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黑子群对太阳总辐照度的影响
1
作者 李治凯 吴铭蟾 奕蒂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6年第4期21-26,共6页
本文用云南天文台在第22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拍摄到的大太阳黑子群照相资料,太阳黑子目视描述资料,以及Nimbus—7卫星上辐射计测量的太阳总辐照度,分别计算了太阳总辐射照度与大黑子群的本影视面积,大黑子群全群视面积和日... 本文用云南天文台在第22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拍摄到的大太阳黑子群照相资料,太阳黑子目视描述资料,以及Nimbus—7卫星上辐射计测量的太阳总辐照度,分别计算了太阳总辐射照度与大黑子群的本影视面积,大黑子群全群视面积和日面上全部黑子的总视面积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太阳总辐射照度与这三种视面积均存在强的负相关。其中与大黑子群本影视面积的相关最强,其次是与全群视面积的相关,最后是与日面上全部黑子的总视面积的相关。并对以上结果和其它有关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太阳总辐照 黑子群
下载PDF
太阳总辐照度随太阳活动的变化
2
作者 朱翠莲 《太阳地球物理资料》 1996年第7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太阳总辐照 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
下载PDF
太阳总辐照度对热带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影响
3
作者 梁健 任宏利 陈权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25-531,共7页
为研究分析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SST)年代际变化对太阳辐射响应,利用SST资料、20世纪再分析资料和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所提供的太阳总辐照度(TSI)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TSI对热带太平洋SST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诊断... 为研究分析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SST)年代际变化对太阳辐射响应,利用SST资料、20世纪再分析资料和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所提供的太阳总辐照度(TSI)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TSI对热带太平洋SST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热带中太平洋SST存在与TSI类似的准11年周期变化信号,TSI与SST以及其他海气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SST异常在滞后于TSI信号1~3年时的正相关达到最强,证实了热带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可能存在对TSI信号的滞后响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由TSI所直接引起的海表净短波辐射变化可能是热带中太平洋SST在年代际尺度上变化的直接原因。海表温度的年代际异常可以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引起表层纬向风的变化,并反过来增强SST的年代际变化信号。TSI正位相引起的SST正异常可促使对流层温度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增加、上升运动加强等相应变化,进而使得总云量增加,因此滞后2~3年后可能会由于云-辐射反馈而引起进入海洋净短波辐射量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气候动力学 太阳辐射 年代际变化 热带中太平洋 海温 太阳总辐照
下载PDF
太阳总辐照度的监测与重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诗吉 周立旻 郑祥民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67-1576,共10页
太阳总辐照度(TSI)变化是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对TSI的监测与重建是研究太阳活动驱动全球气候变化机制的重要基础。本文回顾了地基平台和卫星平台的TSI监测历程及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利用宇宙成因核素和地外天体信息重建... 太阳总辐照度(TSI)变化是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对TSI的监测与重建是研究太阳活动驱动全球气候变化机制的重要基础。本文回顾了地基平台和卫星平台的TSI监测历程及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利用宇宙成因核素和地外天体信息重建TSI的研究进展及所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现有的地基平台和卫星平台TSI监测资料表明,太阳活动周期中TSI的变化幅度很小,不足以引起各种记录中所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但太阳物理领域迄今尚未完全解译TSI变化的物理过程,加之TSI监测资料所限,难以判定其过去或未来的变幅,需整合现有3种主要的数据合成方法,并继续坚持TSI长期监测。此外,还需利用宇宙成因核素、地外天体信息反演等新方法重建过去太阳活动所造成的TSI变化,以获得长周期TSI变化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太阳总辐照 监测 重建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风云三号C星太阳总辐照度观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齐瑾 张鹏 +3 位作者 邱红 方伟 叶新 王玉鹏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2447-2454,共8页
