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1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妇女观对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作用探析
1
作者 方可 吕林倥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24-30,共7页
习近平妇女观对于新时代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妇女在家庭生活依托、家教关键作用、家风传承塑造中的价值不可替代。妇女是家庭的生活依托,要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生活保障、情感纽带、榜样示... 习近平妇女观对于新时代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妇女在家庭生活依托、家教关键作用、家风传承塑造中的价值不可替代。妇女是家庭的生活依托,要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生活保障、情感纽带、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建设文明家庭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在家庭赓续相传有着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妇女在家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传承红色家风、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涵养新时代家风,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实现家国同构的共治共荣的繁荣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妇女观 家庭 家教 家风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传播
2
作者 王鲁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5-32,共8页
法律传播不仅使公众了解法律信息,更可以引导公众的态度和行为。2022年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作为落实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保障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其修订内容和修订程序通过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 法律传播不仅使公众了解法律信息,更可以引导公众的态度和行为。2022年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作为落实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保障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其修订内容和修订程序通过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向公众传递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定和历次修订的传播经验,可以指导新媒介环境下该法律的传播实践,进一步助力妇女全面发展,推动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妇女权益保障法 法律传播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红灯》周刊研究
3
作者 张冬冬 许洛苗 姜瑞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红灯》周刊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南昌创办的一份重要刊物。文章通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理论工具,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红灯》周刊中的内容进行研究,探讨《红灯》周刊办刊实践中的重要性别理念,希冀梳理和发掘中国共产党早期办报与... 《红灯》周刊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南昌创办的一份重要刊物。文章通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理论工具,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红灯》周刊中的内容进行研究,探讨《红灯》周刊办刊实践中的重要性别理念,希冀梳理和发掘中国共产党早期办报与办刊实践中的性别观念,管窥我党早期的妇女工作理念。研究发现,虽不是专门的女性杂志,但《红灯》周刊刊发大量与女性议题相关的文章,展现了女性的多元角色与形象,彰显了女性的多元表达,鼓励了女性的权利意识觉醒,理解并支持女性在实际的斗争中争取性别平等。研究认为,在办刊实践中,《红灯》周刊一贯秉承和坚持“解放”与“发展”两大主题。其中,对于“解放”的主题,《红灯》周刊注重廓清“性别平等”的基本理念,尊重男女两性的客观差异;对于“发展”的主题,《红灯》周刊则通过鼓励女性自主生活、自由恋爱与婚姻自主、参与政治以及争取平等的教育权利等方面来体现。在办刊实践中,《红灯》周刊较好地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工作理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先进妇女工作理念对妇女的斗争的理解、鼓励、支持与引导。这些先进的办刊工作理念、工作方法与斗争策略,对今天的媒介实践与性别研究仍有较大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灯》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共产党早期办报 解放 发展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妇女观的理论发展、内涵演变及当代启示
4
作者 谭佳乐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8期65-68,共4页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把实现妇女解放和发展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丰富价值内涵的中国共产党妇女观,为我国妇女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要积...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把实现妇女解放和发展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丰富价值内涵的中国共产党妇女观,为我国妇女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要积极汲取历代领导人的妇女工作经验,给予我国妇女工作以重要启迪,进而推动妇女实现更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妇女观 理论发展 内涵演变 当代启示
下载PDF
传统妇女观与中国女性社会地位问题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光 杨光 陈秀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6-39,共4页
传统妇女观的核心理论是男尊女卑思想。它对中国女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她们完全沦入被压迫,被奴役的境地。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斗争,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仍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整个社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 传统妇女观的核心理论是男尊女卑思想。它对中国女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她们完全沦入被压迫,被奴役的境地。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斗争,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仍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整个社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女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妇女观 女性 社会地位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女性学基本理论建设 被引量:7
6
