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新主流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策略研究
1
作者 于苗 苏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2-137,共6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国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大体呈现出一个由平面化的“工具人”到立体化的“存在者”的转变,新主流电影中主旋律题材、商业化呈现、艺术化表达的“三驾马车”又赋予了女性形象构建与两性关系表达的新意涵。从走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国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大体呈现出一个由平面化的“工具人”到立体化的“存在者”的转变,新主流电影中主旋律题材、商业化呈现、艺术化表达的“三驾马车”又赋予了女性形象构建与两性关系表达的新意涵。从走出“凝视与臆想境况”“忽视与失语困境”以及“花木兰式境遇”三方面,分析《万里归途》《夺冠》《我和我的父辈》等近年来新主流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和书写,探寻新主流电影中女性形象在实践路径上的提升与建构策略上的优化。让女性角色在未来的新主流电影中更多地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承担者,以独立平等的姿态为中国新主流电影开辟出一条更为健康的多元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下载PDF
现代文学名著《人到中年》英译本女性形象重塑研究
2
作者 韩江洪 李静媛 《外文研究》 2024年第2期73-81,109,共10页
借助现代文学名著《人到中年》汉英平行语料库,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提取有关主角陆文婷的所有描述,对其在中英译本中的形象差异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原文中的陆文婷形象丰富,而喻璠琴英译本中陆文婷的医生身份更加占... 借助现代文学名著《人到中年》汉英平行语料库,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提取有关主角陆文婷的所有描述,对其在中英译本中的形象差异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原文中的陆文婷形象丰富,而喻璠琴英译本中陆文婷的医生身份更加占据主导地位,其作为妻子、母亲、科研人员和知识分子的形象都有所削弱,人物形象较为单调。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外宣政策使得人物塑造更具选择性;以目的语读者为突破口重塑国家形象的需要;译者的身份影响英译本重塑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到中年 女性形象重塑 中国文学 喻璠琴
下载PDF
“永恒之女性 带领我们走”——从原型视角看高海涛散文中的女性形象
3
作者 马力 《艺术广角》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高海涛系列散文中的女性形象虽是剪影式的,但她们相互之间会形成相互照应与补充的关系。每个女性形象的背后都有原型可寻,更加强了形象的厚度。这些女性形象普遍具有金子般的质朴、纯美、率真的性格特征,这也是中国女性集体原型特征的体... 高海涛系列散文中的女性形象虽是剪影式的,但她们相互之间会形成相互照应与补充的关系。每个女性形象的背后都有原型可寻,更加强了形象的厚度。这些女性形象普遍具有金子般的质朴、纯美、率真的性格特征,这也是中国女性集体原型特征的体现,寄寓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女性的基本认知。它构成了作家永远的乡愁。在作家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同时,还表现了性意识对于一个男孩成长的重要意义。正是他和身边女孩的接触,唤醒了沉潜在男孩内心深处的性意识。而对女孩纯真的爱则构成了男孩白日梦的核心内涵。少年对少女纯真的爱,不仅促进了男孩心志的成熟,有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理想的憧憬,而且是他们为美好未来不懈奋斗的力量之源。这一切都表明,女性对男性有提升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性格特征 原型视角
下载PDF
多元·机理·突破——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及其底层逻辑
4
作者 方提 颜玉婕 《传媒论坛》 2024年第4期8-11,共4页
在乡村振兴和巾帼行动的背景下,电视剧中涌现出一系列脱贫致富、创新创业等主题的优秀作品。妇女作为“半边天”在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以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探究女性形象从未婚小妹到新婚妻... 在乡村振兴和巾帼行动的背景下,电视剧中涌现出一系列脱贫致富、创新创业等主题的优秀作品。妇女作为“半边天”在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以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探究女性形象从未婚小妹到新婚妻子再到育儿母亲的形象呈现与变化,分析女性影像叙事在社会实践、多元群体、女性个体等多维度的底层逻辑。同时,电视剧女性形象叙事可以从挖掘典型人物、突破固有模式、回归女性叙事等方面推陈出新,塑造多元女性形象和建构多维叙事范式,从而彰显乡村振兴的巾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女性形象 电视剧 女性叙事
下载PDF
试析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的“红楼”底色
5