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C星(FY-3C)携带的太阳辐射监测仪(Solar Irradiance Monitor,SIM)是FY-3A/B星上同类载荷的改进型,称为太阳辐射监测仪II型(SIM-II).针对SIM-II在轨观测获取的日地平均距离处太阳总辐照度数据,通过与国外同类... 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C星(FY-3C)携带的太阳辐射监测仪(Solar Irradiance Monitor,SIM)是FY-3A/B星上同类载荷的改进型,称为太阳辐射监测仪II型(SIM-II).针对SIM-II在轨观测获取的日地平均距离处太阳总辐照度数据,通过与国外同类产品以及太阳黑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检验SIM-II太阳总辐照度产品精度,评估仪器在轨观测能力.比对结果显示,SIM-II太阳总辐照度数据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在变化趋势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美国NASA发射的太阳辐射和气候变化试验卫星(Solar Radiation and Climate Experiment,SORCE)/总辐照度监测仪(Total Irradiance Monitor,TIM)产品的相对均方根偏差约为87×10?6,与比利时皇家气象研究所(RMIB)基于多个星基太阳总辐射观测数据处理得到的太阳总辐照度合成数据(简称RMIB数据)的相对均方根偏差约为140×10?6.SIM-II太阳总辐照度与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在极值分布上具有较好的对应;针对2014年10月太阳超强活动过程的监测结果显示,SIM-II和TIM观测的太阳总辐照度变化与太阳黑子面积变化相关,当太阳黑子面积增大2470时,SIM-II监测到的太阳总辐照度变化为?2.94 W/m2,TIM监测结果为?2.98 W/m2,说明SIM-II的观测结果能够定量反映由太阳活动导致的辐射能量变化.研究表明,FY-3C星太阳总辐照度数据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观测精度,可以用于太阳活动及气候变化监测等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C星 太阳辐射监测仪Ⅱ型 太阳总辐照 太阳黑子 交叉比对
原文传递
武汉与宜昌太阳总辐射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娟 陈正洪 +1 位作者 成驰 王俊超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利用武汉市及宜昌市2007-2008年逐时太阳总辐照量和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云量等)实况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两地逐时太阳总辐照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总辐照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武汉总辐照量值较宜昌地区显著偏大;... 利用武汉市及宜昌市2007-2008年逐时太阳总辐照量和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云量等)实况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两地逐时太阳总辐照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总辐照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武汉总辐照量值较宜昌地区显著偏大;两地太阳总辐照量与各气象要素相关性大体类似,不同的是宜昌气温、相对湿度及低云量与总辐照量的相关性比武汉差,而总云量与总辐照量的相关性比武汉好;详细统计了(低、总)云量与总辐照量的相关关系,对各种天气类型(阴、晴等)进行分析后发现(低、总)云量对总辐照量影响很大,云量与太阳总辐照量存在比较明显的负相关;最高(低)气温与总辐照量最大(小)值存在时间差;两地夏冬两季相对湿度与总辐照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云量 相关分析 太阳总辐照
下载PDF
武汉地区太阳总辐射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娟 陈正洪 李芬 《太阳能》 2011年第17期15-18,共4页
利用武汉市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逐时太阳总辐照量和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云量等)资料,分析武汉地区逐时太阳总辐照量与逐时气象要素的关系,找出对总辐照量有显著贡献的因子,对比各个气象要素对太阳总辐照量的贡献,利用200... 利用武汉市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逐时太阳总辐照量和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云量等)资料,分析武汉地区逐时太阳总辐照量与逐时气象要素的关系,找出对总辐照量有显著贡献的因子,对比各个气象要素对太阳总辐照量的贡献,利用2007年总辐照量和常规气象要素分季节建立逐时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利用回归方程分季节逐时预报2008年总辐照量,最后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总辐照量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太阳总辐照量与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压及云量(低、总)有关,其中相对湿度及云量(低、总)与总辐照量负相关。分季节分时次建立回归方程发现:春季总辐照量与相对湿度、气温和总云量关系较密切;夏季总体上与春季类似,但气温对总辐照量的贡献不大;秋季总辐照量与气温、总云量、相对湿度、水汽压有关;除了和秋季相同的影响因子外,低云量对冬季总辐照量也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 太阳总辐照
