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套种灵芝的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1
作者 韩海东 周柳婷 +2 位作者 黄小云 俞成然 黄秀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3-524,共12页
茶园套种灵芝是将茶叶加工的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生态循环间作模式,所形成的复合群体可以更彻底地覆盖地面,在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维持土壤微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未套种(CK)、套种1年(A1)、套种2年(A2)、套种3年(A3... 茶园套种灵芝是将茶叶加工的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生态循环间作模式,所形成的复合群体可以更彻底地覆盖地面,在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维持土壤微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未套种(CK)、套种1年(A1)、套种2年(A2)、套种3年(A3)的茶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套种灵芝显著提高了茶树根际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碳含量,其中A3土壤升幅最高,各养分含量分别达32.36%、13.01%、69.21%和9.56%。α多样性指数表明,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Observed species指数和Chao1指数呈现CK>A3>A1>A2;AC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呈现A3>CK>A1>A2。β多样性指数表明,A2与CK、A1、A3的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差异相对较大。分类学分析发现,茶树根际土壤真菌分布于18门48纲135目309科632属。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CK、A1和A3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为71.28%、68.74%和51.79%;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是A2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为64.48%。在属水平上,与CK相比,套种灵芝的茶树根际土壤A1中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被孢霉属(Mortierella)、毛孢子菌属(Piedraia)和三形菌属(Saitozyma)分别显著上升59.14、1.34、3.70倍和1.92倍(P<0.05);A2土壤的古根菌属(Archaeorhizomyces)显著下降76.81%,而棉革菌属(Tomentella)和支孢瓶霉属(Cladophialophora)分别显著上升788.43倍和36.24倍(P<0.05);A3土壤的被孢霉属和灵芝属(Ganoderma)分别显著上升1.09倍和0.81倍(P<0.05)。综上所述,茶园套种灵芝可有效调节茶树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构,改善茶园土壤微生态环境,为茶园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套种灵芝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江苏句容茶园套种灵芝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庆锋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35期57-58,共2页
2016年,句容市农委联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地合作项目,分别在方山茶场和茅山茶场进行灵芝、茶复合生态栽培新模式暨茶园套种灵芝,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改善了地区单一化的茶叶生产模式,提高了茶农经济效益,值得丘陵地区茶园广泛... 2016年,句容市农委联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地合作项目,分别在方山茶场和茅山茶场进行灵芝、茶复合生态栽培新模式暨茶园套种灵芝,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改善了地区单一化的茶叶生产模式,提高了茶农经济效益,值得丘陵地区茶园广泛推广种植。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茶园套种灵芝栽培技术示范应用与推广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灵芝套种 栽培技术 应用 推广 句容市
下载PDF
浅谈杉树林下套种灵芝效益高
3
作者 朱词勇 《山西农经》 2018年第9期73-74,共2页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深层次改革的推进,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杉树林种植市场很大,然而杉树林单一种植的收益却差强人意,如果将灵芝作为套种植物与杉树林一起种植,定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现如今杉树林下套种灵芝是相对效益收成较为客...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深层次改革的推进,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杉树林种植市场很大,然而杉树林单一种植的收益却差强人意,如果将灵芝作为套种植物与杉树林一起种植,定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现如今杉树林下套种灵芝是相对效益收成较为客观的组合,本文笔者就杉树林与林芝套种的合理、现如今杉树林下套种灵芝的现状以及杉树林下套种灵芝带来的效益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树林 灵芝套种 现状描述 效益 林下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