作者 王倩 王倩文 《最小说》 2024年第1期4-6,共3页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深受《红楼梦》影响,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散发着与《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相似的气质。张爱玲继承《红楼梦》以女性为核心的写作手法,擅长描写“贾母”式的女性大家长,在女性形象的刻画上更是对《红楼梦》有诸多的借鉴。本...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深受《红楼梦》影响,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散发着与《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相似的气质。张爱玲继承《红楼梦》以女性为核心的写作手法,擅长描写“贾母”式的女性大家长,在女性形象的刻画上更是对《红楼梦》有诸多的借鉴。本文通过对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和《红楼梦》女性形象的分析,研究张爱玲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的红楼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红楼梦》 女性形象
下载PDF
论长篇小说《主角》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6
作者 彭博 王泉 《语文学刊》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陈彦的长篇小说《主角》讲述了5位旦角演绎与传承秦腔的故事,以忆秦娥为中心,描写了她在老一辈旦角胡彩香和米兰的影响下的成长历程。她们传承传统戏曲的过程,也是她们日渐成熟、走向自立自强的过程。通过刻画其中的女性形象,作家发掘... 陈彦的长篇小说《主角》讲述了5位旦角演绎与传承秦腔的故事,以忆秦娥为中心,描写了她在老一辈旦角胡彩香和米兰的影响下的成长历程。她们传承传统戏曲的过程,也是她们日渐成熟、走向自立自强的过程。通过刻画其中的女性形象,作家发掘出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困境,揭示了传统戏曲传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这使得《主角》成为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彦 《主角》 女性形象 意义
下载PDF
“协商式抵抗”:国产女性向游戏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亭利 程欣 《当代青年研究》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在网络游戏亚文化中,女性逐渐成为我国游戏市场重要的消费群体。以女性玩家为目标受众群体,设计、研发和运营的女性向游戏受到了女性消费市场的欢迎。目前国产女性向游戏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起步阶段与成熟阶段,通过对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游... 在网络游戏亚文化中,女性逐渐成为我国游戏市场重要的消费群体。以女性玩家为目标受众群体,设计、研发和运营的女性向游戏受到了女性消费市场的欢迎。目前国产女性向游戏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起步阶段与成熟阶段,通过对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游戏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从外形、性格、能力、社会身份四个维度归纳出不同阶段下国产女性向游戏所塑造的女性角色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随着国产女性向游戏的发展,其女性角色形象塑造呈现出从单一化、刻板化转向多元化、立体化的进步趋势,丰富和重构了以往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对父权话语与男权文化提出了反抗。然而,现阶段女性向游戏对男性凝视和传统女性刻板印象的解构是初步且不完整的,它是对男权文化主导下的性别二元对立模式的一种协商式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向游戏 女性形象 女性主体性 女性主义
下载PDF
浅析易安词中多样化的女性形象
8
作者 张莉梅 李恒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期8-10,共3页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词风格清丽雅致,颇受赞誉。但在多数人眼中,李清照词中塑造的女性大都为情思缠绵、多愁善感的深闺女子形象,通过分析研究李清照词作发现这确为事实。但细读易安词的部分作品,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别...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词风格清丽雅致,颇受赞誉。但在多数人眼中,李清照词中塑造的女性大都为情思缠绵、多愁善感的深闺女子形象,通过分析研究李清照词作发现这确为事实。但细读易安词的部分作品,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别样的女性形象。此文试在深入解读鉴赏易安居士的不同词作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其词作中多样化的女性形象,让人们认识到不一样的李清照,不一样的易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易安词 女性形象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女性形象构建分析——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022年推送文章为例
9
作者 李想 刘怡 《传媒论坛》 2024年第4期4-7,25,共5页
