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冒犯与失礼问题——以一系列女性运动员采访为例
1
作者 范妍妍 《新闻传播》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2021年8月1日,奥运铅球运动员巩立姣以20.58米的成绩,打破女子铅球的世界纪录,成为了东京奥运会的女子铅球冠军。然而这位优秀的运动员刚走下赛场,却遭遇了一次尴尬的采访。由于巩立姣壮硕的身材和男性化的长相与现代大众以为“美”的... 2021年8月1日,奥运铅球运动员巩立姣以20.58米的成绩,打破女子铅球的世界纪录,成为了东京奥运会的女子铅球冠军。然而这位优秀的运动员刚走下赛场,却遭遇了一次尴尬的采访。由于巩立姣壮硕的身材和男性化的长相与现代大众以为“美”的女性大相径庭,记者以“女汉子”为切口,大部分提问都显露出对这类女性的刻板印象。如今,为了节目效果,此类采访报道层出不穷,记者用看似“幽默”的语言向被采访者提问,实则可能会引起被采访者与观众的不适。本文旨在分析采访中的冒犯与失礼问题,并探寻如何避免此类问题、做好对新闻人物的采访,让媒介伦理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规范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采访 职业道德 冒犯与失礼 媒体伦理道德
下载PDF
高校教师的课堂“失礼”行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赖明谷 石晓 《教育评论》 2018年第5期106-109,共4页
高校教师的课堂"失礼"行为,不同于"失范"行为,但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损害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社会学理论为教师课堂"失礼"行为提供了多种解释,也为其治理提供了思考框架。在现实中,治理教师的课堂&q... 高校教师的课堂"失礼"行为,不同于"失范"行为,但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损害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社会学理论为教师课堂"失礼"行为提供了多种解释,也为其治理提供了思考框架。在现实中,治理教师的课堂"失礼"行为既需要在规范中明示,又需要将课堂教学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失礼”行为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再论礼律——以“失礼入刑”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明士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8年第1期1-48,共48页
礼、律(广义曰法)是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要素。礼是服膺天地的自然法则,以规范人间秩序;律是将人间秩序予以强制化,对于违反规制者予以惩罚,广义而言,还应该包含令等法规,可释为法制。魏晋以下诸王朝,致力于将儒教法制化,即是对儒教的具体... 礼、律(广义曰法)是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要素。礼是服膺天地的自然法则,以规范人间秩序;律是将人间秩序予以强制化,对于违反规制者予以惩罚,广义而言,还应该包含令等法规,可释为法制。魏晋以下诸王朝,致力于将儒教法制化,即是对儒教的具体实践。礼、律如同魂魄,德礼是魂,政刑是魄,不能偏废。近代立法,采用西方法,几舍德礼(魂),等于丧失“中华魂”。自秦汉至隋唐的文化进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成果,即是礼律密切结合。在运作时呈现一体,具体表现在“失礼入刑”。本文透过传统家、学、国来探讨秩序运作原理。家由家长责任,学由师生关系,国由对内、对外君臣关系作说明,使个人行为无逃于天地之间,亦可呼应“天地君亲师”的社会秩序指标,谓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似不为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律 开元礼 刑书 失礼入刑 庙学 讲堂
下载PDF
日语会话中的失礼表现——以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为题材 被引量:1
4
作者 石睿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176-177,共2页
论文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会话,按照日语会话的原则,考查日语会话中的失礼表现。人称代词使用不恰当,分不清上下内外关系,都容易导致失礼,引起对方的不愉快,引发交际的障碍。为了交际顺利进行,应当克服会话中的失礼表现。
关键词 失礼 人称代词 内外
下载PDF
如何对待下属的失礼、失信和失误
5
作者 况晨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领导艺术 下属失礼 下属失误 领导学
下载PDF
“~たがる”句式的失礼阴影——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使用偏误说起 被引量:2
6
作者 彭佳 王忻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通过对日语母语话者、中国日语学习者关于愿望表达"~たがる"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意识的调查,发现母语话者与学习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即偏误的背后存在着该表达的"失礼阴影"及其在教学上重视不足的问题。然... 通过对日语母语话者、中国日语学习者关于愿望表达"~たがる"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意识的调查,发现母语话者与学习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即偏误的背后存在着该表达的"失礼阴影"及其在教学上重视不足的问题。然后通过语料库对实际正用例进行考察,找出该表达的语用学特征,进而总结完善该表达的使用定义,并对其周边如其他"~が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愿望表达 失礼阴影 使用情况 使用意识
下载PDF
大学生失礼现象及对策研究
7
作者 李靖雨 《科教文汇》 2017年第30期19-20,共2页
