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3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氏副渤海鸟(鸟翼类:反鸟类)新标本对鸟类头骨早期演化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敏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107,共18页
反鸟类是目前已知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类群,已有超过60个反鸟类物种在近乎所有的大洲相继被发现,其存续时间贯穿整个白垩纪。多数反鸟类以及其他早期鸟翼类的化石材料多以二维平面的形式保存,而且鸟翼类头骨的骨骼大都轻薄而... 反鸟类是目前已知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中生代鸟类类群,已有超过60个反鸟类物种在近乎所有的大洲相继被发现,其存续时间贯穿整个白垩纪。多数反鸟类以及其他早期鸟翼类的化石材料多以二维平面的形式保存,而且鸟翼类头骨的骨骼大都轻薄而不易保存为化石,这些因素对研究早期鸟类头骨的形态学特征造成很大困难。早期鸟翼类头骨化石的稀缺极大地限制了关于恐龙相对笨重和非可动性的头骨与鸟类质轻而具有可动性的头骨之间如何演化的研究。报道了一件反鸟类渤海鸟科马氏副渤海鸟(Parabohaiornis martini)的新标本,并对其头骨形态进行了三维复原。研究结果显示副渤海鸟保留了原始的非鸟类恐龙所具有的颞区和腭区结构,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头骨区域在演化上相对保守,以及多数鸟翼类原始类群仍然保留了非可动性头骨这一最近提出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鸟类 鸟翼类 渤海鸟科 头骨 头骨可动性
下载PDF
中国东北豹头骨三维重建及测量参数
2
作者 刘强 王海军 +2 位作者 赵越 陈世玉 姜广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5-321,共7页
世界上8个金钱豹亚种中,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最濒危,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区域。兽类分类研究中,颅骨特征曾经是,并将继续是理解种间和种内分类的重要证据。因东北豹数量稀少,还未有其头骨测量数据... 世界上8个金钱豹亚种中,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最濒危,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区域。兽类分类研究中,颅骨特征曾经是,并将继续是理解种间和种内分类的重要证据。因东北豹数量稀少,还未有其头骨测量数据的报道。本研究以1只病重死亡的雌性东北豹头颅标本为研究对象,经大昌Sunshine32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扫描获得影像数据,运用3D Slicer软件对东北豹头颅扫描数据进行头骨三维重建,建立东北豹头骨的“数字化头骨”并测得东北豹头骨的26项参数指标。该结果填补了我国大型猫科动物中东北豹头骨形态的数字化模型空白,为将来大型濒危猫科动物研究、保护、医疗、数据保存及猫科动物种群分化等保护工作提供基础依据。头骨的形态学信息,为东北豹的分类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豹 头骨 形态学 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褐家鼠和黄胸鼠体型和头骨物种鉴定特征值筛选
3
作者 陈燕 岳亚先 +5 位作者 王涛 甄磊 李冬慧 陶润宇 宋英 王登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32,共11页
明确能有效鉴定区分啮齿动物近似种的体型和头骨特征指标,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快速、准确鉴定近似种。我们利用一段725 bp Vkorc1基因序列鉴定了36只同域分布的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n=31)和黄胸鼠(Rattus tanezumi)(n=5)个体,随后分... 明确能有效鉴定区分啮齿动物近似种的体型和头骨特征指标,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快速、准确鉴定近似种。我们利用一段725 bp Vkorc1基因序列鉴定了36只同域分布的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n=31)和黄胸鼠(Rattus tanezumi)(n=5)个体,随后分别就这些样本的胴体重、体长、尾长、耳长和后足长及尾长/体长、耳长/体长、后足长/体长和肥满度等指标的21种指标组,及10只褐家鼠和3只黄胸鼠的2种头骨指标组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比较了这些指标组对两物种的分类鉴定结果。结果显示,尾长/体长、耳长/体长和肥满度指标组,及上颊齿列基长、下颊齿列基长、听泡长和听泡宽指标组可将两物种完全区分开。结果为使用体型或头骨指标准确鉴定区分这两物种提供了清晰依据和可靠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korc1基因序列 体型指标 头骨指标 褐家鼠 黄胸鼠
