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颅定位侧位片与鼻咽纤维镜评价腭咽闭合不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彭兆伟 钟天航 +2 位作者 韩剑丽 邝亦元 马莲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颅定位侧位片与鼻咽纤维镜对不同运动类型(冠状、矢状和环状)腭咽闭合不全判定的一致性以及头颅定位侧位片在判定腭咽闭合不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87例符合条件的腭裂术后患者,分别应用鼻咽纤维镜及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腭咽... 目的:探讨头颅定位侧位片与鼻咽纤维镜对不同运动类型(冠状、矢状和环状)腭咽闭合不全判定的一致性以及头颅定位侧位片在判定腭咽闭合不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87例符合条件的腭裂术后患者,分别应用鼻咽纤维镜及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腭咽闭合情况进行测评,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者的测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腭咽闭合不全率(RVPI)与腭咽矢状收缩不全率(RVSR)呈强正线性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0.695,P<0.01),其中冠状闭合与环状闭合组中两者呈强正线性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78与0.728,P<0.01),矢状闭合组中两者的相关性不强(Pearson相关系数0.409,P>0.05)。2种评价方法对比,总体Kappa值为0.597,2种评价方法的一致性为中度。其中,冠状闭合组中,2种评价方法的对比结果 Kappa值为0.630;矢状闭合组中,2种评价方法的对比结果 Kappa值为0.667;环状闭合组中,2种评价方法的对比结果 Kappa值为0.534。结论:头颅定位侧位片是评价腭咽闭合功能的一种可靠方法,与鼻咽纤维镜评价腭咽闭合不全的吻合度为中等,且与闭合类型有关。头颅侧位片可作为腭咽闭合不全的筛查手段,在与主观测评不符时,需结合鼻咽纤维镜进行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定位侧位片 鼻咽纤维镜 腭咽闭合不全
下载PDF
头颅侧位定位片的数字化处理
2
作者 钟小龙 陈国槐 陈松龄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将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探讨利用Photoshop对数字化X线片进行图像处理和测量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头颅定位 数字化处理 头影测量 X线检查
下载PDF
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形态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田杰 林珠 +2 位作者 杭洽时 杜原宏 刘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建立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形态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方法: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原理,选择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标志点作为节点,按照解剖结构及结构间关系对硬组织进行单元划分。结果:选择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标志点53个作... 目的:建立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形态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方法: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原理,选择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标志点作为节点,按照解剖结构及结构间关系对硬组织进行单元划分。结果:选择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标志点53个作为节点,将正中矢状面颅颌面硬组织划分成37个三角形单元,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头颅侧位定位片硬组织形态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结论:该模型可用于颅颌面硬组织在正中矢状面上的形态特征及因生长、正畸矫治、正颌手术引起的形态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定位 X线头影测量 硬组织 有限元法
下载PDF
DR与传统头颅侧位片硬组织定点可重复性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周志民 姜喜玲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7期152-152,共1页
通过DR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与传统头侧定位片计算机辅助人工定点可重复性的比较,对DR机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与传统头侧定位片的图像质量进行了比较具体研究。
关键词 可重复性 头颅 DR 头颅定位侧位片 硬组织 计算机辅助 人工定点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腭骨厚度CBCT与头颅定位测量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承灵 王军 +2 位作者 任卫萍 周瑞 栗震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研究腭骨厚度CBCT与头颅定位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方法:拍摄31位错牙合畸形初诊患者的CBCT和头颅定位侧位片,腭骨厚度测量方法:前后向从双侧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接触点(P1P2)到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接触点(M1M2),CBCT测量... 目的:研究腭骨厚度CBCT与头颅定位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方法:拍摄31位错牙合畸形初诊患者的CBCT和头颅定位侧位片,腭骨厚度测量方法:前后向从双侧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接触点(P1P2)到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接触点(M1M2),CBCT测量值取偏心距1.5~10 mm。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P1P2和P2测量平面上,CBCT在1.5mm和5mm偏心距时的腭骨厚度测量值小于头颅定位测量值(P〈0.05);偏心距为10mm时所有测量平面的CBCT测量值与头颅定位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各个偏心距上CBCT测量值及头颅定位测量值均从P1P2点向M1M2点递减。结论:10 mm偏心距时CBCT测量值与头颅定位测量值最为接近。P1P2测量平面上偏心距为5mm和7.5mm区域相对安全,可以考虑植入微种植体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骨厚度 CBCT 头颅定位侧位片 微种植体支抗
