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近年来,话语分析和民族志的方法都成为传播学关注的焦点。由费尔克拉夫(Fairclough)和范迪克(Van Dijk)等人推动的批判话语分析(CDA)是连接语言文本与其所在社会文化的语境的分析桥梁。然而从语言和文本本身出发的研究无法将言语行为看作在具体传播情境下社会互动的产物。与批判话语分析不同,"传播民族志"从传播实践出发,将话语放置在特定的"言语共同体"和具体的"传播实践"场景之中加以考察。利用民族志的方法,"传播民族志"(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简称Eo C)旨在说明不同的言语主体,如何通过调用内在或外在于该"言语共同体"的话语和传播资源建构自己的"传播资质",从而建构权力秩序。利用"传播民族志"的框架,通过分析在一个特定的互动场景中(晚饭聚餐),研究者与数位精神科护士讨论"何为钟情妄想症"的"传播实践",说明,在特定情境下,话语的特定意义是不同言语主体言语行为互动和实践的结果。与批判话语分析相补充,"传播民族志"帮助研究者更好理解话语是如何通过日常的"传播实践"建构自身的合法性,以及在一个多重话语并置甚或冲突的情境下,作为"传播资源"的话语,如何对不同"言语主体"施加权力并形塑特定话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