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之“女吊”与女吊之“复仇”建构路径探析
1
作者 陈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女吊》作为鲁迅遗嘱的衍义,对理解鲁迅晚年思想有着特殊价值。近年来不断有学者以田野调查方式考察鲁迅之女吊与绍剧之女吊的区别,进而推断鲁迅之女吊复仇精神实为一种“发明”。这一观点无疑对把握鲁迅思想具有重大意义,鲁迅的“女... 《女吊》作为鲁迅遗嘱的衍义,对理解鲁迅晚年思想有着特殊价值。近年来不断有学者以田野调查方式考察鲁迅之女吊与绍剧之女吊的区别,进而推断鲁迅之女吊复仇精神实为一种“发明”。这一观点无疑对把握鲁迅思想具有重大意义,鲁迅的“女吊”并非绍兴目连戏中“女吊”的简单复刻。故而研究希望通过对“女吊”形象建构的系统梳理,结合不同时期对女吊“复仇”精神的思考,深入解读鲁迅之女吊形象形成的多方路径,以及不同时期解读“复仇”精神的不同立场,进而指出在《女吊》的书写与解读中,鲁迅对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不同时代对以“复仇”精神为代表的“鲁迅资源”的建构同属于一条路径:文化资源的再征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女吊 复仇 文化建构
下载PDF
“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女吊》的复仇精神与目连戏的反叛特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6,190,191,共13页
作为辞世前留下的最后几篇作品之一,《女吊》对理解鲁迅一生思想有着特殊价值。然而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鲁迅在该文中“发明”了女吊身上本不具备的“复仇精神”。这一问题对中国近现代民俗文化研究与从根源上把握鲁迅的思想体系,都具备... 作为辞世前留下的最后几篇作品之一,《女吊》对理解鲁迅一生思想有着特殊价值。然而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鲁迅在该文中“发明”了女吊身上本不具备的“复仇精神”。这一问题对中国近现代民俗文化研究与从根源上把握鲁迅的思想体系,都具备重要意义,故而研究希望通过对江南地区目连戏与民俗文化中“女吊”形象演变史的系统梳理,结合明清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解读鲁迅视“女吊”为“复仇”象征的理据为何,进而指出在《女吊》中,鲁迅敏锐地发现了在官方的正统叙述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充满“报仇雪耻”精神的江南文化传统;因此,他以民间文化为立足点,通过提取出其中最富异质性、反抗性的地方文化核心要素,对“正史”和“正统”进行了重新解读与批判,更进一步,试图通过个人书写重塑新的乡邦文化,建构他所期望的地方文化传统和知识谱系,这同时也是鲁迅所秉持的启蒙精神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女吊 目连戏 复仇
下载PDF
材料与阐释:就鲁迅《女吊》的解读问题答刘云老师
3
作者 苗帅 《中国图书评论》 2023年第10期59-69,共11页
刘云的《“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女吊〉的复仇精神与目连戏的反叛特质》一文,认为在鲁迅之前的传统目连戏演剧中,女吊本身即为复仇者形象,而非拙文所谓鲁迅对女吊精神的创造性改造。而支撑作者此一论述的材料与阐释,未免失之三途... 刘云的《“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女吊〉的复仇精神与目连戏的反叛特质》一文,认为在鲁迅之前的传统目连戏演剧中,女吊本身即为复仇者形象,而非拙文所谓鲁迅对女吊精神的创造性改造。而支撑作者此一论述的材料与阐释,未免失之三途:首先,对引用的研究文献时见关键性误读,且文章的论述起点即建立于此类误读之上;其次,对使用的核心原始文献的基本背景和性质失于生疏;最后,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每每将鲁迅明确反对的精神内容安置到对鲁迅的思想阐释中,从而根本性地曲释了鲁迅“复仇”话语的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女吊 复仇 地方性
下载PDF
论《女吊》的复仇思想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华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2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女吊 复仇 20世纪50年代 鲁迅小说 鲁迅创作 周作人 研究者 《死》 冯雪峰 简单化
