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力机偏航引起的失稳振动 被引量:19
1
作者 廖明夫 黄巍 +2 位作者 董礼 袁凯峰 孙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8-492,共5页
根据风力机偏航系统的结构和偏航原理,建立塔架扭转振动的模型。基于塔架扭振运动方程,引入摩擦失稳因子,得出失稳条件。对滑动摩擦型偏航系统和带滚动轴承的偏航系统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所观测到的振动现象可能为塔架扭振失稳,解释了失... 根据风力机偏航系统的结构和偏航原理,建立塔架扭转振动的模型。基于塔架扭振运动方程,引入摩擦失稳因子,得出失稳条件。对滑动摩擦型偏航系统和带滚动轴承的偏航系统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所观测到的振动现象可能为塔架扭振失稳,解释了失稳的机理,并根据实际风力机的数据进行了仿真检验。结果证明,滑动摩擦型偏航系统工作时,确有可能引起塔架扭振失稳。适当减小刹车块调节螺栓的锁紧力矩,可消除这种振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轮 失稳振动 摩擦因子 偏航
下载PDF
主动偏航过程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失稳振动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晓光 赵萍 韩德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9-954,共6页
根据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主动偏航原理,建立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振动模型,并在引入摩擦失稳阻尼比的基础上对主动偏航过程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摩擦失稳进行仿真研究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过大的预紧力矩和过大的静摩擦因数是导致偏航... 根据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主动偏航原理,建立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振动模型,并在引入摩擦失稳阻尼比的基础上对主动偏航过程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摩擦失稳进行仿真研究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过大的预紧力矩和过大的静摩擦因数是导致偏航系统产生失稳振动现象的主要因素,而较合理的静摩擦因数和预紧力矩可有效避免主动偏航过程兆瓦级风机偏航系统摩擦失稳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 主动偏航 运动学特性 摩擦 失稳振动
下载PDF
高层建筑横风向失稳振动机理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国 陈水福 唐锦春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227-233,共7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矩形截面钝体高柔结构风致横风向失稳式振动(驰振).为反映结构运动对流动风场的影响,除建立固定不动的计算区域外,还建立了随结构运动的物理区域,在计算区域中修正了流动风场的控制方程,采用标准...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矩形截面钝体高柔结构风致横风向失稳式振动(驰振).为反映结构运动对流动风场的影响,除建立固定不动的计算区域外,还建立了随结构运动的物理区域,在计算区域中修正了流动风场的控制方程,采用标准SGS大涡模型,开发出WSSG建筑风场模拟程序,捕捉到结构在风场作用下的驰振现象,并从流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引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风场 数值模拟 大涡模型 钝体高柔结构 失稳振动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弹性支承滑动轴承系统的稳定性理论研究(Ⅰ)———非线性失稳振动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彭超英 高孔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12期87-93,共7页
研究了弹性支承滑动轴承系统的油膜稳定性理论。在建立包含支承阻尼和转子外阻尼在内的弹性支承滑动轴承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用非线性方法计算了该系统的油膜失稳振动,讨论了缩小失稳区的方法和具体措施。结果证明,该系统的失稳区宽度... 研究了弹性支承滑动轴承系统的油膜稳定性理论。在建立包含支承阻尼和转子外阻尼在内的弹性支承滑动轴承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用非线性方法计算了该系统的油膜失稳振动,讨论了缩小失稳区的方法和具体措施。结果证明,该系统的失稳区宽度和幅度都是有限的;采用较低的无量纲综合系数和适当的无量纲支承阻尼系数和/或较大的无量纲转子外阻尼系数可以缩小失稳区;合理的支承参数将使失稳振动的幅频曲线变为形态上好象共振曲线一样,这样转子将能迅速地越过失稳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支承 滑动轴承 油膜定性 失稳振动
下载PDF
密封激起的转子失稳振动
5
作者 廖明夫 杨俐骏 金科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1年第1期45-49,共5页
分析了密封装置激起转子失稳的机理 ,在此基础上 ,得出了转子失稳的条件以及失稳边界 ,即失稳发生在转子工作转速大于 2倍转子临界转速的条件之下。根据密封装置对转子刚度和阻尼的影响规律 [1,2 ] 。
关键词 密封装置 转子失稳振动 条件 边界 涡轮机械
下载PDF
转子失稳振动及转子失稳振动镇定器
6
作者 于潇 廖明夫 杨伸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8-760,共3页
分析了阻尼和支承刚度各向异性对失稳振动的抑制作用 ,并提出了一种治理转子失稳振动的简单措施 ,即在转子系统中引入附加的装置——蜂窝式橡胶镇定器 ,用以改变转子系统的阻尼和刚度 ,从而寻求解决转子失稳振动的有效途径。实验结果表... 分析了阻尼和支承刚度各向异性对失稳振动的抑制作用 ,并提出了一种治理转子失稳振动的简单措施 ,即在转子系统中引入附加的装置——蜂窝式橡胶镇定器 ,用以改变转子系统的阻尼和刚度 ,从而寻求解决转子失稳振动的有效途径。实验结果表明 ,蜂窝式橡胶镇定器能够对转子系统提供足够的阻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失稳振动 蜂窝式橡胶镇定器 阻尼测试
下载PDF
滚动轴承支承的柔性转子内阻尼失稳振动
7
