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复王同文师女弟论《九歌析论》书
- 1
-
-
作者
张叶芦
-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38-41,共4页
-
文摘
复王同文师女弟论《九歌析论》书张叶芦承惠书并寄来诵甘先生大著《九歌析论》(1994年1月台湾商务印书馆版)一册,中间虽缺119页至150页共对页,然窥一斑可知全豹,况九班耶?诵甘先生运用多种手段,包括古人考据之学、声韵训信之学和当代的民俗学、神话学、...
-
关键词
《九歌》
《湘夫人》
《国殇》
《山鬼》
《湘君》
《云中君》
巫山神女
析论
礼魂
女弟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江沅和他的《说文解字音均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丽丽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4期53-55,73,共4页
-
文摘
有清一代是《说文》学的鼎盛时期.在清人研究《说文》的三百多种著作里,段、桂、王、朱四大家的著作犹如四颗煌煌巨星,其余著作则如满天繁星,围绕着它们.而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又是公认的四大家中的魁首,所以清人补充、订正段注的著作不少,江沅的《说文解字音均表》就是其中的一种.
-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段注
段玉裁
大徐本
女弟
《说文》
篆体
声符
《说文解字注》
“上”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古汉语里的形同实异举例
- 3
-
-
作者
吕景先
-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5期107-112,共6页
-
文摘
在古汉语里,有那么一种现象:不止一处的语句、段落或章节,在形式结构上是相同的,但其所表达的情意、所显示的作用,……,在理解方法上却不能相同,或不能尽同。我给这种现象叫作“形同实异”。 这种形同实异的现象,有的是属于语法方面的,有的是属于修辞方面的……;它与理解、欣赏古汉语,乃至研究古汉语,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汉语就记载在中国的古书里。人们读中国的古书,其目的,一般说来。
-
关键词
古汉语
生而知之
定语后置
语气
古书
类属关系
母子关系
女弟
李园
列侯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夏完淳年谱·卷首传略(初稿)
- 4
-
-
作者
朱舒甲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6年第4期22-28,共7页
-
文摘
夏完淳,初名复。乳名端哥,字存古,别号小隐,又号灵胥。乾隆中通谥节愍。 《明史稿·夏允彝传》:“子完淳,字存古。”《节愍集》案:“完淳初名复,国变后改今名”。 钱谦益《赠夏童子端哥》诗,自注:“云间夏彝仲之子”。《夏节愍集》《偶与昭南女弟谈怀荆隐女兄》诗,自注:“余号小隐,昭南号兰隐,荆隐字美南。”诗云:“不堪春色尽,卜宅到江潭。空谷传兰隐,名闺美二南。占风知少女,斗草宜佩男。遥忆大姑处,天花动草庵。”
-
关键词
夏完淳
存古
南冠
陈子龙
传略
年谱
初稿
乙酉
遗腹
女弟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元初女作家张若琼及其《兰雪集》
- 5
-
-
作者
杨积庆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6年第4期4-7,共4页
-
文摘
门外车驰马骤,绣阁犹醺春酒。顿觉翠衾寒,人在枕边如旧。知否?知否? 何事黄花俱瘦? 这首《如梦令》题作“戏和李易安”,意境上酷类李清照。它的作者也是一位女性,她的身世,也与李清照颇有相似之处。然而她生前既遭不幸,死后又未能象李清照一般被交口称誉。传世久远,甚至连她的名字和作品《兰雪集》也都湮没无闻。早在六十年前的一九二七年十月出版的《国学月报汇刊》第一集中,曾有一位署名“子星”的作者,发表一篇短文为这位女作家呼吁过,他说:“她是个为情绪所压迫而牺牲的女诗人,竟埋没有六百多年而没有人表彰她,这真令人不得不为之抱冤叫屈的。她的文艺在我国文学史上,虽不能佔重要底地位,然而应予她以相当位置,至少也应该与李易安、朱淑真等量齐观呢!”可是六十年来这位女作家仍然是鲜为人知,不能不说这是一件古代作家研究中的憾事。
-
关键词
女作家
张若
松阳
元初
鹦鹉
李易安
李清照
孟称舜
女弟
新燕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字谜四则
- 6
-
-
-
出处
《北京教育(普教版)》
1994年第5期48-48,共1页
-
文摘
字谜四则(各打一字)(一)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二十出头礼貌周到〔二)土头土脑双手插腰台上唱歌台下欢笑(三)朋友朋友肩膀勾勾指点东北人见人求(四)如嫁三女弟留分头才子无后懒汉难求字谜四则...
-
关键词
东北人
女弟
朋友
-
分类号
I27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