下载PDF
锥形束CT与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评价骨性Ⅲ类错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邝炜平 蔡斌 +2 位作者 冯志才 何旭顺 王大为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3期50-54,共5页
目的比较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生成的半颅头颅侧位定位片与传统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的差异,探讨CBCT生成的半颅头颅侧位定位片对骨性Ⅲ类错患者的诊断和评价作用。方法选取30例骨性Ⅲ类错手术患者。每位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拍... 目的比较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生成的半颅头颅侧位定位片与传统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的差异,探讨CBCT生成的半颅头颅侧位定位片对骨性Ⅲ类错患者的诊断和评价作用。方法选取30例骨性Ⅲ类错手术患者。每位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拍摄CBCT和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通过CBCT生成相应的半颅头颅侧位定位片。对两种头侧片分别进行测量,用Winceph8.0软件对测量值进行比较。用Mimics10.01软件对CBCT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测量。通过算式将CBCT生成的半颅头颅侧位定位片线距测量值进行校正,将校正值与相应CBCT三维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头颅侧位定位片的SNA、SNB、下颌平面角、下颌升支长与CBCT生成相应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CT生成的半颅头颅侧位定位片线距测量值与相应CBCT三维测量值存在差异,但校正后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BCT生成的半颅头颅侧位定位片在骨性Ⅲ类错患者诊断和评价方面更准确,可以代替传统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头颅定位 骨性Ⅲ类
原文传递
安氏Ⅰ类拥挤拔牙病例软组织侧貌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袁小平 黄素华 杨四维 《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经拔除 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前后牙颌面软组织的变化 ,了解矫治对软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连续收治的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患者 19例 ,采用拔除 4个第一前磨牙 ,用... 目的 探讨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经拔除 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前后牙颌面软组织的变化 ,了解矫治对软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连续收治的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患者 19例 ,采用拔除 4个第一前磨牙 ,用标准方丝弓技术矫治。在矫治前、后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对 11个软组织标志点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H角平均减少 2 .4°(P <0 .0 5 ) ;软组织面角平均增大 3.2 8°(P <0 .0 5 ) ;颏唇沟深度平均增加 1.0 8mm(P <0 .0 5 )。结论 安氏I类错牙合牙列拥挤经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Ⅰ类错(he) 软组织 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牙列拥挤
下载PDF
功能矫正器治疗安氏Ⅱ类错颌软组织侧貌变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妙琼 冯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24-2325,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下颌后缩畸形安氏Ⅱ类错颌患者进行功能治疗,测量分析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的变化,评价功能治疗对软组织侧貌的改变作用。方法:20例下颌后缩型Ⅱ类错颌病例,年龄9~14岁,男8例,女12例,全部病例在混合牙列期及恒牙早期采用Twi... 目的:通过对下颌后缩畸形安氏Ⅱ类错颌患者进行功能治疗,测量分析治疗前后的软组织侧貌的变化,评价功能治疗对软组织侧貌的改变作用。方法:20例下颌后缩型Ⅱ类错颌病例,年龄9~14岁,男8例,女12例,全部病例在混合牙列期及恒牙早期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正器矫正骨骼的矢状关系,时间6~9月,恒牙期采用固定矫正器进行精细调整,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头颅定位侧位片的软组织测量,比较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结果:软组织侧貌的改变为:面突角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2.035°;颏突角增加1.99°;上唇-审美平面距减少1.223mm;下唇-审美平面距减少1.2875mm;下唇厚度减少2.8475mm;下唇凹厚度增加1.8705mm。结论:功能矫正器结合固定矫正器治疗下颌后缩畸形对患者的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畸形 正畸矫正器 软组织貌变化 功能矫正器 功能治疗 安氏Ⅱ类 错颌 下颌后缩畸形 头颅定位侧位片 固定矫正器
下载PDF
20例大龄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的软组织侧貌评价
9