作者 蒋云帆 詹凯 +1 位作者 姚金明 潘率诚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89-700,共12页
针对在材料迟滞阻尼和结构内阻尼的共同作用下,转子容易发生内阻尼失稳振动的情况,建立了柔性转子内阻尼失稳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滚动轴承的接触和间隙非线性、轴承处内阻尼和外阻尼的影响,通过滚动轴承的运动学和载荷分析,得到考... 针对在材料迟滞阻尼和结构内阻尼的共同作用下,转子容易发生内阻尼失稳振动的情况,建立了柔性转子内阻尼失稳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滚动轴承的接触和间隙非线性、轴承处内阻尼和外阻尼的影响,通过滚动轴承的运动学和载荷分析,得到考虑游隙的滚动轴承接触恢复力表达式。利用数值积分方法对柔性转子内阻尼失稳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单盘转子实验器上,开展了轴承游隙对失稳门槛转速影响的验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轮盘处外阻尼系数与内阻尼系数之比,对失稳门槛转速的影响较轴承处的影响较大,失稳门槛转速随着系数比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轴承处外阻尼系数与内阻尼系数之比,对失稳门槛转速的影响较小,失稳门槛转速对此系数比不敏感;系统失稳门槛转速随着轴承游隙增加而明显降低,在系统失稳之后的同一转速下,极限环半径随着轴承游隙的增加而变大。研究结果对在滚动轴承支承的柔性转子系统设计、装配与试验中避免内阻尼失稳振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失稳振动 内阻尼 游隙 门槛转速
下载PDF
内流激发垂直悬臂管振动失稳特性实验研究
8
作者 罗航 周顶昌 +1 位作者 马永奇 冯爱春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8期30-36,共7页
目的研究管道内部流速和浸没深度对细长柔性悬臂管道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位移传感器采集管道振动位移时程,计算管道振幅、时频特性、相位变迁和振动频率,分析内流在输流过程中所激发的管道振动失稳特性。结果随着内流流速的增... 目的研究管道内部流速和浸没深度对细长柔性悬臂管道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位移传感器采集管道振动位移时程,计算管道振幅、时频特性、相位变迁和振动频率,分析内流在输流过程中所激发的管道振动失稳特性。结果随着内流流速的增加,垂直悬臂管会经历静态、前失稳和后失稳3个不同状态。管道振幅随内流流速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振动频率只是缓慢上升。随着管道浸没深度的增加,管道振动失稳整体减弱。结论内流流速和浸没深度均是影响管道振动失稳特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流 悬臂管 振动 实验研究 浸没深
下载PDF
弹性拱振动失稳的突变模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沈茂山 魏德敏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099-1102,共4页
本文是将突变理论应用于工程结构的动力稳定性的一个尝试.作者不仅得到弹性拱振动失稳的突变模型,而且给出发生失稳的条件.
关键词 振动 突变 结构 动力定性
下载PDF
防止汽轮机轴系振动失稳的高调阀组进汽模式切换组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珍兴 谷军生 +1 位作者 姚坤 万杰 《节能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当前,大机组通流改造是提升火力发电效能的一种传统有效方法。然而,通流改造改变了汽轮机缸体内部蒸汽的流动特性,极易产生威胁机组运行安全的汽流激振问题;甚至,实际不少机组通流改造后,为了保证汽轮机轴系运转的安全稳定性,不得不投... 当前,大机组通流改造是提升火力发电效能的一种传统有效方法。然而,通流改造改变了汽轮机缸体内部蒸汽的流动特性,极易产生威胁机组运行安全的汽流激振问题;甚至,实际不少机组通流改造后,为了保证汽轮机轴系运转的安全稳定性,不得不投运经济性低下的单阀调节方式。本文以2台亚临界600 MW机组为对象,为了解决汽轮机通流改造后在喷嘴调节方式下出现的轴系振动失稳问题,针对高调阀组进汽模式切换组合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基于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设计了融合加大调门重叠度与双对角的喷嘴组合进汽规律及DEH切换逻辑方案。实现应用效果显示:该方法可以防止汽流激振引发的汽轮机轴振失稳问题,并且部分负荷时的节流损失远小于单阀方式,实现了汽轮机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兼顾。利用该方法对2台同类型600 MW汽轮机的振动失稳问题进行处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MW汽轮机 汽流激振 振动 高调阀组 进汽模式 切换组合
下载PDF
300MW机组低压转子-轴承系统振动失稳的分析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汝祥 陆颂元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给出了一台国产300MW机组突发性低频振动的现象、测试结果和分析诊断过程,确定为低压转子-轴承系统的油膜失稳;停机解体检查汽机相关轴承,与事前的分析判断一致;然后确定了处理方案。实施后运行情况表明突发性低频振动消失,故障消除。... 给出了一台国产300MW机组突发性低频振动的现象、测试结果和分析诊断过程,确定为低压转子-轴承系统的油膜失稳;停机解体检查汽机相关轴承,与事前的分析判断一致;然后确定了处理方案。实施后运行情况表明突发性低频振动消失,故障消除。该例分析诊断的难点在于故障特征不典型,对应的运行工况缺乏充足证据,致使故障的判断定性有一定难度;处理方案则需统筹考虑各方面情况确定;可为大型机组在处理突发性低频振动时提供技术参考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W机组 低压转子 轴系振动 分析诊断 现场处理
下载PDF
600MW汽轮发电机组失稳故障分析和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莉 王海成 黄金库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10期75-75,共1页
汽轮发电机组是电力企业重大的关键设备。汽轮机组运行的可靠性,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很多都是由机组失稳振动引起的。对机组运行状况的跟踪监视、综合分析、判断及查找产生机组失稳振动的内、外在原因,并予以解决,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 汽轮发电机组是电力企业重大的关键设备。汽轮机组运行的可靠性,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很多都是由机组失稳振动引起的。对机组运行状况的跟踪监视、综合分析、判断及查找产生机组失稳振动的内、外在原因,并予以解决,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失稳振动 故障分析 解决办法 消除
