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弥尔顿对荷马史诗传统中女性之“他者”定位的改写——以《伊利亚特》和《失乐园》为例
1
作者 吴玲英 李蒙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9,共8页
荷马在其被视为“西方最古老的史诗”《伊利亚特》里将女性人物定位为“他者”,由此开启西方史诗对女性的“自我”之探索。在西方史诗史上,随着史诗从“原始史诗”向“文学史诗”发展,史诗里的女性形象慢慢脱离“他者”而向“自我”演... 荷马在其被视为“西方最古老的史诗”《伊利亚特》里将女性人物定位为“他者”,由此开启西方史诗对女性的“自我”之探索。在西方史诗史上,随着史诗从“原始史诗”向“文学史诗”发展,史诗里的女性形象慢慢脱离“他者”而向“自我”演进。本文在分析“原始史诗”之代表《伊利亚特》中女性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弥尔顿在“文学史诗之冠”《失乐园》中改写了荷马史诗传统中女性之“他者”定位。首先,《失乐园》的史诗英雄虽名为亚当夏娃之整体,但很大程度上乃史诗中唯一的女性夏娃之个体,弥尔顿在塑造史诗英雄的过程中将其主要关注锁定在夏娃身上。其次,诗人始终突显夏娃的“自我”,不仅展示了夏娃因“原初自我”中的“自恋”“自傲”而堕落的经过,而且呈现了夏娃通过“自省”“自知”“自赎”而将“自我”重构为“生态自我”并获得精神再生的过程。女性人物在史诗中的重新定位是弥尔顿对史诗传统的重要贡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荷马史诗传统 《伊利亚特》 女性定位 “他者” 改写 “自我”
下载PDF
从《失乐园》看弥尔顿的早期生态女性主义观
2
作者 吴玲英 李未雪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面对十七世纪女性意识觉醒与生态破坏两大剧变,约翰·弥尔顿省思这些挑战并在其史诗《失乐园》中,将相关思想融入对夏娃与自然的刻画。本文揭示弥尔顿的观点,包括承认女性与自然之相似性、尊重存在物之差异性并构建地球共同体。其... 面对十七世纪女性意识觉醒与生态破坏两大剧变,约翰·弥尔顿省思这些挑战并在其史诗《失乐园》中,将相关思想融入对夏娃与自然的刻画。本文揭示弥尔顿的观点,包括承认女性与自然之相似性、尊重存在物之差异性并构建地球共同体。其观点具有革命性与前瞻性,本质上可界定为“早期生态女性主义观点”,因而对后来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有先驱性贡献。本研究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英国早期现代的社会剧变,亦揭示弥尔顿的早期生态女性主义观对当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失乐园 早期生态女性主义观 共同体
下载PDF
隐含在史诗《失乐园》里的教育哲学
3
作者 陈敬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6-86,共11页
约翰·弥尔顿在书信《论教育》中对教育目的做了两种界定,在史诗《失乐园》里则通过两类天堂教师和三种话语主题、多幅启示性幻景对教育目的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拉斐尔借助天使堕落、创世和天体运行的话语主题将教育目的界定... 约翰·弥尔顿在书信《论教育》中对教育目的做了两种界定,在史诗《失乐园》里则通过两类天堂教师和三种话语主题、多幅启示性幻景对教育目的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拉斐尔借助天使堕落、创世和天体运行的话语主题将教育目的界定为上帝般理性力量的培养,米迦勒则借助人类未来的幻景将其界定为理智与情感的同步训练。两种界定实则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一种在将理性力量强化,另一种则是为善与恶的思考提供素材。二者之间又暗含某种一致:都是为了培养美德,强化意志,提升理智并使所有的官能都始终处于合适的关系之中。两类天堂老师都无意去压制感觉,而是要将感觉来培养,以便让人在造物主的形象中健康成长。这正是英国文艺复兴最后一位人文主义者的教育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失乐园 教育目的 哲学思考
下载PDF
月球书写与弥尔顿的《失乐园》——17世纪英国宇宙旅行文学中的“多重世界”
4
