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食管癌行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与黏膜下剥离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鹏 吴联晖 何金财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1838-184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行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与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选取,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行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与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选取,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两组均于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整切除率: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复发率: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处于更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相比,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在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中更具优势,而在完整切除率及复发率中略具劣势,因此,临床可以根据患者要求、医生技术水平及医院医疗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内镜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 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与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吕坤昱 贾宇浩 +2 位作者 李益莹 刘志强 李保中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940-944,共5页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EMR-Cap)与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MBM)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内镜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246例,其中行ESD治疗84...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EMR-Cap)与黏膜多环套扎切除术(MBM)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内镜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246例,其中行ESD治疗84例(ESD组)、行EMR-Cap治疗70例(EMR-Cap组)、行EMBL治疗92例(MBM组)。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EMR组、EMR-Cap组、MBM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48%、12.86%、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2年无复发生存率,1年、2年、3年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生存率,1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2年、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ESD组中,随访过程中因淋巴转移发生死亡6例,死亡率为7.14%(6/84);EMR-Cap组中因淋巴转移发生死亡5例,死亡率为7.14%(5/70);MBM组中因淋巴转移发生死亡4例,死亡率为4.35%(4/92)。Kaplan-meier法显示,三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EMR-Cap及MBM均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手术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透明帽法黏膜切除 黏膜多环套扎切除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丁彬彬 周红兵 +1 位作者 陈世华 黄智聪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2期1483-1487,共5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套扎切除术(EMR-L)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直径<10 mm的60...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套扎切除术(EMR-L)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直径<10 mm的60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EMR-L组(n=30例)和ESD组(n=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肿瘤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物大小及肿瘤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L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EMR-L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3.33%,ESD组2例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6.66%,两组患者均无穿孔,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EMR-L组及ESD组6月后随访均未有复发病例。结论EMR-L组较ESD组,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更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套扎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下载PDF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金树 詹翔 +2 位作者 张道权 谢菁 周玉保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2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MBM)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该院内镜中心接受EMBM治疗的75例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患者,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治疗效果,对... 目的探讨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MBM)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该院内镜中心接受EMBM治疗的75例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患者,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治疗效果,对比术前和术后病理结果,并结合随访结果,分析总结EMBM的疗效。结果 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MBM术,手术时间(40.00±9.21)min,3例术中并发出血,均成功内镜下止血,无穿孔、迟发性出血和操作相关死亡发生。9例患者术后出现食管创面狭窄,予以内镜下球囊扩张后狭窄缓解。EMBM术后病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24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45处,黏膜内癌(IMCA)9处,所有患者水平切缘均阴性。相比较EMBM前的钳夹活检,有21处(26.9%)标本病理结果发生变化。随访期间,2例患者术后半年、4例患者术后1年复发,再次给予内镜成功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 EMBM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和并发症少特点,是治疗食管早癌、尤其是食管癌前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癌 食管癌前病变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 内镜下治疗
下载PDF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胃交界部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薛峰 丁岩冰 +5 位作者 吴大成 王远志 陈姚生 吴健 肖炜明 邓彬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426-1428,共3页
