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置鼻咽通气管联合头高位预吸氧对行腹腔镜减重手术的病态肥胖症患者肺氧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涂泽华 廖志达 +2 位作者 何志敏 关洁 卢显华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2期41-48,共8页
目的探讨预置鼻咽通气管联合头高位预吸氧,对行腹腔镜减重手术的病态肥胖症患者肺氧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拟行择期腹腔镜减重术的病态肥胖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头... 目的探讨预置鼻咽通气管联合头高位预吸氧,对行腹腔镜减重手术的病态肥胖症患者肺氧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拟行择期腹腔镜减重术的病态肥胖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头高25°位+预置鼻咽通气管组)和B组(头高25°位+不预置鼻咽通气管组),各50例。两组患者预吸氧3 min后,行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呼吸空气(T_(0))、面罩人工正压通气3 min(T_(1))和气管插管后3 min(T_(2))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动脉压-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_(2))。记录T_(1)时点、T_(2)时点和气腹后5 min(T_(3))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记录气管插管后不同人工通气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降至92.0%的时间,以及恢复通气后SpO_(2)恢复到96.0%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T_(1)时点,A组PCO_(2)下降,PaO_(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点比较,T_(1)和T_(2)时点,两组患者PaO_(2)/FiO_(2)和PCO_(2)升高,a/APO_(2)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点,A组Pplat和Ppeak低于B组,Cdyn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点比较,T_(2)和T_(3)时点,A组Pplat和Ppeak升高,Cdyn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点比较,T_(2)时点,B组Ppeak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3)时点,B组Pplat和Ppeak升高,Cdyn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SpO_(2)降至92.0%的时间延长,SpO_(2)恢复到96.0%的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置鼻咽通气管联合头高位预吸氧,能减少病态肥胖症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插管中急性呼吸道阻塞的发生,延长无通气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置鼻咽通气管 头高位预吸氧 腹腔镜减重手术 病态肥胖症 肺氧合 血气分析
下载PDF
间断性头高位倾斜对模拟失重大鼠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春 张立藩 +3 位作者 张乐宁 倪鹤鹦 张远强 孙岚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间断性 45°头高位倾斜 (HUT)能否减轻或防止模拟失重大鼠后肢骨骼肌的萎缩性变化。方法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和模拟失重每日 6h+45°头高位倾斜 (SUS +HUT) 3组。 4wk后 ,... 目的探讨间断性 45°头高位倾斜 (HUT)能否减轻或防止模拟失重大鼠后肢骨骼肌的萎缩性变化。方法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和模拟失重每日 6h+45°头高位倾斜 (SUS +HUT) 3组。 4wk后 ,取大鼠比目鱼肌 (SOL)、腓肠肌内侧头 (MG)及外侧头(LG)与趾长伸肌 (EDL) ,并称其湿重。采用组织酶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骨骼肌Ⅰ、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 (CSA)、比例 ,及毛细血管与肌纤维数的比值 (C/F)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CON相比 ,SUS大鼠后肢骨骼肌的湿重均显著减少 ,但各骨骼肌变化程度不一致。所有骨骼肌的C/F比值均显著降低。SUS +HUT组的变化如下 :①肌肉湿重 ,SOL完全恢复 ,MG +LG部分恢复 ;间断HUT对抗肌萎缩的相对对抗效果分别为 93.4%及 34.8%。②骨骼肌Ⅰ、Ⅱ型肌纤维CSA及比例 ,SOL完全恢复 ,MG部分恢复 ,其余骨骼肌仅有恢复趋势。③所有骨骼肌的C/F比值均得到恢复。结论本项研究表明间断HUT性能有效地对抗模拟失重所引起的后肢骨骼肌萎缩性变化 ,但不同骨骼肌的反应尚存在一定差异。本工作提示 ,应用间断性人工重力对抗失重不利影响的同时 ,尚应辅以其他对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头高位倾斜 肌萎缩 对抗措施
下载PDF
间断性头高位对模拟失重兔股静脉及颈静脉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会品 孙喜庆 +4 位作者 王冰 姚永杰 石菲 耿捷 王永春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观察间断性头高位45°对21d模拟失重兔股静脉及颈静脉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拟失重组和对抗组,每组8只。模拟失重组在21d实验期间保持头低位-20°。对抗组在21d模拟失重期间每天保持45... 目的观察间断性头高位45°对21d模拟失重兔股静脉及颈静脉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拟失重组和对抗组,每组8只。模拟失重组在21d实验期间保持头低位-20°。对抗组在21d模拟失重期间每天保持45°头高位倾斜2h。