作者 张建萍 田俊武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随着《天体运行论》在1543年出版,“新天文学”领域成就斐然,一系列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模式”的有形宇宙假设相继出现,后续各种天文观测技术与实践更是突飞猛进。此背景下,可追溯至古希腊的“宇宙旅行文学”重新流行,想象式... 随着《天体运行论》在1543年出版,“新天文学”领域成就斐然,一系列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模式”的有形宇宙假设相继出现,后续各种天文观测技术与实践更是突飞猛进。此背景下,可追溯至古希腊的“宇宙旅行文学”重新流行,想象式描述着星球之间的互动、各星球上的生物状态等。“多重世界”是其书写的对象也是存在前提。因17世纪英国正好处于新、旧天文学交替时期,此时的“多重世界”呈现出两个特点。首先,违背宗教教义的它曾一度举步维艰,最终不得不妥协为基督教化后的世界;其次,伽利略等的发现主要聚焦月球,故“多重世界”的故事常常发生在那里,直至牛顿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种空间束缚才逐渐解除。《失乐园》在17世纪英国宇宙旅行文学中非常特殊,弥尔顿笔下的“多重世界”因“中和”特征不同于当时诸多月球书写:态度方面,它中和了开普勒的“激进”和伽利略的“保守”;内容方面,它中和了新、旧有形宇宙假设;范围方面,它中和了月球书写与其他星球书写。因其特殊性,燕卜荪又将它称作“弥尔顿类型”的“宇宙旅行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世界 宇宙旅行文学 月球书写 失乐园
下载PDF
自由意志、恶、神恩和堕落——论弥尔顿《失乐园》中的神义论
5
作者 李倩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2期31-35,共5页
弥尔顿指出《失乐园》的创作宗旨是为上帝公义的辩护,并认为人类对自由意志的滥用导致恶的滋生,但这与上帝的全能和全善并不矛盾。上帝对人类施与恩典,但人类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堕落。堕落是贯穿整首诗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关于堕落... 弥尔顿指出《失乐园》的创作宗旨是为上帝公义的辩护,并认为人类对自由意志的滥用导致恶的滋生,但这与上帝的全能和全善并不矛盾。上帝对人类施与恩典,但人类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堕落。堕落是贯穿整首诗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关于堕落是注定的还是出于自由意志的争论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弥尔顿想表达的是,上帝给予人类自由意志,是人类的选择导致他们最终的堕落,但上帝仍然通过派遣圣子来救赎堕落的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神义论 自由意志 神恩 堕落
下载PDF
《失乐园》中的政治、虔敬与诗学
6
作者 戴维·斯科特·卡斯顿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3年第2期71-96,共26页
本文标题中“政治”“虔敬”“诗学”这三个押头韵的名词是弥尔顿史诗最根本的关注点。这些关注点在诗人最伟大的诗歌《失乐园》(也可算是最伟大的英语诗歌)里表现得最为明显和紧迫。然而,这首诗也提出了政治、虔敬和诗学如何结合的问... 本文标题中“政治”“虔敬”“诗学”这三个押头韵的名词是弥尔顿史诗最根本的关注点。这些关注点在诗人最伟大的诗歌《失乐园》(也可算是最伟大的英语诗歌)里表现得最为明显和紧迫。然而,这首诗也提出了政治、虔敬和诗学如何结合的问题。它们是彼此一致、互相合作,还是相互抵制和竞争?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能说明什么?对于17世纪晚期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意味着什么?也许更重要的是,它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有什么意义,为什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政治 虔敬 诗歌
下载PDF
虚实之间,出逃伊甸园——论余华小说中的“失乐园”原型
7
作者 赵晓敏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1期13-15,共3页