目的比较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MBM)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胃交界部(EGJ)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ESD治疗的27例及MBM治疗的25例EGJ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资... 目的比较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MBM)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胃交界部(EGJ)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ESD治疗的27例及MBM治疗的25例EGJ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种技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ESD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54.8±13.5)min,明显长于MBM组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46.2±9.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ESD组手术成功率96.3%,穿孔发生率3.7%;MBM组手术成功率100%,穿孔发生率4.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MBM可安全有效治疗EGJ早癌及癌前病变,与ESD比较具有安全、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部 早癌 癌前病变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超声微探头联合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詹翔 周玉保 +1 位作者 张道权 金树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9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探头联合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MBM)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SMTs)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9年6月103例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行超声微探头检查、证实起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 目的探讨超声微探头联合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MBM)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SMTs)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9年6月103例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行超声微探头检查、证实起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且直径小于2 cm的食管黏膜下隆起患者,均入院行EMBM治疗,回顾性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资料,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整块切除率,随访术后有无复发或转移,总结EMBM的治疗效果。结果10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98例(95.15%)成功予以EMBM切除,3例(2.91%)行结扎术未予以电切,2例(1.94%)术中改为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整块切除95例(92.23%)。平均手术时间(30.2±10.7)min。2例切除术后创面渗血明显,予以氩离子束凝固术(APC)和电热活检钳成功止血。无穿孔、迟发性出血和操作相关死亡病例发生。术后病理与术前超声微探头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0±2.1)d。随访期间,无1例出现复发。结论EMBM对浅层的食管小SMTs具有较高的整块切除率,无严重并发症,超声微探头联合EMBM治疗食管小SMTs是安全有效且经济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下肿瘤 超声微探头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 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 内镜下治疗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套扎切除术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钟名荣 索标 +3 位作者 黄文忠 张永红 黄晖晖 骆芸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套扎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ligation,EMRL)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的价值。方法对内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SMT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灶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对来源于黏...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套扎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ligation,EMRL)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的价值。方法对内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SMT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灶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对来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及部分来源于固有肌层浅层且直径在5mm-15mm的SMT行EMRL治疗,切除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内镜及超声随访。结果所有病灶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创面愈合良好,未见残留及复发。结论在超声内镜的指导下,采用EMRL治疗消化道SMT是一种简单、有效、方便、快速、经济、安全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套扎切除 黏膜下肿瘤
下载PDF
内镜下早期食管癌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8
作者 方雅丽 张宁霞 陈少娜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2期3422-3423,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早期食管癌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MBM)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2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在内镜下行MBM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要点。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MBM手术,其中19例患者病灶达到完全切除,完... 目的探讨内镜下早期食管癌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MBM)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2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在内镜下行MBM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要点。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MBM手术,其中19例患者病灶达到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为95%,术中均成功止血,无穿孔发生。术后20例患者复查胃镜,19例创面已愈合,未见病变残留或复发,其中1例出现食管手术部位狭窄,给予探条扩张后吞咽困难明显缓解。结论内镜下MBM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食管腮裂囊肿1例报道 被引量:1
9
作者 关月 张予蜀 +1 位作者 张振玉 黄文斌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3-133,138,共2页
腮裂囊肿是一种先天性胚胎发育不全导致的囊肿,可根据位置分为四类。其本身发病率较低,部位常见于口咽、鼻咽部及颈部,极少见发病于食管。本文介绍1例使用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multiband mucosectomy,MBM)治疗位于食管黏膜下的腮裂囊肿,... 腮裂囊肿是一种先天性胚胎发育不全导致的囊肿,可根据位置分为四类。其本身发病率较低,部位常见于口咽、鼻咽部及颈部,极少见发病于食管。本文介绍1例使用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multiband mucosectomy,MBM)治疗位于食管黏膜下的腮裂囊肿,提示一种腮裂囊肿切除的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 腮裂囊肿
下载PDF