实验结束后取股静脉和颈静脉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可见模拟失重组股静脉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层萎缩,管壁变薄;颈静脉内皮细胞增生,弹力层增厚;对抗组静脉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透射电镜下可见模拟失重组股静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肿胀,染色质边集;颈静脉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发达,向分泌型转变;对抗组静脉的超微结构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21d模拟失重可引起兔股静脉发生萎缩性改变,颈静脉发生增生性改变;每天2h头高位45°可部分对抗模拟失重所引起的股静脉及颈静脉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头高位倾斜 股静脉 颈静脉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不同时点变换头高位对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丽丽 徐维昉 +1 位作者 李丽 李新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时点变换头高位对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麻醉恢复室2016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从进入麻醉恢复室到出室均... 目的评价不同时点变换头高位对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麻醉恢复室2016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从进入麻醉恢复室到出室均为有枕平卧位,Ⅱ组进入恢复室连接呼吸机时床头抬高30°,Ⅲ组拔出气管导管后床头抬高30°,Ⅳ组拔出气管导管后观察10 min后床头抬高30°,分别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恶心呕吐、烦躁的发生情况,评估患者的舒适程度及手术部位的疼痛程度。结果 4组患者入PACU时生命体征平稳,4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改变后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烦躁的发生率为23%,观察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4%、7%和15%。Ⅲ组拔出气管导管后床头抬高30°的发生率为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部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对照组得分为(4.80±0.92),实验组得分分别为(4.00±1.15)分、(4.63±0.66)分、(4.29±0.38)分,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舒适度得分,对照组分数为(76.70±6.18),观察组得分分别是(104.10±11.58)分、(102.70±4.59)分、(103.2±3.88)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3组的舒适度都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入麻醉恢复室的插管全麻患者,拔出气管导管后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床头抬高30°的体位是最佳体位,其既减少恢复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又可减轻患者手术部位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全身麻醉 时点 头高位
下载PDF
人体头高位倾斜时的血压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帆 李立帅 +1 位作者 蒋雨平 吴国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观察体位改变时不同的血压变化,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将39名受试者分成3组:正常青年组12名,正常老年组11名,帕金森病组16名,采用HRV&BRS无创伤测定仪(型号SMUP-E),连续记录受试者从仰卧位(Supine)到头高位倾斜(head-up tilt,HUT,+... 目的观察体位改变时不同的血压变化,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将39名受试者分成3组:正常青年组12名,正常老年组11名,帕金森病组16名,采用HRV&BRS无创伤测定仪(型号SMUP-E),连续记录受试者从仰卧位(Supine)到头高位倾斜(head-up tilt,HUT,+75°)的血压、心率和血压变异性的变化。结果约59%受试者在倾斜过程中,血压先降低,然后逐步恢复;约33.3%受试者血压无明显变化;另有7.7%受试者在倾斜过程中血压不降反升。青年组中体位改变后血压无明显变化者心率增加百分比(20.69%±6.59%)明显高于血压下降者(8.99%±7.35%,P<0.05),老年组也有相似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帕金森病组则无规律性。结论体位改变后,血压下降、血压无明显变化、血压上升都有可能发生,其结果取决于不同人群回心血量减少和交感神经兴奋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位倾斜 直立性低血压 血压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帕金森病
下载PDF
检测头部血压和动态过程的头高位倾斜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延勇 俞梦孙 +3 位作者 向海燕 姬军 李音华 秦瑜斐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设计一个可以检测头部血压和动态过程的头高位倾斜实验(head-up tilt,HUT)系统,以提高HUT实验的效能。方法通过对阻抗血流图的B点和颞浅动脉脉搏波起点为标志点得到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ulse wave transit time,PWTT)进行个体化校正,... 目的设计一个可以检测头部血压和动态过程的头高位倾斜实验(head-up tilt,HUT)系统,以提高HUT实验的效能。方法通过对阻抗血流图的B点和颞浅动脉脉搏波起点为标志点得到的脉搏波传导时间(pulse wave transit time,PWTT)进行个体化校正,获得头部血压。基于改进的倾斜床,设计了可监测连续动态血压、心电图、心音、呼吸和阻抗血流图等人体生理信号的实验系统;并通过3名志愿者的HUT实验检验系统的可靠性。结果基于精确的PWTT的个体化校正可以实现头部血压测量。在HUT过程中系统可连续、稳定地记录各项生理指标;可特征地显示出头部血压的最低值和血压的动态调节过程及整体水平。结论本系统可准确地反映HUT中头部血压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从而为评价人体的心血管调节功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为研究高性能飞机飞行员对加速度应激的即刻反应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位倾斜 部血压 动态过程 脉搏波传导时间 个体化校正