下载PDF
鲁迅笔下的鬼——读《无常》和《女吊》(二) 被引量:2
5
作者 钱理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0-42,共3页
和《无常》不同,《女吊》从一开始就引述前人的话,点出自己的故乡绍兴(古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并且赞誉女吊是体现了这一家乡精神传统的,“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这样先声夺人的讲... 和《无常》不同,《女吊》从一开始就引述前人的话,点出自己的故乡绍兴(古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并且赞誉女吊是体现了这一家乡精神传统的,“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这样先声夺人的讲述,就把女吊的形象极其鲜明地推在读者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吊 无常 鲁迅 鬼魂 故乡 家乡 复仇
下载PDF
鲁迅笔下的鬼——读《无常》和《女吊》(一) 被引量:2
6
作者 钱理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4-56,共3页
谈鬼,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世界各民族都有许多关于鬼的故事,因此,谈鬼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在我国,不但民间社会的聊天中老百姓喜欢谈鬼,文人的清谈里,"鬼"也是一个最有吸引力的话题,以至于鬼字已经渗透到我们民族的语言中了。
关键词 女吊 无常 鲁迅 文化现象 民间社会 各民族 世界性 老百姓
下载PDF
作为死灵的神女:论鲁迅作品“女吊”原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保纯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23,共11页
鲁迅逝世80年后,其作品的魅力并未消退,特别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小说文本,作为百年中国新小说的源头,在间隔了足够的历史时空之后,更显示出充沛的文学动能与现代性张力。鲁迅小说历久弥新的“超能量”,既源自斯人斯... 鲁迅逝世80年后,其作品的魅力并未消退,特别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小说文本,作为百年中国新小说的源头,在间隔了足够的历史时空之后,更显示出充沛的文学动能与现代性张力。鲁迅小说历久弥新的“超能量”,既源自斯人斯时“反抗绝望”“肩住黑暗闸门”的现实主义精神,源自一代文学大师错综中外、陶冶古今的叙事策略,也源自对传统文化的整合与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原型 女吊 《故事新编》 现实主义精神 文学大师 小说文本
下载PDF
不一样的女鬼——鲁迅散文《女吊》新解 被引量:1
8
作者 郁宝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9-11,共3页
《女吊》是鲁迅散文的杰作,研究者历来关注女吊形象所体现的鲁迅一贯的复仇精神,但忽视对这一形象本身的具体辨析。《女吊》一文中所写的实际上是鲁迅心目中的"复仇者"的形象,她与原本存在于绍兴民间戏剧舞台上的"女吊&q... 《女吊》是鲁迅散文的杰作,研究者历来关注女吊形象所体现的鲁迅一贯的复仇精神,但忽视对这一形象本身的具体辨析。《女吊》一文中所写的实际上是鲁迅心目中的"复仇者"的形象,她与原本存在于绍兴民间戏剧舞台上的"女吊"形象并非是一个统一的形象,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知道为何文章中作者的情绪会突然转折,并进一步领会本文在构思和写作上的具体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女吊 新解
下载PDF
无常和女吊:鬼后有人 被引量:1
9
作者 沙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68-69,共2页
无常和女吊两个“鬼物”是人的创造 ,寄托着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 ;剖析这两个形象 。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研究 鬼神形象 无常形象 女吊形象
下载PDF