下载PDF
中国史前人类的头骨变形
4
作者 何嘉宁 冉智宇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5-589,共15页
头骨变形是一种具有广泛时空分布的古老文化习俗,可能与身份等级标记、美学、宗教等多方面有关,同时也是古代社会育婴行为的结果。中国史前人类的头骨变形线索最早见于旧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以后发展为普遍的文化习俗,存在额枕-环状... 头骨变形是一种具有广泛时空分布的古老文化习俗,可能与身份等级标记、美学、宗教等多方面有关,同时也是古代社会育婴行为的结果。中国史前人类的头骨变形线索最早见于旧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以后发展为普遍的文化习俗,存在额枕-环状变形和枕部变形两个本地起源的体系。额枕-环状变形发源于东北北部地区,具有强烈的外观展示性,所需技术复杂,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出现的有意识头骨变形习俗之一,并可延续至历史时期;其起源可能与东北地区独特的资源地理环境以及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采集渔猎社会复杂性的发展,如性别分工、等级分化等存在关联。枕部变形的地理分布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其对外观改造较弱,技术相对简单,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普遍流行;最初出现可能与北方农业社会的育婴实践有关,并逐渐演变为文化习俗。枕部变形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衰落并在青铜时代以后基本消失,这一过程应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文化发展历程,尤其是中国新石器末期传统文化核心区衰落的史前文化格局重大变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 生物人类学 解剖学 头骨变形
下载PDF
小头骨发育不良原始侏儒症Ⅰ型的诊断(附1例报告)
5
作者 王运 程云 +1 位作者 张帆 杨武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1例RNU4ATAC基因突变导致小头骨发育不良原始侏儒症Ⅰ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RNU4ATAC基因新生突变导致小头骨发育不良原始侏儒症Ⅰ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型,对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1例RNU4ATAC基因突变导致小头骨发育不良原始侏儒症Ⅰ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RNU4ATAC基因新生突变导致小头骨发育不良原始侏儒症Ⅰ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型,对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先证者为男童,1月27天,系“发热、咳嗽2天,呻吟半天”就诊,头围31 cm,小头畸形,小颌畸形,耳位低平,皮肤干燥,毛发稀疏,双眼突出,对受检者家系临床全外显子组及毗邻剪接区域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发现受检者携带编码小核RNA(snRNA)基因RNU4ATAC上的2个杂合变异,即M1:n.51G>A和M2:n.55G>A。测序结果显示这两个变异分别遗传自母亲和父亲,构成复合杂合变异,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二代测序结果,最后确诊为小头骨发育不良原始侏儒症Ⅰ型。未予特殊治疗,但随访未再出现病情加重现象。结论RNU4ATAC基因突变可导致小头骨发育不良原始侏儒症Ⅰ型,预后不良,目前暂无有效治疗方案,基因检查可以早期诊断并评估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骨发育不良原始侏儒症Ⅰ型 RNU4ATAC基因 突变 小头畸形
下载PDF
我国发现1.2亿年前长着恐龙头骨的鸟类新属种——朱氏克拉通鸷
6
作者 李志恒 《化石》 2023年第1期77-79,共3页
中生代记录了鸟类如何从恐龙演化出来,并演化出独有的体型特征的过程,这一演化阶段鸟类谱系的多样性主要以反鸟类和今鸟型类构成的鸟胸类为主,而鸟胸类已经演化出大量与现生鸟类相似的形态特征,与最原始的鸟类(始祖鸟)在形态上差异巨大... 中生代记录了鸟类如何从恐龙演化出来,并演化出独有的体型特征的过程,这一演化阶段鸟类谱系的多样性主要以反鸟类和今鸟型类构成的鸟胸类为主,而鸟胸类已经演化出大量与现生鸟类相似的形态特征,与最原始的鸟类(始祖鸟)在形态上差异巨大。演化位置介于二者之间的非鸟胸类鸟类(以下简称基干鸟类)则为填补这一鸿沟提供了重要信息,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化石的发现,科学家对基干鸟类早期分异的研究仍十分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特征 反鸟类 恐龙 现生鸟 始祖鸟 演化阶段 头骨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南京人头骨化石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武 邢松 张银运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7-363,共7页
