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产期奶牛酮病的发病机制和预警标志物研究进展
1
作者 程林 马云 +1 位作者 马燕芬 余永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62-3473,共12页
奶牛酮病是围产期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患酮病的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下降,且易继发各种疾病,增加了治疗成本,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早期诊断和预测酮病的发生是防控的关键环节。目前,基于酮病... 奶牛酮病是围产期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患酮病的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下降,且易继发各种疾病,增加了治疗成本,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早期诊断和预测酮病的发生是防控的关键环节。目前,基于酮病相关的血液、牛乳、尿液、瘤胃液、生理活动、生产管理数据等构建了奶牛酮病预测模型。本文围绕奶牛酮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和预测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健全奶牛酮病风险预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机制 预警 标志物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奶牛酮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葛保华 戴培强 李铁新 《中国乳业》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奶牛酮病的效果,为奶牛高效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某养殖场中筛选90头酮病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西药组(氯化钙、葡萄糖、碳酸氢钠、辅酶A和地塞米松)、中药复方制剂组(加味清肝散)和中西药结合组,每...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奶牛酮病的效果,为奶牛高效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某养殖场中筛选90头酮病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西药组(氯化钙、葡萄糖、碳酸氢钠、辅酶A和地塞米松)、中药复方制剂组(加味清肝散)和中西药结合组,每组各30头,对比治疗前后病牛血酮值、治愈率、生产性能和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组病牛血酮值均有所下降,中西药结合组降低最显著,治愈率最高;中西药结合组奶牛生产性能显著优于西药组和中药复方制剂组;中西药结合组治愈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和中药复方制剂组。[结论]相比单一西药或中药治疗奶牛酮病,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更佳,可降低血酮水平,提高生产性能,减少酮病对奶牛生长和生产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西药 中药复方制剂 治疗
下载PDF
奶牛酮病的致病机制和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世玺 巴雅尔 胡亮 《中国乳业》 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
奶牛酮病作为我国奶牛养殖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其高发率对养殖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本文详细阐述了奶牛酮病的分类、危害、临床症状以及发病原因,同时对诊断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奶牛酮病根据β-羟基丁酸水平分为亚临床型和临床型。酮... 奶牛酮病作为我国奶牛养殖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其高发率对养殖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本文详细阐述了奶牛酮病的分类、危害、临床症状以及发病原因,同时对诊断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奶牛酮病根据β-羟基丁酸水平分为亚临床型和临床型。酮病对奶牛健康、产奶量、牛奶质量和繁殖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增加了牧场运营成本和风险。其发病原因多样,包括能量代谢不平衡、围产期疾病、食源性因素、饥饿状态以及特定营养素缺乏等,与糖、脂、蛋白质代谢紊乱及激素调节密切相关。在诊断方面,文章介绍了定性检测(酮粉法、试剂法、试纸条法)和定量检测(水杨醛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多种方法。本研究为奶牛酮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全面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奶牛养殖业的健康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代谢紊乱 机制 诊断方法
下载PDF
一例奶牛酮病的治疗体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鹏程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第2期91-92,共2页
酮病是奶牛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奶牛机体内营养物质代谢发生紊乱所引起的,常发生在奶牛产后3周内。因奶牛的尿、血、乳内均含有大量的酮体,故而称奶牛酮病,主要特征为酮血症、酮乳症、酮尿症和低血糖症。1发病情况2022年10月,榆树市某... 酮病是奶牛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奶牛机体内营养物质代谢发生紊乱所引起的,常发生在奶牛产后3周内。因奶牛的尿、血、乳内均含有大量的酮体,故而称奶牛酮病,主要特征为酮血症、酮乳症、酮尿症和低血糖症。1发病情况2022年10月,榆树市某奶牛养殖场,一头经产母牛,于产后16 d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喜躺卧,腹围没有增大,触诊剑状软骨或按压背部患畜敏感性并不增强,并且在接近该奶牛有股淡淡的大蒜味,故初步诊断为奶牛酮病,经治疗基本痊愈。现将诊治过程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食欲减退 经产母牛 代谢性疾 营养物质代谢 血症 尿症
下载PDF
高产奶牛酮病发病研究与防治
5
作者 仵国政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10期103-103,105,共2页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生长发育阶段经常发生的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疾发生主要受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蛋白质代谢和激素调控影响,主要因为奶牛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挥发性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代谢紊乱、酮体含量显著升高造成。...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生长发育阶段经常发生的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疾发生主要受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蛋白质代谢和激素调控影响,主要因为奶牛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挥发性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代谢紊乱、酮体含量显著升高造成。发病后还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和神经症状。需及时进行诊断,确诊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还应做好饲料搭配,奶牛生产前进行检测,减少酮病的发生,确保乳制品的质量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奶牛酮病 机理 临床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奶牛酮病的治疗与护理
