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淹死”的奥菲利亚——试论《哈姆雷特》中僵化父权对女性的迫害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潜 《大学英语》 2016年第B09期173-176,共4页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讲述了哈姆雷特在亡父鬼魂的指引下对叔父报弑父娶母之仇的故事。对于剧中受新旧父权斗争影响的女性而言,复仇行为非但不正义伟大,而且伤害尤为致命。受僵化父权压迫的弱者自始至终都未能解放。本文从奥菲...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讲述了哈姆雷特在亡父鬼魂的指引下对叔父报弑父娶母之仇的故事。对于剧中受新旧父权斗争影响的女性而言,复仇行为非但不正义伟大,而且伤害尤为致命。受僵化父权压迫的弱者自始至终都未能解放。本文从奥菲利亚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和死亡原因的分析中探讨了僵化父权是如何一步一步用近乎无形的技巧对女性施以无从反抗的迫害,并最终以自杀的表象来掩盖其真实的罪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化父权 女权主义 奥菲利亚 死亡
下载PDF
重返自然——论米莱《奥菲利亚》对英国学院派的反叛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影村 《艺术设计研究》 2013年第4期78-83,共6页
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创始画家之一米莱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与罗塞蒂、威廉·亨特等人共同创立的"拉斐尔前派兄弟会",主张让艺术回到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绘画之前,重拾自然的本源,反对矫饰与程式... 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创始画家之一米莱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与罗塞蒂、威廉·亨特等人共同创立的"拉斐尔前派兄弟会",主张让艺术回到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绘画之前,重拾自然的本源,反对矫饰与程式化的绘画模式。这就与当时的学院派形成了一种暗中的对峙。而米莱的代表作《奥菲利亚》正是以其极度逼近自然的描摹"、去历史画与宏大叙事"的题材与非古典化的唯美主义成为了这一画派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本文将从《奥菲利亚》这幅画出发,探讨其对当时学院派程式化、教条化的绘画既定模式之反叛,并进一步挖掘该画从技法上与艺术表现上的独到之处,最大可能地还原其重要的艺术价值与艺术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莱 拉斐尔前派 奥菲利亚 学院派 反叛 自然主义 唯美主义 反古典主义
下载PDF
米莱斯作品《奥菲利亚》的图像学解读及符号内涵 被引量:3
3
作者 钟悦颖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8期220-221,共2页
奥菲利亚这一人物形象来自莎士比亚著名戏剧《哈姆莱特》,是一个充满悲剧气质的角色,拉斐尔前派代表人物米莱斯根据这一人物形象创造出《奥菲利亚》一画。在下文笔者将会从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分析的三个层次来解读《奥菲利亚... 奥菲利亚这一人物形象来自莎士比亚著名戏剧《哈姆莱特》,是一个充满悲剧气质的角色,拉斐尔前派代表人物米莱斯根据这一人物形象创造出《奥菲利亚》一画。在下文笔者将会从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分析的三个层次来解读《奥菲利亚》,并延伸出奥菲利亚从文学人物形象转变为一种文化符号以及其中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菲利亚 图像学 符号内涵
下载PDF
极早熟无核葡萄奥菲利亚引种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伟英 昌云军 车学香 《山西果树》 2014年第3期12-13,共2页
奥菲利亚为意大利无核早熟葡萄品种,为探讨该品种在平度地区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2010年由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引入,在平度市大泽山镇进行试栽。经过几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表现良好,自然无核,果粒大,极早熟,极丰产,品质优,果肉较硬、脆... 奥菲利亚为意大利无核早熟葡萄品种,为探讨该品种在平度地区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2010年由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引入,在平度市大泽山镇进行试栽。经过几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表现良好,自然无核,果粒大,极早熟,极丰产,品质优,果肉较硬、脆,耐运耐贮。在昆明举办的第18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品种展评中,荣获金奖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熟 无核葡萄 奥菲利亚 引种 平度大泽山
