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超声与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胡向东 钱林学 +3 位作者 何文 邬冬芳 马棣 张庆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影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例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比。结果声像图显示病变累及动脉管壁弥漫性、环状增厚,... 目的探讨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影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例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比。结果声像图显示病变累及动脉管壁弥漫性、环状增厚,呈低或等回声,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超声、DSA检测病变累及血管数分别为48支、52支。分别以阴性、阳性为判断点和以重度狭窄为判断点,超声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7%、92.8%、88.4%与75.0%、98.9%、93.4%,超声与DSA检测病变血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准确性88.9%(24/27)高于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及无名动脉76.0%(19/25)。结论超声可以无创、有效、直观地诊断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对于病变狭窄程度的诊断应结合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18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冀文鹏 刘韧 《四川中医》 2011年第8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通痹汤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以自拟通痹汤配合消栓灵、脉络宁静脉滴注,对照组18例常规采用消栓灵、脉络宁静脉滴注,疗程45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1.11%,差异... 目的:观察通痹汤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以自拟通痹汤配合消栓灵、脉络宁静脉滴注,对照组18例常规采用消栓灵、脉络宁静脉滴注,疗程45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1.1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痹汤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通痹汤
下载PDF
针灸对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血清中SOD、LPO水平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高其芳 石学敏 李平 《湖北中医杂志》 2005年第8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血液抗氧化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从针灸治疗组中选取30例患者,分别于针灸治疗前后观察血清中SOD、LPO的水平变化。结果:针灸可提高患者的SOD水平,降低LPO水平。结论:针灸可提高机体抗自由基能... 目的:探讨针灸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血液抗氧化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从针灸治疗组中选取30例患者,分别于针灸治疗前后观察血清中SOD、LPO的水平变化。结果:针灸可提高患者的SOD水平,降低LPO水平。结论:针灸可提高机体抗自由基能力,减轻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动脉) 针灸疗法 自由基
下载PDF
针灸对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倪光夏 石学敏 +5 位作者 韩景献 高其芳 阎莉 蔡刚强 张新昌 宋扬扬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77-780,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对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BCTA)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对31例BCTA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以人迎为主穴,并随症配穴,留针20min,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液免疫... 目的:观察针灸对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BCTA)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对31例BCTA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以人迎为主穴,并随症配穴,留针20min,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液免疫相关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补体C3、C4和细胞免疫相关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31例BCTA患者在刚入院未治疗时均给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检测,IgG增高10例,IgM增高3例,IgE增高3例,C3增高11例;CD3^+降低11例,CD4^+降低7例,CD4^+增高6例,CD8^+降低4例,CD8^+增高9例。所有患者按治疗前的测定结果分组。根据体液免疫指标分为增高组、正常组;根据细胞免疫指标分为增高组、降低组和正常组。针灸治疗后,体液免疫指标增高组IgG、IgM、C3水平均降低(P<0.05),IgE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IgG、IgA、IgM、IgE、C3、C4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后,细胞免疫指标增高组CD4^+、CD8^+水平均降低(P<0.05);降低组CD3^+、CD4^+、CD8^+T细胞水平均提高(P<0.05);正常组CD3^+、CD8^+T细胞水平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水平有所降低(P<0.05),但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针灸可以降低BCTA患者异常增高的IgG、IgM、C3水平,调整细胞免疫CD3^+、CD4^+、CD8^+T细胞紊乱状态,针灸治疗BCTA可能与调节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MRI和MRA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凌华 许建荣 +2 位作者 杨之晖 李磊 姚秋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MR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 10例MRI和动态增强MRA表现。 10例中的 4例同时行血管造影 ,2例行彩超检查。结果  10例MRI检查共显示血管狭窄、闭塞 46个... 目的 探讨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MR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 10例MRI和动态增强MRA表现。 10例中的 4例同时行血管造影 ,2例行彩超检查。结果  10例MRI检查共显示血管狭窄、闭塞 46个节段 ,与血管造影、彩超对照比较 ,两者符合率 >70 %。结论 MRITSE序列和动态增强MRA的联合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多发性大动脉炎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