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发展简况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跃良 付爱斌 +4 位作者 李望君 孙科峰 熊伟 李国兵 肖层林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3期24-27,共4页
我国早在1700多年就有再生稻的记载。近年来由于水稻育种栽培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化收割的推广,使"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得到较快发展。头季稻关键技术:选用适宜品种,早季播种,重施基肥,早施蘖肥,适施穗肥,中期重晒田,后期保... 我国早在1700多年就有再生稻的记载。近年来由于水稻育种栽培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化收割的推广,使"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得到较快发展。头季稻关键技术:选用适宜品种,早季播种,重施基肥,早施蘖肥,适施穗肥,中期重晒田,后期保持湿润,重点防治纹枯病、稻飞虱,控制倒伏,成熟期保根系、茎秆活力,叶青籽黄收割。再生稻关键技术:头季稻收割前10~12 d追施腋芽萌发肥,留桩高度30~40 cm,收后当天灌水保桩,及早重施发苗肥,浅水或湿润管水,保持活秆成熟收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稻 再生稻 种植模式 发展简况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贵勇 刘玉文 +6 位作者 袁江华 王耀伟 王枝富 夏琼梅 邓安凤 龙瑞平 杨从党 《中国稻米》 2014年第3期64-66,共3页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探索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双丰收的高效途经,通过3年的研究,创建了"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增产又增收,总产量为63.25 t/hm2,其中头季稻产量为13.14 t/hm2,再生...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探索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双丰收的高效途经,通过3年的研究,创建了"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增产又增收,总产量为63.25 t/hm2,其中头季稻产量为13.14 t/hm2,再生稻产量为2.68 t/hm2,马铃薯产量为47.43 t/hm2,总产值16.98万元/hm2,总纯收入12.03万元/hm2。并分析总结了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关键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稻 再生稻 马铃薯 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浙优10号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日伟 唐昌华 +3 位作者 沈伟军 廖春良 韦凤舞 杨光照 《中国稻米》 2019年第4期114-115,共2页
中浙优10号是用中浙A与06制7-1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株叶形态好、抗倒能力强等特点,适宜在海拔500m以下生态区域作再生稻种植。本文总结了中浙优10号头季稻和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浙优10号 头季稻加再生稻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头季+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4
作者 付义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8-9,共2页
文章从种植地选择、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究了“头季 + 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季稻 再生稻 栽培技术 技术规程
下载PDF
桂北高寒山区超级稻+再生稻的头季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5
作者 何金旺 《科学种养》 2014年第3期15-16,共2页
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现有水田面积12.6万亩,由于山高水寒、温光等资源欠缺,大多数水田种植水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全县单季稻年种植面积在10.6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84.13%。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稻田复种指数,近... 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现有水田面积12.6万亩,由于山高水寒、温光等资源欠缺,大多数水田种植水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全县单季稻年种植面积在10.6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84.13%。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稻田复种指数,近年来,当地农技部门大力示范推广超级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目前全县超级稻+再生稻生产模式应用面积约2万亩,占全县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的21.05%。该县超级稻+再生稻的头季稻在5月10日左右结束移栽工作,至6月中下旬普遍进入拔节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区 超级稻 再生稻 管理技术措施 季稻 桂北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下载PDF
杂交早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施能浦 《福建农业》 1995年第5期4-4,共1页
人类栽培双季稻已有悠久的历史。单季稻改为双季稻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的一大成就。但是,栽培双季稻易受“三寒”(倒春寒、梅雨寒、秋寒)影响,产量不稳;春耕春播和夏季抢收抢种大忙,季节紧,劳动强度大,耕作和管理粗放,影响产... 人类栽培双季稻已有悠久的历史。单季稻改为双季稻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的一大成就。但是,栽培双季稻易受“三寒”(倒春寒、梅雨寒、秋寒)影响,产量不稳;春耕春播和夏季抢收抢种大忙,季节紧,劳动强度大,耕作和管理粗放,影响产量的提高,更为可惜的是两季之间尚有一段高温强照白白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既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又趋利避害,节本降强,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我们借助中稻一再生稻培植成功的经验,从1991-1093年先后组织闽清、尤溪、福鼎、福安、松溪、将乐等10多县市进行早稻—再生稻的试验示范,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为在双季稻区开辟这一新的耕作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高产栽培技术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早稻 季稻 汕优63 迟熟组合 抽穗扬花 粮食产量 中熟组合 光资源
下载PDF
“Ⅱ优航1号”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玉水 林玉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1-51,53,共2页
介绍了根据“Ⅱ优航1号”组合特征特性,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耕作水平,示范推广再生稻的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关键词 Ⅱ优航1号 季稻 再生稻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湘中地区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吕章 李丹 《作物研究》 2006年第2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超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 湘中地区 轻型栽培技术 双峰县 产量 季稻 面积
下载PDF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家腾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 试验示范 季稻 田间
下载PDF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发有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3期33-33,35,共2页
从选用良种与合理布局、头季稻栽培管理、适时施好促芽肥、适时收割头季稻与保留适当稻桩高度、再生稻生育期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再生稻 季稻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1期230-230,118,共2页
本文从良种选用、头季稻种植、再生稻蓄留与管理方面介绍了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再生稻 季稻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照伟 解振兴 +3 位作者 张数标 施龙清 董萌 张居念 《农村新技术》 2020年第4期10-13,共4页