1993年在南京汤山葫芦洞发现了2具人类头骨化石——南京1号头骨和南京2号头骨。这2具头骨化石先后经过两次研究都被认为是属于直立人。近几年来,对南京人类头骨化石作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涉及的内容可归纳为:1)对南京2号头骨作了复位和... 1993年在南京汤山葫芦洞发现了2具人类头骨化石——南京1号头骨和南京2号头骨。这2具头骨化石先后经过两次研究都被认为是属于直立人。近几年来,对南京人类头骨化石作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涉及的内容可归纳为:1)对南京2号头骨作了复位和复原、进行了重新鉴定。对南京1号头骨作了颅容量计算;2)对南京1号头骨作了更广泛的比较,对比标本包括周口店直立人头骨、印尼Sangiran17直立人头骨、肯尼亚KNM-ER3733头骨和东非Bodo头骨;3)对南京1号头骨的适应性特征——鼻梁高耸进行了论证。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1)南京2号头骨应属于早期智人而不是直立人。南京1号头骨的颅容量,经计算,为871ml。该颅容量与周口店3号头骨的相当,二者年代也应相近(周口店3号头骨的年代为57.8万年);2)南京1号头骨显示出地区性的形态特征,提示了中国人群南北两大类型的形态差别早在南京直立人生活时期已显出端倪。南京1号头骨及和县头骨可能代表一类中国南方的直立人群,其形态与以周口店直立人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直立人群有些不同。南京1号头骨在脑颅上显示出较多的与KNM-ER3733头骨相近的特征,但在面颅上二者相差较大,提示了直立人某些成员在至少1Ma期间脑颅形态保持稳定。南京1号头骨与Bodo头骨的比较结果与"中心和边缘"假说的推测相符合,在东亚这个"边缘地区",现代人群的面颅测量性特征可追溯到直立人群那里;3)南京直立人的高耸鼻梁是适应性特征,是对寒冷或(和)干燥气候适应的结果,并不意味着"西方血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1号头骨 南京2号头骨 直立人 早期智人 地区性变异 形态稳定 “中心和边缘”假说 对气候的适应
下载PDF
南京1号直立人头骨与肯尼亚KNM-ER 3733人类头骨化石的形态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银运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8,共12页
KNM-ER 3733人类头骨化石的年代为距今1.78百万年,1975年发现于肯尼亚。Walker和Leakey注意到这具头骨与周口店直立人的在脑颅形态上很相近,但二者在年代上相差大约1百万年,故认为直立人形态在这1百万年期间是稳定的。长期来此观点缺乏... KNM-ER 3733人类头骨化石的年代为距今1.78百万年,1975年发现于肯尼亚。Walker和Leakey注意到这具头骨与周口店直立人的在脑颅形态上很相近,但二者在年代上相差大约1百万年,故认为直立人形态在这1百万年期间是稳定的。长期来此观点缺乏更多的人类化石证据来支持。1993年在中国发现了南京1号人类头骨化石。该头骨与KNM-ER 3733头骨一样兼具脑颅和面颅,且都属于成年女性个体,但南京1号人类头骨化石的年代比KNM-ER 3733人类头骨化石的要晚大约1百万年。因此,南京1号人类头骨是目前所知的可用来验证直立人头骨形态是否在1百万年期间保持稳定的唯一合适的人类头骨化石材料。形态比较表明,这两个人类头骨化石的脑颅虽然在眶上圆枕上沟的发育程度、眶后收缩的程度、额骨横向隆起的程度、角圆枕和乳后突的发育与否、顶骨形状以及骨壁厚度的表现上有所差异,但有更多的形态性状显示出相近。这些相近表现在脑颅的长、宽、高值上;颅容量上;脑颅的低矮性上;脑颅最大宽之位置上;额骨、顶骨、枕骨之矢弧值的比例上;眶上圆枕的纤细上;顶骨的大小和矢向扁平性上;颞线位置和颞鳞顶缘的形状上;枕鳞的低宽形状上;上枕鳞与下枕鳞之间的转折形状和比例上;枕骨圆枕和枕骨圆枕上沟的发育程度上等。这两具头骨的面颅虽然有同属突颌型的面角、皆发育有鼻骨间嵴、两鼻骨组成的上部宽度与下部宽度皆差别很大,但有更多的形态性状显示出差别。这些差别表现在面型上、颜面上部扁平度上、眶形和眶型上、上颌额突外侧面的朝向上、鼻骨横向隆起程度上、鼻梁外突程度上、鼻型上、颧骨下缘外展程度上、颊高上、颧上颌下缘的形状上、上颌颧突基部的位置上以及颧结节的位置上等。因此,南京1号头骨与KNM-ER 3733头骨之间在脑颅上显示出较多的相近性状,在面颅上则显示出较多的相异性状。脑颅方面的相近性状大多具有分类上的鉴别价值。这两个头骨脑颅形态的相近支持把KNM-ER 3733头骨鉴定为"直立人"的观点;也提示了南京1号头骨的脑颅似乎保持着1百多万年前的"祖先"形态。如果直立人的某些成员在至少1百万年期间保持着形态稳定的话,则这种形态上的稳定主要是表现在脑颅形态上。这两具头骨的面颅形态上较大差异的意义,目前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1号头骨 KNM—ER 3733头骨 直立人 形态稳定
