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亭大鼓的渊源及艺术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宗禹 《曲艺》 2007年第4期28-31,共4页
乐亭大鼓原名"乐亭腔",也叫"乐亭调",是中国北方的一个主要曲种,因产生于河北省乐亭县而得名。对此,傅惜华在《曲艺论丛》中有如下记载:"乐亭大鼓简称乐亭调,为北方俗曲鼓词之一种,产生于乐亭县,故名。"... 乐亭大鼓原名"乐亭腔",也叫"乐亭调",是中国北方的一个主要曲种,因产生于河北省乐亭县而得名。对此,傅惜华在《曲艺论丛》中有如下记载:"乐亭大鼓简称乐亭调,为北方俗曲鼓词之一种,产生于乐亭县,故名。"乐亭大鼓以唱词典雅,演唱规范,曲牌丰富,腔调优美,板式灵活,表演细腻著称曲坛。由于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特色鲜明,流传广泛,影响较大,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重点保护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亭大鼓 奉调大鼓 艺术特征
原文传递
关于东北大鼓的思考
2
作者 时慧丽(时子钧) 《才智》 2011年第31期220-221,共2页
一、东北大鼓概述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民间说唱性曲艺,最早于清末民初传入东北地区形成了奉天大鼓(也称奉调大鼓、东北大鼓)。当时演唱者均为男性,操小三弦自弹自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来击节,也叫&... 一、东北大鼓概述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民间说唱性曲艺,最早于清末民初传入东北地区形成了奉天大鼓(也称奉调大鼓、东北大鼓)。当时演唱者均为男性,操小三弦自弹自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来击节,也叫"弦子书"。演员的服装和说评书、相声一样,外罩一件长衫即是,早期演出也不用化妆,弦子一响、鼓板一敲就可以开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艺形式 民间说唱 奉调大鼓 东北三省 小三弦 东北二人转 自弹自唱 戏曲频道 彩云球 任占奎
原文传递
白塔风铃
3
作者 赵葆华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39,共19页
序。 在一片淡淡的蓝色的细雨中,出现了北京妙应寺的白塔,如梦如幻的白搭。 塔上的风铃摇曳出柔曼的声响。 叮咚,叮咚……
关键词 沈虹 罗良 梦如 妙应寺 中国电视剧 奉调大鼓 父子俩 我不知道 一个女人 回过头
原文传递
青春长驻魏喜奎
4
作者 姬威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2-53,共2页
早就仰慕魏喜奎女士这位曲艺、曲剧两栖的著名艺术家;最近又在电视台播放的节目里,几次看到她的倩影,听到她的清歌。由此使我产生拜访她的念头。知道她已逾花甲之年,又见她的名字近时一直没有在剧团的演出广告。
关键词 魏喜奎 曲艺演员 吴素秋 国画大师 张君秋 奉调大鼓 许麟庐 京剧团 出访日本 娄师白
原文传递
出访台湾四十天
5
作者 魏喜奎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3-44,共2页
1984年,我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赵如兰女士之邀,在华盛顿参加东方说唱艺术研究会年会的时候,见到了几位台湾的学者和学生。他们对我在会上演唱的多种鼓曲和曲剧选段,感到极大兴趣,非常希望我能到台湾讲学、演出。但当时海峡两岸还没有开放... 1984年,我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赵如兰女士之邀,在华盛顿参加东方说唱艺术研究会年会的时候,见到了几位台湾的学者和学生。他们对我在会上演唱的多种鼓曲和曲剧选段,感到极大兴趣,非常希望我能到台湾讲学、演出。但当时海峡两岸还没有开放,对此我根本不敢想。近些年有些松动,也只有探亲的人前去比较顺利。戏曲界还没有一位是应邀前去专门作艺术交流的。去年上半年,台湾的王友兰小姐主动提出邀我赴台。想不到这件事最终真的能够实现,我成为大陆演员到台湾作艺术交流的第一人。我终于进入台湾王友兰祖籍河南,生在台湾,从小就喜欢京剧和鼓曲。大学毕业后,她便专攻鼓曲。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办起了一个“大汉玉集剧艺团”。还经常在电台播讲鼓曲知识。为了深造,3年前她来大陆,经人介绍拜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小綵舞)大姐为师。后来又到北京向我求教。去年,她得知我很愿意去台湾作艺术交流,便开始作这方面的努力。我有北京市政协常委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玉笙 说唱艺术 艺术交流 赵如兰 鼓曲 海峡两岸 奉调大鼓 静娴 政协常委 岔曲
原文传递
我的学生甄莹
6
作者 魏喜奎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33-33,共1页
为了年轻的曲剧能有象样的接班人,1990年初,在曲剧创演40年,我个人舞台生活50年的纪念会上,我收了北京市曲剧团的新秀甄莹和许娣两个人为弟子。这两位青年演员都热爱曲剧,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她们各有千秋、各具所长。我觉得只要她们肯... 为了年轻的曲剧能有象样的接班人,1990年初,在曲剧创演40年,我个人舞台生活50年的纪念会上,我收了北京市曲剧团的新秀甄莹和许娣两个人为弟子。这两位青年演员都热爱曲剧,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她们各有千秋、各具所长。我觉得只要她们肯于再接再厉为曲剧事业奋斗,她们都能把曲剧发扬光大。这里,我先谈谈甄莹。甄莹来曲剧团以前,是石景山金顶街中学学生,唱现代戏《红灯记》里的李奶奶、《沙家浜》里的沙奶奶,不仅闻名全校、全区,而且在市里挂了号。地从小学四年级起就学唱京剧老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家浜》 《红灯记》 中学学生 纪念会 专业老师 北京京剧院 中国戏剧节 同台演出 奉调大鼓 演唱艺术
原文传递
老北京民俗文化亟待拯救
7
作者 刘晓伟 《北方人》 2014年第2期55-56,共2页
天桥,作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曾经的天桥鼓曲,演艺名家,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流连。京韵大鼓创始人刘宝全、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西河大鼓马派创始人马连登父女、奉调大鼓演员魏喜奎等一批鼓曲艺术大师,成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然而时... 天桥,作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曾经的天桥鼓曲,演艺名家,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流连。京韵大鼓创始人刘宝全、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西河大鼓马派创始人马连登父女、奉调大鼓演员魏喜奎等一批鼓曲艺术大师,成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大师们的离去,天桥的鼓曲艺术,逐渐消失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几乎销声匿迹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调大鼓 魏喜奎 鼓曲 关学曾 北京琴书 马派 登父 刘宝全 老北京人 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鼓认生
8
《快乐语文》 2022年第2期65-65,共1页
魏喜奎是我国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是奉调大鼓和北京曲剧演员。一次在老舍茶馆,魏喜奎演唱奉调大鼓。弦子一响,她随即敲响了鼓板。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那面鼓突然不听话地从鼓架上滚落下来,“嘭”的一声掉在了地板上,台底下顿时一片喧哗。
关键词 北京曲剧 老舍茶馆 鼓板 魏喜奎 奉调大鼓 曲艺 表演艺术家 演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