下载PDF
头高位对0.75%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玉 辛博 +4 位作者 吴新文 颜志伟 邓庆华 夏菱 廖小玲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9-741,共3页
目的观察头高位对0.75%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下腹部以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4组:组麻醉时手术床置水平位;Ⅱ~Ⅳ组麻醉时手术床置头高25°;4组注药后分别于0、2.5、5、7.5min转为水平仰卧位。每组药量均为... 目的观察头高位对0.75%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下腹部以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4组:组麻醉时手术床置水平位;Ⅱ~Ⅳ组麻醉时手术床置头高25°;4组注药后分别于0、2.5、5、7.5min转为水平仰卧位。每组药量均为0.75%罗哌卡因原液3mL,注药速度1mL/5s。观察腰麻注药后麻醉起效时间以及0、2.5、5、7.5、10、12.5、15、20、25、30min的痛觉减退平面(镇痛平面)和麻醉阻滞平面(痛觉消失平面)、镇痛向头延伸时间和向尾延伸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Browage评分、腰麻后镇痛总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合度(SpO2)等指标以及腰麻后出现的副反应。结果各组SBP、DBP、MAP、HR、RR、SpO2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起效时间、镇痛向尾延伸时间、镇痛总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相似。镇痛向头延伸时间Ⅲ、Ⅳ组>Ⅱ组>Ⅰ组(P<0.05)。痛觉减退平面Ⅳ组与Ⅱ、Ⅲ组相似,但较组高,且于注药后7.5min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阻滞平面:各组间7.5min后有差异,20min时最明显,组较、组分别高2.6和1.2个节段而与组几乎相等。在组中,注药后2.5min开始出现阻滞平面不对称,直至麻醉阻滞平面固定,左右两侧始终相差两个节段。结论0.75%罗派卡因溶液在体温下属相对轻比重溶液,注药时取头高位,可使麻醉平面升高,头高位时间5min已经足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位 罗哌卡因 腰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诱导期头高位联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2 位作者 汪正平 金泉英 张育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头高位15°斜坡位预给氧方式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为自主呼吸,不进行任何辅助或控制通...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头高位15°斜坡位预给氧方式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为自主呼吸,不进行任何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A组采取平卧位;B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平卧位,加用CPAP(6cmH2O,1cmH2O=0.098kPa);D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加用CPAP(6cmH2O)。麻醉诱导插管后,气管开放于空气。记录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的时间(无通气安全时限),然后再行机械通气。记录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SpO2降至90%时(T90)的血压、心率,分别于吸氧2min时(Tx)及SpO2降至90%时(T90)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术中观察胃胀气情况。结果B、C、D组无通气安全时限均较A组显著增长(P值均<0.05),D组又显著长于B、C组(P值均<0.05)。各组T2时间点的血压均显著低于T1时间点(P值均<0.05),但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组T3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A组(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间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均无胃胀气发生。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头高位15°体位联合CPAP预给氧方式可进一步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头高位 预给氧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间断性头高位对抗尾部悬吊大鼠脑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乐宁 曹新生 +3 位作者 马进 张立藩 吴兴裕 吴燕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1629-1632,共4页
目的 间断性人工重力被认为是对抗长期失重下心血管系统脱适应的最有效、合理措施之一 .本实验拟探讨其对抗模拟失重下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反应性改变的影响 .方法 每日给予 3 wk尾部悬吊大鼠不同持续时间 (2 h或 4h)的头高位倾斜 (HUT... 目的 间断性人工重力被认为是对抗长期失重下心血管系统脱适应的最有效、合理措施之一 .本实验拟探讨其对抗模拟失重下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反应性改变的影响 .方法 每日给予 3 wk尾部悬吊大鼠不同持续时间 (2 h或 4h)的头高位倾斜 (HUT) ,测定大鼠离体基底动脉血管环对KCl的收缩反应性 .结果 悬吊组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环对KCl的最大反应 (7.0 7± 0 .49) m N较对照组 (4.83± 0 .36 )m N显著升高 (P <0 .0 5 ) ;HUT组大鼠基底动脉血管环对KCl的最大反应 [HUT4:(4.78± 0 .5 1) m N;HUT2 :(5 .5 6± 0 .2 8) m N]较悬吊组显著减弱 (P<0 .0 5 )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部悬吊 大鼠 头高位 基底动脉 血管反应 失重
