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处着眼 细处着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探微
1
作者 詹静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6-58,共3页
【设计说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么教?
关键词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
下载PDF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过程说课稿
2
作者 黄志英 《学语文》 2006年第3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教学过程 说课稿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中学 语文 教学手段
下载PDF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中拓展资料应用的实践
3
作者 杜兴花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年第26期42-44,共3页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文化知识的拓展必不可少.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拓展资料中开阔眼界,增加阅读量,不断感知和积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实践中将拓展知识与文本解读巧妙的结合...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文化知识的拓展必不可少.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拓展资料中开阔眼界,增加阅读量,不断感知和积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实践中将拓展知识与文本解读巧妙的结合,既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又让课堂更加厚重.用造字法来解读重点字词突破教学难点;引入具体可感的故事,既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又易于学生理解文意;引用史料,便于学生感知人物,为学生理解文本搭建了有文化韵味的桥梁;把名言警句巧用到过渡语中,增强了课堂语文味,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拓展资料 文本解读 教学实践
原文传递
论护国战争中的反袁大联合——三论反袁大联合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本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护国战争中,实现反袁大联合,是好事,决不是坏事;反袁大联合的历史结论,既是历史事实,也是主要当事人所认可的。云南各族人民在反袁斗争中有着巨大的贡献,但与反袁大联合是不可分割的,这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否定大联合,以突出唐... 护国战争中,实现反袁大联合,是好事,决不是坏事;反袁大联合的历史结论,既是历史事实,也是主要当事人所认可的。云南各族人民在反袁斗争中有着巨大的贡献,但与反袁大联合是不可分割的,这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否定大联合,以突出唐继尧个人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国战争 反袁大联合 云南人民的贡献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下载PDF
论帝王教育与国家兴衰
5
作者 周世范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帝王教育是一个严肃而又沉重的话题,其优劣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无论社会如何演变,千古不变的历史结论是:得民心者兴旺发达。
关键词 帝王教育 长治久安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下载PDF
孟子的“天时”及其相关问题
6
作者 罗晨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7年第3期63-64,共2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出自《孟子》的课文,在“天时”的解释上存在争议。通过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以及杨伯峻《孟子译注》的解释,指出这一案例反映出的不仅是一个文言知识问题,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出自《孟子》的课文,在“天时”的解释上存在争议。通过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以及杨伯峻《孟子译注》的解释,指出这一案例反映出的不仅是一个文言知识问题,更是语文教学的思路与观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天时” 语文教学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下载PDF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标题
7
作者 张书森 《语文学习》 2000年第4期28-28,共1页
初中语文第五册21课《孟子二章》中,第一章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的这篇小短文可谓脍炙人口,流芳百世。尽管课本的内容已有多次改动,而这一短文每次都被选中。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每当给学生讲到这一课时,就有一... 初中语文第五册21课《孟子二章》中,第一章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的这篇小短文可谓脍炙人口,流芳百世。尽管课本的内容已有多次改动,而这一短文每次都被选中。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每当给学生讲到这一课时,就有一个难以给学生讲清的问题,那就是: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言文教学 标题 中心句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