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成分对奥氏体-贝氏体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继彭 严有为 +1 位作者 姚三九 赵伯璠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4,共3页
系统地研究了碳、硅成分对奥氏体-贝氏体铸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设定成分的铸钢,在合理等温淬火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奥氏体-贝氏体组织,含有该组织的铸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奥氏体-贝氏体铸钢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对履带用奥氏体-贝氏体钢38CrMnSi2RE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大东 黄志求 金宝士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共2页
研究了880~900℃奥氏体化,280~340℃盐浴等温淬火对拖拉机履带用铸态低合金奥氏体-贝氏体钢38CrMnSi2RE(%:0.35~0.42C、1.5~2.0Si、1.0~1.5Mn、1.0Cr、0.2RE)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8CrMnSi2RE钢最佳热处理工艺为... 研究了880~900℃奥氏体化,280~340℃盐浴等温淬火对拖拉机履带用铸态低合金奥氏体-贝氏体钢38CrMnSi2RE(%:0.35~0.42C、1.5~2.0Si、1.0~1.5Mn、1.0Cr、0.2RE)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8CrMnSi2RE钢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80~900℃奥氏体化,310℃等温60 min。该钢抗拉强度≥1100 MPa,伸长率=7.9%,HRC硬度值≥144,冲击值≥88 J/cm^2。38CrMnSi2RE钢履带板的使用寿命为ZGMn13钢的1.6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板 奥氏体-贝氏体钢38CrMnSi2RE 等温淬火 力学性能 耐磨性
下载PDF
铸态奥氏体-贝氏体钢的冲击磨损性能 被引量:16
3
作者 潘传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2-33,共2页
结合我国资源特点 ,以Si、Mn为主加元素 ,研制了中碳低合金奥氏体 贝氏体耐磨钢。其显微组织为铸态下奥氏体 贝氏体为主的机械混合物。该钢具有高硬度、高韧性 (40~ 5 8HRC、ak≥ 15~ 4 5J/cm2 )和良好的抗磨性能 ,可在铸态下使用 ... 结合我国资源特点 ,以Si、Mn为主加元素 ,研制了中碳低合金奥氏体 贝氏体耐磨钢。其显微组织为铸态下奥氏体 贝氏体为主的机械混合物。该钢具有高硬度、高韧性 (40~ 5 8HRC、ak≥ 15~ 4 5J/cm2 )和良好的抗磨性能 ,可在铸态下使用 ,无需热处理 ,能替代常用的ZGMn13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奥氏体-贝氏体复合组织 抗磨性 自硬化 耐磨钢
下载PDF
改进型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在水泥球磨机内的应用
4
作者 章希胜 郑少华 +2 位作者 陶振东 邵明梁 庄立德 《山东建材》 1999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文叙述了改进型奥氏体-贝氏体球铁磨球的化学成分和性能及在水泥球磨机内的应用效果,对比了该材料与其它材料磨球的性能和经济技术指标。
关键词 奥氏体-贝氏体 球墨铸铁 磨球 水泥磨机
下载PDF
稀土奥氏体-贝氏体蠕铁组织形态的研究
5
作者 纪谦茂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7-188,共2页
运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定量金相等手段研究了等温淬火稀土蠕墨铸铁的贝氏体组织转变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贝氏体首先在奥氏体与石墨的相界处而不是在奥氏体晶界形核长大;贝氏体形态有针状、板条状、粒状三种;贝氏体板条及贝氏体针是... 运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定量金相等手段研究了等温淬火稀土蠕墨铸铁的贝氏体组织转变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贝氏体首先在奥氏体与石墨的相界处而不是在奥氏体晶界形核长大;贝氏体形态有针状、板条状、粒状三种;贝氏体板条及贝氏体针是由一定取向的贝氏体亚束组成,贝氏体亚束是由一定取向的贝氏体基元构成,贝氏体基元之间存在着富碳奥氏体薄膜;为改善奥-贝蠕铁的机械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奥氏体-贝氏体 显微组织形态
下载PDF
一种新型奥氏体-贝氏体复相钢的等温淬火工艺研究
6
作者 王栋栋 王彬 +4 位作者 胡云杰 施家龙 王常志 汪军 徐斌 《云南冶金》 2022年第5期89-95,共7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奥氏体-贝氏体复相钢的等温淬火工艺,对不同工艺参数下奥氏体-贝氏体钢进行组织、力学性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850℃、保温时间90 min,等温淬火温度200℃、等温淬火时间120 min为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其微观组... 研究了一种新型奥氏体-贝氏体复相钢的等温淬火工艺,对不同工艺参数下奥氏体-贝氏体钢进行组织、力学性能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850℃、保温时间90 min,等温淬火温度200℃、等温淬火时间120 min为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其微观组织为针状的贝氏体以及均匀分布的残余奥氏体。此时,奥氏体/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1289 MPa,伸长率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贝氏体复相钢 奥氏体化工艺 等温淬火 组织和性能
