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高线套合差及在DEM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汤国安 陶旸 王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5-67,共3页
DEM再生等高线与原始数字化底图等高线的套合检查,是目前基于等高线生产DEM中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针对该方法在自动判读及定量评价方面的不足,首次提出等高线套合差的概念,阐述套合差的自动计算与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地形较为复... DEM再生等高线与原始数字化底图等高线的套合检查,是目前基于等高线生产DEM中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针对该方法在自动判读及定量评价方面的不足,首次提出等高线套合差的概念,阐述套合差的自动计算与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地形较为复杂多样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实验样区,研究等高线套合差在评价DEM质量上的应用条件、应用方法与效果。通过用等高线套合积差、超限区个数比、系统偏差等几个测算因子定量检查DEM数据质量,不仅能反映DEM的精度特征,也能有效揭示误差的空间分布,模型更为全面,易于实现自动获取,是一种评价DEM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线 套合差 DEM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利用等高线套合差评定DEM质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伟 沈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6-29,共4页
DEM再生等高线与原始矢量等高线的套合检查,是目前基于等高线生产DEM中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本文阐述了套合差的自动计算与分析方法,并以较为复杂多样的地形作为实验,研究等高线套合差在评价DEM质量上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对于进一步完善DE... DEM再生等高线与原始矢量等高线的套合检查,是目前基于等高线生产DEM中质量检查的主要方法.本文阐述了套合差的自动计算与分析方法,并以较为复杂多样的地形作为实验,研究等高线套合差在评价DEM质量上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对于进一步完善DEM质量评价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线 套合差 DEM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关于DLG与DOM套合差检查的Add-in插件式开发
3
作者 阿依努尔古丽.阿不都尼亚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第2期107-107,共1页
为保障各类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规范性与可靠性,促进测绘成果质量水平的提高,通过程序检查数据质量是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通过Add-in插件式开发实现数字线划图与正射影像图的套合差检查,通过绘制图中同名点,计算中... 为保障各类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规范性与可靠性,促进测绘成果质量水平的提高,通过程序检查数据质量是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通过Add-in插件式开发实现数字线划图与正射影像图的套合差检查,通过绘制图中同名点,计算中误差,并最终输出精度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 DLG 套合差检查 平面位置中误
下载PDF
DEM质量检验若干问题分析
4
作者 张双福 《经纬天地》 2024年第2期82-84,90,共4页
针对依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和《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6—2012在DEM高程精度检验中套合差质量评定出现的疑惑、DEM高程精度检查方法与技巧、检测点选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分析,并... 针对依据《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和《数字高程模型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6—2012在DEM高程精度检验中套合差质量评定出现的疑惑、DEM高程精度检查方法与技巧、检测点选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以求引起规范编制部门和广大数字测绘成果检验人员的关注,希望能对提升DEM成果检验质量和检验效率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合差 反生等高线法 晕渲图法 检测点
下载PDF
格网DEM数据误差处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春峰 《北京测绘》 2014年第3期137-140,共4页
针对格网DEM数据在检查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DEM生成原理、DEM的检查方式的说明,阐述了在部分地区DEM检查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处理建议。
关键词 DEM检查 DLG数据 套合差
下载PDF
基于DEM与河网密度的水系提取与应用——以澜湄流域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曹爽 王蒙 +1 位作者 包红军 张雨凤 《水力发电》 CAS 2022年第11期43-49,共7页
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9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河网密度法的水系提取方法。基于ArcGIS中水文分析模块和缓冲区工具,引入数字化河网作为水系提取的影响条件,以实际水系修正主要河道的高程值;再采用河网密... 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9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河网密度法的水系提取方法。基于ArcGIS中水文分析模块和缓冲区工具,引入数字化河网作为水系提取的影响条件,以实际水系修正主要河道的高程值;再采用河网密度法确定最佳集水面积阈值,并依据流域自然分水岭、流域控制面积以及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要素划分子流域;结合中央气象台精细化智能网格降水产品,分析不同子流域尺度对强降雨反映效应。结果表明,澜湄流域最佳集水面积阈值为129.1 km 2,数字水系河流相对误差为7.5%,河网套合差为2.5%;精度检验吻合程度较高,提取水系与实际水系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系 提取与修正 DEM 河网密度法 套合差 澜沧江-湄公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