下载PDF
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的高精度太阳跟踪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东军 方伟 +1 位作者 叶新 宋宝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83-2490,共8页
由于FY-3(01)星和FY-3(02)星宽视场扫描式太阳辐射监测仪(SIM)测量时间短、精度低,本文利用FY-3(03)星SIM实现了太阳的高精度跟踪测量。首先,分析了SIM太阳跟踪精度指标、跟踪转动范围,测试并确定了数字太阳敏感器(DSS)的视场范围、频... 由于FY-3(01)星和FY-3(02)星宽视场扫描式太阳辐射监测仪(SIM)测量时间短、精度低,本文利用FY-3(03)星SIM实现了太阳的高精度跟踪测量。首先,分析了SIM太阳跟踪精度指标、跟踪转动范围,测试并确定了数字太阳敏感器(DSS)的视场范围、频率、分辨率,标定了DSS在轨像面辐照度。为消除跟踪抖动现象,分析测试了控制时间间隔和跟踪精度的关系,确定了理想控制时间间隔为500ms。外场和在轨实验结果表明,SIM太阳跟踪精度优于±0.1°,俯仰在轨跟踪精度为0.029°,偏航在轨跟踪精度为0.025°,原始太阳总辐照度(TSI)值为1 353.1W/m2。另外,DSS太阳指向精确,跟踪控制可靠,大幅增加了TSI监测时间。FY-3(03)星SIM在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上实现了TSI的太阳跟踪测量,跟踪精度是国际空间站(ISS)同类载荷CPD跟踪精度的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监测仪 数字太阳敏感器 太阳跟踪 太阳同步轨道 太阳总辐照
下载PDF
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的太阳程控跟踪精度 被引量:6
9
作者 杨东军 方伟 +1 位作者 叶新 宋宝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13-1821,共9页
为了避免太阳敏感器(DSS)指向故障导致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SIM)功能失效,为风云三号(FY-3(03))卫星的太阳辐射监测仪(SIM)设计了备份跟踪方式程控太阳跟踪并分析了其跟踪精度。利用星上儒略日时间和卫星轨道瞬根,基于类基准地表辐射网(B... 为了避免太阳敏感器(DSS)指向故障导致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SIM)功能失效,为风云三号(FY-3(03))卫星的太阳辐射监测仪(SIM)设计了备份跟踪方式程控太阳跟踪并分析了其跟踪精度。利用星上儒略日时间和卫星轨道瞬根,基于类基准地表辐射网(BSRN)算法推导了轨道坐标系太阳矢量、俯仰角和偏航角。将计算结果与卫星给定指向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太阳矢量三轴偏差均小于0.1°,俯仰角平均偏差为0.024 6°,偏航角平均偏差为-0.080 4°。对利用程序计算的多轨道指向数据进行了太阳模拟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表明:SIM俯仰跟踪控制精度优于0.1°,偏航跟踪控制精度优于0.05°。为保证在轨跟踪精度,试验了俯仰零点角和偏航零点角,其分别为80.46°和-36.96°。最终分析结果表明,俯仰程控跟踪不确定度为±0.318°,偏航程控跟踪不确定度为±0.316°,满足SIM太阳跟踪精度±0.5°的要求。设计的太阳程控跟踪降低了SIM对光学指向器件的依赖,提高了在轨太阳跟踪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 太阳矢量 太阳跟踪 太阳同步轨道 太阳总辐照
下载PDF
基于地基云图与气象数据的辐照度轻量化预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振兴 马晓波 安巍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24-30,共7页
针对总水平辐照度(Global Horizontal Irradiation,GHI)的短时快速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全天空太阳总辐照度轻量化预测模型.首先,区别于传统的人为处理云图区分特征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结构MobileNet自动提取地基云... 针对总水平辐照度(Global Horizontal Irradiation,GHI)的短时快速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全天空太阳总辐照度轻量化预测模型.首先,区别于传统的人为处理云图区分特征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结构MobileNet自动提取地基云图特征.其次,通过对9项气象参数进行特征清洗,权重连接,建立了短时辐照度的预测方案.最后,将上述模型迁移至微型终端上,在神经网络计算棒的辅助下,实现了GHI的轻量化快速预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使用地基云图的时延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此轻量化GHI预测模型标准均方根误差降低了5.5%,较未轻量化模型预测速度提升了71%,可供家庭个体光伏用户进行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照 地基云图 深度学习 轻量化