6
作者 李帅宾 《河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0期40-40,共1页
奶牛酮病又被称为醋酮血病、母牛热、低糖血性酮病及产后消化不良等,是高产奶牛产后因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而造成的功能性失调代谢疾病。该病临床表现为血酮、尿酮及乳酮含量增高,消化功能障碍、体质量下降、产奶量减少等... 奶牛酮病又被称为醋酮血病、母牛热、低糖血性酮病及产后消化不良等,是高产奶牛产后因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而造成的功能性失调代谢疾病。该病临床表现为血酮、尿酮及乳酮含量增高,消化功能障碍、体质量下降、产奶量减少等症状。营养良好的经产高产奶牛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经产3~6胎的母牛发病率更高,通常发生于产后2~6周。产前也可能发病,以产后l0~30d发病率最高,该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是,多发于冬、春两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高产奶牛 代谢疾 经产 尿 消化功能障碍
下载PDF
奶牛酮病与乳成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侯秀贤 房雪 +5 位作者 刘艳敏 王岭霞 玉昊 卢士宇 梁生超 李春芳 《北方牧业》 2023年第4期24-24,共1页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40~60天内最常发生的一种以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代谢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必将引起蛋白质、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发生紊乱,代谢紊乱临床上以呈现兴奋、昏睡、血酮升高、血糖降...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40~60天内最常发生的一种以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代谢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必将引起蛋白质、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发生紊乱,代谢紊乱临床上以呈现兴奋、昏睡、血酮升高、血糖降低以及体重迅速下降,低乳或无乳为特征。奶牛酮病也称酮血病、酮尿病、醋酮血病。奶牛酮病遍及全世界各个国家,据报道,奶牛临床酮病在欧美等国家发病率达到20%,主要发生在产后14~60天的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可达34%。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对奶牛奶产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酮病发病奶牛不仅产奶量、奶质量明显下降,还会引发奶牛真胃变位、繁殖障碍病的产生,同时也易引起所产牛犊发病率较高和死亡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牛奶产量 代谢 乳成分 高产奶牛 亚临床 产奶量
下载PDF
奶牛酮病及其防治措施
8
作者 木尔扎提·阿勒腾别克 《河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4期39-40,共2页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可导致乳品产量降低,生殖障碍和健康状况下降。该文旨在回顾有关奶牛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奶牛酮病 代谢性疾 乳品产量 生殖障碍 预防和治疗
下载PDF
奶牛酮病及其预防措施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小杉 杨丰利 +2 位作者 杜玉兰 何宝祥 何山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论文简述了奶牛酮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及其对产奶量、乳汁成分、繁殖性能的影响和血酮的测定方法,以血清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1 200μmol/L作为区分健康奶牛和亚临床奶牛的临界浓度,还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奶牛酮病预防措施的... 论文简述了奶牛酮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及其对产奶量、乳汁成分、繁殖性能的影响和血酮的测定方法,以血清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1 200μmol/L作为区分健康奶牛和亚临床奶牛的临界浓度,还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奶牛酮病预防措施的最新研究情况,预防措施包括防止奶牛产前过肥或过瘦、增强奶牛食欲、使用添加剂、避免劣质饲料和应激因素等,此外,有条件的奶牛场还应及时建立酮病监测和预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危害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复合菌发酵剂对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金凤 曹智高 +2 位作者 庞歌 柴建亭 李培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7-119,共3页
体外优选4种酵母菌,作为奶牛新型复合菌发酵剂,对临床上确诊为患有奶牛酮病的患牛进行治疗试验。通过对饲喂复合菌发酵剂前后奶牛临床表现对比、血液常规检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患病奶牛服用复合菌发酵剂后,具有明显的升高血... 体外优选4种酵母菌,作为奶牛新型复合菌发酵剂,对临床上确诊为患有奶牛酮病的患牛进行治疗试验。通过对饲喂复合菌发酵剂前后奶牛临床表现对比、血液常规检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患病奶牛服用复合菌发酵剂后,具有明显的升高血糖、降低血酮的作用,对奶牛酮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发酵剂 奶牛酮病 治疗
下载PDF
Ⅱ型奶牛酮病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闯 孙秀军 +8 位作者 杜世琦 王利民 张才 刘国文 李小兵 谢光洪 王哲 夏成 张洪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奶牛酮病 Ⅱ型 营养代谢 高血糖 奶牛
下载PDF
奶牛酮病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江精华 何宝祥 +2 位作者 黄迪 韦振荣 梁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B08期94-96,共3页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介绍奶牛酮病血液生化诊断指标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血糖
下载PDF
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及季节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刘德义 姚传珠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3-4,共2页