作者 陈振琦 陈林玲 王国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评价大龄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软组织侧貌特征。方法20例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年龄>16岁,中位年龄18.4岁。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软组织侧貌描绘及测量分析;以相同年龄及性别结构的单纯腭裂术后者和安氏Ⅰ类正常者作为对照。测量... 目的评价大龄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软组织侧貌特征。方法20例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年龄>16岁,中位年龄18.4岁。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软组织侧貌描绘及测量分析;以相同年龄及性别结构的单纯腭裂术后者和安氏Ⅰ类正常者作为对照。测量数据以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ANOVA检验。结果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上唇上部存在后缩,而唇缘处基本正常;下唇形态基本正常。结论单纯腭裂未手术患者的软组织侧貌与相应硬组织特征基本一致,软组织有一定掩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腭裂 头颅定位侧位片 软组织
下载PDF
用颈椎骨龄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发育情况的评估
10
作者 金娜 范存晖 +3 位作者 许涛 杨丽霞 王宏扬 赵雪芳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7期416-419,共4页
目的用颈椎骨龄来评估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的发育情况。方法将45例9~16岁的UCLP患者作为试验组(UCLP组);另选取年龄、种族与UCLP组相匹配的45例非唇腭裂(none cleft lip and pala... 目的用颈椎骨龄来评估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的发育情况。方法将45例9~16岁的UCLP患者作为试验组(UCLP组);另选取年龄、种族与UCLP组相匹配的45例非唇腭裂(none cleft lip and palate,Non-cleft)患者作为对照组(Non-cleft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通过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测量计算UCLP组与Non-cleft组的颈椎骨龄。对相同性别的UCLP组与Non-cleft组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UCLP组男性患者的颈椎骨龄比Non-cleft组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CLP组女性患者的颈椎骨龄与Non-clef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on-cleft患者相比,9~16岁年龄段男性UCLP患者的发育相对迟缓,而女性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颈椎骨龄 发育 头颅定位侧位片 头影测量分析
下载PDF
上颌骨前牵引器与正畸联合治疗单侧唇腭裂的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桦 房兵 朱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伴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进行面罩式上颌骨前牵引加正畸治疗,探讨其对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14例患者在治疗前、上颌前牵引后及正畸治疗后分别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9个测量指标数据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 目的: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伴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进行面罩式上颌骨前牵引加正畸治疗,探讨其对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14例患者在治疗前、上颌前牵引后及正畸治疗后分别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9个测量指标数据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数据资料用SPSS10.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以确定上颌前牵引及正畸联合治疗对上下颌骨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经上颌骨前牵引器牵引加后期正畸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切牙覆盖达2mm,咬合关系较稳定;侧面呈直面型。SNA角增加,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SNB及下颌平面角SN-MP无变化,P>0.05;颌凸角的差值有显著改变(P<0.001)。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伴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进行整形加正畸治疗,能促进上颌骨的发育,下颌骨未见显著的变化;通过上颌前牙轴倾度增大,下颌前牙轴倾度变小以及舌代偿,上颌前牙前移,覆牙合覆盖改善。这些改变反应在侧貌上,表现为上颌突度增加,上唇变丰满,凹面形变直面形,上下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唇腭裂 上颌骨发育不足 面罩式上颌骨前牵引器 头颅定位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对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鼻部形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敏 王春玲 +3 位作者 王海任 肖丽丽 呼明燕 任大鹏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研究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后的鼻部形态变化。方法 21例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在正畸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12个测量参数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数据资料用SPSS13.0软件作统计学处... 目的研究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后的鼻部形态变化。方法 21例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在正畸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12个测量参数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数据资料用SPSS13.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结果患者经上颌扩弓和正畸治疗后,鼻背长由(37.0±2.3)mm增加到(41.5±4.2)mm,P<0.05;鼻背深度1由(16.1±1.3)mm增加到(18.3±1.5)mm,P<0.05;鼻背深度2由(18.5±1.9)mm增加到(20.4±2.3)mm,P<0.05;鼻唇角由(66.9±5.6)°增大到(72.2±6.6)°,P<0.05;面型角由(-5.0±2.1)°变为(4.6±3.4)°,P<0.01。结论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经过正畸治疗后,患者的鼻部长度及深度增加,鼻部形态改善,患者侧貌更加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唇腭裂 鼻部形态 头颅定位