食管早癌患者行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玉霞 李宾宾 +1 位作者 刘婧 吴楠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总结食管早癌行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食管早癌患者行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做好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2例患者病情平稳,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顺利出院,其中1例8个月后复发。结论 MBE具有操作简单,治... 目的总结食管早癌行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食管早癌患者行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做好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2例患者病情平稳,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顺利出院,其中1例8个月后复发。结论 MBE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治疗成本低等优点。术中配合及术后病情观察是护理重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 食管早癌 护理
下载PDF
超声监测腹腔镜套扎切除子宫肌瘤术创面36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晓红 夏恩兰 +3 位作者 邓美玲 耿建英 姜雯 苏秀丽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92-993,共2页
目的通过超声定期监测子宫创面愈合情况评价腹腔镜下线圈套扎法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方法腹腔镜下应用线圈套扎法切除子宫肌瘤浆膜下或壁间肌瘤外突型36例,术后超声定期监测子宫创面疤痕愈合恢复情况。结果线圈套扎法切除浆膜下子... 目的通过超声定期监测子宫创面愈合情况评价腹腔镜下线圈套扎法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方法腹腔镜下应用线圈套扎法切除子宫肌瘤浆膜下或壁间肌瘤外突型36例,术后超声定期监测子宫创面疤痕愈合恢复情况。结果线圈套扎法切除浆膜下子宫肌瘤18例创面恢复佳;子宫壁间肌瘤外突>50%者11例,创面4、5周后消失;子宫壁间肌瘤外凸<50%者7例创面恢复慢,并发症多。结论据超声监测腹腔镜下套扎法切除子宫肌瘤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但需结合临床分型适当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监测 腹腔镜下套扎切除 子宫肌瘤
下载PDF
电子肠镜下大肠息肉套扎切除术8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屠月飞 杨科峰 +1 位作者 任柳奎 姚能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1期1339-1340,共2页
关键词 大肠息肉 电子肠镜 套扎切除
下载PDF
内镜下单环套扎切除术治疗胃固有肌层来源小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豫茜 李国华 +1 位作者 袁君 罗淑君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328-329,共2页
目的探讨单环套扎切除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消化科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51例经超声内镜诊断为来源于胃固有肌层12mm以下的肿瘤患者进行内镜下单环套扎切除术。随访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例病例因肿瘤大... 目的探讨单环套扎切除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消化科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51例经超声内镜诊断为来源于胃固有肌层12mm以下的肿瘤患者进行内镜下单环套扎切除术。随访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例病例因肿瘤大于12mm无法套扎改行ESD治疗,其余50例均未出现术后出血、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术后随访1-12个月,无残留及复发患者。结论内镜下单环套扎切除术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安全、有效、可行且易于掌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肌层来源肿瘤 单环套扎切除
下载PDF
透明帽辅助下套扎切除小胃肠道间质瘤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乐有林 左海军 +1 位作者 廖素环 刘美红 《广州医药》 2022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透明帽辅助下套扎切除小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行透明帽辅助下小GIST套扎切除术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完整切除率、复发率、并发症... 目的探讨透明帽辅助下套扎切除小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行透明帽辅助下小GIST套扎切除术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完整切除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151例小GIST患者中,瘤体位于胃底91例,胃体53例,胃窦7例,均采用透明帽辅助下完整切除病变。150例病变部位切除后肉眼及病理所见包膜完整无残留,1例分2次套扎后才完全切除肉眼无残留。术中活动性出血3例,无术后迟发性出血,术中主动穿孔105例,穿孔直径最大约1 cm。发生气胸及纵隔气肿3例,局限性腹膜炎3例,发热4例。所有病例经内镜下止血、修补及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1例术中及术后转外科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8.3±7.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3±1.9)天。病理结果显示极低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132例,低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19例。术后随访复查胃镜均无复发征象。结论透明帽辅助下套扎切除术胃小GIST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质瘤 内镜治疗 套扎切除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切除术治疗直肠类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崔佳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5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套扎切除术(ESMRL)治疗直肠类癌的效果,探讨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确诊的68例直肠类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ESD组和ESMRL组。ESD组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ESMR... 目的:分析内镜下套扎切除术(ESMRL)治疗直肠类癌的效果,探讨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确诊的68例直肠类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ESD组和ESMRL组。ESD组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ESMRL组行ESMRL。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病理结果、手术前后血清胃动素(MTL)、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SMRL组内镜下完整切除率高于ESD组,术后标本直径大于ESD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ES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E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RL组黏膜下层病变深度比例明显高于ESD组,病理完整切除率高于E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TL、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TL水平均下降,ESMRL组高于ESD组(P<0.05);术后,两组IL-6和CRP均升高,ESMRL组均低于E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4^(+)、CD8^(+)和CD3^(+)均下降,ESMRL组均明显高于E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RL组并发症发生率虽低于ES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变深度限于黏膜下层行ESMRL治疗的直肠类癌患者内镜下完整切除率高,术后标本直径大,手术时间缩短,临床指标改善,病理完整切除率较高,炎症反应减轻,免疫抑制减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类癌 套扎切除 黏膜剥离术 病理结果 并发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改良法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早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6