余华通过在小说中建构具有指涉性的地理空间和隐喻性的人文空间营造了一种虚实相间的“失乐园”,并且他以“失乐园”为原型透视童年的苦难与创伤,剖析人性沦丧的现实,在“失与复”回往间观照生命和人生中的失落和怅惘。“失乐园”作为... 余华通过在小说中建构具有指涉性的地理空间和隐喻性的人文空间营造了一种虚实相间的“失乐园”,并且他以“失乐园”为原型透视童年的苦难与创伤,剖析人性沦丧的现实,在“失与复”回往间观照生命和人生中的失落和怅惘。“失乐园”作为叙事母题不仅统摄引领了余华的整个文学书写,也为当代文学思潮的更迭提供了规律性的内在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小说 失乐园原型 乐园 虚实
下载PDF
《失乐园》中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伯香 曹静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9-53,共5页
《失乐园》的主题、风格和语言一直是文学评论家们争论的热点,而其思想性受到忽视。本文从思想性出发,诠释《失乐园》,力图籍此阐明弥尔顿的宗教思想,即以基督教教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为特点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人文主义 基督教人文主义
下载PDF
撒旦:丑恶的魔鬼与叛逆的英雄——从《圣经》到弥尔顿的《失乐园》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进超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379-383,共5页
在西方文化史中,撒旦被定义为上帝的"敌对者",是具有否定性的一切丑恶势力的最高象征。然而,在弥尔顿的《失乐园》里,撒旦却以反讽的方式成为了叛逆的英雄,试图颠覆以上帝为核心范畴的传统文化观念。虽然撒旦最终在堕落中失败... 在西方文化史中,撒旦被定义为上帝的"敌对者",是具有否定性的一切丑恶势力的最高象征。然而,在弥尔顿的《失乐园》里,撒旦却以反讽的方式成为了叛逆的英雄,试图颠覆以上帝为核心范畴的传统文化观念。虽然撒旦最终在堕落中失败了,而弥尔顿的同情则为他抹上了浓浓的悲剧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旦 《圣经》 失乐园
下载PDF
论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但形象及长诗主题 被引量:17
10
作者 齐宏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受德莱顿、布莱克等对弥尔顿《失乐园》中撒但形象误读之影响,学界认为《失乐园》是在宣扬魔鬼的反叛精神,弥尔顿与撒但同党,他通过长诗反映了17世纪的革命精神。本文认为这一观点既不合乎诗歌文本,也完全背离了弥尔顿创作撒但形象的原... 受德莱顿、布莱克等对弥尔顿《失乐园》中撒但形象误读之影响,学界认为《失乐园》是在宣扬魔鬼的反叛精神,弥尔顿与撒但同党,他通过长诗反映了17世纪的革命精神。本文认为这一观点既不合乎诗歌文本,也完全背离了弥尔顿创作撒但形象的原意。弥尔顿其实是通过《失乐园》来谴责撒但带给人类的悖逆和堕落,认为只有回归神圣真理才能带来真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撒但
下载PDF
论《失乐园》对战争的戏仿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玲英 易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65-171,共7页
描写战争是自荷马以降史诗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弥尔顿在《失乐园》里延续这一传统,将天庭之战置于史诗中心,以细数撒旦军及其战争武器之名录为史诗开篇,尤其设计了三个分别发生在地狱、伊甸园和天堂里的代表性战斗场面。然而,弥尔顿将... 描写战争是自荷马以降史诗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弥尔顿在《失乐园》里延续这一传统,将天庭之战置于史诗中心,以细数撒旦军及其战争武器之名录为史诗开篇,尤其设计了三个分别发生在地狱、伊甸园和天堂里的代表性战斗场面。然而,弥尔顿将无以匹敌之体格神力、战争武器以及好战精神赋予恶魔撒旦及其之流,其战斗场面亦并非史诗传统的战争场面,而是对战争的戏仿。这并不是因为弥尔顿不擅长书写传统的经典战争,而是因为弥尔顿在《失乐园》里将史诗主题从"战争"改写为"人的堕落和再生"。此乃弥尔顿对史诗传统的初步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乐园 战争 戏仿
下载PDF