本文通过一些数据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失礼现象问题的产生与家庭教育、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和学校教育有关,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大学生礼仪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 失礼现象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尚书·甘誓》与“失礼则入刑”——以早期文明中的社会治理为视角
8
作者 李凯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4,26,共11页
关于《尚书·甘誓》的研究虽汗牛充栋,然其背景仍比较模糊,有澄清的必要。有扈氏应不是甲骨文中的东方异族,而是夏之同姓;伐有扈的时间应发生在夏启之世,而非夏禹和夏后相之世。夏禹时曾出现的五星聚,给今人思考《甘誓》的背景带来... 关于《尚书·甘誓》的研究虽汗牛充栋,然其背景仍比较模糊,有澄清的必要。有扈氏应不是甲骨文中的东方异族,而是夏之同姓;伐有扈的时间应发生在夏启之世,而非夏禹和夏后相之世。夏禹时曾出现的五星聚,给今人思考《甘誓》的背景带来一定启迪。所谓“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应是说有扈氏对夏启鼓吹的灵异天文现象不予认可,并否定了夏启执政的合理性。所谓“天之罚”,并非夏启借“天”之威滥杀无辜,而是强调有扈氏自绝于“天”,在氏族部落中行杀伐之事为万不得已,这和中国早期国家的血缘温情是吻合的。夏商周时期强调“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氏族部落内部秩序的维系以“德”与“礼”为主,讨伐同姓的事非常罕见。《甘誓》反映出周人的夏史观,流露出“失礼则入刑”的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文明 社会治理 《尚书·甘誓》 失礼则入刑 夏史观
原文传递
张之洞清高失礼
9
《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2010年第2期53-53,共1页
张之洞常年官居高位,又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不为张之洞尊重。这位布政使对张十分不满。有一次,他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向张之洞告辞。按清朝官场礼仪,张之洞应将布政使送至仪门,但... 张之洞常年官居高位,又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不为张之洞尊重。这位布政使对张十分不满。有一次,他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向张之洞告辞。按清朝官场礼仪,张之洞应将布政使送至仪门,但张之洞送到门厅就止步停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清高失礼 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
原文传递
张之洞清高失礼
10
《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 2010年第2期54-54,共1页
张之洞常年宫居高位,又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不为张之洞尊重。这位布政使对张十分不满。有一次,他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向张之洞告辞按清朝官场礼仪,张之洞应将布政使送至仪门,但张... 张之洞常年宫居高位,又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不为张之洞尊重。这位布政使对张十分不满。有一次,他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向张之洞告辞按清朝官场礼仪,张之洞应将布政使送至仪门,但张之洞送到门厅就止步停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张之洞清高失礼
原文传递
容易失礼的18句话及对策(下)
11
作者 Kristyn Kusek Lewis 谢建 《英语沙龙(初级版)》 2010年第12期6-7,共2页
关于怀孕和婴儿 不宜:“你怀孕了?” 原因:如果你问了,而她没有怀孕,你就会因为自己实际上说出她超重的事情而非常难堪。 适宜:“你好”或“很高兴见到你”或“你看起来很棒”。除了“你怀孕了?”或“预产期是哪天?”之外,... 关于怀孕和婴儿 不宜:“你怀孕了?” 原因:如果你问了,而她没有怀孕,你就会因为自己实际上说出她超重的事情而非常难堪。 适宜:“你好”或“很高兴见到你”或“你看起来很棒”。除了“你怀孕了?”或“预产期是哪天?”之外,什么话都行。别给自己找不自在,别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 英语翻译 《容易失礼的18句话及对策》
原文传递
了礼仪之邦的礼仪学缺憾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友华 林红 路琴 《发展研究》 2007年第11期63-64,共2页
当今国人屡见不鲜的"失礼"行为严重玷污了"礼仪之邦"形象,究其原因,礼仪学的缺憾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及近代以来的学术风气导致了中国礼仪文献甚多但礼学理论相对缺乏的奇特现象。鉴此,有必... 当今国人屡见不鲜的"失礼"行为严重玷污了"礼仪之邦"形象,究其原因,礼仪学的缺憾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及近代以来的学术风气导致了中国礼仪文献甚多但礼学理论相对缺乏的奇特现象。鉴此,有必要加强礼仪学研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之邦 失礼 礼仪学
下载PDF
李白被逐新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伟大诗人李白的政治生涯是其潇洒人生的一个遗憾。李白于天宝元年应诏入京,不到两年的光景却被“赐金还山”,给后人留下了种种猜测和谜团。文章从李白的个人行为特征——使酒着手,将李白使酒失礼与唐代选官制度联系起来,结合李白与玄宗... 伟大诗人李白的政治生涯是其潇洒人生的一个遗憾。李白于天宝元年应诏入京,不到两年的光景却被“赐金还山”,给后人留下了种种猜测和谜团。文章从李白的个人行为特征——使酒着手,将李白使酒失礼与唐代选官制度联系起来,结合李白与玄宗关系的微妙转变,对李白被逐的原因提出了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被逐 酒后失礼 选官制度