下载PDF
南京1号与东非Bodo人类头骨化石:对“中心和边缘”假说的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银运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7-294,共8页
"中心和边缘"假说认为非洲是人类演化的中心地区,东亚等地区是边缘地区。在边缘地区,人群的地区性形态特征出现较早,可上溯到直立人生活时期;在中心地区,人群的地区性形态特征出现较晚。Bodo人类头骨化石和南京1号人类头骨化... "中心和边缘"假说认为非洲是人类演化的中心地区,东亚等地区是边缘地区。在边缘地区,人群的地区性形态特征出现较早,可上溯到直立人生活时期;在中心地区,人群的地区性形态特征出现较晚。Bodo人类头骨化石和南京1号人类头骨化石分别出自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二者年代都是距今60万年左右,二者都保留有面颅。因此,Bodo人类头骨化石和南京1号人类头骨化石是检测"中心和边缘"假说的最合适的材料。本文是对南京1号和Bodo头骨的面颅测量性特征作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二者面颅测量性特征上的差别远大于这两个相应地区现代人群之间的差别,提示了人类的地区性体质形态差别早在60万年前就很明显;2.东亚的南京1号人类头骨和东非的Bodo人类头骨尽管同样古老,但各自与当地区的现代人群的面颅上的差异情况并不一致。Bodo头骨与东非现代人群显得差异较大,南京1号头骨与东亚现代人群显得较相近。这种相近,提示了在东亚这个"边缘地区",现代人群的面颅测量性特征可追溯到以南京1号头骨为代表的远古人类那里,而在"中心地区",现代人群的面颅测量性特征还很难与以Bodo为代表的远古人群相联系。本项研究结果与"中心和边缘"假说的推测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1号人类头骨 Bodo人类头骨 “中心和边缘”假说
下载PDF
武汉市汉南区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天元 《江汉考古》 1997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人类头骨 武汉市 头骨化石 汉南 考古研究所 古人类 观察鉴定 哺乳动物化石 古脊椎动物 现代人头骨
下载PDF
Alloptox gobiensis(兔形目 ,鼠兔科 )头骨形态及系统位置
11
作者 伍少远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30,共16页
产于宁夏同心地区中中新世红柳沟组的戈壁跳兔 (Alloptoxgobiensis)头骨化石 ,是Al loptox属头骨化石的首次发现。其主要特征是 :个体较大。颅顶平缓 ,额骨有眶上嵴且两侧平行。颞嵴、上枕骨、项嵴和枕外嵴发育。眶裂后的翼蝶骨上排列... 产于宁夏同心地区中中新世红柳沟组的戈壁跳兔 (Alloptoxgobiensis)头骨化石 ,是Al loptox属头骨化石的首次发现。其主要特征是 :个体较大。颅顶平缓 ,额骨有眶上嵴且两侧平行。颞嵴、上枕骨、项嵴和枕外嵴发育。眶裂后的翼蝶骨上排列有 6个孔。有外颈动脉孔 ,颈静脉孔为圆形小孔。下颌骨水平支唇侧上缘前倾 ,垂直支前缘有一深沟 ,冠状突位于垂直支前缘唇侧壁中部 ,呈薄片状。基于头骨性状的支序分析结果表明 ,Alloptox与非洲的Kenyalagomys亲缘关系最近 ,应归入亚科Sinolagomyinae。Alloptox和Kenyalagomys可能起源于亚洲的共同祖先 ,由Sinolagomys或与其相近的属种演化而来 ,在新近纪早期迁入非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optoxgobiensis 兔形目 鼠兔科 头骨形态 宁夏同心 中中新世 头骨 跳兔
下载PDF
兽类头骨测量标准Ⅴ:食虫目、翼手目 被引量:128
12
作者 杨奇森 夏霖 +3 位作者 冯祚建 马勇 全国强 吴毅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62,共7页
本文为《兽类头骨测量标准》第五部分,在第一部分基本量度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食虫目和翼手目各类群特有的量度及测量方法。
关键词 兽类 头骨 测量标准 食虫目 翼手目
下载PDF
兽类头骨测量标准Ⅰ:基本量度 被引量:84
13
作者 杨奇森 夏霖 +2 位作者 马勇 冯祚建 全国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6,共7页
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依据国际上近百年形成的比较通用的测量标准,考虑到数值分类学对测量项目数的要求,根据不同类群形态差异,提出我国兽类学测量标准建议,为测量标准的统一和规范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兽类 头骨 测量标准
下载PDF
兽类头骨测量标准Ⅲ:啮齿目、兔形目 被引量:30
14
作者 夏霖 杨奇森 +2 位作者 马勇 冯祚建 周立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71,共4页
本文为《兽类头骨测量标准》第三部分,在第一部分———基本量度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啮齿目和兔形目各类群特有的量度及测量方法。