下载PDF
焊接贝氏体-奥氏体钢管贝氏体钢侧的巴克豪森效应
7
作者 彭志方 王立光 +3 位作者 柳英娣 章应霖 杜凤牡 徐约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8-24,共7页
研究了焊接贝氏体-奥氏体钢管贝氏体钢侧显微组织变化和残余应力分布对巴克豪森噪声(BN)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焊缝距离的增加,显微组织可分为四个区域:粗大板条贝氏体加少量板条马氏体区,均匀细小的粒状贝氏体区(正火区)... 研究了焊接贝氏体-奥氏体钢管贝氏体钢侧显微组织变化和残余应力分布对巴克豪森噪声(BN)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焊缝距离的增加,显微组织可分为四个区域:粗大板条贝氏体加少量板条马氏体区,均匀细小的粒状贝氏体区(正火区),较粗大粒状贝氏体加少许块状铁素体区(过渡区)和原始粒状贝氏体区;轴向残余应力逐渐减小,周向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不明显;BN振铃计数率在焊缝贝氏体钢侧具有最大值而在距其10mm处降至最低值,此后有逐渐回升趋势。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贝氏体-奥氏体钢管 贝氏体 显微组织 残余应力 巴克豪森噪声(BN) 振铃计数率
下载PDF
奥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疲劳断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文言 曲敬信 邵荷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7-29,共3页
中碳低合金钢经等温处理,获得奥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具有很高的强韧性。本文研究了其疲劳寿命及疲劳断裂机理,并与AISI4340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残余奥氏体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复相组织中疲劳裂纹的萌生机理及扩展行为。
关键词 奥氏体-贝氏体 疲劳性能 低合金钢 超高强度钢
下载PDF
等温淬火工艺对奥-贝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继彭 严有为 +2 位作者 张海鸥 姚三九 赵伯璠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80-683,共4页
研究等温淬火工艺因素(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淬火温度、等温淬火时间等)对奥氏体 贝氏体铸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选定成分的高碳(0 75%)高硅(2 4%)铸钢,在280~360℃范围内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可以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 研究等温淬火工艺因素(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淬火温度、等温淬火时间等)对奥氏体 贝氏体铸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选定成分的高碳(0 75%)高硅(2 4%)铸钢,在280~360℃范围内经等温淬火处理后,可以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奥氏体-贝氏体组织,且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升高,贝氏体形貌由针状下贝氏体逐渐向羽毛状上贝氏体转变。试验结果还表明,等温淬火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复杂,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为900℃×120min、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为320℃、120min时,可以获得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淬火 奥氏体-贝氏体 铸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奥-贝球铁耙片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继伟 沈大东 +1 位作者 隋志华 金宝士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利用普通球墨铸铁砂型潮模铸造成型技术以及等温淬火处理工艺 ,制备了以奥氏体贝氏体为组织的零部件——耙片 ,从而取代了由 6 5 Mn钢制造的耙片。与原耙片相比 ,新耙片硬度变化不大 ,但耐磨性大大提高 ,使用寿命提高了 30 %。此外 ,新... 利用普通球墨铸铁砂型潮模铸造成型技术以及等温淬火处理工艺 ,制备了以奥氏体贝氏体为组织的零部件——耙片 ,从而取代了由 6 5 Mn钢制造的耙片。与原耙片相比 ,新耙片硬度变化不大 ,但耐磨性大大提高 ,使用寿命提高了 30 %。此外 ,新工艺还具有简单、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失效 保护 球墨铸铁 奥氏体-贝氏体 等温淬火 耙片
下载PDF
碳化物团球化里氏体-贝氏体新型抗磨中锰钢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振明 姜启川 +1 位作者 何镇明 赵宇光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09-411,共3页
在中锰钢基础上,采用变质处理获得新型铸态抗磨钢:碳化物四球化典氏作-贝氏体钢它具有高强韧性、高耐磨性,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抗磨材料.
