(23.16%),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间。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统计检验表明,太湖和洪泽湖群体及高邮湖和骆马湖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中性检验和歧点分布分析表明,4个太湖新银鱼种群偏离中性进化,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研究可为太湖新银鱼种质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COⅠ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高邮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Cytb和COⅠ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大命 孙文祥 +5 位作者 许飞 唐晟凯 刘燕山 谷先坤 刘小维 张彤晴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8-264,共7页
为探明高邮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野生资源状况,利用线粒体DNA Cytb和COⅠ基因序列,对高邮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大银鱼Cytb基因序列全长1141 bp,其中多态性位点14个,共定义12个单倍型... 为探明高邮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野生资源状况,利用线粒体DNA Cytb和COⅠ基因序列,对高邮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大银鱼Cytb基因序列全长1141 bp,其中多态性位点14个,共定义1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71±0.031和0.00172±0.00019,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特征。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630 bp,其中多态位点5个,共定义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47±0.041和0.00202±0.00019,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特征;太湖新银鱼Cytb基因序列全长1141 bp,其中多态性位点13个,共定义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609±0.078和0.00094±0.00027,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特征。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630 bp,其中多态位点2个,共定义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232±0.085和0.00038±0.00014,呈现低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Tajima′s D和Fu′Fs中性检验值为负值,且歧点分布曲线呈单峰型,表明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研究结果表明,应通过多种措施加强高邮湖银鱼种质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鱼 太湖新银鱼 细胞色素B基因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遗传多样性 高邮湖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征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战伟 李钟杰 +3 位作者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张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2,共5页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该水库产卵时间为1—5月(春群)和9—10月(秋群);其中春季群体的体长(65.79 mm±6.05 mm)...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该水库产卵时间为1—5月(春群)和9—10月(秋群);其中春季群体的体长(65.79 mm±6.05 mm)、性腺成熟指数(17.26±6.42)、繁殖力(1851粒±342粒)和成熟卵径(0.62 mm±0.05mm)均显著高于秋季群体(体长(55.04 mm±3.18 mm)、性腺成熟指数(11.72±5.01)、繁殖力(1 067粒±190粒)和成熟卵径(0.53 mm±0.04 mm))(P<0.05);但是两个群体的丰满度指数(101.43±19.71,101.87±11.85)差异并不显著(P>0.05)。春群是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种群的主要补充者,春群管理与控制应是银鱼种群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春群 秋群 繁殖生物学 种群管理 丹江口水库
下载PDF
太湖新银鱼、鲚鱼的食性比较及相互影响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刘恩生 鲍传和 +1 位作者 吴林坤 曹萍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在太湖,通过对263个太湖新银鱼和鲚鱼胃含物样本的食物组成分析和比较,研究了两种鱼类间的食物关系;并结合太湖历年鱼类渔获量资料,对渔获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4月份的食物中以桡足类为... 在太湖,通过对263个太湖新银鱼和鲚鱼胃含物样本的食物组成分析和比较,研究了两种鱼类间的食物关系;并结合太湖历年鱼类渔获量资料,对渔获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4月份的食物中以桡足类为主,占个数的70.11%±10.57%,其次是枝角类,为29.84%±10.62%,轮虫的数量极少,仅占0.05%±0.11%;在4月份1^+鲚鱼的食物中以枝角类为主、占79.35%±11.42%,桡足类占19.97%±10.78%,而轮虫和虾的数量很少,分别占0.49%±0.45%和0.20%±0.44%.而在9-10月份0^+鲚鱼的食物中.枝角类占89.77%±13.69%,桡足类占7.84%±11.53%,轮虫占2.39%±4.95%;用Pianka提出的公式,计算两种鱼类在4月份5个采样点的饵料重叠系数平均为0.4739±0.2810,没有达到Keast提出的O_(jk)>0.7的严重重叠水平;计算5个采样点的相同食物组成比平均为46.42%±20.32%,和饵料重叠系数接近.而偏相关分析表明:两种鱼类数量变化间的相关关系是负向的,且随着鱼类密度的增加,负相关关系的显著水平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如1973-1984年期间的负相关关系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r=-0.2531 p=0.584),而1985-2004年期间的负相关关系接近显著水平(r=-0.4395 p=0.101).分析认为:太湖新银鱼和鲚鱼的食物虽有重叠,但通常情况下食物竞争并不激烈;种群数量变化间的相互影响是负向的,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可能仅在两种鱼类密度很高时,激烈地食物竞争才会发生、并主要表现为对哲水蚤和剑水蚤的竞争;且数量间负向的相互影响有加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太湖新银鱼 鲚鱼 食性比较 数量组成比例 饵料重叠系数 相同食物组成比
