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此处无声胜有声——为《蝇王》中女性缺席正名 被引量:5
1
作者 于开颜 朱利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48-551,共4页
《蝇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也是二战后世界文坛颇有份量的一部小说。小说因女性角色缺席而历来颇受争议。女性缺席实际上是英国荒岛文学的一大传统,《蝇王》并未冒天下之大不韪。小说所表现的主题—... 《蝇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也是二战后世界文坛颇有份量的一部小说。小说因女性角色缺席而历来颇受争议。女性缺席实际上是英国荒岛文学的一大传统,《蝇王》并未冒天下之大不韪。小说所表现的主题——人性之恶——也为女性缺席留取了可商榷的空间,而小说结尾则从另外一个侧面暗示了女性缺席只是表面现象:正是女性缺席突出了其在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女性缺席 人性 脱衣求真
下载PDF
关于《蝇王》中女性缺席现象的诠释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婉清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2-85,共4页
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并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蝇王》的女性缺席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本文认为,《蝇王》的女性缺席不仅是其继承英国荒岛文学传统并将其极端化的表现,而且是其脱衣求真叙事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戈尔丁将其主人... 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并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蝇王》的女性缺席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本文认为,《蝇王》的女性缺席不仅是其继承英国荒岛文学传统并将其极端化的表现,而且是其脱衣求真叙事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戈尔丁将其主人公置身于与世隔绝的荒岛,让男孩远离人类文明,使其最大限度地摆脱社会规约和文化的束缚,使其可以尽情地展现本我,从而得出一个"人性本恶"的忠实答案。《蝇王》的女性缺席,深化了"人性本恶"这一主题,凸显了《蝇王》开放式结局的深刻寓意,预言了"人性本恶"所带来的悲剧性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缺席 荒岛小说 互文性 精神分析
下载PDF
论《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中的女性缺席 被引量:5
3
作者 段汉武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4-37,103,共5页
文章运用了文化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中女性缺席的现象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评析,认为作品中女性的缺席不仅体现着笛福和戈尔丁不同的女性观,而且体现了孤岛文学特征,深化了主题意义,使人物形象得到了... 文章运用了文化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中女性缺席的现象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评析,认为作品中女性的缺席不仅体现着笛福和戈尔丁不同的女性观,而且体现了孤岛文学特征,深化了主题意义,使人物形象得到了更为生动的塑造,并构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叙述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宾逊漂流记》 蝇王》 女性缺席
下载PDF
解读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女性缺席现象 被引量:3
4
作者 万小妹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74-75,73,共3页
作者以《老人与海》为中心,通过海明威的其它作品,探讨了该作品的主题,并解读了《老人与海》中女性缺席现象,指出海明威的“硬汉子”形象是其创作的外化表象,而其冰山之下是以平常心来看待人生:男女之爱固然重要,但生命的意义实质上存... 作者以《老人与海》为中心,通过海明威的其它作品,探讨了该作品的主题,并解读了《老人与海》中女性缺席现象,指出海明威的“硬汉子”形象是其创作的外化表象,而其冰山之下是以平常心来看待人生:男女之爱固然重要,但生命的意义实质上存在于寻求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老人与海》 女性缺席
下载PDF
女性的屈辱与勋章——从弗洛伊德的文明观和人格论看《蝇王》中女性的缺席
5
作者 毛炜炜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108-109,共2页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文明观和人格论分析了《蝇王》中女性缺席给荒岛上的孩子、荒岛上文明的异变与缺失以及荒岛悲剧的形成和加剧所带来的影响,认为女性的缺席导致了文明赖以建立的根基的塌陷,荒岛上的文明规则成为一纸空文;作为男性荷尔...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文明观和人格论分析了《蝇王》中女性缺席给荒岛上的孩子、荒岛上文明的异变与缺失以及荒岛悲剧的形成和加剧所带来的影响,认为女性的缺席导致了文明赖以建立的根基的塌陷,荒岛上的文明规则成为一纸空文;作为男性荷尔蒙缓和剂的女性的缺席,又直接加剧了男性暴力的疯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女性缺席 弗洛伊德 文明观 人格论
下载PDF
《蝇王》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卫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长期以来,《蝇王》被国内学术界视作20世纪的男性经典,戈尔丁也被冠以男性中心主义的罪名。然而,仔细阅读文本却有相反的发现:虽然《蝇王》以女性缺席为背景构建文本,但其整体结构却呈现女性写作的特征,是一部旨在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的... 长期以来,《蝇王》被国内学术界视作20世纪的男性经典,戈尔丁也被冠以男性中心主义的罪名。然而,仔细阅读文本却有相反的发现:虽然《蝇王》以女性缺席为背景构建文本,但其整体结构却呈现女性写作的特征,是一部旨在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现代文本。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阈中,《蝇王》可以被阐释为“菲勒斯文化确立———女性诱惑与挑战下男性的恐惧与分裂———菲勒斯文化崩溃”之历史进程。女性写作特征的挖掘可以消解将作家性别等同于文本性别的批评定势,给《蝇王》的人性恶主题以及叙事结构重释带来一线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尔丁 《蝇王》 女性缺席 菲勒斯文化 女性写作