关键词 碳化物团球化 奥氏体-贝氏体 锰钢 抗磨
下载PDF
铸造低合金贝氏体抗磨钢挖掘机铲齿材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荣守范 张寅 郭继伟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6-418,共3页
针对铲齿工作环境恶劣,经常出现脆断、易磨损、弯折,使用寿命周期短等问题,采用不同C,Si含量的贝氏体耐磨钢,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参数,获得不同的显微组织,使材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试验表明,含碳量低时,冲击韧性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针对铲齿工作环境恶劣,经常出现脆断、易磨损、弯折,使用寿命周期短等问题,采用不同C,Si含量的贝氏体耐磨钢,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参数,获得不同的显微组织,使材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试验表明,含碳量低时,冲击韧性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含碳量相同时,冲击韧性和硬度在310℃时最好,这说明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该材料的影响,合适的工艺有助于其力学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奥氏体 齿板 冲击韧性
下载PDF
中碳低合金空冷贝氏体铸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东海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90-394,共5页
以A3钢边角料为原料添加锰铁、硅铁、铬铁和钼铁以及少量的稀土,通过中频感应熔炼及相应的炉前处理,设计了1种铸钢,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制度,在空冷条件下获得了贝氏体组织.通过16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热处理对组织的影响规律... 以A3钢边角料为原料添加锰铁、硅铁、铬铁和钼铁以及少量的稀土,通过中频感应熔炼及相应的炉前处理,设计了1种铸钢,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制度,在空冷条件下获得了贝氏体组织.通过16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热处理对组织的影响规律,借助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硬度计和冲击试验机等手段分析研究了试验钢热处理态、回火态以及不同热处理工艺规范下的力学性能,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研究了空冷贝氏体组织组成以及析出的碳化物的成分.结果表明:合金元素C,Si.Mn,Mo,Cr的合理有效配合,可使钢在空冷条件下,在较宽的成分范围内得到以贝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TEM分析证明基体组织以下贝氏体为主,兼有部分上贝氏体,同时还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存在,贝氏体中的碳化物有渗碳体和ε-碳化物.贝氏体钢的硬度在40~49HRC范围内变化,冲击韧性在44~70J/cm2范围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 贝氏体-奥氏体 贝氏体-马氏体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等温热处理工艺对奥-贝球铁焊缝的影响
14
作者 刘炼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2年第2期1-4,44,共5页
系统地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及保温时间、等温温度及等温时间对奥-贝球铁焊缝金属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并确定了最佳的等温热处理工艺。
关键词 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 等温热处理工艺 焊缝金属 组织 力学性能 影响分析
下载PDF
Cu、Mo对水平连铸球铁型材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春杰 张正扬 +2 位作者 孟令楠 张忠明 王锦程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7-409,386,共3页
在相同水平连铸条件下,采用合金化方法研究了不同Cu和Mo含量对60mm球铁型材的基体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Cu和Mo元素,可以获得珠光体型球铁组织或奥氏体-贝氏体型球铁,在Mo含量不变时,获得铸态奥氏体-贝氏体基... 在相同水平连铸条件下,采用合金化方法研究了不同Cu和Mo含量对60mm球铁型材的基体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Cu和Mo元素,可以获得珠光体型球铁组织或奥氏体-贝氏体型球铁,在Mo含量不变时,获得铸态奥氏体-贝氏体基体组织主要是由Cu含量决定。加入Cu和Mo元素后,球铁型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均得到较大提高,但冲击韧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连铸 球铁型材 奥氏体-贝氏体
下载PDF
高温下奥—贝蠕铁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盛达 颜丙祥 贾志杰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41,共5页