作者 何金财 《中外医疗》 2021年第32期10-13,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改良法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简称EMBM)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20年1月食管癌前病变与食管早癌临床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实施情况、疗效与预后情况。... 目的分析采用改良法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简称EMBM)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20年1月食管癌前病变与食管早癌临床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实施情况、疗效与预后情况。分析手术前后病理表现,评价改良法EMBM在该类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该次研究中,手术全部成功。手术实施后,全部病灶实现一次性切除,切除率与成功率均为100.00%(100/100)。平均手术时间为(22.47±6.35)min,橡皮圈使用(4.97±1.34)个/例,平均病灶直径(15.47±6.05)mm。术中动脉性出血4例,发生率为4.00%(4/100)。经处理成功止血,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观察可知,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率为5.00%(5/100),经球囊扩张治疗症状减轻。内镜治疗后,全部病例垂直切缘无阳性表现,有效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术后疼痛程度Ⅰ级占比最高,为78.00%(7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64,P=0.013)。经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92处(高级别59处,低级别33处),黏膜内癌12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改良法EMBM治疗后1年内复发7例,复发率7.00%(7/100),经内镜处理后痊愈。结论改良法EMBM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效果较好,手术易实施、完成较快且安全性较好,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手术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 食管癌 癌前病变 癌症早期
下载PDF
包皮过长环套扎切除内外板术有关问题和对策
17
作者 郑国伦 张运平 谭桂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3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包皮过长环套扎切除内外板术有关问题和对策.方法 50例包皮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包皮环套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包皮环套扎切除内外板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 探讨包皮过长环套扎切除内外板术有关问题和对策.方法 50例包皮过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包皮环套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包皮环套扎切除内外板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外观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血、排尿痛及排尿不畅、内板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4.00%、4.00%、4.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28.00%、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外观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包皮环套扎切除内外板术用于包皮过长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包皮环套扎切除内外板术的完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过长 包皮环套扎切除内外板术 包皮环套术 并发症 包皮环
下载PDF
食管上皮内瘤变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与黏膜下剥离术的比较研究
18
作者 贺旭妮 洪捷敏 +2 位作者 林琪 程秀 朱音 《现代实用医学》 2015年第7期892-894,共3页
目的 比较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MBM)与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MBM治疗的25例(MBM组)及接受ESD治疗的23例(ESD组)食管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法 的完全切... 目的 比较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MBM)与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MBM治疗的25例(MBM组)及接受ESD治疗的23例(ESD组)食管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法 的完全切除率、并发症、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及麻醉风险。结果 MBM组完全切除率92.0%,ESD组完整切除率9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M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4.8±15.1)明显短于ESD组的(76.5±21.7)min(P〈0.05)。MBM组平均治疗费用为(8556±202)元,明显低于ESD组的(18216±348)元(P〈0.05)。MBM组出血率为8.0%,明显低于ESD组的30.4%(P〈0.05)。两组术后随访6-26个月,平均13个月,无一例局部复发。结论 MBM和ESD均是治疗食管上皮内瘤变的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手段。与ESD相比,MBM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的优点;对于有麻醉风险的患者,MBM更能在清醒状态下完成,减少麻醉的并发症,适宜广泛推广和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上皮内瘤变 多环黏膜套扎切除 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病变的综述
19
作者 沙鹏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选择正确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黏膜病变关键。过去,只要确诊了癌、癌前病变或者黏膜下病变,无论病变大小、分期,大多采取外科手术的方法切除病变。外科手术对患者来说创伤大、恢复慢、花费高,器官功能受损... 选择正确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黏膜病变关键。过去,只要确诊了癌、癌前病变或者黏膜下病变,无论病变大小、分期,大多采取外科手术的方法切除病变。外科手术对患者来说创伤大、恢复慢、花费高,器官功能受损,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随着医学不断地发展进步,内镜下微创手术正在以飞速发展的趋势逐渐取代部分外科手术。针对部分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及黏膜下病变,内镜下微创手术完全可以达到彻底切除病变和治愈的目的。本文介绍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食管及结直肠的癌前病变及食管的黏膜下病变的现状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套扎黏膜切除 消化道早癌 手术
下载PDF
重度混合痔应用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的疗效评价
20
作者 王永航 陈志军 牛志国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331-33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重度混合痔应用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浙江省横店文荣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外剥内扎组和RPH-4套扎组,每组51例,RPH-4套扎组采用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外剥内扎... 目的 探讨重度混合痔应用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浙江省横店文荣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外剥内扎组和RPH-4套扎组,每组51例,RPH-4套扎组采用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外剥内扎组实施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第一次排便时VAS评分RPH-4套扎组均低于外剥内扎组(P<0.01),术前两组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较术前均升高,但RPH-4套扎组低于外剥内扎组(P<0.01),术前两组肛肠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天,MTV、MSP下降,RPH-4套扎组高于外剥内扎组(P<0.05或P<0.01),RRP及AIRT升高,RPH-4套扎组低于外剥内扎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RPH-4套扎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较好,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炎症发生,对肛肠功能影响小,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混合痔 RPH-4套扎外痔切除 外剥内扎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