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量维生素D与小囟门小儿头围发育及智力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崔朝晖 王洁 殷兰青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预防量维生素D 小囟门小儿 头围发育 智力发育 前囟早闭
下载PDF
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对小囟门小儿头围发育及Gesell智力测评结果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肖玉联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对小囟门小儿头围发育及Gesell智力测评结果的关系。方法分别在3个月、12个月,18个月三个时间节点测量头围一次,同时在三个时间节点分别做Gesell智力测评,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小囟门组与对照组在3个月、12个月... 目的探讨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对小囟门小儿头围发育及Gesell智力测评结果的关系。方法分别在3个月、12个月,18个月三个时间节点测量头围一次,同时在三个时间节点分别做Gesell智力测评,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小囟门组与对照组在3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头围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与相应年龄小儿头围正常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儿3个月、12个月、18个月Gesell智力测试结果均为正常。结论服用正常剂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不会阻碍头围的发育,对智力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维生素D 小囟门 头围发育 Gesell智力测评
下载PDF
铜陵市城区婴幼儿头围发育的调查研究
3
作者 徐书德 陈尚徽 +1 位作者 龙翔 段宗枝 《安徽医学》 2000年第3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婴幼儿 头围发育 湖北 铜陵市
下载PDF
补充维生素D对小囟门婴幼儿头围发育及智力测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友 沈健 吕咏雪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对小囟门儿童头围发育及Bayley智力测评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1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正常儿童11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小囟门组和正常对照组,均给与维生素D,分别在月龄3、12、18个月三... 目的探讨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对小囟门儿童头围发育及Bayley智力测评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1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正常儿童11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小囟门组和正常对照组,均给与维生素D,分别在月龄3、12、18个月三个时间节点测量头围值,同时在6、18个月两个时间节点做Bayley智力测试。结果小囟门组与对照组儿童在3、12、18个月头围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相应年龄小儿头围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6、18个月Bayley智力测试结果均为正常。结论服用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不会影响小囟门儿童头围的发育及智能发育,无论前囟大小均应服用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小囟门 头围发育 Baytey智力测评
原文传递
补充维生素D对小囟门儿童头围发育及Bayley智力测评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友 沈健 吕咏雪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第7期857-859,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对小囟门儿童头围发育及Bayley智力测评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正常儿童11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小囟门组和正常对照组,均给与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分别在3个月、1... 目的:探讨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对小囟门儿童头围发育及Bayley智力测评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正常儿童11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小囟门组和正常对照组,均给与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分别在3个月、12个月、18个月三个时间节点测量头围值,同时在6个月、18个月两个时间节点分别做Bayley智力测试,分析其关系。结果:小囟门组与对照组在3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头围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与相应年龄小儿头围正常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儿6个月、18个月Bayley智力测试结果均为正常。结论:服用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不会阻碍婴幼儿头围的发育,对智力没有影响。无论前囟大小应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小囟门 头围发育 Bayley智力测评
原文传递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患儿喂养情况及神经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拉姆次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99-101,共3页
本文基于新生患儿喂养特点上,对于患儿进行了袋鼠式护理干预,并与实验组对比了喂养情况、神经行为的影响,分析袋鼠式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3月)期间的患儿(n=200),进行分组护理,取随机法。常规组100例,对患儿... 本文基于新生患儿喂养特点上,对于患儿进行了袋鼠式护理干预,并与实验组对比了喂养情况、神经行为的影响,分析袋鼠式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3月)期间的患儿(n=200),进行分组护理,取随机法。常规组100例,对患儿行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对患儿行袋鼠式护理干预。比较新生儿患儿的护理效果,包括神经行为、生长发育(平均体长、平均体重)以及喂养情况、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30d后,实验组的母乳喂养率55.00%,常规组的母乳喂养率30.00%,实验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30d后,两组患儿的体重以及身长、头围等指标,实验组患者的体重(4.50±0.60kg )、身长(54.80±1.40cm)以及头围(35.30±0.70cm)等指标明显比常规组发育得更好(P<0.05);同时,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估新生儿的神经行为状况,实验组患儿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的神经行为总评分也明显比常规组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的安全感不足,可直接导致新生儿的哭闹表现,并影响母乳喂养状况。所以,需加强对新生患儿的护理干预。其中,袋鼠式护理干预满足患儿护理需求,母乳喂养成功率高,对于患儿神经行为以及生长发育均有极大地优势,是有效护理干预方式,家属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喂养情况 神经行为 体格状况 身长、生长发育 满意度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