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修复基因XPC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1
作者 李杰 柯为洵 曹岐新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 DNA修复基因XPC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关系已有广泛研究,但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DNA修复基因XPC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 目的 DNA修复基因XPC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关系已有广泛研究,但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DNA修复基因XPC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公开发表的关于DNA修复基因A939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病例组及对照组XPC A939C等位基因分布的比数比(odds ratio,OR)为效应指标,应用统计软件STATA1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文献研究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分别以野生型纯合子(A/A)和主要基因型为对照(A/A+A/C),XPC A939C位点突变纯合子(C/C)个体头颈部肿瘤发生风险的OR值分别为1.37和1.20(OR=1.37,95%CI:0.97~1.93,P=0.070;OR=1.20,95%CI:0.87~1.66,P=0.258)。结论 DNA修复基因XPC A939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头颈部肿瘤易感性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但纳入研究的数量及每个研究的样本量均较少,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dna修复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meta分析
下载PDF
DNA错配修复基因与肿瘤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许铭炎 邓小玲 +1 位作者 徐小虎 黄天华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6-260,共5页
DNA错配修复 (mismatchrepair,MMR)基因对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MMR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来 ,MMR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就其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dna错配修复基因 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综述
下载PDF
DNA损伤修复基因Mus81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龙俊任 熊飞 董自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4-547,共4页
通过对DNA损伤修复基因Mus81的特殊结构、生物学特性与肿瘤发生关系的探讨,反映Mus81在保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抑制肿瘤中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为提高放疗、化疗疗效和克服肿瘤耐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现就哺乳动物Mus81在肿瘤发生... 通过对DNA损伤修复基因Mus81的特殊结构、生物学特性与肿瘤发生关系的探讨,反映Mus81在保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抑制肿瘤中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为提高放疗、化疗疗效和克服肿瘤耐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现就哺乳动物Mus81在肿瘤发生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na修复 Mus81基因 抗药性 肿瘤
下载PDF
DNA修复酶XPA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大鹏 张英 郭云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47-2950,共4页
DNA修复系统是人体抵御内外环境因素造成DNA损伤的重要系统,当DNA损伤不能及时修复,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升高,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导致肿瘤发生[1-2]。因此,DNA 修复与肿瘤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参与DNA修... DNA修复系统是人体抵御内外环境因素造成DNA损伤的重要系统,当DNA损伤不能及时修复,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升高,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导致肿瘤发生[1-2]。因此,DNA 修复与肿瘤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参与DNA修复的基因主要分为核苷酸切除修复(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 )基因、碱基切除修复( base excision repair)基因、错配修复基因、双链断裂修复基因等。着色性干皮病基因A( XPA)的主要作用是识别损伤DNA,在NER通路中, XPA 与 RPA、XPC、转录因子ⅡH ( TFⅡH )、ERCC1-XPF复合体以及DNA聚合酶一起共同作用,完成损伤DNA的修复[3]。研究资料表明,DNA修复基因的多态性是决定肿瘤易感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XPA多态性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虽然目前国内外有关XPA基因多态性和肿瘤发病风险展开了关联研究,但是未能得到一致性的研究结果,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其多态性与肿瘤的相关性也不同,考虑到XPA在DNA修复途径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XP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dna损伤 肿瘤易感性 修复 dna修复系统 错配修复基因 基因组不稳定性 核苷酸切除修复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Hrad51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春林 肖钟迪 +5 位作者 马越 刘德庆 陈志奇 康德新 李瑞峰 刘旭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Hrad51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了Hrad51蛋白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小叶增生、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Hrad51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了Hrad51蛋白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小叶增生、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Hrad51蛋白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的表达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小叶增生、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2)乳腺癌中hrda5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呈正相关(P<0.01),与nm23、ER、PR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3)乳腺癌中nm2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呈负相关(P<0.01),与ER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PR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4)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与nm23、ER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与Hrad5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PR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1)Hrad51蛋白在不同病变乳腺组织中呈现不同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高度表达;(2)nm23蛋白也在不同病变乳腺组织中呈现不同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低表达;(3)检测Hrad51蛋白和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有望成为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转移抑制基因 Hrad51 NM23 乳腺肿瘤 基因表达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XPD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寒冰 樊华 《医学综述》 2017年第4期680-683,688,共5页