品读渡边淳一作品中的情与爱——以长篇小说《失乐园》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瑞琦 孙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X期39-40,共2页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代表作品《失乐园》讲述了一对中年男女的婚外情,通过作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段淋漓尽致的爱情故事,探讨了20世纪末人类的情感与婚姻在理性束缚与野性呼唤中的冲突与挣扎。
关键词 渡边淳一 失乐园 情与爱
下载PDF
渡边淳一小说《失乐园》略说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秋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渡边淳一运用日本传统的唯美写作手法 ,以中年人的性爱为主题 ,在《失乐园》中披露了深藏在中年人心中的情恋世界 ,揭示了平凡家庭背后隐藏着的感情破裂危机。用超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 ,抒写了 2
关键词 渡边淳一 失乐园 传统美
下载PDF
弥尔顿《失乐园》中的诱惑书写 被引量:1
14
作者 晏清皓 晏奎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6,共7页
弥尔顿的《失乐园》是一部以诱惑为题的恢宏史诗。诗人通过一系列前诱惑的共同作用,独具匠心地揭示了夏娃的心理变化,批评了她的虚荣和幼稚,揭示了自律与被诱之间的因果关系。与此同时,诗人把亚当的坠落归咎于他律理性的丧失,塑造了一... 弥尔顿的《失乐园》是一部以诱惑为题的恢宏史诗。诗人通过一系列前诱惑的共同作用,独具匠心地揭示了夏娃的心理变化,批评了她的虚荣和幼稚,揭示了自律与被诱之间的因果关系。与此同时,诗人把亚当的坠落归咎于他律理性的丧失,塑造了一个独享神恩却自绝于神的艺术形象。通过重新书写诱惑与坠落这一家喻户晓的圣经故事,弥尔顿成功实现了替天行道的创作宗旨,为我们留下了一部诱惑书写的伟大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诱惑 自律 他律
下载PDF
弥尔顿对“史诗英雄”的改写——论《失乐园》中“战争英雄”与“循道英雄”的二元对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玲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46-152,共7页
以《伊利亚特》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史诗将"史诗英雄"传统地定位于"战争英雄",但弥尔顿在史诗《失乐园》里将恶魔撒旦刻画为"战争英雄"。此外,弥尔顿将撒旦设置为史诗主人公"循道英雄"亚当之对敌... 以《伊利亚特》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史诗将"史诗英雄"传统地定位于"战争英雄",但弥尔顿在史诗《失乐园》里将恶魔撒旦刻画为"战争英雄"。此外,弥尔顿将撒旦设置为史诗主人公"循道英雄"亚当之对敌,并自始至终将"战争英雄"和"循道英雄"置于二元对立。这揭示西方史诗发展史上"英雄"的演变,并暗示,弥尔顿改写了"史诗英雄"。在弥尔顿看来,唯有亚当这样的"循道英雄"才能体现出以"信仰""顺从""谦卑"等美德为核心的英雄品质,才能成为"没有战争的史诗"里的"史诗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乐园 “史诗英雄” “战争英雄” “循道英雄” 二元对立
下载PDF
变动与天道:弥尔顿《失乐园》的巴罗克世界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立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弥尔顿研究界关注到《失乐园》在文体风格方面与巴罗克建筑、绘画等视觉艺术之间的诸多相近性,但对弥尔顿所宣称的史诗目的与史诗本身所隐含的巴罗克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却较少深入探究。《失乐园》采用复杂动态的拉丁化语言表现手法和... 弥尔顿研究界关注到《失乐园》在文体风格方面与巴罗克建筑、绘画等视觉艺术之间的诸多相近性,但对弥尔顿所宣称的史诗目的与史诗本身所隐含的巴罗克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却较少深入探究。《失乐园》采用复杂动态的拉丁化语言表现手法和悖论修辞手段,并通过构建神圣与邪恶之间的鲜明对比,以及宏大华丽的舞台场景,生成了一个以变动为主要表征的巴罗克世界。巴罗克世界不仅有力地凸显了理性、真实、善、公义等美德所具有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将史诗目的具体化,而且成为探索人、神关系的有效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尔顿 失乐园 巴罗克 变动 天道
