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代妇女贞节观淡化微议
被引量:
2
1
作者
唐玉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32-35,24,共5页
辽代妇女贞节观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契丹族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反映了契丹妇女在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契丹故俗中婚姻观念的进步因素。贞节观的淡化是受契丹民族固有的草原文化,以及隋...
辽代妇女贞节观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契丹族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反映了契丹妇女在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契丹故俗中婚姻观念的进步因素。贞节观的淡化是受契丹民族固有的草原文化,以及隋唐五代婚姻中开放风气等因素的影响。贞节观的淡化,使契丹妇女敢于争取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契丹女性为辽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辽代
契丹
妇女贞节观
影响
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吴地妇女再婚观
2
作者
许周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112-116,共5页
中国社会历史上妇女再婚观的演变,以宋代为分水岭。宋之前,社会各阶层对此有着较为开明的观念。宋之后,封建统治者大肆提倡妇女的抱贞守节,至明清二朝,对妇女再婚的桎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诚然,吴地是华夏版图中的一块,吴民们对妇女...
中国社会历史上妇女再婚观的演变,以宋代为分水岭。宋之前,社会各阶层对此有着较为开明的观念。宋之后,封建统治者大肆提倡妇女的抱贞守节,至明清二朝,对妇女再婚的桎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诚然,吴地是华夏版图中的一块,吴民们对妇女再婚的观念,有着与全社会同步发展的共性——日趋禁锢;然而又因吴地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有着二律背反、双向发展的区域特色——宽泛与禁锢共存。由于在官方史书和文人儒生的野史笔记中侧重于宣扬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训谕戒律,褒奖贞女烈妇,极易局限视野,从而忽略了吴民们的宽容观念和习俗。社会生活是多层次的,纷繁复杂的。本文试图从不同层面的社会习俗中,寻求吴俗妇女再婚观演变的真实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统治者
社会各阶层
纲常名教
商品经济
明清
寡妇
习俗
封建伦理
程朱理学
妇女贞节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宋代妇女改嫁盛行的原因
被引量:
12
3
作者
宋东侠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93-95,共3页
论宋代妇女改嫁盛行的原因宋东侠谈及来代妇女改嫁问题,许多人会很自然地联系到理学,认为受此影响,宋代妇女没有自主权,故在婚姻关系上理应从一而终,但事实并非如此。宋代从法津规定到社会观念、实际生活.女子更嫁之事可谓屡见不...
论宋代妇女改嫁盛行的原因宋东侠谈及来代妇女改嫁问题,许多人会很自然地联系到理学,认为受此影响,宋代妇女没有自主权,故在婚姻关系上理应从一而终,但事实并非如此。宋代从法津规定到社会观念、实际生活.女子更嫁之事可谓屡见不鲜。亦即改嫁不仅为法律所允许,且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妇女
妇女贞节观
士大夫
统治思想
夷坚志
贞节
观
念
封建礼教
法律规定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嘉靖河间府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学礼教的发展与中国妇女相夫教子的作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何静之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4年第3期88-96,共9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义教化的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封建礼教对中国古代妇女的道德规范与行为约束,也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古代妇女都是处于男尊女卑的...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义教化的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封建礼教对中国古代妇女的道德规范与行为约束,也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古代妇女都是处于男尊女卑的状况,被“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等伦理道德观念所约束。但是,由于每一具体朝代,每一具体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妇女的地位、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而且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仅只哺育了中华男儿,同时也在哺育着中华女儿,因此,中国古代妇女在受到重重束缚的情况下,仍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本文仅就儒学礼教的发展与中国妇女相夫教子的传统问题讲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妇女
宗法制度
古代
妇女
《女诫》
封建礼教
中国传统文化
“三纲”
儒家思想
董仲舒
妇女贞节观
原文传递
题名
辽代妇女贞节观淡化微议
被引量:
2
1
作者
唐玉萍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32-35,24,共5页
文摘
辽代妇女贞节观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契丹族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反映了契丹妇女在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契丹故俗中婚姻观念的进步因素。贞节观的淡化是受契丹民族固有的草原文化,以及隋唐五代婚姻中开放风气等因素的影响。贞节观的淡化,使契丹妇女敢于争取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契丹女性为辽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辽代
契丹
妇女贞节观
影响
作用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吴地妇女再婚观
2
作者
许周鹣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112-116,共5页
文摘
中国社会历史上妇女再婚观的演变,以宋代为分水岭。宋之前,社会各阶层对此有着较为开明的观念。宋之后,封建统治者大肆提倡妇女的抱贞守节,至明清二朝,对妇女再婚的桎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诚然,吴地是华夏版图中的一块,吴民们对妇女再婚的观念,有着与全社会同步发展的共性——日趋禁锢;然而又因吴地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有着二律背反、双向发展的区域特色——宽泛与禁锢共存。由于在官方史书和文人儒生的野史笔记中侧重于宣扬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训谕戒律,褒奖贞女烈妇,极易局限视野,从而忽略了吴民们的宽容观念和习俗。社会生活是多层次的,纷繁复杂的。本文试图从不同层面的社会习俗中,寻求吴俗妇女再婚观演变的真实轨迹。
关键词
封建统治者
社会各阶层
纲常名教
商品经济
明清
寡妇
习俗
封建伦理
程朱理学
妇女贞节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宋代妇女改嫁盛行的原因
被引量:
12
3
作者
宋东侠
机构
青海教育学院政史系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93-95,共3页
文摘
论宋代妇女改嫁盛行的原因宋东侠谈及来代妇女改嫁问题,许多人会很自然地联系到理学,认为受此影响,宋代妇女没有自主权,故在婚姻关系上理应从一而终,但事实并非如此。宋代从法津规定到社会观念、实际生活.女子更嫁之事可谓屡见不鲜。亦即改嫁不仅为法律所允许,且遍...
关键词
宋代
妇女
妇女贞节观
士大夫
统治思想
夷坚志
贞节
观
念
封建礼教
法律规定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嘉靖河间府志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礼教的发展与中国妇女相夫教子的作用
被引量:
4
4
作者
何静之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4年第3期88-96,共9页
文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义教化的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封建礼教对中国古代妇女的道德规范与行为约束,也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古代妇女都是处于男尊女卑的状况,被“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等伦理道德观念所约束。但是,由于每一具体朝代,每一具体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妇女的地位、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而且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仅只哺育了中华男儿,同时也在哺育着中华女儿,因此,中国古代妇女在受到重重束缚的情况下,仍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本文仅就儒学礼教的发展与中国妇女相夫教子的传统问题讲几点看法。
关键词
中国
妇女
宗法制度
古代
妇女
《女诫》
封建礼教
中国传统文化
“三纲”
儒家思想
董仲舒
妇女贞节观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D [政治法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代妇女贞节观淡化微议
唐玉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古代吴地妇女再婚观
许周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宋代妇女改嫁盛行的原因
宋东侠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儒学礼教的发展与中国妇女相夫教子的作用
何静之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4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