人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XPD)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基因,其基因产物为哺乳动物基本转录因子Ⅱ的核心成分,参与了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和DNA核苷酸切除修复作用。XPD基因多态性参与了DNA修复过程,与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目前涉及的领... 人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XPD)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基因,其基因产物为哺乳动物基本转录因子Ⅱ的核心成分,参与了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和DNA核苷酸切除修复作用。XPD基因多态性参与了DNA修复过程,与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目前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血及淋巴系统及皮肤及头颈部肿瘤等。研究XPD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的相关性,阐明其对肿瘤易感性的影响,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na修复基因 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DNA损伤修复基因高甲基化与肿瘤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静 夏昭林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5年第6期370-375,共6页
表型遗传在肿瘤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DNA甲基化是表型遗传的主要形式,主要在转录水平抑制基因的表达。由于DNA损伤修复基因的高甲基化,致使修复基因的表达抑制,使得其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但是有些DNA损伤修复... 表型遗传在肿瘤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DNA甲基化是表型遗传的主要形式,主要在转录水平抑制基因的表达。由于DNA损伤修复基因的高甲基化,致使修复基因的表达抑制,使得其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但是有些DNA损伤修复基因的高甲基化也有有利的一面,如使得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这对于判断肿瘤的疗效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dna损伤修复基因 肿瘤 肿瘤预后
下载PDF
DNA损伤修复基因与辐射损伤及肿瘤的相关性
8
作者 王良群 范雪云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8期777-780,共4页
关键词 肿瘤 辐射损伤 dna损伤 修复基因
下载PDF
DNA修复酶APE1/Ref-1基因调控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许文亚 李春艳 +1 位作者 林子英 刘刚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676-3680,共5页
细胞内存在的DNA损伤修复系统对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和完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APEl为DNA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途径中的限速酶,亦是细胞DNA放射性损伤和烷化剂损伤重要的修复因子。
关键词 dna修复 基因调控 dna损伤 肿瘤 碱基切除修复 放射性损伤 修复系统 修复因子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俊 徐祖敏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593-1596,共4页
癌症已成为中国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2015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头颈部肿瘤占所有新发肿瘤的4.63%,占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2.24%。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正在呈现上升的趋势,同时有年轻化的倾向。由于头颈部肿瘤早期诊断率低,... 癌症已成为中国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2015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头颈部肿瘤占所有新发肿瘤的4.63%,占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2.24%。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正在呈现上升的趋势,同时有年轻化的倾向。由于头颈部肿瘤早期诊断率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高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一种方便、安全、微创、重复性好、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诊断及监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基于生物标记物——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 DNA)预测肿瘤预后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是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ct DNA是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的无细胞状态的胞外DNA,可通过无创的形式获得,且重复获取容易,可动态评估肿瘤情况,并能克服肿瘤的异质性偏倚。尽管其在血浆中含量较低,但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二代测序的广泛运用大大增加了其检出率。头颈部肿瘤中运用ct DNA开展的相关研究提示,ct DNA在早期诊断、疗效评估、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可能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分子学依据。虽然ct DNA在肿瘤的诊断、疗效评估、预后监测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ct DNA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还需基础研究、临床资料、生物信息技术以及多中心多领域的共同合作来为头颈部肿瘤的诊治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dna 头颈部肿瘤 第二代测序 基因测序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和肝细胞肝癌危险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许丽 吴一迁 +2 位作者 金晏 于永梅 钱耕荪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和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了江苏启东地区 72例HCC患者以及 137例正常对照 ,以年龄 (± 3岁 )和性别为配对因素进行了配对 ,对XP...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和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了江苏启东地区 72例HCC患者以及 137例正常对照 ,以年龄 (± 3岁 )和性别为配对因素进行了配对 ,对XPD 75 1位点基因多态性作PCR RFLP分析。