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奥塞车站到奥塞博物馆的启示——旧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解析 |
卫东风
孙毓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2
|
我们所亲历的齐奥塞斯库那个时代--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访谈录 |
孔寒冰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3
|
亚里士多德有关悲剧的理论及在《奥塞罗》中的体现 |
张倩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
2008 |
1
|
|
4
|
南奥塞梯战事与俄罗斯-北约关系 |
安维华
|
《亚非纵横》
|
2008 |
2
|
|
5
|
父权制社会中的爱情悲剧——《奥塞罗》 |
王丹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2
|
|
6
|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奥塞罗》中的应用 |
刘丽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7
|
审美之意象——论《奥塞罗》的意象空间 |
刘杰秀
|
《继续教育研究》
|
2004 |
0 |
|
8
|
《奥塞罗》言语中的形象群与人物性格的体现 |
戚田莉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0 |
|
9
|
亲历齐奥塞斯库时代——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夫妇访谈录 |
孔寒冰
|
《同舟共进》
|
2012 |
0 |
|
10
|
文本的人格解读:莎士比亚《奥塞罗》和《麦克白》的隐在性人格意识主题 |
孙定辉
|
《英语研究》
|
2005 |
0 |
|
11
|
从南奥塞梯冲突看美俄在格鲁吉亚的战略博弈 |
黄永弟
|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2011 |
0 |
|
12
|
论奥运会的政治功能——由“南奥塞梯冲突事件”引发的思考 |
刘亮
|
《研究生法学》
|
2008 |
0 |
|
13
|
嫉妒的背后——谈《奥塞罗》中的身份认同及其他 |
张青
张明
|
《皖西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4
|
悲剧中的清醒意识——谈《奥塞罗》的悲剧意义 |
吕宁
姜涛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5
|
无可挽回的悲壮——莎剧《麦克白》与《奥塞罗》之比较 |
李姝惠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6
|
从南奥塞梯独立看后普京时代俄罗斯对美政策 |
董蕙竹
|
《科教文汇》
|
2009 |
1
|
|
17
|
从科索沃到南奥塞梯——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反思 |
刘雪盈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8
|
伊阿古——《奥塞罗》中的利己主义者 |
任强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9
|
美俄博弈下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问题 |
谢玲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20
|
奥塞罗杀妻悲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
许一华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