下载PDF
极早熟奥菲利亚葡萄引种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宋红霞 《农村科技》 2017年第4期56-57,共2页
奥菲利亚无核极早熟葡萄品种,于2011年从意大利试引入。为探讨该品种在新疆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2015年在126团试引种该品种。本文总结了极早熟奥菲利亚葡萄引种表现和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关键词 极早熟 奥菲利亚 葡萄 引种
下载PDF
浅谈男性凝视下的奥菲利亚
6
作者 曹慧慧 《戏剧之家》 2020年第35期155-156,共2页
当今,男性凝视作为女性主义重要的理论支持被大众所了解。然而男性凝视对于女性图像的呈现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大众却并不熟知。文章将以奥菲利亚这一形象为切入点,以男性凝视的观点考察米莱斯《奥菲利亚》的影像模仿作品。
关键词 奥菲利亚 男性凝视 影像分析
下载PDF
作为第二性的“她者”——《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形象解读
7
作者 叶露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37-41,共5页
父权制文化里,女性通常被视为依靠男性而存在的“第二性”,也被认为是非本质的“他者”,综合来看,以“她者”一词概括女性的处境较为合适。奥菲利亚在《哈姆雷特》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其始终被禁锢在父权制度划定的“她者”... 父权制文化里,女性通常被视为依靠男性而存在的“第二性”,也被认为是非本质的“他者”,综合来看,以“她者”一词概括女性的处境较为合适。奥菲利亚在《哈姆雷特》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其始终被禁锢在父权制度划定的“她者”边缘区。作者莎士比亚和剧作中的男性角色构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凝视机制,在凝视机制的包围和男性话语的规训下,奥菲利亚先后经历了低语—沉默—疯癫—死亡的过程。本文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结合波伏瓦提出的“第二性”观点来分析男性凝视下奥菲利亚的形象建构过程,揭露奥菲利亚在沉默和疯癫两种状态下被“她者化”的真相,旨在分析《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她者”处境,呼吁女性打破沉默,勇敢捍卫自身权利,突破“她者”的枷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第二性 奥菲利亚 她者
下载PDF
《沉浮》——当代女性的奥菲利亚情结
8
作者 蒋李维婕 《艺术评鉴》 2017年第22期23-25,共3页
本文以米雷斯的油画作品《奥菲利亚之死》为基础,在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是文中一个微小的角色,她的可怜代表着当时社会女性的可怜,她只能听从男性服从男性,没有自己的自由,没有为自己争取权利,又在多重打击下失去了自... 本文以米雷斯的油画作品《奥菲利亚之死》为基础,在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是文中一个微小的角色,她的可怜代表着当时社会女性的可怜,她只能听从男性服从男性,没有自己的自由,没有为自己争取权利,又在多重打击下失去了自我,这是多么的可悲。现代是不一样的社会了,但是如果依旧出现像奥菲利亚的情况,那就是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菲利亚 女性 社会角色 心理感情
下载PDF
生命因戏剧而绽放——评《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
9
作者 苏宇 《艺术大观》 2019年第35期0214-0215,共2页
《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剧本是胡青青改编自德国作家米切尔 恩德的同名绘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奥菲利亚的女孩的一生,她由于受到戏剧的影响,从剧院失业后,带着舞台演出的一帮影子,成立了“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四处流浪演出。奥菲利... 《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剧本是胡青青改编自德国作家米切尔 恩德的同名绘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奥菲利亚的女孩的一生,她由于受到戏剧的影响,从剧院失业后,带着舞台演出的一帮影子,成立了“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四处流浪演出。奥菲利亚的名字源自莎士比亚最有魅力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她的生命短暂,受尽了情感的折磨,带着痛苦离世,是个让人悲伤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 观感
下载PDF
从米莱斯的《奥菲利亚》探绘画创作中的象征内涵
10
作者 陆怡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8期65-66,共2页