作者 魏国英 康沛竹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7,共8页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中国女性学基本理论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思想,女性学揭示女性的本质、特征、存在状态及其发展规律。21世纪,中国女性学须创新;须坚持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对现实中国女性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探讨;须吸收和借鉴...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中国女性学基本理论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思想,女性学揭示女性的本质、特征、存在状态及其发展规律。21世纪,中国女性学须创新;须坚持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对现实中国女性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探讨;须吸收和借鉴国外女性学,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学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女性学
下载PDF
女性主体性: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一种新解读 被引量:50
7
作者 赵小华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5,60,共7页
主体问题一直是哲学发展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其解决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体性,使之更加自觉、能动、积极、创造性地从事某种活动,显示出作为主体的自主自觉和独立自由特性。对女性主体性的探讨早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熏马... 主体问题一直是哲学发展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其解决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体性,使之更加自觉、能动、积极、创造性地从事某种活动,显示出作为主体的自主自觉和独立自由特性。对女性主体性的探讨早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熏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旨在控诉女性被奴役的不合理性,揭示女性与男性同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当享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有选择和创造新生活的权利,其实质就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失却了的妇女主体性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主体性 女性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下载PDF
论宋庆龄的妇女观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淑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7-83,共7页
宋庆龄的妇女观,是其光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资产阶级妇女观到无产阶级妇女观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其从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大体是一致的。她不仅认识了妇女解放的正确道路,而且将妇女解放提到世界被压迫妇女解放... 宋庆龄的妇女观,是其光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资产阶级妇女观到无产阶级妇女观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其从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大体是一致的。她不仅认识了妇女解放的正确道路,而且将妇女解放提到世界被压迫妇女解放的高度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妇女观 无产阶级妇女观 质的飞跃 妇女解放
下载PDF
唐朝妇女观之嬗变与社会政治 被引量:21
9
作者 孙顺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唐朝妇女观大体经历四变,其变化与唐朝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密切相关:唐太宗令寡妇再嫁,突破了正统妇女贞节观的限制,挖掘了妇女在人类自身繁衍、发展生产等方面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为实现‘贞观之治”提供了条件。武则天当皇帝,冲... 唐朝妇女观大体经历四变,其变化与唐朝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密切相关:唐太宗令寡妇再嫁,突破了正统妇女贞节观的限制,挖掘了妇女在人类自身繁衍、发展生产等方面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为实现‘贞观之治”提供了条件。武则天当皇帝,冲击了正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妇女的自然天性和社会能力得到在整个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释放。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一方面限制妇女干政,以巩固皇位,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又给妇女在婚姻、社交等社会生活方面的自由,这种相对开放自由的妇女观显示了唐朝盛世统治者的自信开放、务实进取和多情多欲的性格,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和生气。以唐宣宗为代表的唐朝后期统治者加强对妇女的正统礼法控制,妇女观逐渐向宋明理学过渡,对妇女的桎梏束缚已远远超过了稳定封建秩序的实际需要,这正是衰世的表征和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妇女观 社会政治 寡妇再嫁 正统礼法控制
下载PDF
毛泽东与陈独秀妇女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乌尼日 庞惠 韦诸霞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毛泽东与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是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者,他们虽然都是男性,却十分关注妇女的命运,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指导,分析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主张女子接受正规教育,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成为自己命... 毛泽东与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是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者,他们虽然都是男性,却十分关注妇女的命运,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指导,分析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主张女子接受正规教育,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和男子一道肩负起改造社会的重任。但他们又因政治素养的差异和革命实践道路的不同,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贡献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陈独秀 妇女观比较 妇女解放运动
下载PDF
威廉·福克纳的南方妇女观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黎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2-76,共5页
福克纳关注美国南方妇女 ,妇女人物在其小说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福克纳在塑造这些妇女形象时 。
关键词 妇女形象 福克纳 小说 南方妇女观 文学评论 美国
下载PDF
儒家妇女观与现代女子教育 被引量:6
12
作者 阎广芬 张杨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6,共4页
本文在纵向考察了诸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和“无才便是德”的儒家妇女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现代妇女教育,如“四自”的女子理想信念教育,女儿一妻子—母亲—事业的人生教育和提高素质、不断更新知识的终身教育。
关键词 儒家 妇女观 理想信念教育 人生教育 终身教育 女子教育
下载PDF
百年回眸:“五四”期间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研究述评
13
作者 张小玲 王永强 《真情》 2021年第10期209-211,共3页