下载PDF
外贸口语中的委婉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丽瑛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1期51-54,共4页
外贸口语中的委婉表达刘丽瑛一、外贸口语教学与委婉语1.1外贸口语课的教学目的学习外贸口语的学生职业性目的非常明确,也就是说,他们学习外贸口语不仅是为了掌握一定数量的外贸专业术语和常用句式,而且还要学会得体而有成效地用... 外贸口语中的委婉表达刘丽瑛一、外贸口语教学与委婉语1.1外贸口语课的教学目的学习外贸口语的学生职业性目的非常明确,也就是说,他们学习外贸口语不仅是为了掌握一定数量的外贸专业术语和常用句式,而且还要学会得体而有成效地用汉语进行外贸业务洽谈。学生的这种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婉表达 礼貌原则 委婉语 外贸 礼貌功能 语言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 口语表达能力 言语表达 失礼行为
下载PDF
论日语愿望助动词“たい”的疑问句使用限制
15
作者 王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35-37,共3页
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从而产生的语言表达的礼貌原则也各有特点。因此,在语言交流当中,我们的语言除了要符合语法规则,还要遵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习惯以及在这一语言背景下形成的礼貌原则,否则,有可能造成交际失... 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从而产生的语言表达的礼貌原则也各有特点。因此,在语言交流当中,我们的语言除了要符合语法规则,还要遵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习惯以及在这一语言背景下形成的礼貌原则,否则,有可能造成交际失败。从语用论的角度出发,对日语中使用"たい"的愿望疑问句进行了探讨,分析使用限制的原因并提出补救策略以达到顺利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たい句式 失礼 限制 私人领域 补救策略
下载PDF
也谈日语见面打招呼语
16
作者 张韶岩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6年第12期22-22,共1页
也谈日语见面打招呼语青岛海洋大学张韶岩《日语知识》94年第5期刊载阎丽艳先生“也谈”一文,对日语见面打招呼用语做了说明,实际上,在日语见面语中,还有一个被日语学习者经常忽略的语言现象。这就是(对过去的提及)。所谓,究... 也谈日语见面打招呼语青岛海洋大学张韶岩《日语知识》94年第5期刊载阎丽艳先生“也谈”一文,对日语见面打招呼用语做了说明,实际上,在日语见面语中,还有一个被日语学习者经常忽略的语言现象。这就是(对过去的提及)。所谓,究其内容,就是当与某人再次见面时,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交际 招呼语 日语学习 日语知识 语言现象 文化差异 受恩惠 失礼行为 可表达 面时
下载PDF
Excuse me和I'm sorry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锦祥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2-34,31,共4页
Excuse me和I′m sorry在英语日常会话中使用频繁。本文对这两种表达格式的讨论只限于本身作完整的独立表意单位时的excuse me和I′m sorry(例1、2),以及后面带着某些相关成份时的情况,像Excuse me,(but)…;I′m sorry,(but)…;Excuse m... Excuse me和I′m sorry在英语日常会话中使用频繁。本文对这两种表达格式的讨论只限于本身作完整的独立表意单位时的excuse me和I′m sorry(例1、2),以及后面带着某些相关成份时的情况,像Excuse me,(but)…;I′m sorry,(but)…;Excuse me for…;I′m sorrythat…的格式(例3、4、5、6)。(1)I′m sorry.I hope I haven′thurt you.(2)A:Exsuse me.B:Yes,can I help you?(3)Excuse me,I have to leave n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 表达格式 受话人 美国英语 礼仪 失礼行为 规则 言语交际 比较分析 用法特点
下载PDF
柯尔克孜族待客习俗
18
作者 阿地力.朱玛吐尔地 《新疆社科论坛》 CSSCI 1998年第3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柯尔克孜族 羊头 主人家 排骨肉 巴塔 柯尔克孜语 英雄史诗 失礼行为 备有许多 女主人
下载PDF
环球习俗拾趣(五)——各国餐桌上的规矩
19
作者 郭钟义 《人民论坛》 1997年第3期63-63,共1页
世界餐桌上的规矩五花八门,这里介绍的仅是一部分有关饭前、饭中、饭后的内容 谢绝请吃为失礼 沙特阿拉伯曾发生过这么一桩事一人美国经理在沙特协商一次极可盈得的业务时,错误地谢绝了对方共饮咖啡的邀请,结果,这桩生意告吹。因为沙特... 世界餐桌上的规矩五花八门,这里介绍的仅是一部分有关饭前、饭中、饭后的内容 谢绝请吃为失礼 沙特阿拉伯曾发生过这么一桩事一人美国经理在沙特协商一次极可盈得的业务时,错误地谢绝了对方共饮咖啡的邀请,结果,这桩生意告吹。因为沙特人认为拒绝这样邀请被认为是当众的羞辱。缅甸人也有类似的习俗,如果到主人家中作客,必须食用茶水、水果或食品,否则他们会认为你看不起他,是失礼行为。 给主人带食品是羞辱 在中东各国、如果你被邀赴宴千万可别带食品和饮料礼品,否则,主人会觉得受了侮辱。因为带这些礼物,在中东的人看来是暗示他们不是好主人。在拉丁美洲则不能赠餐具和手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俗 沙特阿拉伯 失礼行为 拉丁美洲 中东各国 缅甸人 意大利菜肴 主人家 绅士风度 德国人
下载PDF
独立分词结构——“with+名词(短语)+分词”结构
20
作者 张满胜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 2006年第1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独立分词结构 分词短语 失礼行为 名词短语 社会禁忌 独立主格结构 手机 补充说明 译文 主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