下载PDF
英雄:母系氏族的觉醒——当代军旅小说女性形象解读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建光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3-86,共4页
在宏大叙事的背景下,英雄主义被不约而同地着以男性特征而固定下来,这是军旅小说长期以来的成就,亦是其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英雄是否有性别归属?这是文学的命题,亦是文化的命题。以性别文化的立场来睇窥深蕴于当代军旅小说“女性缺席”... 在宏大叙事的背景下,英雄主义被不约而同地着以男性特征而固定下来,这是军旅小说长期以来的成就,亦是其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英雄是否有性别归属?这是文学的命题,亦是文化的命题。以性别文化的立场来睇窥深蕴于当代军旅小说“女性缺席”、“女性无主”表象间的文化本质,并从军旅小说中女性形象由沉默的他者到英雄主体的转变,探寻文学深层的人性的完美形式,是文学的一次文化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缺席 女性无主 修辞要素 文化立场 反男性救赎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解读英国荒岛文学 被引量:1
8
作者 夏雅君 杨健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0年第3期225-227,共3页
在英国文坛,荒岛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从《鲁滨逊飘流记》到《蝇王》,英国文学史上产生了一系列以荒岛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随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 在英国文坛,荒岛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从《鲁滨逊飘流记》到《蝇王》,英国文学史上产生了一系列以荒岛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随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这三部荒岛经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重新审视历来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岛文学 女性主义 女性缺席
下载PDF
对比《老人与海》的小说读本和影视版本 被引量:1
9
作者 段绍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100,共2页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对此作品的研究多集中在:冰山理论、重压下的风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作家的人生哲学观、作品中的女性缺席现象等方面。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版本,在忠实于原作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多处改动,在给观众...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对此作品的研究多集中在:冰山理论、重压下的风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作家的人生哲学观、作品中的女性缺席现象等方面。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版本,在忠实于原作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多处改动,在给观众展示一个伟大老渔民形象的同时,也给观众看到了老人的另一面——对爱的呼唤,由此颠覆了小说中的女性缺席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与海》 女性缺席 爱的呼唤
下载PDF
《蝇王》中菲勒斯的否定与消解
10
作者 夏雅君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6年第4期178-179,182,共3页
戈尔丁在文学评论界,可以被认为是男权主义的推崇者。他的《蝇王》被认为是男性主义的经典,文中采用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方式写作,其中的女性角色缺失,从表象上看是一种菲勒斯中心文化观的体现。然而在文学史上,男权主义中男性的"在... 戈尔丁在文学评论界,可以被认为是男权主义的推崇者。他的《蝇王》被认为是男性主义的经典,文中采用以男性为中心的叙事方式写作,其中的女性角色缺失,从表象上看是一种菲勒斯中心文化观的体现。然而在文学史上,男权主义中男性的"在场"与女性的"缺场"是相对而言的。因此,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蝇王》,从男性存在的隐喻物衬托其"在场"性,否定和消解压抑、排挤女性为特征的菲勒斯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勒斯 父权制 女性缺席 消解
下载PDF
《聊斋志异》:错综缠绕的性别言说——蒲松龄进步妇女观的另一面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向东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6,51,共7页
蒲松龄在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集中体现的妇女观,并不像通常人们所认定的那样积极和进步,而是呈现一种混杂、错综、盘旋缠绕的形态。与时人相比,蒲氏小说中不乏同情妇女、张扬人性的层面,但与此同时,传统女祸论的影响、女性身份... 蒲松龄在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集中体现的妇女观,并不像通常人们所认定的那样积极和进步,而是呈现一种混杂、错综、盘旋缠绕的形态。与时人相比,蒲氏小说中不乏同情妇女、张扬人性的层面,但与此同时,传统女祸论的影响、女性身份的隐性缺席以及以两情相悦为表象的男性立场的婚恋观也时有表现。蒲松龄错杂交缠的妇女观可以视为性别观念进化的漫漫长途上一次意义重大的停靠和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女祸论 女性身份隐性缺席 男性中心立场
下载PDF
以“戈”代“歌”的宣言
12
作者 李逦 《艺术当代》 2012年第3期62-65,共4页
女性主义作家和艺术史家琳达·诺克林(LindaNochlin)曾经在名为《艺术新闻》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具有煽动性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她不仅质疑了艺术史中女性缺席的问题,更揭示出艺术史领域中观念的不完整性。
关键词 宣言 艺术史家 女性主义作家 女艺术家 女性缺席 不完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