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氧化亚铜太阳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42
1
作者 刘小玲 陈金毅 +1 位作者 周文涛 李家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5-477,共3页
以太阳光为光源,采用自制纳米Cu2O粉末,在太阳光照下对印染废水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研究了光照时间,废水起始pH,氧供应量对COD和色度去除的影响.本法试验结果表明,增加供氧量,提高处理pH值均能提高COD和色度去除率.催化剂连续使用,具有... 以太阳光为光源,采用自制纳米Cu2O粉末,在太阳光照下对印染废水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研究了光照时间,废水起始pH,氧供应量对COD和色度去除的影响.本法试验结果表明,增加供氧量,提高处理pH值均能提高COD和色度去除率.催化剂连续使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便于工业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亚铜 太阳光催化氧化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光照时间 色度去除率
下载PDF
太阳光催化氧化工艺对藻源含氮有机物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杰 刘成 +1 位作者 朱浩强 陈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2-796,共5页
利用小试试验研究了太阳光/TiO2体系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内的溶解性有机氮(DON)的氧化降解过程,考察了氧化降解过程中总可溶性蛋白、多糖、UV254等指标的变化,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7h处理后,太阳光/TiO2体系对水样中的DON降解率为29%... 利用小试试验研究了太阳光/TiO2体系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内的溶解性有机氮(DON)的氧化降解过程,考察了氧化降解过程中总可溶性蛋白、多糖、UV254等指标的变化,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7h处理后,太阳光/TiO2体系对水样中的DON降解率为29%,且降解过程中TN含量基本没有变化,而NH4+和NO3-的浓度明显增加;氧化过程中,总可溶性蛋白和多糖的含量明显减少,去除率达48.6%和54.5%.水样的浑浊度、UV254和DOC也有不同程度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催化氧化 负载TIO2 含氮有机物 铜绿微囊藻
下载PDF
太阳光催化氧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反应装置TiO_2悬浮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邹晨曦 王俊 +3 位作者 解立平 费学宁 杨明沁 岳俊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4-770,共7页
耦合太阳光催化氧化和有机膜分离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太阳光催化氧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反应装置(简称反应装置),并对平均粒径0.22μm颗粒状TiO2催化剂在反应装置中的悬浮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TiO2投加量和光催化反应区曝气量均... 耦合太阳光催化氧化和有机膜分离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太阳光催化氧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反应装置(简称反应装置),并对平均粒径0.22μm颗粒状TiO2催化剂在反应装置中的悬浮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TiO2投加量和光催化反应区曝气量均使TiO2悬浮浓度升高、直至最大平衡悬浮浓度,同时TiO2沉积现象亦随之变得严重,最佳曝气量和TiO2投加量分别为0.30 m3·h-1和10.00 g。气冲洗使反应装置中TiO2悬浮浓度保持恒定,且适宜的气冲洗时间和气冲洗时间间隔分别为10 s和40 min。连通管上的阀门全开时膜分离器中TiO2悬浮浓度始终大于半开时的,而气冲洗前管式反应器中TiO2悬浮浓度在阀门全开时小于半开时的;膜出水对TiO2悬浮性能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催化氧化 膜分离 悬浮浓度 反应装置
下载PDF
利用固定型和悬浮型反应器进行太阳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史载锋 张苏敏 林小明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7-72,共6页
通过光催化还原方法制备了Ag TiO2 催化剂 ,并采用平板式固定型光催化反应器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亚甲基蓝 (MB)降解研究 ,与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的实验结果对比证明 :利用平板式固定型光催化反应器进行太阳光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优于... 通过光催化还原方法制备了Ag TiO2 催化剂 ,并采用平板式固定型光催化反应器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亚甲基蓝 (MB)降解研究 ,与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的实验结果对比证明 :利用平板式固定型光催化反应器进行太阳光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优于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废水处理 亚甲基蓝 固定型反应器 悬浮型反应器 太阳光催化氧化降解 降解速率 Ag/TiO2催化
下载PDF
太阳光/硫掺杂TiO_2体系对双酚A的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成 陈卫 +1 位作者 陶辉 林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53-1657,共5页
利用小试试验研究了太阳光和硫(S)掺杂TiO2体系对水中双酚A(BPA)的降解效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阳光/S掺杂TiO2体系对纯水中BPA的去除效能较太阳光/TiO2体系显著提高,30 min时的去除率分别为79%和49%,且两体系对BPA的降解过程均很好... 利用小试试验研究了太阳光和硫(S)掺杂TiO2体系对水中双酚A(BPA)的降解效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阳光/S掺杂TiO2体系对纯水中BPA的去除效能较太阳光/TiO2体系显著提高,30 min时的去除率分别为79%和49%,且两体系对BPA的降解过程均很好地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H2O2的投加量对两体系氧化BPA的性能均有显著的影响,但其最佳投加量不同(两体系的最佳H2O2浓度分别为20 mg/L和15 mg/L,太阳光/S掺杂TiO2比太阳光/TiO2体系高5 mg/L);较低的pH值有利于两体系中BPA的降解,pH为5.5时的反应速率常数比pH为8.5时高50%左右;腐殖酸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两体系对BPA的降解速率,其影响均可以用二次方程来表示.此外,腐殖酸对太阳光/S掺杂TiO2体系的弱化作用要明显强于对太阳光/TiO2体系的,原因在于腐殖酸不仅会与BPA分子竞争.OH,而且会吸收部分可激发TiO2产生.OH的可见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催化氧化 双酚A 硫掺杂TiO2
原文传递
Photo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peroxide production based on transition‐metal‐oxide semiconductors 被引量:2
6
作者 Haijiao Lu Xianlong Li +2 位作者 Sabiha Akter Monny Zhiliang Wang Lianzhou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204-1215,共12页
As a kind of valuable chemicals,hydrogen peroxide(H2O2)has aroused growing attention in many fields.However,H2O2 production via traditional anthraquinone process suffers from challenges of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s a kind of valuable chemicals,hydrogen peroxide(H2O2)has aroused growing attention in many fields.However,H2O2 production via traditional anthraquinone process suffers from challenges of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eavy carbon footprint.Alternatively,photoelectrocatalytic(PEC)production of H2O2 has shown great promises to make H2O2 a renewable fuel to store solar energy.Transition‐metal‐oxide(TMO)semiconductor based photoelectrocatalysts are among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PEC H2O2 production.In this work,the fundamentals of H2O2 synthesis through PEC process are briefly introduced,followed by the state‐of‐the‐art of TMO semiconductor based photoelectrocatalysts for PEC production H2O2.Then,the progress on H2O2 fuel cells from on‐site PEC production is presented.Furthermore,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PEC H2O2 production are discussed.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the PEC production of H2O2 as a renewable solar fu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peroxide Solar fuel PHOTOELECTROCATALYSIS Transition‐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uel cel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