下载PDF
头高位倾斜实验心率变异性时频动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守岩 张立藩 +1 位作者 程九华 王兴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 研究心率变异性的动态时频分析 .方法 采用四种时频分析方法 ,包括短时傅立叶变换、Choi- William s分布、锥形核表示法与连续小波变换 ,分析头高位倾斜实验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信号 .结果 利用时频分析方法所得到的头高位倾斜... 目的 研究心率变异性的动态时频分析 .方法 采用四种时频分析方法 ,包括短时傅立叶变换、Choi- William s分布、锥形核表示法与连续小波变换 ,分析头高位倾斜实验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信号 .结果 利用时频分析方法所得到的头高位倾斜实验中心率变异性变化趋势与用传统谱估计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倾斜开始后低频成份有所升高 ,高频成份降低 ;时频分析结果表明心率变异性谱成份在各个状态下均处于动态调节 .结论 利用时频分析方法可以观察心率变异性的动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时频分析 头高位倾斜 体位
下载PDF
探讨头高位联合托下颌改良快顺序诱导插管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婷 于颖颖 +2 位作者 孙杰 丁正年 蒋金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饱胃患者采用头高位20°~30°联合呼吸暂停期间托下颌开放气道的安全性。方法急诊普外科手术患者197例,男96例,女101例,年龄18~80岁,体重45~75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快诱导组(M组,n=99)和传统快诱导组(R... 目的探讨急诊饱胃患者采用头高位20°~30°联合呼吸暂停期间托下颌开放气道的安全性。方法急诊普外科手术患者197例,男96例,女101例,年龄18~80岁,体重45~75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快诱导组(M组,n=99)和传统快诱导组(R组,n=98)。充分预给氧后,M组头高位20°~30°行快顺序诱导,呼吸暂停期间托下颌开放气道;R组平卧位下行快顺序诱导,同时行环状软骨压迫,两组均未机械辅助通气。若SpO2<92%,手控小潮气量辅助呼吸维持氧合。记录喉镜暴露时间、插管时间、无通气时间、最低SpO2、SpO2从100%降至99%所需时间。记录呛咳、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喉镜暴露时间、插管时间、无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组比较,M组SpO2最低值明显高于R组(P<0.01),SpO2从100%降至99%所需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5)。两组呛咳、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高位20°~30°联合呼吸暂停期间托下颌开放气道的改良快顺序诱导气管插管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反流误吸,而且可以维持较高的SpO2,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下颌 无通气安全时间 头高位 快顺序诱导插管
下载PDF
肥胖病人头高位预氧合的安全时限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泓波 佟德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40-941,共2页
关键词 肥胖病人 头高位 安全时限 氧合 麻醉诱导插管 脉搏血氧饱和度 低氧血症 体重指数
下载PDF
头高位倾斜试验在飞行人员高血压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军 刘玉华 +5 位作者 翟丽红 刘晶 熊巍 付兆君 崔丽 王建昌 《空军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头高位倾斜试验在飞行人员高血压医学鉴定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对203名飞行人员进行头高位85°倾斜20min试验,按头高位倾斜时血压正常(血压正常组,n=178)、血压升高(立位高血压组,n=4)、平时血压增高(高血压组,n=11)以及采... 目的探讨头高位倾斜试验在飞行人员高血压医学鉴定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对203名飞行人员进行头高位85°倾斜20min试验,按头高位倾斜时血压正常(血压正常组,n=178)、血压升高(立位高血压组,n=4)、平时血压增高(高血压组,n=11)以及采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高血压治疗组,n=10)分组统计分析头高位倾斜试验中血压和脉搏变化情况。结果从平卧位转为头高倾斜位后,正常血压组飞行人员DBP和脉搏显著增加(P<0.01),SBP仅在头高位倾斜初始阶段显著增加(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立位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飞行人员头高位倾斜时,血压和脉搏变化形式与正常血压组飞行人员相类似,但DBP平均值和头高位倾斜初始阶段SBP平均值均超出正常范围。高血压药物治疗组,平卧位时血压脉搏均正常,头高倾斜位时仅脉搏显著增加(P<0.01),SBP和DBP均无明显变化或升高反应消失。结论应用头高位倾斜试验有助于对飞行人员早期高血压和体位性高血压进行检出,并可对高血压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位倾斜试验 高血压 合格鉴定
下载PDF