以米莱斯的作品《奥菲利亚》为切入点,从作品中的象征涵义,即运用象征学的知识对其绘画作品中的植物等其他元素进行解读;并对自己第一幅绘画创作的内涵意义进行解读,进一步研究分析绘画创作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 奥菲利亚 象征意义 深刻内涵
下载PDF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奥菲利亚》角色内涵解读
11
作者 戴姝仪 《河北画报》 2022年第18期46-48,共3页
这幅作品是英国泰特美术馆最受欢迎的拉斐尔前派作品,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近日,这件作品在上海黄浦江畔新开馆的浦东美术馆单独陈列于一楼1A展厅,并于7月8日起向公众开放。我也有幸在开放当天近距离欣赏到了这幅作品。奥菲利亚这... 这幅作品是英国泰特美术馆最受欢迎的拉斐尔前派作品,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近日,这件作品在上海黄浦江畔新开馆的浦东美术馆单独陈列于一楼1A展厅,并于7月8日起向公众开放。我也有幸在开放当天近距离欣赏到了这幅作品。奥菲利亚这一人物形象来自莎士比亚著名戏剧《哈姆莱特》,是一个悲情、伤感、疯癫的角色,拉斐尔前派代表人物米莱斯根据这一人物形象创造出《奥菲利亚》一画。本文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创作过程与其生平经历、相关的图像学解析、符号意义等方面重新认识《奥菲利亚》,并以此延伸出奥菲利亚作为文学人物形象如何转变为一种符号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奥菲利亚 内涵解读
下载PDF
密莱作品《奥菲利亚》及其图式现象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冬梅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6-127,共2页
《奥菲利亚》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密莱的经典作品,取材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密莱《奥菲利亚》的创作背景、画家生平、画面风格、主题内涵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并总结现代社会文化... 《奥菲利亚》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密莱的经典作品,取材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密莱《奥菲利亚》的创作背景、画家生平、画面风格、主题内涵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并总结现代社会文化中的密莱"奥菲利亚"图式现象。本文在引领读者欣赏画作的同时,深入剖析了此独特现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莱 奥菲利亚 图式现象 解析
原文传递
被疯癫的奥菲利亚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敏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9期68-70,共3页
本文选取《哈姆雷特》作为解读文本,从女性主义和权利说的角度分析了奥菲利亚疯癫的原因和疯癫中的反抗。男权社会通过内在的精神暴力统治,对女性内化男权和外在的对女性身体的束缚和暴力奴役女性,将女性逼至疯癫或使其被疯癫化;而女性... 本文选取《哈姆雷特》作为解读文本,从女性主义和权利说的角度分析了奥菲利亚疯癫的原因和疯癫中的反抗。男权社会通过内在的精神暴力统治,对女性内化男权和外在的对女性身体的束缚和暴力奴役女性,将女性逼至疯癫或使其被疯癫化;而女性通过表达自我在精神层面反抗,也通过自杀等手段从摆脱男性的外在暴力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奥菲利亚 疯癫 权利
原文传递
奥菲利亚的时代演变(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大卫.贝文顿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8,共9页
《哈姆雷特》当然是关于哈姆雷特的剧目,但其他人物对于理解本剧以及主人公也是至关重要的。奥菲利亚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本文通过聚焦不同时代对于哈姆雷特和待奥菲利亚关系的处理方法的变化来考察《哈》剧的演变。这一关系的处理决... 《哈姆雷特》当然是关于哈姆雷特的剧目,但其他人物对于理解本剧以及主人公也是至关重要的。奥菲利亚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本文通过聚焦不同时代对于哈姆雷特和待奥菲利亚关系的处理方法的变化来考察《哈》剧的演变。这一关系的处理决定着哈姆雷特到底是应该被视为悲剧英雄,还是一个染上了他自己坚决痛斥的残忍和堕落人性的人。总之,哈姆雷特如何对待奥菲利亚为理解该剧从诞生到当今的漫长接受历程中命运变幻提供了主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奥菲利亚 演出 改编
原文传递
雏菊,镇,罂粟,还有死亡--《奥菲利亚》的花语
15