下载PDF
滇池产太湖新银鱼食性与摄食行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刘正文 朱松泉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53-261,共9页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于1979年移植滇池,现已成为滇池鱼类的优势种和渔业主体。据1990年10月至1991年8月的标本(全长24-85)分析结果表明,该银鱼为典型的浮游动物食性...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于1979年移植滇池,现已成为滇池鱼类的优势种和渔业主体。据1990年10月至1991年8月的标本(全长24-85)分析结果表明,该银鱼为典型的浮游动物食性鱼类,食物组成不随个体大小而变化。同时表明,太湖新银鱼的摄食有明显的选择性,主要依浮游动物的个体大小选食,而浮游动物的逃跑能力、运动方式和可见度等则对太湖新银鱼的摄食行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浮游动物 食性 摄食
下载PDF
江苏省4个太湖新银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大命 唐晟凯 +5 位作者 刘燕山 谷先坤 刘小维 殷稼雯 张彤晴 潘建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60,共9页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是我国特有的银鱼种类,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近年来其资源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为了解太湖新银鱼遗传背景,本研究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序列,分析了江苏省太...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是我国特有的银鱼种类,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近年来其资源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为了解太湖新银鱼遗传背景,本研究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序列,分析了江苏省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4个太湖新银鱼野生群体共144尾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太湖新银鱼Cyt b基因序列共发现29个变异位点,定义25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682±0.037,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231±0.00021;4个群体中,高邮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d:0.609±0.078;π:0.00094±0.00027),太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Hd:0.343±0.107;π:0.00075±0.00033)。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太湖新银鱼群体间遗传差异(71.53%)大于群体内遗传差异(28.47%),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值统计检验表明,骆马湖群体与太湖、高邮湖和洪泽湖群体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子系统树和单倍型网络进化图分析显示,25个单倍型形成2个明显的地理分支,一支由太湖群体、高邮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组成,另一支由骆马湖群体组成。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图分析表明,太湖新银鱼历史上发生过群体扩张。整体来看,太湖新银鱼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应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议将太湖、高邮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作为整体进行管理和保护,骆马湖群体单独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徐家河水库陆封近太湖新银鱼的生长特性及其渔业利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卫民 杨干荣 +6 位作者 张家波 樊启学 刘兴国 陈希亮 程志学 尚士正 熊庆员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24,共7页
本文通过对徐家河水库陆封近太湖新银鱼周年生长的研究,揭示其生长的规律性,并根据其生长特性和生活习性,结合水库的生态特点,确定徐家河水库近太湖新银鱼的合理捕捞时间,提出促进水库近太湖新银鱼生长,提高其生产量的措施。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生长特性 徐家河水库 银鱼
下载PDF
太湖新银鱼对温度、盐度适应能力试验 被引量:15
20
作者 盖玉欣 王玉芬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26,共4页
试验观察热冲击、不同盐度对太湖新银鱼仔鱼成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仔鱼在升温过程中死亡率不断提高,305℃时死亡率达48%,半致死温度为305~335℃,致死温度为395~425℃,425℃100%死亡... 试验观察热冲击、不同盐度对太湖新银鱼仔鱼成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仔鱼在升温过程中死亡率不断提高,305℃时死亡率达48%,半致死温度为305~335℃,致死温度为395~425℃,425℃100%死亡。在温度125~425℃范围内,银鱼死亡率的温度系数Q10值为1000~0198,96h半致死盐度为12,在盐度8的水中可安全度过9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鱼 太湖新银鱼 盐度 银鱼 温度 适应能力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