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国内媒体失误报道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慧莹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1期342-,共1页
本文盘点2015年国内媒体见诸网络的失误报道,发现有些媒体存在轻视事后处理应对、放松网络新闻核实把关、易受新媒体信息流裹挟等问题,同时其在翻译、公信力建设和新媒体把关能力等方面也有待提升。
关键词 国内媒体 失误报道 公信力建设
下载PDF
时效性并非新闻报道的唯一原则──美国传媒有关总统选举报道失误引发的思考
2
作者 张咏华 陈怡 方圆 《新闻记者》 CSSCI 2000年第12期11-13,共3页
美国总统大选一波三折,让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传媒也跟着错进错出,因此被人们讥讽为“都是媒体惹的祸”。如何正确客观地看待、评析有关美国总统选举的新闻报道,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本刊特约请有关人士进行笔谈,仁者见... 美国总统大选一波三折,让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传媒也跟着错进错出,因此被人们讥讽为“都是媒体惹的祸”。如何正确客观地看待、评析有关美国总统选举的新闻报道,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本刊特约请有关人士进行笔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会对人们的思考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传媒 总统选举报道 报道失误 新闻真实性
下载PDF
人民利益重于天─—部分媒体处理烟台海难新闻报道失误评析
3
作者 欧阳明 《当代传播》 2000年第3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新闻媒体 烟台 海难 新闻报道 报道失误
下载PDF
把握事实的内在因果关系——谈“方舟子败诉”的两则报道失误
4
作者 黄绍水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68,共2页
2006年11月2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刘子华遗孀起诉科学打假人方舟子涉嫌侵害名誉权”案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方舟子使用“带有明显丑化、侮辱性质的”词汇形容“八卦宇宙论”创始人刘子华,“由批驳刘子华的理论上升到评价... 2006年11月2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刘子华遗孀起诉科学打假人方舟子涉嫌侵害名誉权”案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方舟子使用“带有明显丑化、侮辱性质的”词汇形容“八卦宇宙论”创始人刘子华,“由批驳刘子华的理论上升到评价刘子华的人格”,其行为构成了对刘名誉权的侵害,构成名誉侵权,判决方舟子和刊登言论的北京科技报社各赔偿刘子华家属2万元。各大媒体纷纷对此案判决进行报道。然而部分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未能准确反映判决的基本精神。致使报道发生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舟子 报道失误 因果关系 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一审判决 败诉 行为构成 名誉侵权
下载PDF
突发事件报道得失谈——武汉媒体对湘鄂渝系列持枪抢劫案报道分析
5
作者 从玉华 《新闻世界》 2000年第1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突发事件报道 报道失误 报道艺术
下载PDF
宏观经济报道四“守则”
6
《声屏世界》 2009年第8期66-66,共1页
守则一:站在宏观、大局上看问题。报道宏观经济要有宏观意识和大局意识,即要审时度势,把握报道的嗣径、时机、效果等。对宏观经济报道来说,对维护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负有责任,如果报道失误,可能对经济全局造成伤害,损失不可弥补。... 守则一:站在宏观、大局上看问题。报道宏观经济要有宏观意识和大局意识,即要审时度势,把握报道的嗣径、时机、效果等。对宏观经济报道来说,对维护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负有责任,如果报道失误,可能对经济全局造成伤害,损失不可弥补。守则二:深刻解析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和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报道 国家宏观调控 大局意识 宏观意识 审时度势 报道失误
下载PDF
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信息污染”与“媒介责任”——对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报道的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许海 才婉茹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57,共2页
总结香港游客在菲被劫持事件的经验教训,除组织指挥、救援能力等方面原因外,媒体报道失误造成的"信息污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分析媒介报道中的信息污染及其危害,总结履行媒介责任的经验,也可对突发事件报道提供借鉴。
关键词 突发事件报道 信息污染 媒介责任 人质劫持 菲律宾 组织指挥 报道失误 媒介报道
原文传递
人大未任命哪来“副县长”
8
作者 谢桂严 《辽宁人大》 2007年第12期27-27,共1页
某县有线电视台播放一则新闻中说:XXX副县长强调……而该县的老百姓都知道,XXX当时还没有被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副县长,因而,他还不是副县长。这起人事宣传报道失误案,引起了该县人大常委会的重视,责成县广电局予以更正。
关键词 人大常委会 副县长 任命 有线电视台 报道失误 人事宣传 老百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