奥—贝蠕铁是继奥—贝球铁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工程材料之一,也是世界上正在开发的材料。本文系统地提供了奥—贝蠕铁的制取工艺,奥—贝蠕铁的组织特征及其在常温及随温度提高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以稀土硅铁为蠕化剂,所制... 奥—贝蠕铁是继奥—贝球铁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工程材料之一,也是世界上正在开发的材料。本文系统地提供了奥—贝蠕铁的制取工艺,奥—贝蠕铁的组织特征及其在常温及随温度提高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以稀土硅铁为蠕化剂,所制取的蠕化率大于90%、基体以铁素体为主的蠕墨铸铁,经等温淬火后,可稳定地获得奥氏体—贝氏体基体(以下简称奥—贝蠕铁),它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在常温下σb=820~937.5MPa,δ=0.40%~0.78%;在600℃时,σb=158~187MPa,δ=4.00%~7.84%,仍超过HT150的常温性能。当低于300℃时组织和性能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贝氏体蠕铁 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等温淬火高碳硅铸钢的抗磨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继彭 姚三九 +3 位作者 严有为 刘生发 范小明 方明伦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采用三体磨料磨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等温淬火高碳高硅钢的抗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碳高硅铸钢经过等温淬火后可以获得无碳化物奥氏体-贝氏体组织,不仅综合力学性能优异,而且具有优于高锰钢的抗磨性能。
关键词 等温淬火 奥氏体-贝氏体 铸钢 抗磨性
下载PDF
低碳低合金铸钢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宝士 黄志求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7-279,共3页
利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AX)探讨了等温淬火工艺对低碳低合金CrMnSi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定量分析了相的组成。结果表明,合适的等温淬火工艺,可获得一定数量的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约6%)的复合组织,... 利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AX)探讨了等温淬火工艺对低碳低合金CrMnSi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定量分析了相的组成。结果表明,合适的等温淬火工艺,可获得一定数量的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约6%)的复合组织,冲击断口形貌由解理刻面变为韧窝状,铸造成形无缺口试样(10 mm×10 mm×55 mm)的冲击韧度由αk≤30 J/cm2 增加至αk≥170 J/cm2,硬度HRC≥40,具有较高硬度和冲击韧度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低合金 CrMnSi铸钢 奥氏体-贝氏体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等温淬火温度对低碳低合金奥贝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洪波 金宝士 +1 位作者 刘向东 于峰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40-943,共4页
研究了等温温度对低碳低合金奥氏体-贝氏体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0℃时,组织由细针状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组成;在300℃时,得到完全由贝氏体铁素体和富碳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奥贝组织,无碳化物相,硬度稍有下... 研究了等温温度对低碳低合金奥氏体-贝氏体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0℃时,组织由细针状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组成;在300℃时,得到完全由贝氏体铁素体和富碳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奥贝组织,无碳化物相,硬度稍有下降,冲击韧度大幅度提高,此时综合性能最佳;在320℃贝氏体逐渐分成枝叉状,360℃时,形成带有羽毛状的上贝氏体组织,冲击韧度进一步提高,但硬度较低,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低合金奥氏体-贝氏体铸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低合金等温淬火复相钢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云广鹏 黄志求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对Fe-0.4%C-1.20%Si-1.46Mn-1.14Cr实验铸钢进行等温淬火处理,分别利用Olym-pus金相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组织观察分析;测试了实验钢的洛氏硬度和冲击韧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实验铸钢经适当的等温淬火处理后,可获得无碳化物... 对Fe-0.4%C-1.20%Si-1.46Mn-1.14Cr实验铸钢进行等温淬火处理,分别利用Olym-pus金相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组织观察分析;测试了实验钢的洛氏硬度和冲击韧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实验铸钢经适当的等温淬火处理后,可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奥氏体-贝氏体组织,该铸钢经200℃,4小时回火仍无碳化物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淬火 奥氏体-贝氏体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