再生稻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稻作,具有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生育期短、稻米品质好等优点,适合一季光温资源富余而两季不足和双季只种一季中稻的区域进行种植。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每667平方米(1亩)可降低水稻生产成本400元,减少水... 再生稻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稻作,具有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生育期短、稻米品质好等优点,适合一季光温资源富余而两季不足和双季只种一季中稻的区域进行种植。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每667平方米(1亩)可降低水稻生产成本400元,减少水稻生产用工70%,再生稻年产量900千克以上,实现水稻生产利润500元以上。应用该项技术对于提高种植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生育期 再生 季稻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下载PDF
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金瑞 《福建稻麦科技》 2005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 产量构成因素 武夷山市 种植面积 耕作制度 引进推广 稻瘿蚊 季稻
下载PDF
桃优香占在豫南作再生稻及晚稻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晋 张应香 +1 位作者 袁春晓 刘峰 《河南农业》 2022年第15期54-55,共2页
桃优香占是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为掌握该杂交稻在豫南地区作再生稻及晚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再生稻、晚播等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研究。通过多年示范试验,总结出了桃优香占在豫南地区作再生稻及晚稻的栽培技术,为该杂交稻在豫南稻区规... 桃优香占是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为掌握该杂交稻在豫南地区作再生稻及晚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再生稻、晚播等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研究。通过多年示范试验,总结出了桃优香占在豫南地区作再生稻及晚稻的栽培技术,为该杂交稻在豫南稻区规范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优香占 季稻 再生稻 晚播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再生稻再生季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林琰 《福建农业》 1999年第8期6-6,共1页
再生稻作为一种省工、省种、省肥、高效的粮食增产措施,已在各地推广多年了。1998年仅顺昌县就推广再生稻面积达1.631万亩,头季稻平均亩产465.2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223公斤,两季合计亩产688.2公斤,比当年相似条件单季亩产463公斤,增产22... 再生稻作为一种省工、省种、省肥、高效的粮食增产措施,已在各地推广多年了。1998年仅顺昌县就推广再生稻面积达1.631万亩,头季稻平均亩产465.2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223公斤,两季合计亩产688.2公斤,比当年相似条件单季亩产463公斤,增产225.2公斤,获得增长48.6%的好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再生 季稻 高产栽培技术 顺昌县 “920” 齐穗 平均亩产 催芽肥 相似条件
下载PDF
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宝金 《现代农业》 2011年第7期43-43,共1页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不需耕犁耙田,是省种、省工、省肥、省药,投资少,生长期短,增产效果显著的一项措施。2010年房道镇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60...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不需耕犁耙田,是省种、省工、省肥、省药,投资少,生长期短,增产效果显著的一项措施。2010年房道镇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600多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高产栽培技术 肥水管理 种植面积 季稻 休眠芽 生长期 稻桩
下载PDF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昌永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1期42-42,共1页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经过培育而萌发长成的一季水稻。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药、米质优等优点,是一项轻型、高产、高效的农业新技术,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头季稻一般产量550-6...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经过培育而萌发长成的一季水稻。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药、米质优等优点,是一项轻型、高产、高效的农业新技术,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头季稻一般产量550-600kg/667m^2,高的达650kg以上,再生季一般产量50-300kg/667m^2,高的达350kg以上。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 农业新技术 大面积推广 季稻 休眠芽 产量 稻桩
下载PDF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福武 《福建农业》 2010年第3期13-13,共1页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经过培育而萌发长成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药、米质优等特点,是一项轻型、高产、高效的农业新技术,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已在我县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每年种植...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经过培育而萌发长成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药、米质优等特点,是一项轻型、高产、高效的农业新技术,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已在我县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每年种植再生稻1.8万亩以上,头季稻一般每亩产量550—600公斤,高的达650公斤以上,再生季一般每亩产量200-300公斤,高的达350公斤以上。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 农业新技术 大面积推广 季稻 亩产量 休眠芽 稻桩
下载PDF
优质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9
作者 韦春 《吉林蔬菜》 2022年第1期170-170,共1页
发展再生稻是提高粮食生产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收入一项有效措施,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推广再生稻的种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1种好头季稻,为再生稻打下基础1.1品... 发展再生稻是提高粮食生产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收入一项有效措施,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推广再生稻的种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1种好头季稻,为再生稻打下基础1.1品种选择:选择迟熟、高产、高抗、再生力强的杂交稻组合,如汕优63、II优63、II优838、II优6078等组合,生育期为140耀150天,能在8月底前成熟,这些组合在肥水条件满足情况下,每亩产可达600千克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杂交稻组合 肥水条件 再生 季稻 迟熟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复种指数
下载PDF
再生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20
作者 张久智 《福建农业》 1998年第2期4-4,共1页
1997年沙县南霞乡南坑仔村海拔在350—400米山垅田推广再生稻示范片300亩,其中旱育稀植栽培200亩。旱育稀植头季平均亩产645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248公斤,两季平均亩产893公斤。湿润育秧头季稻平均亩产586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227公斤,两... 1997年沙县南霞乡南坑仔村海拔在350—400米山垅田推广再生稻示范片300亩,其中旱育稀植栽培200亩。旱育稀植头季平均亩产645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248公斤,两季平均亩产893公斤。湿润育秧头季稻平均亩产586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227公斤,两季平均亩产813公斤。再生稻旱育稀植栽培比湿润栽培平均亩产增80公斤,增产9.84%。 一、再生稻旱育稀植秧田技术措施 1.秧田选择:秧地选择地势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季平均 季稻 平均亩产 再生 秧田 烤田 垅田 沙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