下载PDF
《失乐园》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2-23,共2页
纯爱小说典范《失乐园》被转化为影视艺术符号后,给观众带来了更加直观的视觉盛宴。影片讲述了在压抑的社会现实中,一对中年男女背弃各自的婚姻,企图在婚外爱情中寻求肉体和精神解放,在追求本能自由的过程中,陷入社会伦理道德的困境,夹... 纯爱小说典范《失乐园》被转化为影视艺术符号后,给观众带来了更加直观的视觉盛宴。影片讲述了在压抑的社会现实中,一对中年男女背弃各自的婚姻,企图在婚外爱情中寻求肉体和精神解放,在追求本能自由的过程中,陷入社会伦理道德的困境,夹在肉体与灵魂之间苦苦挣扎。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不仅是他们触犯现有伦理禁忌而得到的惩罚,而且也引发了人们对现代婚姻伦理进行思考,体现了作者及导演对于建构新的婚姻伦理的企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乐园 文学伦理学 自由本能 伦理秩序
下载PDF
反思叛逆,企盼理性——《失乐园》主题探微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勤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42-45,共4页
弥尔顿诗作《失乐园》的主题是复式开放性的 ,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历史、宗教和人性的角度 ,重新审视它的主题 ,认为反思叛逆、企盼理性正是诗人在《失乐园》创作中力图体现的深刻主题。
关键词 失乐园 主题 弥尔顿 诗歌 英国 人文主义思想 自由意志 宗教 人性 理性
下载PDF
《失乐园》中的爱情尴尬与无奈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松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155,共3页
根据渡边淳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失乐园》,讲述的是50岁的久木实一郎与38岁的凛子邂逅而坠入婚外恋情的故事。为了将爱情定格在激情状态,两个人选择在激情的巅峰时刻一起服毒自尽。爱情持续时间的短暂性与人们对爱情需求的长期性之... 根据渡边淳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失乐园》,讲述的是50岁的久木实一郎与38岁的凛子邂逅而坠入婚外恋情的故事。为了将爱情定格在激情状态,两个人选择在激情的巅峰时刻一起服毒自尽。爱情持续时间的短暂性与人们对爱情需求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是现代人情感困境的根源,也常使人们在享有爱情时陷入尴尬与无奈的境地。无论是婚外恋情还是以自尽的方式留住激情,都是享有爱情的尴尬与无奈之举。这引发人们思考当今爱情伦理的科学性以及是否需要调整以使其更符合人性、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等深层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失乐园 爱情伦理 尴尬 无奈
下载PDF
《失乐园》中隐喻的认知诗学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艳飞 窦伟莉 王成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21-122,共2页
《失乐园》是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弥尔顿的代表诗作,自出版至今,它被视为西方世界少数不可企及的伟大史诗。理解诗篇中丰富的隐喻性表达是欣赏这部长篇史诗的关键。基于此,试对《失乐园》中的光明隐喻作认知诗学解读,并以此展... 《失乐园》是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弥尔顿的代表诗作,自出版至今,它被视为西方世界少数不可企及的伟大史诗。理解诗篇中丰富的隐喻性表达是欣赏这部长篇史诗的关键。基于此,试对《失乐园》中的光明隐喻作认知诗学解读,并以此展现弥尔顿创作时的认知思维状态,有助于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诗人匠心独具的创作技巧和欣赏这篇鸿篇巨制的丰富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认知诗学 失乐园 光明隐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