媒体是连接政府与人民的沟通纽带,在我国新闻话语实践中处于重要地位。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22年涉及女性形象的文章为话语实例,通过梵·迪克的话语分析方法,从文本分析与话语实践两方面进行总结,针对主流媒体对女性形象构... 媒体是连接政府与人民的沟通纽带,在我国新闻话语实践中处于重要地位。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22年涉及女性形象的文章为话语实例,通过梵·迪克的话语分析方法,从文本分析与话语实践两方面进行总结,针对主流媒体对女性形象构建的不足,从政策、平台、媒体等角度提出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女性形象 媒介形象 媒介性别 人民日报
下载PDF
18世纪英国小说的叙事形式与女性形象建构——以《克拉丽莎》和《汤姆·琼斯》为例
10
作者 李菊 《三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3,100,共7页
塞缪尔·理查逊和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小说的杰出代表,前者以书信体小说开创了新的文学高度,后者则以其“散文体史诗”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英国社会景象。理查逊运用书信体叙事突出了克拉丽莎的内心情感和道德挣扎,强调了个... 塞缪尔·理查逊和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小说的杰出代表,前者以书信体小说开创了新的文学高度,后者则以其“散文体史诗”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英国社会景象。理查逊运用书信体叙事突出了克拉丽莎的内心情感和道德挣扎,强调了个体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而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则通过全知叙事的广阔视角,更注重苏菲娅在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影响,创造了更为多元和综合的女性形象。2种叙事形式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各有优劣,前者可能导致对人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客观,后者则有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类型化和扁平化。这2种叙事形式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固有观念和道德标准,为18世纪的女性形象呈现了多元和丰富的视角。理查逊通过克拉丽莎的遭遇关注女性在道德和社会规范中的地位,呼吁关注妇女权益和尊严,并对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提出了质疑;而菲尔丁则通过女性形象对18世纪社会的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进行了犀利的讽刺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体叙事 全知叙事 女性形象 《克拉丽莎》 《汤姆·琼斯》
下载PDF
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影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分析
11
作者 吴晨静 金燕 《传媒论坛》 2024年第4期15-17,共3页
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不再局限于自身所需,更多购买的是其所代表的符号价值。女性在影视广告中的形象长期被固化、被物化甚至被遗忘,引发了性别的对立,使得男性对女性的凝视变得合理化。随着现代女性意识不断崛起,女性消... 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不再局限于自身所需,更多购买的是其所代表的符号价值。女性在影视广告中的形象长期被固化、被物化甚至被遗忘,引发了性别的对立,使得男性对女性的凝视变得合理化。随着现代女性意识不断崛起,女性消费占比不断提高,广告主们也逐渐意识到要想实现销售的目的,首先要得到受众的认同。因此,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了新的改变和值得关注的空间:在现代影视广告范围中女性充当了怎样的形象,当前面临的危机以及如何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女性形象 影视广告
下载PDF
失真与着色:女性赋权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消费塑造研究
12
作者 王家璇 孙鹏 《传媒论坛》 2024年第4期18-21,共4页
新女性主义思潮的扩散使女性意识不断觉醒,突出女性力量的广告话语表达日渐转向主流。国内女性赋权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也随之丰富。但在社会中,女性依然无法逃离男权刻板印象下的形象塑造或精神追求,本质上是披着独立女性外衣的伪独立。... 新女性主义思潮的扩散使女性意识不断觉醒,突出女性力量的广告话语表达日渐转向主流。国内女性赋权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也随之丰富。但在社会中,女性依然无法逃离男权刻板印象下的形象塑造或精神追求,本质上是披着独立女性外衣的伪独立。研究女性赋权广告的相关案例,审视其对女性形象塑造时存在的失真现象,为进一步提升女性赋权广告中的自我意识表达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赋权广告 消费主义 女性形象
下载PDF
“仙女化”与“妖魔化”——《金瓶梅词话》与泰国《昆昌昆平唱本》女性形象比较解析
13
作者 孙惠欣 吴夏天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6,共9页