美丽而勇敢的复仇者——《女吊》赏析
10
作者 邹姗姗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182-183,共2页
《女吊》是鲁迅作品中关于复仇主题的又一杰作,"女吊"这一形象在鲁迅笔下意味深长。"女吊"形象的复仇意味在文本中通过作者巧妙的叙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在论述其复仇意味时也不能忽视其重要的审美感知和文... 《女吊》是鲁迅作品中关于复仇主题的又一杰作,"女吊"这一形象在鲁迅笔下意味深长。"女吊"形象的复仇意味在文本中通过作者巧妙的叙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在论述其复仇意味时也不能忽视其重要的审美感知和文本论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吊 复仇 审美 鲁迅
下载PDF
鬼背后的人情味——浅析鲁迅的《无常》和《女吊》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安宁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2-84,共3页
作为"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鲁迅在其作品中大量地写到"鬼",这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隐喻和寄托。是通过描绘这些活跃在乡村社戏舞台、民间传说里的"鬼"世界,在这个"鬼"世界背后看到人的某些特质... 作为"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鲁迅在其作品中大量地写到"鬼",这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隐喻和寄托。是通过描绘这些活跃在乡村社戏舞台、民间传说里的"鬼"世界,在这个"鬼"世界背后看到人的某些特质来寄托他的一种人生理想。本文就通过《无常》和《女吊》两篇文章来讨论一下这鬼背后的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常》 女吊 人性
下载PDF
绍剧《女吊》的扮相、表演及其他
12
作者 谢涌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绍剧《女吊》的扮相、表演及其他谢涌涛绍剧(绍兴大班)《女吊》是一出脍炙人口的鬼戏,源出《目连戏》,在旧中国,常于“鬼节”(七月十五日)盛演于浙江杭嘉湖和宁绍等地区,尤为农民和手工业者观众所爱看。鲁迅在他的杂文中曾提到... 绍剧《女吊》的扮相、表演及其他谢涌涛绍剧(绍兴大班)《女吊》是一出脍炙人口的鬼戏,源出《目连戏》,在旧中国,常于“鬼节”(七月十五日)盛演于浙江杭嘉湖和宁绍等地区,尤为农民和手工业者观众所爱看。鲁迅在他的杂文中曾提到“女吊”中的玉芙蓉(妓女,被鸨母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吊 绍剧 表演艺术 三十年代 迷信色彩 男旦 同是天涯沦落人 形象塑造 绣花鞋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女吊》:“故事新编”一种——被发明的“复仇”与作为方法的“民间” 被引量:6
13
作者 苗帅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88,共9页
《女吊》并非“朝花夕拾”风格之回归,而是特异形态的“故事新编”。女吊“复仇”精神实系鲁迅之“发明”,但其所谓“复仇”不具现实行动可能,仅存留于精神层面,这也是《女吊》叙事困境之所在。鲁迅将与复仇精神不相谐的女吊形象纳入复... 《女吊》并非“朝花夕拾”风格之回归,而是特异形态的“故事新编”。女吊“复仇”精神实系鲁迅之“发明”,但其所谓“复仇”不具现实行动可能,仅存留于精神层面,这也是《女吊》叙事困境之所在。鲁迅将与复仇精神不相谐的女吊形象纳入复仇书写序列,很可能与他在陶元庆画作《大红袍》中得到的女吊印象有关,陶氏稍后为《苦闷的象征》设计的封面画几可目为《大红袍》之升华,鲁迅之复仇观亦深蕴此苦闷象征的个人化隐曲。鲁迅假托“民间”以祛魅知识权力司掌者的克里斯马光环,仅以“民间”为方法而非立场,他实际吁求的是超越一般精英知识分子,能启人“心声”与“内曜”的“一二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女吊 复仇 民间
原文传递
我,在荒诞中找寻美好 《无常·女吊》导演手记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延松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女吊 荒诞喜剧 鲁迅作品 涓生 鲁迅先生 《在酒楼上》 《孤独者》 人物形象 导演 实验戏剧
