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穴丛刺留针结合上肢智能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肩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朱荣华 朱新汉 +5 位作者 窦正川 戴军龙 朱瑶瑶 吴玫玫 杨蕾蕾 杨梅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7-1083,共7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留针结合上肢智能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组、机器人组以及联合组,每组30例。头穴组头穴丛刺留针干预,机器人组给予上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联...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留针结合上肢智能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组、机器人组以及联合组,每组30例。头穴组头穴丛刺留针干预,机器人组给予上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组给予头穴丛刺留针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3组患者均1次/d,5 d/周,连续4周。分别评价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FMA-U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通过上肢智能康复机器人内嵌评估系统评估患侧上肢肩关节前屈、水平内收、水平外展活动度。采用表面肌电图检测患者上肢三角肌及胸大肌的表面肌电值(sEMG)。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3组患者FMA-UE评分和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患侧肩关节前屈、水平内收、水平外展活动度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患者胸大肌前束的sEMG降低,3组患者三角肌前束的sEMG均升高(P<0.05)。与头穴组和机器人组比较,联合组干预后FMA-UE评分和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患侧肩关节前屈、水平内收、水平外展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P<0.05),胸大肌前束sEMG明显降低(P<0.05),三角肌前束sEMG明显升高(P<0.05)。结论:头穴丛刺留针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丛刺留针 上肢智能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恢复期 肩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