《金瓶梅词话》与《昆昌昆平唱本》是中泰两国古代文学中的杰出之作,两部作品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高度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包括被压抑与被束缚的贤德淑妇形象、被异化与被污名的“失节”淫妇形象和被无视与被损害的无宠... 《金瓶梅词话》与《昆昌昆平唱本》是中泰两国古代文学中的杰出之作,两部作品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高度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包括被压抑与被束缚的贤德淑妇形象、被异化与被污名的“失节”淫妇形象和被无视与被损害的无宠小妇形象等。以类同性为立足点,采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全面细致的对比分析,对于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古代中泰两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及与之相应的深层文化原因大有裨益。同时,有利于我们总结东方国家相似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及其文学创作规律,展示东方文学的独具魅力和丰厚意蕴,从而揭示出人类文化知识体系中的共通性及文学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昆昌昆平唱本》 女性形象 类同性 比较
下载PDF
羞耻感与“第二性”——艾丽丝·门罗小说女性形象新论
14
作者 王成军 潘若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长期以来,对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解读,大多从身份与主体、精神创伤、人物塑造等方面入手来阐明女性作为“第二性”所面临的困境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较少对文本当中屡见不鲜的非理性情感的参与进行阐释。这便... 长期以来,对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解读,大多从身份与主体、精神创伤、人物塑造等方面入手来阐明女性作为“第二性”所面临的困境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较少对文本当中屡见不鲜的非理性情感的参与进行阐释。这便会遮蔽情感,尤其是遮蔽羞耻感作为关键因素在塑造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助推情节方面所蕴含的巨大能动性。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办公室》、《洗礼》和《亚孟森》三篇小说,以门罗女性叙事的纵向发展为线,在总览“第二性”们寻求自我突破的过程中,聚焦剖析门罗笔下女性人物的羞耻感。也就是说,性别化的羞耻感叙事不仅暴露出女性所受到的异化凝视,揭示了依附心理对女性造成的情感创伤,同时,女性对羞耻感的反抗还展露出她们追求自我的意识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羞耻感 “第二性” 女性形象
下载PDF
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15
作者 吴艳芳 《西部学刊》 2024年第8期169-172,共4页
日本作家京极夏彦于1994年出版了第一本推理小说《姑获鸟之夏》,不仅开启了京极夏彦的作家生涯,更成为了日本推理史上的不朽名著。从《姑获鸟之夏》中所出现的女性角色出发,对女性角色的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从而归纳出京极夏彦笔下... 日本作家京极夏彦于1994年出版了第一本推理小说《姑获鸟之夏》,不仅开启了京极夏彦的作家生涯,更成为了日本推理史上的不朽名著。从《姑获鸟之夏》中所出现的女性角色出发,对女性角色的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从而归纳出京极夏彦笔下的女性角色的形象特征:女性一般是妖怪的化身;女性集“恶”与“美”于一身;女性和男性相比,是需要被拯救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妖怪 姑获鸟 救赎
下载PDF
论《世说新语》与《红楼梦》之女性形象塑造
16
作者 史卉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78-84,共7页
《世说新语》与《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史上两部经典之作,各自塑造了一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女性的觉醒到女性崇拜,两书在女性的审美范式、女性的关照角度等方面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与时代背景及作者写作理念密切相关。
关键词 《世说新语》 《红楼梦》 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小说 古代女性
下载PDF
李安电影《喜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17
作者 李诗雨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期242-244,共3页