通过对某奶牛场10年来奶牛酮病发病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关系密切,而与季节关系不密切。同时奶牛酮病对产后配种也有一定影响。奶牛酮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代谢性疾病... 通过对某奶牛场10年来奶牛酮病发病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关系密切,而与季节关系不密切。同时奶牛酮病对产后配种也有一定影响。奶牛酮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代谢性疾病。特征是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酮病在世界各国高产乳牛群中发病率甚高,所造成的危害很大。Show估计,美国每年有一百万病例,或者4%的发病率,Payne报道英国有2%的发病率。我国目前尚无正式统计资料,但随着高产奶牛群的出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规模较大的集约化饲养场,如何搞好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减少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份、季节关系的分析和酮病对奶牛产后配种天数影响的统计,为大型饲养场如何加强对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胎次 产奶量 泌乳月 季节 产后配种
下载PDF
奶牛酮病对机体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照磊 夏成 +7 位作者 张洪友 舒适 刘健男 王博 姚远 寇利军 孙志军 史国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30,共4页
在黑龙江省某集约化奶牛场采集产后14 d、21 d的75头奶牛乳样和血样,通过酮粉法定性判定酮病,测定血浆β-羟丁酸(BHBA)、游离性脂肪酸(NEFA)和血糖(Glu)的含量,记录试验牛泌乳量、左方变位发生和受胎天数。结果显示:该牛场酮病发病率为4... 在黑龙江省某集约化奶牛场采集产后14 d、21 d的75头奶牛乳样和血样,通过酮粉法定性判定酮病,测定血浆β-羟丁酸(BHBA)、游离性脂肪酸(NEFA)和血糖(Glu)的含量,记录试验牛泌乳量、左方变位发生和受胎天数。结果显示:该牛场酮病发病率为41.33%;酮粉检测乳酮判定酮病效果假阳性为9.4%,假阴性为3.9%、准确率为89.2%±2.4%;泌乳量在产后14 d极显著低于同期健康组(P<0.01),而产后21 d酮病组比同期健康组降低4.3 Kg,但差异不显著;酮病组奶牛成功受精时间极显著长于健康组(P<0.01);酮病奶牛Glu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NEFA和BHBA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奶牛发生左方变位前3-7 d的血浆BHBA水平达到酮病水平。结论:该牛场奶牛酮病发病率高.病牛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但多数在产后21 d能自我恢复;酮病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和正常代谢;酮粉法假阳性高、特异性低,但假阴性率低、敏感性高和准确性较高,故它应广泛的用于现场快速诊断奶牛酮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左方变位 泌乳量 繁殖性能 理化指标 粉法评估
下载PDF
奶牛酮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子威 徐世文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奶牛酮病 代谢性疾 经济损失 泌乳牛 发生率 血症 产犊后 奶产量
下载PDF
奶牛酮病的发病机理研究现状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修明 张洪友 +1 位作者 袁子国 王德志 《中国牛业科学》 2008年第3期29-31,共3页
本文主要就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及其防治作一简要的综述,旨在对奶牛酮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奶牛酮病 机理 防治策略
下载PDF
奶牛酮病的发病机理研究概述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宁 程喜荣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第1期46-48,共3页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病、群发病,本文就奶牛酮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其防治策略进行简要的综述,旨在为奶牛疾病防控提供应对策略。
关键词 奶牛酮病 机理 防治策略
下载PDF
奶牛酮病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玉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36,共4页
为了研究奶牛酮病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规模奶牛场和散养户共450头奶牛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规模奶牛场发病率为14.69%,而散养户发病率高达36.92%,其中规模奶牛场的瘫痪型、神经型及消化型酮病分别比散养户低7.16%(P<0.05)、6... 为了研究奶牛酮病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规模奶牛场和散养户共450头奶牛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规模奶牛场发病率为14.69%,而散养户发病率高达36.92%,其中规模奶牛场的瘫痪型、神经型及消化型酮病分别比散养户低7.16%(P<0.05)、6.1%(P<0.05)和8.96%(P<0.05);秋季发病率比冬季、夏季和春季分别高3.34%(P>0.05)、10.89%(P<0.05)、13.78%(P<0.05);受胎率健康组比酮病组高出50%,差异极显著(P<0.01);4胎以上发病率高达47.22%,分别比1胎~4胎高出42.16%(P<0.01)、32.13%(P<0.01)、29.86%(P<0.01)、10.75%(P<0.05);泌乳量在31kg以上的奶牛其发病率高达47.76%,分别比泌乳量在21kg^30kg、11kg^20kg、10kg以下的发病率高12.31%(P<0.05)、19.86%(P<0.01)、25.36%(P<0.01),患病前,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为17.32kg,而发病后泌乳量降低至7.89kg,差异极显著(P<0.01);患病后,其乳成分也发生较大变化,其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及乳干物质分别比患病前降低了1.07%、0.56%、0.73%及3.47%,差异显著(P<0.05)。奶牛酮病发病具有一定规律性,可导致奶牛情期延迟、受胎率下降、淘汰率增大、泌乳性能下降及乳质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酮病 生产性能 受胎率 泌乳量 乳成分
下载PDF
奶牛酮病的检测和预防措施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丰利 何宝祥 +3 位作者 李恭贺 马径军 苏文伟 胡晶 《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随着高产奶牛的增多,酮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监测手段主要从尿液、乳汁和血液中定性或定量地测定酮体。根据发病原因,预防应当从饲养管理方面着手,提高产后奶牛干物质摄入量和限制奶量增速过快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关键词 奶牛酮病 检测方法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简易测试法在奶牛酮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永红 孙建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奶牛酮病 临床应用 简易测试法 碳水化合物饲料 脂肪饲料 代谢紊乱 生化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