下载PDF
异步电动机电磁参数引起的失稳振荡的分析
13
作者 牛西泽 邱家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377,共5页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失稳自激振荡 ,会引起较大的有害机械振动 ,并使电机电流、功率的波动增大 ,超过许可值 ,因而烧毁电机和电气设备。本文建立了电动机的机电耦联振动方程组 ,经过变换得到了无周期系数的标幺化非线性方程组 ,采用 Hopf...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失稳自激振荡 ,会引起较大的有害机械振动 ,并使电机电流、功率的波动增大 ,超过许可值 ,因而烧毁电机和电气设备。本文建立了电动机的机电耦联振动方程组 ,经过变换得到了无周期系数的标幺化非线性方程组 ,采用 Hopf分叉理论研究了系统电磁参数变化引起的自激振荡 ,指出了系统失稳的数学机理及其变化规律 ;给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结果 ,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 自激振动 非线性振动 Hopt分叉理论 电磁参数变化 机械振动
下载PDF
小积液情况下卧式转子的稳定性实验研究
14
作者 王俨剀 王彤 +1 位作者 廖明夫 王鑫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05-2118,共14页
盘腔积液现象在舰用燃气轮机工作过程中时有发生,汽化的滑油和水蒸汽凝结形成积液。转子带动腔内的积液旋转,引发振动失稳,严重时会对发动机结构造成致命性破坏。为此,开展燃气轮机压气机盘腔积液的模拟实验研究,以双盘双支承的卧式柔... 盘腔积液现象在舰用燃气轮机工作过程中时有发生,汽化的滑油和水蒸汽凝结形成积液。转子带动腔内的积液旋转,引发振动失稳,严重时会对发动机结构造成致命性破坏。为此,开展燃气轮机压气机盘腔积液的模拟实验研究,以双盘双支承的卧式柔性转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小积液量的特点,对积液转子的动力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观测到转子的失稳现象,开展了不同积液体积、不同积液类型(水、植物油和滑油)等因素的影响规律研究,揭示了小积液的卧式转子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积液失稳振动,存在失稳边界积液量,当积液量大于该边界值时,失稳将会发生。(2)失稳边界转速及恢复转速均高于临界转速。当转速高于失稳边界转速时,失稳将会发生。转速进一步增加,高于恢复转速时,失稳现象可能消失。(3)失稳时的振动特征为:出现幅值突增,次谐波成分也随之增加;基频和次谐波发生调制,表现出拍振特征。(4)随着积液体积的增加,失稳边界转速先减小后增加。(5)随着积液粘度系数增大,失稳边界转速和边界积液量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机转子系统 失稳振动 小积液量 边界转速 边界积液量
下载PDF
风电偏航制动器制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震 郑建新 《机械工程师》 2018年第6期1-3,共3页
针对研发新型抗颤振风电偏航制动器而避免偏航过程中的失稳振动问题,从摩擦学的角度研究偏航系统失稳振动机理,通过建立偏航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风电偏航制动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偏航失稳振动与系统的刚度、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针对研发新型抗颤振风电偏航制动器而避免偏航过程中的失稳振动问题,从摩擦学的角度研究偏航系统失稳振动机理,通过建立偏航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风电偏航制动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偏航失稳振动与系统的刚度、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制动盘与制动块上的摩擦片材料、制动盘质量、活塞直径与数量以及偏航余压等参数有关;当偏航过程中发生失稳振动时,可通过减小偏航余压或更换摩擦因数更小的摩擦片来控制振动;研发抗颤振风电偏航制动器时,应基于制动盘并结合稳定性曲面图进行偏航制动器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航制动器 失稳振动 临界速度 定性曲面图 风电
下载PDF
圆柱面配合对柔性转子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瑶 陈亮 +2 位作者 蒋云帆 庞燕龙 吴凡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8,共7页
针对圆柱面过盈配合产生的内阻尼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建立运动微分方程,将配合面的内摩擦力等效为内阻尼力,揭示了内阻尼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利用Runge-Kutta法对转子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了配合面的摩擦系数、长度... 针对圆柱面过盈配合产生的内阻尼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建立运动微分方程,将配合面的内摩擦力等效为内阻尼力,揭示了内阻尼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利用Runge-Kutta法对转子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了配合面的摩擦系数、长度和紧度以及外阻尼等参数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圆柱面过盈配合产生的内摩擦力可以等效为内阻尼力,内阻尼系数进一步分解出反对称交叉刚度分量,引起转子系统的不稳定;配合面的摩擦系数、长度和紧度以及外阻尼等参数均对转子的失稳门槛转速有较大影响;配合面的长度和紧度是由圆柱面过盈配合引起的转子失稳振动中的重要因素,决定了转子是否存在不稳定因素,设计中应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转子系统 圆柱面过盈配合 内阻尼 失稳振动 定性
下载PDF
转子干摩擦阻尼器及其减振机理 被引量:14
17
作者 范天宇 廖明夫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43-745,760,共4页
建立了用于转子系统的干摩擦阻尼器的结构模型和力学模型 ,分析了带干摩擦阻尼器转子的运动 ,探明了干摩擦阻尼器的阻尼效果和镇定机理 ,给出了确定干摩擦阻尼器镇定边界的能量平衡方法。分析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干摩擦阻尼器 转子 失稳振动 镇定边界