作者 佳兰 《艺术品鉴》 2022年第5期32-35,共4页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在他的四大悲剧之《哈姆雷特》中,塑造了一个自溺而死的女性形象,她就是大臣波洛尼乌斯之女,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利亚。据说奥菲利亚的角色灵感来源于都铎王朝时期,一个在埃文河身...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在他的四大悲剧之《哈姆雷特》中,塑造了一个自溺而死的女性形象,她就是大臣波洛尼乌斯之女,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利亚。据说奥菲利亚的角色灵感来源于都铎王朝时期,一个在埃文河身亡的女人,这条河就在莎士比亚出生地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奥菲利亚 四大悲剧 都铎王朝 哈姆雷特 女性形象
原文传递
请收留奥菲利亚的第四个影子
16
作者 夏七夕 《芳草(青春版)》 2009年第8期30-36,共7页
2007年,我是在校内网上又看到当年的聂明飞的。他的脸上已没了往日的青涩棱角,他的笑容也没了从前的羞涩,他站在两个女生中间,手搭在她们肩膀上,嘴角扬起,笑得玩世不恭,像一个花花公子。
关键词 《请收留奥菲利亚的第四个影子》 当代作品 夏七夕 文学
原文传递
奥菲利娅形象塑造的女性主义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声泉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98-100,共3页
在《哈姆雷特》中,奥菲利娅形象是以两种空洞的能指在他人的言语中被塑造的。奥菲利娅充满神性的失语的弱者形象实际上暗含了莎士比亚对女性世界的某种不公正的价值判断。奥菲利娅是以性无知的贞纯的形象在环境的压制及自我的性压抑中... 在《哈姆雷特》中,奥菲利娅形象是以两种空洞的能指在他人的言语中被塑造的。奥菲利娅充满神性的失语的弱者形象实际上暗含了莎士比亚对女性世界的某种不公正的价值判断。奥菲利娅是以性无知的贞纯的形象在环境的压制及自我的性压抑中被塑造。这些都反映了男性对女性世界的价值判断和男性对自身形象地位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视阈 奥菲利亚 形象塑造 女性主义
下载PDF
奧菲莉亚的死亡美学浅析
18
作者 王鹤鸣 《神州》 2016年第9期14-16,共3页
奥菲利亚,作为莎翁经典《哈姆雷特》中挑大梁的女性形象,不仅在人物塑造方面经典灵动,在推动故事主线、烘托主人公哈姆雷特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哈姆雷特的恋人,大臣波洛浬斯的女儿,雷欧提斯的妹妹,她是悲剧的,夹在两个派别中... 奥菲利亚,作为莎翁经典《哈姆雷特》中挑大梁的女性形象,不仅在人物塑造方面经典灵动,在推动故事主线、烘托主人公哈姆雷特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哈姆雷特的恋人,大臣波洛浬斯的女儿,雷欧提斯的妹妹,她是悲剧的,夹在两个派别中间的她别无选择,备受煎熬.奥菲利亚的父亲是宫中御前大臣,因参与宫廷阴谋被哈姆雷特误杀;而她深爱的王子在复仇的火焰包裹下愈加不可亲近,甚至离她而去.双重打击下,奥菲莉亚精神受创,最后只能选择死亡.本文将重点放在分析奥菲莉亚的死亡所体现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奥菲利亚 死亡 美学
下载PDF
坠落凡间的天使:伊丽莎白·埃莉诺·希达尔
19
作者 李垚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2-27,共6页
伊丽莎白·埃莉诺·希达尔是拉斐尔前派诸多艺术大师最为卓越的模特,大师们的绘画作品留下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的倩影。本文对这位传奇艺术女性进行全方位的勾勒,呈现艺术创作与感情纠葛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这位女子所赋予同... 伊丽莎白·埃莉诺·希达尔是拉斐尔前派诸多艺术大师最为卓越的模特,大师们的绘画作品留下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的倩影。本文对这位传奇艺术女性进行全方位的勾勒,呈现艺术创作与感情纠葛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这位女子所赋予同时代以及现代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又是如何以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得以完美展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达尔 罗塞蒂 奥菲利亚 拉斐尔前派
下载PDF
从地狱到天堂:神的孩子在跳舞--兰波对波德莱尔诗歌观的发展
20
作者 朱婧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80-83,共4页
本文通过将波德莱尔的《腐尸》与兰波的《奥菲利亚》做对比,寻求找出两位象征主义诗人在对同一主题进行表达时的不同表达方式。一首让读者体会到一种诉说恶的畅快淋漓,一首给人以纯真、美丽与宁静的感觉。本文在对比中找出了两人的相同... 本文通过将波德莱尔的《腐尸》与兰波的《奥菲利亚》做对比,寻求找出两位象征主义诗人在对同一主题进行表达时的不同表达方式。一首让读者体会到一种诉说恶的畅快淋漓,一首给人以纯真、美丽与宁静的感觉。本文在对比中找出了两人的相同与相异之处。诗人兰波所提出的通灵论思想正是对波德莱尔诗歌二元美学观的继承与发展,兰波的纯真好似来自天堂的孩子,而波德莱尔却好似撒旦之子,论文通过《腐尸》和《奥菲利亚》两首诗论证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二元美学观 通灵论 腐尸 奥菲利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