文章对电影《喜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解读,首先是以顾威威为代表的反叛者形象,顾威威是一名勇敢挑战传统观念和性别角色的女性,在工作生活与个人感情上均表现出对传统女性性别规范的不满和反抗;其次是以高母为代表的卫道者形象,高... 文章对电影《喜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解读,首先是以顾威威为代表的反叛者形象,顾威威是一名勇敢挑战传统观念和性别角色的女性,在工作生活与个人感情上均表现出对传统女性性别规范的不满和反抗;其次是以高母为代表的卫道者形象,高母是一名坚定维护传统价值观和家庭伦理的女性,其角色代表着传统观念对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期望;最后是以赛门为代表的“类女性”形象,赛门在影片中是具有女性特质的男性角色,他的存在挑战了传统的性别划分与性别角色。从人物塑造与叙事层面来看,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展示了性别规训与破禁的过程。顾威威的反叛行为揭示了女性在面对传统性别角色规范时所承受的压力和束缚,高母的卫道行为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而赛门的“类女性”形象则展现了对性别身份和性别角色的质疑。同时,文章从社会与家庭、文化、市场等不同语境分析影片中女性角色面临的身份困境。在社会与家庭层面,女性挣扎于传统父系中心的家庭环境;在文化层面,女性在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夹缝中生存;在市场层面,女性需要应对市场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和消费主义对女性身体的商品化。文章通过对困境的多维分析,从女性性别内部和男女两性的角度探究影片《喜宴》女性形象塑造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宴》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性别规训 身份困境
下载PDF
女性题材剧的女性形象和叙事艺术探究
18
作者 左聪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影视市场逐渐形成新态势,越来越多影视题材聚焦女性形象,通过讲述女性成长与挑战,揭示不同时代背景下性别、权利与自由的主题意义。本文以当今热门影视剧为切入点,分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作用,探究女性视域下影视... 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影视市场逐渐形成新态势,越来越多影视题材聚焦女性形象,通过讲述女性成长与挑战,揭示不同时代背景下性别、权利与自由的主题意义。本文以当今热门影视剧为切入点,分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作用,探究女性视域下影视剧叙事艺术和时代文化下女性群像构建,以期为后续影视剧提供新的创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群像 艺术
下载PDF
从《任逍遥》到《江湖儿女》看贾樟柯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延续与蜕变
19
作者 王靖娅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1期158-160,共3页
贾樟柯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是他电影艺术中的独特存在,这些女性鲜活生动,其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牵引着观众、推动着剧情。“巧巧”这一女性角色从《任逍遥》到《江湖儿女》都有出现,其看似是同一个人,却又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本文从女... 贾樟柯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是他电影艺术中的独特存在,这些女性鲜活生动,其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牵引着观众、推动着剧情。“巧巧”这一女性角色从《任逍遥》到《江湖儿女》都有出现,其看似是同一个人,却又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对比分析贾樟柯两部电影中“巧巧”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审视贾樟柯电影中女性形象在时代变迁中的延续与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电影 巧巧 女性形象 延续与蜕变
下载PDF
抗战歌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20
作者 刘婧瑜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文章浅析抗战音乐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传承至今的抗战歌曲的发展走向、生存境遇,深入分析抗战歌曲的历史演变、现代价值,旨在深化人们对描绘妇女抗战歌曲的理解,并借助对这些音乐的改编重绎将其传承下去,促使年轻人通过歌唱了解历史... 目的:文章浅析抗战音乐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传承至今的抗战歌曲的发展走向、生存境遇,深入分析抗战歌曲的历史演变、现代价值,旨在深化人们对描绘妇女抗战歌曲的理解,并借助对这些音乐的改编重绎将其传承下去,促使年轻人通过歌唱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方法:文章广泛搜集信息,运用列表统计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文献梳理等方法,对女性形象的研究资料进行整合与分析。结果:通过搜集抗战歌曲研究资料,发现目前研究大多集中于对歌曲材料的整合,或从音乐分析的视角出发,对文字和构图进行深入分析。目前,对妇女参与抗日救国运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对各个地区的信息搜集也已经相当详尽。尽管学术著作和文献十分丰富,但基本着重探讨女性在抗战救亡中的英勇事迹和记忆,视角比较单一。结论:描写女性的抗战歌曲多数以新女性独特的历史形象进行创作,以歌之力表现女性抗战与解放的历史,对后来的女性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女性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在反日歌曲中得到了真实的记录与反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歌曲 女性形象 女性解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