关键词 兽类 头骨 测量标准 啮齿目 兔形目
下载PDF
兽类头骨测量标准Ⅱ:奇蹄目、偶蹄目、食肉目 被引量:17
15
作者 夏霖 杨奇森 +2 位作者 冯祚建 全国强 马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3,共7页
介绍了奇蹄目(Perissodactyla)、偶蹄目(Artiodactyla)和食肉目(Carnivor)各类群特有的量度及测量方法。
关键词 兽类 头骨 测量标准
下载PDF
东方田鼠头骨和脏器的形态学指标 被引量:16
16
作者 胡忠军 王勇 +1 位作者 张美文 郭聪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6,共6页
对实验室封闭群第 7、8代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calamorum)头骨和脏器的形态学指标进行了测量 ,并探讨了各指标在雌雄间、年龄组间的差异及其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头骨大小在亚成年雌雄鼠间无显著差异 ,成年雄鼠显著大于成年雌... 对实验室封闭群第 7、8代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calamorum)头骨和脏器的形态学指标进行了测量 ,并探讨了各指标在雌雄间、年龄组间的差异及其与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头骨大小在亚成年雌雄鼠间无显著差异 ,成年雄鼠显著大于成年雌鼠 ;脏器绝对和相对指标雌雄鼠间差异不显著。头骨指标、脏器绝对指标成年鼠显著长于或大于亚成年鼠 ,肝、肾脏、睾丸相对重量以及盲肠、大小肠相对长度在年龄组间差异显著。头骨和脏器指标 (Y)与体重 (X)的关系为Y =aXb,头骨形态指标、脏器绝对重量或长度与体重正相关 ,脏器相对重量或长度除睾丸与体重正相关外其余均与体重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头骨 脏器 形态学指标
下载PDF
云南不同地区中缅树鼩头骨形态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贾婷 林爱青 +6 位作者 王睿 朱万龙 肖彩虹 刘春燕 孟丽华 练硝 王政昆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9-268,共10页
中缅树鼩为东洋界热带亚热带特有类群。本研究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分布于滇中高原(禄劝县)和横断山地区(剑川县、丽江市和云龙县)的中缅树鼩头骨侧面、腹面、背面及下颌侧面的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 中缅树鼩为东洋界热带亚热带特有类群。本研究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分布于滇中高原(禄劝县)和横断山地区(剑川县、丽江市和云龙县)的中缅树鼩头骨侧面、腹面、背面及下颌侧面的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显示头骨侧面和下颌侧面更适宜于区分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地区的中缅树鼩;经过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形变多集中在鼻骨和臼齿,这可能与中缅树鼩生存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相适应;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地区的中缅树鼩头骨有明显差异,这可能与中缅树鼩生活环境的经度和纬度有关。因此,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地区的中缅树鼩从头骨形态上可以区分开来,并且差异仅仅发生在种群水平,这可能反映了其对特定生态环境的形态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鼩 头骨 几何形态测量法 生态形态学
下载PDF
五种鼠的脑和头骨形态及其生态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邰发道 孙儒泳 +1 位作者 王廷正 周宏伟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2-477,共6页
