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作者 孙明飞 饶德新 +2 位作者 潘丽红 孟庆江 曹佩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284-3287,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在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8例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即...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在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8例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即经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聚桂醇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经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83.33%的临床有效率相比,研究组(97.37%)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5,P=0.043)。与对照组43.33%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研究组(10.53%)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3,P=0.002)。结论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无水乙醇 聚桂醇
下载PDF
DSA引导下经皮入路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嘉朋 陈巨峰 +3 位作者 冼淡 李金 王磊 张国润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人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硬化治疗方法将...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人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硬化治疗方法将病例分成A、B2组,A组37例以无水乙醇结合聚桂醇进行治疗,B组35例仅以聚桂醇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4.3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矿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37例,10例治愈,21例基本治愈,3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1.9%(34/37);平均注射3.2次,每例平均使用无水乙醇13.6ml,聚桂醇泡沫硬化剂220mg。B组35例,5例治愈,15例基本治愈,4例有效,11例无效,有效率68.6%(24/35),每例平均注射次数4.8次,每例平均使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322mg。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5,P〈0.05),不良反应主要有组织坏死、神经损伤、张121受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结合聚桂醇治疗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轻的硬化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无水乙醇 聚桂醇
原文传递
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DSA诊断和介入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劲松 许林锋 陈绍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56-257,共2页
【目的】研究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探讨超选择性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5例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患者行DSA检查,并在其监视下超选择性永久栓塞病灶和供血动脉。【结果】DSA可以清晰... 【目的】研究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探讨超选择性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5例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患者行DSA检查,并在其监视下超选择性永久栓塞病灶和供血动脉。【结果】DSA可以清晰显示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病变区域及引流静脉,超选择性栓塞后原异常造影剂团状着色影消失,供血动脉大部分闭锁,出血立即停止,血管异常搏动和杂音消失;栓塞后患者仅有低热、局部疼痛肿胀感,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SA检查可直观地确定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的病变范围和供血特点,超选择性栓塞术对头颈部高流量型动静脉畸形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头颈部 流量 超选择性 供血动脉 栓塞 DSA诊断 消失 着色 研究
下载PDF
脑发育型静脉畸形引流区域脑实质异常的MRI研究
4
作者 叶海琪 陈唯唯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4期587-589,共3页
目的研究脑发育型静脉畸形(DVAs)引流区域脑实质异常的发生率和具体MRI表现,并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4例经MRI增强扫描或SWI确诊的DVA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引流区域脑实质异常的发生率及具体MRI表现,并分析其... 目的研究脑发育型静脉畸形(DVAs)引流区域脑实质异常的发生率和具体MRI表现,并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4例经MRI增强扫描或SWI确诊的DVA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引流区域脑实质异常的发生率及具体MRI表现,并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及深度的关系。结果DVAs引流区域脑实质异常的发生率为20.8%(32/154),具体表现为脑白质高信号(11例)、海绵状血管瘤(10例)、微出血(6例)和局部脑萎缩(5例)。有引流区域脑实质异常的DVAs患者年龄大于无引流区域脑实质异常的患者(P<0.05),而两组在患者性别、病变部位及深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As引流区域脑实质异常的发生率为20.8%,且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发育静脉畸形 脑白质信号 海绵状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静脉血管畸形无水乙醇注射+动力泵平阳霉素灌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宇 柳登高 +2 位作者 张伟 赵福运 隽以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 将硬化剂药物无水乙醇与平阳霉素的药物治疗优点相结合,并应用动力泵向瘤腔内灌注药物,为静脉型血管畸形提供新的临床治疗途径。方法 全部病例治疗前先进行瘤腔造影后,根据瘤腔大小注射适量无水乙醇,再次进行造影观察无水乙醇注... 目的 将硬化剂药物无水乙醇与平阳霉素的药物治疗优点相结合,并应用动力泵向瘤腔内灌注药物,为静脉型血管畸形提供新的临床治疗途径。方法 全部病例治疗前先进行瘤腔造影后,根据瘤腔大小注射适量无水乙醇,再次进行造影观察无水乙醇注射后静脉回流血管变化情况后,用动力泵将平阳霉素与生理盐水混合药液缓慢灌注进瘤腔。结果 ①造影片观察显示无水乙醇注射后,静脉畸形瘤腔周围回流静脉明显较注射前变少。②全部病例经1~4次平阳霉素灌注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③全部病例术后未出现局部瘤腔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①无水乙醇对静脉型血管畸形周围回流静脉具有栓塞作用。②应用动力泵灌注平阳霉素+生理盐水混合药液治疗静脉型血管畸形延长了平阳霉素作用时间,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无水乙醇注射 静脉血管畸形 口腔颌面部 动力 临床治疗效果 腔内灌注药物 混合药液 生理盐水 回流静脉 药物治疗 变化情况 静脉回流 静脉畸形 灌注治疗 不良反应 作用时间 注射后 瘤腔 硬化剂 治疗前 病例
下载PDF
下腔静脉连接左心房合并心内畸形二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汪青园 黄景思 +1 位作者 邹鹏 孙善权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8年第2期154-155,共2页
下腔静脉连接左心房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心脏静脉回流异常。在国内外仅有的少数报道中,此类畸形常确诊于中年或青年人群中,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医源性,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劳力后气促、发绀,低血氧饱和度,高血红蛋白血症等。我们报道的为2例2~... 下腔静脉连接左心房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心脏静脉回流异常。在国内外仅有的少数报道中,此类畸形常确诊于中年或青年人群中,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医源性,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劳力后气促、发绀,低血氧饱和度,高血红蛋白血症等。我们报道的为2例2~3个月大的婴儿期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的心脏畸形,超声、CT及术中探查帮助最终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畸形 下腔静脉 左心房 连接 血红蛋白血症 静脉回流异常 心脏畸形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经皮泡沫硬化疗法治疗咽部低回流型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及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然 梅雀林 +4 位作者 黄振 杨旸 王春岩 郝珂楠 何晓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7-508,共2页
咽部低回流型静脉畸形( pharyngeal low flow venous malformations,PLFVM),由于其位置深在,邻近解剖结构复杂,经口腔入路的治疗操作易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因此, PLFVM是临床医师治疗上的难点。笔者总结7例... 咽部低回流型静脉畸形( pharyngeal low flow venous malformations,PLFVM),由于其位置深在,邻近解剖结构复杂,经口腔入路的治疗操作易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因此, PLFVM是临床医师治疗上的难点。笔者总结7例PLFVM患者行经皮泡沫硬化治疗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治疗 静脉畸形 回流 硬化疗法 咽部 泡沫 安全性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