结果 XPD 75 1位点的Gln/Lys或Gln/Gln基因型的发生频率在病例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别有显著性 (OR =3.13,95 %CI =1.16~ 8.4 7) ,在调整了HBV感染因素后 ,差别的显著性虽然消失 ,但可信限下限位于临界处 (OR =2 .70 ,95 %CI =0 .98~ 7.4 2 )。对HBV感染患者并同时伴有XPD 75 1位点为Gln/Lys或Gln/Gln基因型的个体 ,其HCC发生的危险性是HBV阴性及XPD 75 1位点为Lys/Lys野生型基因型个体的 6 .6 8倍 ,差别有显著性 (OR=6 .6 8,95 %CI=3.4 3~ 13.0 1)。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首次应用病例 对照研究发现XPD 75 1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HCC的发生 ,同时指出XPD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流行病学 肝细胞 病例-对照研究 dna修复 XPD基因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人DNA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及其与食管癌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41
12
作者 宋春英 谭文 林东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方法分析了食管癌病例( n=222)和按性别、年龄频数配对的正常对照者( n=433) XRCC1基因 C26304T和 G2... 目的:研究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单核苷酸多态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方法分析了食管癌病例( n=222)和按性别、年龄频数配对的正常对照者( n=433) XRCC1基因 C26304T和 G28152A多态,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风险的关系以及基因多态与吸烟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食管癌风险的影响。结果:在食管癌病人中XRCC1 26304TT变异基因型频率为12.6%,高于对照组的6.7%(P<0.05);携带此种基因型个体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比携带其他基因型者高1. 8倍(校正的OR=1.83, 95% CI 1.03~3.24)。G28152A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而与食管癌风险无关。XRCC1基因这两个位点多态之间没有联合作用,但26304TT基因型与吸烟之间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在吸烟与否和吸烟量两个层次,26304TT基因型均与之有联合作用而增高食管癌风险。结论: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多态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C1基因 dna修复 食管肿瘤 基因多态性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NP方案化疗敏感性与DNA修复基因XRCC1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洪成雨 徐倩 +2 位作者 岳峥 张晔 袁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91-1297,共7页
背景与目的:基因多态预测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对肿瘤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1 codon194及39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长春瑞滨加顺铂(vinorelbine and cisplatin,NVB and DDP,NP)方案化疗敏感性的... 背景与目的:基因多态预测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对肿瘤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1 codon194及39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长春瑞滨加顺铂(vinorelbine and cisplatin,NVB and DDP,NP)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NAXRCC1194和399位点的多态性。选择NP方案化疗,化疗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并分析化疗敏感性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携带XRCC1基因Codon194C/T+T/T基因型者化疗有效率(41.8%)是C/C基因型者(26.0%)的2.038倍(P=0.036,95%CI=1.044-3.976)。携带XRCC1基因Codon399G/G、A/G、A/A型的患者化疗有效率(37.1%,34.6%,14.3%)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基因 XRCC1 多态性 肿瘤 非小细胞 NP方案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DNA损伤检验点与损伤修复及基因组稳定性(英文)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巍峰 于珊珊 +1 位作者 陈冠军 李越中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1-390,共10页
生物有机体基因组DNA经常会受到内源或外源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损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有机体也相应形成了一系列应对与修复损伤DNA,并维持染色体基因组正常结构功能的机制。其中DNA损伤检验点(DNA damage checkpoint)就... 生物有机体基因组DNA经常会受到内源或外源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损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有机体也相应形成了一系列应对与修复损伤DNA,并维持染色体基因组正常结构功能的机制。其中DNA损伤检验点(DNA damage checkpoint)就是在感应DNA损伤的基础上,对损伤感应信号进行转导,或引起细胞周期的暂停, 从而使细胞有足够的时间对损伤DNA进行修复,或最终导致细胞发生凋亡。DNA损伤检验点信号转导途径是一个高度保守的信号感应过程,整个途径大致可以分为损伤感应、信号传递及信号效应3个组成部分。其中3-磷脂酰肌醇激酶家族类成员ATM (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和ATR (ataxia-telangiectasia and Rad3-related) 活性的增加构成整个途径活化的第一步。它们通过激活下游的效应激酶,Chk2/Chk1,通过协同作用许多其他调控细胞周期、DNA复制、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等过程的蛋白质因子来实现细胞对DNA损伤的高度协调反应。近十几年,随着此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揭示了DNA损伤检验点途径发生过程中,各种核心组分通过与不同调节因子、效应因子及DNA损伤修复蛋白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以实现监测感应异常DNA结构并实施相应反应的机制;其中,检验点衔接因子(mediators)以及染色质结构,尤其是核小体组蛋白的共价修饰在调控ATM/ATR活性,促进ATM/ATR与底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介导DNA损伤位点周围染色质区域上多蛋白复合物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动态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也开始发现DNA损伤检验点途径与DNA损伤修复、基因组稳定性以及肿瘤发生等过程之间某些内在的联系。该反应途径在通过协调细胞针对DNA损伤做出各种反应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调控DNA损伤修复过程,并与DNA损伤修复途径协同作用最终保证染色体基因组结构的完整性,而检验点途径的改变,则会引起基因组不稳定的发生,包括从突变频率的提高到大范围的染色体重排,以及染色体数量的畸变。如:突变发生在肿瘤形成早期,会大大增加肿瘤发生的几率。文章将对DNA损伤检验点途径机制及其对DNA损伤修复、基因组稳定性影响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检验点 dna损伤修复 基因组稳定性 肿瘤
下载PDF
美揭示DNA独特修复机制。为肿瘤等基因突变现象的产生提供新的解释
15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3期77-78,共2页