本文将整理、分析近十年来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五四’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妇女观”三个主题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展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实践历程、理... 本文将整理、分析近十年来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五四’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妇女观”三个主题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展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实践历程、理论贡献、当代价值,展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议题的前进方向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五四’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妇女观 研究述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现代路径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文联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片面传播到广泛传播、正式确立,进而实现本土化、民族化。这一历史过程,折射了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演进趋势。面临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中国现实妇女问题的双重挑战,创新与发展成为当代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片面传播到广泛传播、正式确立,进而实现本土化、民族化。这一历史过程,折射了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演进趋势。面临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中国现实妇女问题的双重挑战,创新与发展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惟一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近代中国 历史命运 现代路径
下载PDF
洛克与卢梭妇女观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巍 丁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0-93,共4页
洛克(1632—1704)与卢梭(1712—1778)都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哲学家关注的人物,他们的妇女观在近代哲学家中颇有代表性。洛克代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他联系君权神授论对父权制进行批判,提出较为开明的妇女观,因... 洛克(1632—1704)与卢梭(1712—1778)都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哲学家关注的人物,他们的妇女观在近代哲学家中颇有代表性。洛克代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他联系君权神授论对父权制进行批判,提出较为开明的妇女观,因此被一些西方学者视为女性主义哲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观 女性主义哲学 洛克 卢梭 社会契约论 父权制 自由和平等 妇女地位 男女两性 后现代
下载PDF
古希腊人妇女观的衍变 被引量:7
16
作者 裔昭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36,共11页
在古代和中世纪,希腊人具有尊重妇女和歧视妇女两种不同的传统,但后一种传统占了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希腊人妇女观衍变的追溯,对希腊妇女地位的变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出剖析。
关键词 古希腊 妇女观 衍变 发展
下载PDF
从《镜花缘的引论》等文看胡适的妇女观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文华 孟晖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2-115,共4页
胡适在《镜花缘的引论》等著作中提出过许多有关妇女解放、妇女教育等社会问题的重要观点,并在现实社会中积极加以倡导。胡适妇女观的实质在于培养独立的人格、建立健全的社会,这显然受到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胡适的妇女解放思想... 胡适在《镜花缘的引论》等著作中提出过许多有关妇女解放、妇女教育等社会问题的重要观点,并在现实社会中积极加以倡导。胡适妇女观的实质在于培养独立的人格、建立健全的社会,这显然受到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胡适的妇女解放思想,推动了"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今天看来仍有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妇女观 独立人格 健全社会
下载PDF
俞正燮的人权意识及其妇女观评述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适端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0-144,共5页
通过研究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存稿》两稿中有关妇女问题的考证之文,指出这位布衣学者对妇女问题的精辟议论和卓见,充满着朴素的人权意识和男女平等思想,他的妇女观在那个时代具有超前意识,是近代提倡男女平等之说的先驱,并对后世... 通过研究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存稿》两稿中有关妇女问题的考证之文,指出这位布衣学者对妇女问题的精辟议论和卓见,充满着朴素的人权意识和男女平等思想,他的妇女观在那个时代具有超前意识,是近代提倡男女平等之说的先驱,并对后世乃至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的倡导者们如蔡元培、周作人、鲁迅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正燮 男女平等 人权 妇女观
下载PDF
海明威的妇女观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治良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75-77,共3页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代小说家。本世纪20年代他曾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于世。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他的长短篇小说的背景多是一个被战争破坏了的萧条社会,一个墮落的世界。战争摧毁了...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代小说家。本世纪20年代他曾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于世。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他的长短篇小说的背景多是一个被战争破坏了的萧条社会,一个墮落的世界。战争摧毁了一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灵;他们对前途既无信心,又无希望,因而成为所谓“迷惘的一代”。战后社会经济的萧条,搞乱了人们的道德价值,更使女人堕落,而女人又去糟蹋男人。女人的淫乱,已成为人类生存最具破坏力的因素之一。因此,海明威的多数作品都贯穿着男女之间关系的描写。海明威是一个在个性上充满许多矛盾的人物。他即十分慷慨,又极端自私;他热爱生活,同时又一直不停地思考着死亡;他一生刚勇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小说 迷惘的一代 现代小说家 厄内斯特 热爱生活 德里克 永别了 武器 斯泰因 布莱特 妇女观
下载PDF
父权文化传统的反叛者还是继承者?——论笛福的妇女观 被引量:6
20
作者 关合凤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79-82,共4页
英国小说之父笛福也是主张男女平等的有识之士。但笛福的妇女观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父权意识 ,他塑造的妇女形象是否可归属于反传统范畴 ,对此批评家们莫衷一是。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笛福作... 英国小说之父笛福也是主张男女平等的有识之士。但笛福的妇女观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父权意识 ,他塑造的妇女形象是否可归属于反传统范畴 ,对此批评家们莫衷一是。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笛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解读 ,阐明笛福作为英国小说史上第一个赋予女性在作品中中心地位之人 ,真诚地关心妇女、同情妇女。但身为启蒙时期的男性 ,他无法完全摆脱父权社会的传统意识 ,其解放妇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福 《摩尔·弗兰德斯》 《罗克珊娜》 女性形象 妇女观 英国 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