下载PDF
太阳辐射影响高原生态系统的湖泊沉积生物标志物证据 被引量:1
11
作者 蒲阳 葛井莲 +3 位作者 何天豪 高凤霞 刁汉婕 丁莹莹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8年第1期9-18,共10页
太阳活动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是学术界较少谈及但却十分重要的论题。本文尝试利用青藏高原东部湖泊沉积物中高等植物生物标志物指标探讨高原生态系统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等植物来源正构烷烃和正构脂肪醇的碳优势指数(... 太阳活动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是学术界较少谈及但却十分重要的论题。本文尝试利用青藏高原东部湖泊沉积物中高等植物生物标志物指标探讨高原生态系统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等植物来源正构烷烃和正构脂肪醇的碳优势指数(CPI)及平均碳链长度(ACL)敏感地响应了总太阳辐照度(TSI)的变化,忠实地记录了青藏高原东部近900 a来四次太阳活动极小期。因此我们认为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波动背后的驱动力实质上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生物标志物 正构烷烃 正构脂肪醇 太阳辐照
下载PDF
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敦煌市太阳辐射预测方法
12
作者 牛喜梅 何金梅 《甘肃科技》 2018年第17期35-36,42,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敦煌市太阳总辐射辐照度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通过SPSS软件用残差平方和及估计标准误差方法剔除模型自变量中的冗余量,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太阳总辐射辐照度与多个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及对太阳辐射进...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敦煌市太阳总辐射辐照度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通过SPSS软件用残差平方和及估计标准误差方法剔除模型自变量中的冗余量,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太阳总辐射辐照度与多个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及对太阳辐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此模型估算的地面总辐射与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且一天变化趋势一致,该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太阳总辐射辐照度,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辐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太阳辐射辐照 SPSS 敦煌市
下载PDF
真空环境中太阳辐照度绝对辐射计腔温响应的变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振岭 方伟 +2 位作者 宋宝奇 骆杨 王玉鹏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5-190,共6页
为了考察真空环境对太阳辐照度绝对辐射计辐射测量值及其对世界辐射基准修正系数的影响,提高在轨辐射测量值向世界辐射基准的溯源精度,改善不同仪器在轨辐射量值的一致性,进行了真空环境中太阳辐照度绝对辐射计腔温响应变化及其影响的... 为了考察真空环境对太阳辐照度绝对辐射计辐射测量值及其对世界辐射基准修正系数的影响,提高在轨辐射测量值向世界辐射基准的溯源精度,改善不同仪器在轨辐射量值的一致性,进行了真空环境中太阳辐照度绝对辐射计腔温响应变化及其影响的测量和评估。真空环境中,由于缺少了空气对流这一传热途径,使得在相同的加热功率下,辐射计腔温响应的时间常数变长,并且平衡温度升高,导致辐射计黑体腔响应度明显降低。在真空和空气中,对相同的测量目标进行辐射测量,结果表明由于真空中黑体腔时间常数和响应度的变化,导致测量的辐射功率有0.15%的相对偏差,进而造成真空环境中的辐射测量值向世界辐射基准的修正系数发生0.15%的相对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温度响应 绝对辐射计 太阳总辐照 世界辐射基准
原文传递
低温辐射计斜底腔吸收比测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衣小龙 杨振岭 +3 位作者 叶新 王凯 方伟 王玉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33-2739,共7页