头高位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燕春 黄格 凌福全 《新医学》 201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头高位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CSEA组和硬膜外阻滞(EA)组各60例。CSEA组采用头高15&#176;左侧卧位,于L2~3穿刺蛛网膜注入等比重布比卡因7.5... 目的:探讨头高位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CSEA组和硬膜外阻滞(EA)组各60例。CSEA组采用头高15&#176;左侧卧位,于L2~3穿刺蛛网膜注入等比重布比卡因7.5 mg行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其后置钢丝硬膜外导管于硬膜外腔行EA。EA组只行EA。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后3 min麻醉平面、切皮时麻醉平面、新生儿Apgar评分、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出现时间均快于EA组(P<0.01),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麻醉后的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缓、呼吸困难、神经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高位等比重CSEA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麻醉起效快,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母婴安全,比单用EA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位 腰-硬联合麻醉 重度子痫前期 钢丝硬膜外导管
下载PDF
头高位倾斜时心血管反应的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卫亚 张立藩 +2 位作者 吴兴裕 孙喜庆 姚永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 仿真头高位倾斜 (HU T)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进一步研究有关立位应激的生理机制 .方法 以仿真下体负压 (L BNP)时心血管反应的模型为基础 ,在血液重新分配子模型中引入了重力致血液重新转移的环节 ,在压力反射控制子模型中考虑... 目的 仿真头高位倾斜 (HU T)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进一步研究有关立位应激的生理机制 .方法 以仿真下体负压 (L BNP)时心血管反应的模型为基础 ,在血液重新分配子模型中引入了重力致血液重新转移的环节 ,在压力反射控制子模型中考虑了心水平与颈动脉压力感受器间的流体静压差 .进行 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 30°,45°,6 0°,75°的 HUT试验 ,观察头高位倾斜时血压和心率变化 .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 ,HU T时心率、舒张压和平均压增加 ,心输出量降低 .仿真结果与人体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结论 所建立的模型可用来仿真 HUT时心血管系统反应 ;HUT与 L BNP所涉及的生理机制基本相同 ;本模型为探讨立位应激有关的生理机制提供一个理想的工作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头高位倾斜 心血管反应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头高位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用于急诊饱胃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爱香 信文启 康国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1期169-170,共2页
目的观察头高位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用于急诊饱胃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52例急诊饱胃全身麻醉患者,取头高足低位,吸氧去氮5 min,给予镇静镇痛药及罗库溴铵1.0 mg/kg快速诱导,自主呼吸消失后,实施环状软骨压迫,不行人工... 目的观察头高位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用于急诊饱胃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52例急诊饱胃全身麻醉患者,取头高足低位,吸氧去氮5 min,给予镇静镇痛药及罗库溴铵1.0 mg/kg快速诱导,自主呼吸消失后,实施环状软骨压迫,不行人工辅助通气,60 s后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分别于不同时点采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插管成功率及诱导过程中呕吐、返流、误吸情况。结果 52例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插管时间35~52 s,无通气时间83~97 s,无返流和误吸发生。结论头高位罗库溴铵快速顺序诱导用于急诊饱胃患者可提供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减少返流误吸风险,可安全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位 罗库溴铵 快速顺序诱导 饱胃
下载PDF
头高位预吸氧在肥胖患者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倩 阮丽君 《系统医学》 2019年第2期18-19,22,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头高位预吸氧在肥胖患者无痛人流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5月60例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无痛人流术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15°头高斜坡位,密闭面罩盖于鼻面部,纯氧吸入,流量6 L/min,自主呼... 目的观察分析头高位预吸氧在肥胖患者无痛人流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5月60例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无痛人流术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15°头高斜坡位,密闭面罩盖于鼻面部,纯氧吸入,流量6 L/min,自主呼吸3 min后行麻醉诱导;Ⅱ组:平卧位,余同Ⅰ组;Ⅲ组:平卧位,经鼻导管预吸氧,余同Ⅰ组。观察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pO_2变化,记录呼吸暂停与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2 min,Ⅲ组SpO_2(94.3±2.9)%较Ⅰ组(97.8±1.3)%、Ⅱ组(97.5±0.9)%明显降低(P<0.05)。各组呼吸暂停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低氧血症发生10例明显高于Ⅰ组2例、Ⅱ组3例(P<0.05)。发生低氧血症即刻予面罩加压给氧辅助通气,SpO_2恢复至96%的时间Ⅱ(43±5)s、Ⅲ组(44±5)s明显长于Ⅰ组(31±1)s(P<0.05)。结论 15°头高位联合面罩3分钟预吸氧有利于提高肥胖患者无痛人流术中氧储备,改善低氧血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位预吸氧 肥胖患者 无痛人流术