通过测量棕色田鼠 (Microtusmandarinus)、沼泽田鼠 (Microutusfostis)、甘肃鼢鼠 (Myospalaxcan sus)、大仓鼠 (Cricelulustriton)、黑线姬鼠 (Apodomusagraius)的头骨和脑外部形态 ,计算其长度与体长的比值、脑重与体重的比值及其发... 通过测量棕色田鼠 (Microtusmandarinus)、沼泽田鼠 (Microutusfostis)、甘肃鼢鼠 (Myospalaxcan sus)、大仓鼠 (Cricelulustriton)、黑线姬鼠 (Apodomusagraius)的头骨和脑外部形态 ,计算其长度与体长的比值、脑重与体重的比值及其发头化指数。发现棕色田鼠和甘肃鼢鼠的颧宽与体长之比、齿列长与体长之比显著大于大仓鼠和黑线姬鼠 ,这些特征和各自的食物类型紧密相关。棕色田鼠脑颅测量值和体长之比、脑重和体重之比较大 ,甘肃鼢鼠以上值较小。发头化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 :棕色田鼠、沼泽田鼠、黑线姬鼠、大仓鼠、甘肃鼢鼠、小白鼠、大白鼠。棕色田鼠脑除嗅球外无性二型 ,而且大脑测量值相对较大。以上脑特征可能和棕色田鼠单配制婚配制度有关。而甘肃鼢鼠大脑较小的原因可能和其多配制婚配制度及其独居生活有关。甘肃鼢鼠和棕色田鼠的小脑测量值与体长之比小于沼泽田鼠、大仓鼠、黑线姬鼠 ;甘肃鼢鼠的视神经很细 ,棕色田鼠视神经较细 ,而其他 3种鼠视神经都较粗 ;甘肃鼢鼠的嗅球较大 ;这些特征与它们分别适应于地下和地上生活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骨 量度 发头化指数 生态 行为适应 鼠类
下载PDF
中缅树鼩头骨及下臼齿几何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万龙 贾婷 +1 位作者 黄春梅 王政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1-1730,共10页
共选取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广西地区的190个中缅树鼩头骨和32颗臼齿(第二、第三下臼齿),运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其头骨侧面、腹面、背面及下颌侧面的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薄片样条分析,同时运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头骨和臼齿进行多维... 共选取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广西地区的190个中缅树鼩头骨和32颗臼齿(第二、第三下臼齿),运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其头骨侧面、腹面、背面及下颌侧面的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薄片样条分析,同时运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头骨和臼齿进行多维尺度分析,以探讨头骨及臼齿形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头骨侧面在研究多种群头骨形态时更适宜,更有参考价值;经过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形变多集中在鼻骨和臼齿,这可能与中缅树鼩生存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相适应;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云南、贵州和广西地区的中缅树鼩头骨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同时,对臼齿的分析显示,臼齿形态具有地区差异,这种变化可能与中缅树鼩生活环境的经度和纬度有关。综上,云南、贵州和广西地区的中缅树鼩的头骨具有形态变异,并且差异仅仅发生在种群水平,这可能反映了其对特定生态环境的形态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鼩 几何形态测量法 头骨 臼齿
下载PDF
川西四大山系间高山姬鼠头骨特征的地理分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明春 张泽钧 +2 位作者 母华强 黄小富 胡锦矗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5-401,共7页
本文以我国特有的小型兽类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为例,探讨了其头骨特征在四川西部岷山、邛崃山、相岭及凉山等隔离山系中的异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系高山姬鼠头骨在多数形态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 本文以我国特有的小型兽类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为例,探讨了其头骨特征在四川西部岷山、邛崃山、相岭及凉山等隔离山系中的异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系高山姬鼠头骨在多数形态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出各山系间至少1至多个头骨量度存在显著不同。除此之外,多元判别分析进一步将69.7%的样本正确地判归各来源山系,表明各山系高山姬鼠种群已发生了显著分化。头骨样品地理距离与判断得分距离之间的显著性正相关说明高山姬鼠种群在四川西部不同山系的头骨分化可能与空间距离有密切的联系。本项研究揭示了在根据形态特征进行姬鼠属(Apodemus)内物种阶元的划分时,必须充分考虑性状特征可能存在的地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姬鼠 头骨 地理分化 山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