考虑在轨绝对辐射定标基准辐射计(ARCPR)要求其测量太阳总辐照度(TSI)的TSI腔的吸收比优于0.999 9,同时测量不确定度在0.001%以下,本文提出采用在空间和低温环境下性能优越的圆柱形斜底腔作为标定太阳总辐照度的黑体腔,并对斜底腔吸收... 考虑在轨绝对辐射定标基准辐射计(ARCPR)要求其测量太阳总辐照度(TSI)的TSI腔的吸收比优于0.999 9,同时测量不确定度在0.001%以下,本文提出采用在空间和低温环境下性能优越的圆柱形斜底腔作为标定太阳总辐照度的黑体腔,并对斜底腔吸收比进行了测量与研究。介绍了斜底腔的特性,分析了低温辐射计多使用斜底腔作为黑体腔的原因。阐述了替代法测量腔体吸收比的原理,增加了参考光路用于监测激光功率,以提高测量重复性和准确性。通过测量信号与参考光路信号的比值计算了斜体腔的吸收比,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测试实验显示,斜底腔吸收比为0.999 928±0.000 005,优于ARCPR对标定黑体腔的要求,验证了将斜底腔作为测量太阳总辐照度的TSI腔的可行性。实验还表明:计算信号电压与参考电压比值,通过比值计算腔体吸收比的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适用于测量超高吸收比腔体的吸收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辐射计 太阳总辐照 斜底腔 吸收比测量 替代法
下载PDF
北部湾全新世U_(37)~K的古海水表面温度重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博 殷勇 +2 位作者 高抒 贾培宏 夏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0-331,共12页
通过海洋沉积物有机温标U_(37)~K反演了北部湾地区一万年以来的海水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变化.结果表明,北部湾一万年以来的SST变化范围为22.0℃~28.0℃,平均25.4℃,整体呈现波动升高的趋势,其中1300年来的SST升高更... 通过海洋沉积物有机温标U_(37)~K反演了北部湾地区一万年以来的海水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变化.结果表明,北部湾一万年以来的SST变化范围为22.0℃~28.0℃,平均25.4℃,整体呈现波动升高的趋势,其中1300年来的SST升高更为明显.此外,钻孔还记录到了八次具有区域意义的温度变化事件.北部湾一万年来的海表温度变化主要受到太阳总辐照度和东亚冬季风的控制,一些冷事件还受到高纬度融冰事件的影响,而暖事件可能受到赤道太平洋低纬度驱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全新世 海水表面温度 太阳总辐照 东亚冬季风 U37^K
下载PDF
地球观察系统使用的EOS/ACRIM-Ⅲ型测量仪器
16
作者 Richard C.Willson 贡树行 《红外》 CAS 2001年第4期34-40,共7页
一种用于地球观察系统(EOS)/ACRIM-Ⅲ实验的新的、模块式有源腔辐射计辐照度监视器(ACRIM)已被研制出来。ACRIM-Ⅲ仪器将于1999年底随一颗小卫星(ACRIMSAT)发射升空,用作为期5年的EOS-Ⅰ型总的太阳辐照度(TSI)的监视飞行。这种新的ACRIM... 一种用于地球观察系统(EOS)/ACRIM-Ⅲ实验的新的、模块式有源腔辐射计辐照度监视器(ACRIM)已被研制出来。ACRIM-Ⅲ仪器将于1999年底随一颗小卫星(ACRIMSAT)发射升空,用作为期5年的EOS-Ⅰ型总的太阳辐照度(TSI)的监视飞行。这种新的ACRIM-Ⅲ仪器是小型紧凑的,其重量和体积都大大减少,小于原来ACRIM仪器的1/2。由哥伦比亚大学为主的研究小组和喷气推进实验室仪器小组联合设计的结构增强的电子快门(光阑)系统,为EOS和其它潜在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的、精密的、现代化的TSI观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照 有源腔辐射计辐照度监视器 地球观察系统
下载PDF
Global Solar Radiation Maps of Saudi Arabia
17
作者 M. Mohandes S. Rehman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0年第12期57-63,共7页
This paper uses Abductive network to predict global solar radiation in any location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KSA) based on sunshine duration, month number, latitude, longitude, and altitude of the location. R... This paper uses Abductive network to predict global solar radiation in any location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KSA) based on sunshine duration, month number, latitude, longitude, and altitude of the location. Results indicat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measured and predicted GSR values for each of the 35 locations with known GSR values. Finally, the data from all available stations are used to train an abductive network to estimate the GSR values anywhere in the Kingdom based on latitude and longitude. GSR values are estimated using the developed method at 25 additional locations throughout the kingdom and us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 from the 35 available measurement stations to draw a comprehensive contour map of GSR values for K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ductory induction mechanism (AIM) group method of data handling (GMDH) solar radiation map renewable energy.
