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姑娘腔”研究回顾与反思
1
作者 孔培培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9-31,3,共4页
山东“姑娘腔”是存在于“戏曲”与“巫傩”两个领域交缘地带的艺术概念。作为一种地方曲调,“姑娘腔”自明末以来曾多次出现在传奇剧本之中。同时,它又是山东巫傩仪式以及与之有渊源关系的其他省份巫傩仪式的重要音乐成分。鉴于山东“... 山东“姑娘腔”是存在于“戏曲”与“巫傩”两个领域交缘地带的艺术概念。作为一种地方曲调,“姑娘腔”自明末以来曾多次出现在传奇剧本之中。同时,它又是山东巫傩仪式以及与之有渊源关系的其他省份巫傩仪式的重要音乐成分。鉴于山东“姑娘腔”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该论题曾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目前学界既有研究论著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有关山东“姑娘腔”的研究结论,指出尚存的学术空缺,以及对此课题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娘 山东姑娘 巫娘 女儿腔 巫傩仪式
下载PDF
戏说“越迷”
2
作者 辰生 《文化艺术研究》 1995年第4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女儿腔 夏赛丽 学甲 何文秀 我一 茅威涛 给你 尹桂芳 凭什么 那可不
下载PDF
姚水娟
3
作者 袁和济 任樟祥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50-50,共1页
姚水娟(公元1916~1976),女,名文贤,著名越剧旦角演员。嵊县金山乡后山村人。幼年在家放牛。1930年(民国19年)4月,进女子越剧科班“群英舞台”习艺,1932年未满师即被“越新舞台”聘为客师,后常在绍兴、宁波、金华、温州、杭州等地演出,... 姚水娟(公元1916~1976),女,名文贤,著名越剧旦角演员。嵊县金山乡后山村人。幼年在家放牛。1930年(民国19年)4月,进女子越剧科班“群英舞台”习艺,1932年未满师即被“越新舞台”聘为客师,后常在绍兴、宁波、金华、温州、杭州等地演出,名声渐著。姚水娟善于吸取绍剧、京剧、昆剧、话剧等各剧之长,钻研融会,演技日进。1934年后,姚水娟和她领衔的“越新舞台”,长期在上海演出,逐渐享有盛名。1938年被邀至上海“通商”、“大中华”、“天香”等剧院演出,均挂头牌。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水娟 上海越剧院 挂头牌 日进 泪洒相思地 女儿腔 后山村 文贤 碧玉簪 女扮男装
下载PDF
范派三“气”——“范瑞娟表演艺术研讨会”随感
4
作者 傅骏 《上海戏剧》 1988年第4期43-44,共2页
去年初冬到杭州参加“傅全香表演艺术研讨会”,今年初春,又到杭州参加“范瑞娟表演艺术研讨会”。我觉得,这样的研讨会好。演唱会开得好,有时只能多涌现几个唱得象的“小傅全香”、“小范瑞娟”。研讨会开得好,通过理论总结,探讨提高,... 去年初冬到杭州参加“傅全香表演艺术研讨会”,今年初春,又到杭州参加“范瑞娟表演艺术研讨会”。我觉得,这样的研讨会好。演唱会开得好,有时只能多涌现几个唱得象的“小傅全香”、“小范瑞娟”。研讨会开得好,通过理论总结,探讨提高,就有可能产生“新范瑞娟”、“新傅全香”这样的流派创始人。越剧素来强调编、导、音、舞、美五位一体综合艺术的特色。我看,在今天,理论,也就是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研讨提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瑞娟 傅全香 女儿腔 戏曲剧种 尹桂芳 打金枝 尹派 袁雪芬 梁祝 焦仲卿
下载PDF
中原弦索调与弦索腔辨疑 被引量:3
5
作者 冯振琦 《戏曲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322-332,共11页
在中国戏曲史上,经常有"弦索"及有关名称出现,有代表乐器或器乐曲名的"弦索";代表明代俗曲的"弦索调";也有代表清代小戏"弦索调时剧";更有代表弦索俗曲派生出的戏曲剧种的统称"弦索腔&qu... 在中国戏曲史上,经常有"弦索"及有关名称出现,有代表乐器或器乐曲名的"弦索";代表明代俗曲的"弦索调";也有代表清代小戏"弦索调时剧";更有代表弦索俗曲派生出的戏曲剧种的统称"弦索腔"。但是内涵不一,互有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索调 戏曲剧种 中国戏曲史 山坡羊 辨疑 百戏竹枝词 打面缸 女儿腔 弦子 戏曲声
原文传递
百年遗响——安阳怀调的历史来源及现状探析
6
作者 路菊芳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地方戏曲怀调是古老梆子腔家族中的一员,目前以河南安阳为中心流行于豫北、冀南一带。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怀调来源的多种说法及其现状,阐释怀调是梆子腔在豫北一带的首次分腔,安阳怀调是这种古老声响的一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是强... 地方戏曲怀调是古老梆子腔家族中的一员,目前以河南安阳为中心流行于豫北、冀南一带。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怀调来源的多种说法及其现状,阐释怀调是梆子腔在豫北一带的首次分腔,安阳怀调是这种古老声响的一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是强弩之末,处于现代文化的边缘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调 女儿腔 怀梆 口传历史 怀调现状
原文传递
豫剧唱法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克俭 《戏曲研究》 2002年第2期154-162,共9页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全省、长江以北和西北各省,以及新疆、西藏、台湾等省、自治区。豫剧的历史较长,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被称为'土梆戏'或'汴梁腔',已经相当兴盛;戏曲史家周贻白认为:'河南戏曲,在...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全省、长江以北和西北各省,以及新疆、西藏、台湾等省、自治区。豫剧的历史较长,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被称为'土梆戏'或'汴梁腔',已经相当兴盛;戏曲史家周贻白认为:'河南戏曲,在清代乾隆年间,流传的声调,是弋阳腔衍变而来的所谓弦索腔,或名女儿腔。其唱法与高腔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儿腔 二本 弋阳 周贻白 大本 戏曲作品 豫西调 清代乾隆 豫东调 同州梆子
原文传递
人生百态
8
《长白山诗词》 2005年第1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人生百态 餐风沐雨 诗魂 女儿腔 看月 吟坛 五更寒 达路 砒石 人生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