原文传递
笑中的悲哀——看话剧《无常·女吊》有感 被引量:1
15
作者 山民 《戏剧文学》 2001年第12期66-68,共3页
最近,北京人艺小剧场又热闹起来了,开演前观众在剧场门口排起了长队——因为不对号入座,大家都想占一个好座位,来晚的人只好坐在观众席通道的台阶上,人们都想一睹刚刚上演的新戏《无常·女吊》(郑天玮编剧,王延松导演),看看这个人... 最近,北京人艺小剧场又热闹起来了,开演前观众在剧场门口排起了长队——因为不对号入座,大家都想占一个好座位,来晚的人只好坐在观众席通道的台阶上,人们都想一睹刚刚上演的新戏《无常·女吊》(郑天玮编剧,王延松导演),看看这个人鬼同台的戏到底有些什么奇妙之处。一《无常·女吊》是根据鲁迅的作品创作的一出戏,看后最明显的感觉是:不论对鲁迅作品了解多或少的观众,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这是因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剧种 涓生 女吊 子君
原文传递
论话剧《无常·女吊》对鲁迅作品的“复合式”改编
16
作者 苏冉 卓光平 《大舞台》 2021年第1期13-17,共5页
作为一部在国际戏剧节上斩获多项大奖的实验戏剧,话剧《无常·女吊》无疑是一部由鲁迅作品改编的经典之作。而通过对话剧《无常·女吊》的"复合式"改编方式进行探究分析,不仅可以有助于我们厘清改编作品《无常·... 作为一部在国际戏剧节上斩获多项大奖的实验戏剧,话剧《无常·女吊》无疑是一部由鲁迅作品改编的经典之作。而通过对话剧《无常·女吊》的"复合式"改编方式进行探究分析,不仅可以有助于我们厘清改编作品《无常·女吊》与鲁迅原著间的关系,同时也为今后鲁迅作品的改编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无常·女吊 “复合式”改编 鲁迅 《伤逝》
原文传递
“民间”的嬗变——“鲁迅话语”与当代绍兴戏中的女吊形象重构
17
作者 苗帅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1949年以后,"鲁迅话语"在绍兴戏曲的女吊形象重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戏改"中的绍剧《女吊》和九十年代以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腔《女吊》是两则典范。二者创作理念迥异,却均由官方与知识精... 1949年以后,"鲁迅话语"在绍兴戏曲的女吊形象重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戏改"中的绍剧《女吊》和九十年代以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腔《女吊》是两则典范。二者创作理念迥异,却均由官方与知识精英联袂打造,并借由"鲁迅话语"创造出走向鲁迅《女吊》背面的女吊形象。在这一过程中,鲁迅为"民间"资源注入的"自我"内涵,先后被置换为"人民性"和"民族性",而鲁迅借以省思权威话语、重构自我精神的民间资源,成为制造新的集体话语的某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鲁迅话语 女吊 绍兴戏曲
原文传递
光影和音效塑造的“女吊”形象——谈用电视思维解读戏曲经典人物形象
18
作者 倪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2-43,共2页
拍摄电视艺术片《女吊》纯属偶然。2001年夏季我到北京出差,看到报上刊登北京人艺上演新戏《无常·女吊》的消息。也许因为我是绍兴人,从小在绍剧团里长大,母亲年轻时就定过“女吊”,忽然便有了几分冲动,或许我应该把《女吊》... 拍摄电视艺术片《女吊》纯属偶然。2001年夏季我到北京出差,看到报上刊登北京人艺上演新戏《无常·女吊》的消息。也许因为我是绍兴人,从小在绍剧团里长大,母亲年轻时就定过“女吊”,忽然便有了几分冲动,或许我应该把《女吊》拍成电视艺术片。于是,我就开始收集有关《女吊》和与《女吊》这出戏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思维 电视节目 戏曲经典人物形象 光影 音效 灯光技术 女吊”形象
原文传递
鲁迅改编热中的新收获──观《无常·女吊》
19
作者 叶廷芳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7,共3页
关键词 鲁迅作品 新收获 女吊 《在酒楼上》 《伤逝》 中国现代文学 涓生 艺术世界 觉醒者 《孤独者》
原文传递
鲁迅笔下的鬼——读《女吊》
20
作者 钱理群 《语文学习》 2003年第10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鲁迅 女吊 地方文化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