下载PDF
Nonlinear size-dependent dynamic instability and local bifurcation of FG nanotubes transporting oscillatory fluids
18
作者 Qiduo Jin Yiru Ren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07-118,I0003,共13页
Oscillation of fluid flow may cause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of nanotubes,which should be valued in the design of h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Nonlinear dynamic instability of the fluid-conveying nanotube transporting... Oscillation of fluid flow may cause the dynamic instability of nanotubes,which should be valued in the design of h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Nonlinear dynamic instability of the fluid-conveying nanotube transporting the pulsating harmonic flow is studied.The nanotube is composed of two surface layers made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and a viscoelastic interlayer.The nonlocal strain gradient model coupled with surface effect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Gurtin-Murdoch's surface elasticity theory and nonlocal strain gradient theory.Also,the size-dependence of the nanofluid is established.by the slip flow model.The stability boundary is obtained by the two-step perturbation-Galerkin truncation-Incremental harmonic balance(IHB)method·and compared with the linear solutions by using Bolotin's method.Further,the Runge-Kutta method is utilized to plot the amplitudefrequency bifurcation curves inside/outside the region.Results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nonlocal stress,strain gradient,surface elasticity and slip flow on the response.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stability boundary obtained by the IHB method represents two bifurcation points when sweeping from high frequency to low frequency.Differently,when sweeping to high.frequency,there exists a hysteresis boundary where amplitude jump will occ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ze-dependent effect Slip flow Fluid-conveying nanotube Dynamic instability Bifurcation
原文传递
Optimal Force Mismatch for Fluctuation-Activated Transition in a System of Two Coupled Bistable Oscillators
19
作者 陈含爽 黄凤 +2 位作者 何刚 申传胜 侯中怀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75-580,共6页
We study the fluctuation-activated transition process in a system of two coupled forced bistable oscillators with a mismatch σ in the force constants. As the coupling strength μ is increased, the transition pathway ... We study the fluctuation-activated transition process in a system of two coupled forced bistable oscillators with a mismatch σ in the force constants. As the coupling strength μ is increased, the transition pathway undergoes four stages changes from a two-step process with two candidate pathways to a mixture of a two-step pathway and a one-step pathway to a one-step process with also two candidate pathways and then to a one-step process with a single pathway.Interestingly, we find that the total transition rate depends nonmonotonically on σ in the weak coupling: a maximal rate appears in an intermediate magnitude of σ. Moreover, the rate also exhibits an unexpected maximum as a function ofμ. The results are in a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our numerical simulations by forward flux samp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ctuation-activated transition bistable oscillator transition rate divers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