下载PDF
不同时点变换头高位对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18
作者 于淑侠 张绍刚 陈一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0983-0984,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点变换头高位对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麻醉恢复室恢复的110例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恢复室的顺序,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36例,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至离开... 目的:分析不同时点变换头高位对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麻醉恢复室恢复的110例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恢复室的顺序,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36例,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至离开均为有枕平卧位;B组37例,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连接呼吸机时将床头抬高30°半卧位;C组37例,患者入室拔出气管导管后床头抬高30°半卧位。观察三组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的舒适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明显更高,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B组和C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B组和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给与床头抬高30°体位,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位 麻醉恢复室 舒适度
下载PDF
头高位无正压通气快速顺序诱导在急诊饱胃患者全麻中的应用
19
作者 苏娜 石力 钟声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22期2772-2773,共2页
目的:探讨头高位无正压通气快速顺序诱导在急诊饱胃患者全麻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急诊饱胃患者采用头高位无正压快速顺序诱导,让患者由自主呼吸进入无通气状态,诱导药注入后45~60s内经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观察患者... 目的:探讨头高位无正压通气快速顺序诱导在急诊饱胃患者全麻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急诊饱胃患者采用头高位无正压快速顺序诱导,让患者由自主呼吸进入无通气状态,诱导药注入后45~60s内经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观察患者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及插管后呼吸末二氧化碳的情况及有无呕吐误吸情况。结果:麻醉诱导过程中无1例发生呛咳、呕吐、反流。结论:头高位无正压通气快速顺序诱导方法避免了急诊饱胃患者清醒气管插管中的不适及由气管刺激引起的呕吐,是处理急诊饱胃患者安全、可行的方法,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位 无正压通气 快速顺序诱导 饱胃 呕吐误吸
下载PDF
体位及头高位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典慧娟 范艳竹 +1 位作者 王琳琳 王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520-2523,共4页
[目的]探讨体位及头高位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颅脑外伤病区5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在静息状态下,依次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合并头位抬高0°、30°、45... [目的]探讨体位及头高位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颅脑外伤病区5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在静息状态下,依次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合并头位抬高0°、30°、45°,左半侧卧位合并头位抬高0°、30°、45°,右半侧卧位合并头位抬高0°、30°、45°,每种体位保持15 min。记录每种体位保持15 min时的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并计算得出相应脑灌注压。[结果]同一头高位,病人三种卧位下颅内压、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体位,病人颅内压、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随头部抬高角度增加呈下降趋势,除脑灌注压在头高位30°与4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同一卧位不同头高位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体位,病人头高位0°与45°相比,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体位不同头高位、同一头高位不同体位,病人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床头抬高30°,有利于控制颅内压、平均动脉压,保持脑灌注压水平的稳定,且对病人生命体征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头高位 重症病人 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灌注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