下载PDF
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气道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刚 张良 李长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8-941,共4页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行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前后上气道变化。方法:就诊于2016年1月~2019年6月徐州市口腔医院2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2.15岁。术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行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前后上气道变化。方法:就诊于2016年1月~2019年6月徐州市口腔医院2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2.15岁。术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术中双侧下颌行矢状劈开行完成后退。术后1周,1月,3月及6个月分别测量上气道矢状向间隙变化,包括鼻咽、软腭、舌根及会厌后区,并评估舌骨位置改变。结果:术后上气道三处解剖平面(软腭、舌根及会厌后区)均出现矢状向缩小;男性舌骨位置较女性向后下方移位明显。不同性别间之间上气道间隙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性Ⅲ错颌畸形患者行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后,上气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窄及舌骨下后方移位。下颌骨后退距离过大可能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定位侧位片 上气道 下颌骨矢状劈开术
下载PDF
正常成人的颅面结构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琳 丁寅 +3 位作者 王艳清 倪琳 付强 胡静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成人的颅面结构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方法 :对 31例正常牙合成人拍摄自然头位时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牙合成人的SN -VEL、SN -OPT、SN -CVT与SNA、SNB、SND、SNPo存在显著负相关 ,与SN -GoGn、SN ... 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成人的颅面结构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方法 :对 31例正常牙合成人拍摄自然头位时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牙合成人的SN -VEL、SN -OPT、SN -CVT与SNA、SNB、SND、SNPo存在显著负相关 ,与SN -GoGn、SN -PP、SN -OP、NSGn等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颅面形态 颈椎姿势 头颅定位侧位片 相关性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下颌偏斜患者颌面结构及其颈椎姿势生长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莉 丁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16-618,共3页
目的 :研究下颌偏斜患者颌面结构及颈椎姿势的生长变化趋势。方法 :对 2 0例儿童下颌偏斜患者 ,2 0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及 2 0例儿童正常咬合者 ,2 0例成人正常咬合者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下颌偏斜... 目的 :研究下颌偏斜患者颌面结构及颈椎姿势的生长变化趋势。方法 :对 2 0例儿童下颌偏斜患者 ,2 0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及 2 0例儿童正常咬合者 ,2 0例成人正常咬合者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下颌偏斜患者成人组的咬合平面、下颌平面倾斜度及颈椎弯曲度大于儿童组而颈椎的倾斜度小于儿童组 ,患者头颈呈前倾 ,前伸位。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大 ,偏颌畸形可能逐渐影响颌面形态及颈椎姿势。下颌偏斜患者应尽早矫治 ,在矫治颌面畸形的同时还应矫正异常的颈椎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偏斜 颌面形态 颈椎姿势 生长 头颅定位侧位片
下载PDF
唇腭裂手术对上颌骨矢状向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振琦 钱玉芬 +1 位作者 沈刚 王国民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研究唇腭裂手术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骨矢状向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混合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患者15例,唇腭裂术后患者18例;16岁以上恒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患者15例,唇腭裂术后患者15例。所有患... 目的:研究唇腭裂手术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骨矢状向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混合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患者15例,唇腭裂术后患者18例;16岁以上恒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患者15例,唇腭裂术后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分析矢状方向的线距和角度;分别以相应年龄段的非唇腭裂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混合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患者表现为上颌长度缩短,而唇腭裂术后患者除上颌长度的缩短外,还存在上颌位置后缩;16岁以上恒牙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患者主要表现为上颌位置后缩,存在明显Ⅲ类倾向,术后患者上颌位置后缩外,上颌长度也缩短。结论:唇裂手术及早期腭裂手术对上颌骨矢状向生长可能有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 上颌骨生长发育 头颅定位侧位片