据2013年9月28日《科技日报》报道,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生物学副教授基里尔·罗巴切夫,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以及仪器设备,对酵母细胞中断裂诱导的DNA修复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现这种修复并不依赖传统的复制模式,
关键词 修复机制 dna 突变现象 基因 肿瘤 《科技日报》 仪器设备 修复过程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DNA损伤修复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耘天 李辛平 +3 位作者 刘天奇 杨建荣 罗建强 梁中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2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PCR-RFLP法检测150例肝癌患者(肝癌组)和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DNA损伤修复酶基因的表型,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癌组XRCC1 Arg399Gln位点野生型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PCR-RFLP法检测150例肝癌患者(肝癌组)和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DNA损伤修复酶基因的表型,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癌组XRCC1 Arg399Gln位点野生型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XRCC1(Arg194Trp、Arg280His)、hOGG1Ser326Cys位点多态性型别在两组中出现的频率相近(P>0.05);各基因位点不同表型者的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相比,P均>0.05。结论 DNA修复酶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无明确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na修复基因 基因多态性 dna氧化损伤 8-羟基脱氧鸟苷 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 人8-羟基鸟嘌呤修复基因
下载PDF
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中DNA转录与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漫明 张积仁 +2 位作者 汪森明 胡喜钢 胡利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78-1481,共4页
目的研究DNA转录与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卵巢癌顺铂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卵巢癌亲本细胞系COC1为对照,应用cDNA微阵列检测其顺铂耐药细胞系COC1/DDP中DNA转录与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和结论与COC1细胞相比,COC1/DDP细胞有143个... 目的研究DNA转录与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卵巢癌顺铂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卵巢癌亲本细胞系COC1为对照,应用cDNA微阵列检测其顺铂耐药细胞系COC1/DDP中DNA转录与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和结论与COC1细胞相比,COC1/DDP细胞有14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其中共有20个DNA转录与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表达上调的有13个基因,表达下调的有7个基因,包括CAD、DDB1、DDIT4等大量DNA修复基因以及一般转录因子RNA多聚酶Ⅰ、Ⅱ基因和DHX9、DDX3X基因的表达上调以及MLH1和BTF3基因的低表达,提示COC1/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与DNA转录和损伤修复能力的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顺铂 耐药 dna转录和修复相关基因 Cdna微阵列 基因表达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XP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锦富 陈亦江 +5 位作者 周建农 许林 霍翔 马红霞 胡志斌 沈洪兵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AA23G多态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PCR-RFLP技术分析了310例经组织学确诊的肺癌病例和341例按年龄、性别频数配对的非肿瘤医院对照XPA基因A23G多态.比较不同基...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AA23G多态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PCR-RFLP技术分析了310例经组织学确诊的肺癌病例和341例按年龄、性别频数配对的非肿瘤医院对照XPA基因A23G多态.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风险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在其中所起的影响。结果XPA基因A23G多态三种基因型在肺癌病人和对照间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x2=6.607,P=0.037)。与携带XPA23AA基因型者相比较,携带至少一个23G等位基因(即23GG和23AG基因型)的个体肺癌风险降低34%(校正OR:0.66,95%CI=0.44-0.98)。分层分析显示,此保护作用在肿瘤家族史阳性者中尤为明显,校正OR为0.31(95%CI=0.13-0.76)。结论XPAA23G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这一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的体内和体外功能学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na修复酶类 XPA基因 多态现象 单核苷酸 疾病遗传易患倾向 流行病学 分子
下载PDF
DNA修复障碍、基因组不稳定性与癌症 被引量:8
19
作者 陶厚权 王瑞年 《中国肿瘤》 CAS 200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全文介绍DNA修复机制,并指出未修复的DNA损伤在细胞中的生物学终点和由DNA修复障碍所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以及遗传性疾病,其中大部分有发生不同类型癌症的倾向。随着DNA修复系统及其与癌症关系研究的深入,其发病机理将得到阐明,... 全文介绍DNA修复机制,并指出未修复的DNA损伤在细胞中的生物学终点和由DNA修复障碍所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以及遗传性疾病,其中大部分有发生不同类型癌症的倾向。随着DNA修复系统及其与癌症关系研究的深入,其发病机理将得到阐明,并为防治这类疾病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基因组不稳定性 dna修复 肿瘤
下载PDF
抑癌基因KLF6在肝癌HepG2细胞修复DNA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修成 杨帆 +3 位作者 陈明 郭忠胜 季芳 傅涓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KLF6对肝癌HepG2细胞修复DNA损伤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HepG2细胞在5mg/L顺铂作用12、24、36h后KLF6 mRNA及其蛋白水平变化。采用宿主细胞再活化反应(HCR)检测KLF6稳定表达HepG2细胞修复...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KLF6对肝癌HepG2细胞修复DNA损伤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HepG2细胞在5mg/L顺铂作用12、24、36h后KLF6 mRNA及其蛋白水平变化。采用宿主细胞再活化反应(HCR)检测KLF6稳定表达HepG2细胞修复DNA损伤的能力。结果:在5mg/L顺铂作用下,随作用时间延长,KLF6 mRNA及其蛋白水平增高,但作用36h,KLF6蛋白水平下降。KLF6稳定表达HepG2细胞修复被顺铂损伤质粒DNA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DNA损伤能诱导肝癌HepG2细胞KLF6基因表达,KLF6基因在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肿瘤抑制 基因 KLF6 dna损伤 dna修复 HEPG2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