下载PDF
低温绝对辐射计热沉的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潇 方伟 +2 位作者 骆杨 王凯 夏志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146,共7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低温绝对辐射计热沉在测量过程中的动态响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热沉平衡温度的关键因素和不同结构下热沉对应的温度变化,并对比了304号不锈钢、6061铝合金和无氧高导铜材料作为热链接时热沉的响应状态。结果表明,低...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低温绝对辐射计热沉在测量过程中的动态响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热沉平衡温度的关键因素和不同结构下热沉对应的温度变化,并对比了304号不锈钢、6061铝合金和无氧高导铜材料作为热链接时热沉的响应状态。结果表明,低比热容和低热导率的热链接材料是未来低温辐射计发展的首选。另外,对辐射计结构进行合理的调节可以实现对热沉平衡温度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低温绝对辐射计 有限元法 太阳总辐照 温度场
原文传递
绝对辐射计一次反射不等效的影响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潇 方伟 王玉鹏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0-186,共7页
为了提高星载光辐射测量精度,满足在轨测量数据向世界辐射参考标准溯源的需求,运用有限元单元法对太阳辐照度绝对辐射计(SIAR)的光电不等效性进行修正。SIAR采用典型的正圆锥腔结构及加热丝直接埋入银锥腔工艺,其光电不等效性源于激光... 为了提高星载光辐射测量精度,满足在轨测量数据向世界辐射参考标准溯源的需求,运用有限元单元法对太阳辐照度绝对辐射计(SIAR)的光电不等效性进行修正。SIAR采用典型的正圆锥腔结构及加热丝直接埋入银锥腔工艺,其光电不等效性源于激光加热照射时一次反射引起的偏差。针对该偏差定量修正难度较大的特点,结合SIAR腔组件的实际结构,建立与实验测量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仅为0.86%的有限元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SIAR的光电不等效性进行定量修正。修正结果表明,光束的一次反射引起了激光加热和电加热阶段的不同功率分布,其光电不等效性因子为1.0000589,不确定度为3.4×10-6。运用该因子对测量数据进行修正,得到SIAR的太阳总辐照度实际测量结果为(1365.70±1.24)W/m2。该修正完善了绝对辐射计的修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太阳总辐照 有限元单元法 光电不等效性 世界辐射标准
原文传递
Sun's total irradianc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multiple solar indices 被引量:2
20
作者 ZHAO Juan HAN YanBe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79-186,共8页
In order to uncover a possible influence on the Earth's climate, we need a much longer time series, i.e., the total solar irradiance (TSI) which is also an interesting issue in its own right in solar physics. By c... In order to uncover a possible influence on the Earth's climate, we need a much longer time series, i.e., the total solar irradiance (TSI) which is also an interesting issue in its own right in solar physics. By comparing different solar indices associated with TSI during the period 1979 to 2009, several empirical models in the TSI are presented. We verify that the reconstruction model based on the three variables: sunspot number, sunspot area, and solar 10.7 cm radio flux, is the best one. As demonstrated by model calculations, the history of TSI was reconstructed back to 1947 based on 3-indices and to 1874 based on 2-indices, respectively. The reason that the reduced irradiance on the trough during 2006 to 2009 lasts long may be due to the about 85-year cycle of solar activity, which modulates the intensity of the 11-year cycle (Schwabe cycles), possesses a considerable potential to produce an effective reducing, and holds on a steadily lower level of irradi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total irradiance sunspot number sunspot area solar 10.7 cm radio flux RE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