下载PDF
X线头影测量Coben分析法在安氏Ⅲ类错诊断中的意义
17
作者 庄金良 陈远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9-640,共2页
Coben分析法是1955年Coben提出的一种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测量面部的深度和高度,是以线距测量为主的分析方法,通过各测量值相互间的关系来分析颅面结构的特征^(1)。冯小东等研究认为,Co-ben分析法在骨性安... Coben分析法是1955年Coben提出的一种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测量面部的深度和高度,是以线距测量为主的分析方法,通过各测量值相互间的关系来分析颅面结构的特征^(1)。冯小东等研究认为,Co-ben分析法在骨性安氏Ⅲ类错殆畸形的诊断、提供正确的矫治设计依据及颌面生长发育的研究上,比角度分析更直观,更容易理解,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对Coben分析法在安氏Ⅲ类错黯诊断及制定矫治计划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EN分析法 X线头影测量 安氏Ⅲ类 诊断 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X线头影测量分析 颌面生长发育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X线定位
18
作者 李士合 孙先锋 王尧森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8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X线定位方法:收集1998年-2006年间收治的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203例,266颗牙,采用摄全颌曲面体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进行术前定位分忻。结果:203例,266颗多生牙术前X线定位均在术中证实,定... 目的:探讨儿童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X线定位方法:收集1998年-2006年间收治的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203例,266颗牙,采用摄全颌曲面体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进行术前定位分忻。结果:203例,266颗多生牙术前X线定位均在术中证实,定位准确率100%。结论:摄全预曲面体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可清晰、直观的对埋伏多生牙的三维空间进行定位,对选择手术进路,快捷拔出埋伏多生牙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多生牙 全颌曲面体层 头颅定位侧位片
原文传递
长春地区汉族青少年正常[牙合]Ricketts头影测量正常值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千依 王秋玉 +2 位作者 李雷 颜冬 朱宪春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建立长春地区汉族青少年正常牙合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全部指标的正常值,并进行男女差异性的比较研究。方法在长春市各中小学进行汉族青少年个别正常牙合的普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个别正常牙合青少年120例:男,61例;女,59例。拍... 目的建立长春地区汉族青少年正常牙合Ricketts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全部指标的正常值,并进行男女差异性的比较研究。方法在长春市各中小学进行汉族青少年个别正常牙合的普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个别正常牙合青少年120例:男,61例;女,59例。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用Dolphin17.0软件测量Ricketts分析方法各项指标,SPSS17.0统计后,以均值±标准差的方法表示,并通过t检验比较各项测量指标间男、女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得出长春地区汉族青少年正常牙合Ricketts分析法全部指标的正常值;除A点突度、上颌深度角、下颌体长度、前颅底长度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指标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长春地区汉族青少年正常牙合Ricketts分析方法各项测量指标的正常值可用于长春地区汉族青少年正畸患者的临床诊断、矫治设计和预后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分析 头颅定位侧位片 Ricketts分析方法 正常值
下载PDF
锥形束CT应用于头影测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俞沣洋 卢海平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84-89,共6页
锥形束CT(CBCT)与传统头颅定位侧位片相比,能够对人的颅颌面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可提供更多的解剖信息,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颅面部形态、结构的分析,但是目前尚没有一套完善的用于颅面部三维结构分析的标准。该文综述了CBCT三维重建... 锥形束CT(CBCT)与传统头颅定位侧位片相比,能够对人的颅颌面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可提供更多的解剖信息,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颅面部形态、结构的分析,但是目前尚没有一套完善的用于颅面部三维结构分析的标准。该文综述了CBCT三维重建图像、CBCT转化侧位片和传统头颅定位侧位片在线距、角度测量结果的对比,以期对临床CBCT在头影测量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成像 三维 传统头颅定位侧位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