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姓氏书的编纂及其特征
1
作者 李婷婷 《贵州文史丛刊》 2023年第4期39-47,共9页
我国古代的姓氏书编纂,在魏晋至隋唐时期以官修为主。到了宋代,其编纂逐渐由官修演变为以私修为主。宋代姓氏书的编纂在体例和内容等方面,较之前代都出现了较大变化。本文以历代文献典籍为依据,对宋代姓氏书的编纂背景、编纂缘由、取材... 我国古代的姓氏书编纂,在魏晋至隋唐时期以官修为主。到了宋代,其编纂逐渐由官修演变为以私修为主。宋代姓氏书的编纂在体例和内容等方面,较之前代都出现了较大变化。本文以历代文献典籍为依据,对宋代姓氏书的编纂背景、编纂缘由、取材特点、编纂体例和内容特色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体现宋代姓氏书编纂的全貌,为学界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姓氏书 编纂 特征
下载PDF
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虞万里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9-129,共11页
姓氏产生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其总数已累积至二万多条,而我们对姓氏之研究、分类、汇编也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西周设有掌管姓氏世系之机构,战国时已有掇集姓氏之单篇文献流传。东汉王符率先对姓氏进行分类,使我们对先秦姓氏有... 姓氏产生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其总数已累积至二万多条,而我们对姓氏之研究、分类、汇编也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西周设有掌管姓氏世系之机构,战国时已有掇集姓氏之单篇文献流传。东汉王符率先对姓氏进行分类,使我们对先秦姓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六朝因九品中正制的铨选制度,使姓氏与谱牒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唐代虽以科举取士选官,却仍未摆脱世族门第理念,所以自刘宋曾产生一部纯粹姓氏书——何承天《姓苑》后,一直都得不到独立的完善和发展,即使是享誉学林的林宝《元和姓纂》,仍然带有谱系的性质。五代战乱,谱牒散佚殆尽,宋代虽亦大量修谱,旨在收族而不在矜伐门第,故产生了类似于词典的姓氏书《姓解》。伴随着韵书的成熟与完善,姓氏书开始用韵来编排。南北宋之交,郑樵《氏族略》对姓氏的分类与研究,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对姓氏的考证,成为姓氏书发展史上的双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氏 牒谱 姓氏书 姓氏分类 姓氏辩证
下载PDF
邓名世与《古今姓氏书辩证》——兼谈宋代姓氏谱牒学的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力平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9,共9页
郑樵《通志·氏族略序》在论及姓氏谱系之学的历史时曾做出这样的判断:“姓氏之学,最盛于唐”,但他认为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受郑樵此说影响,学者亦多认为五代以后的姓氏谱系之学... 郑樵《通志·氏族略序》在论及姓氏谱系之学的历史时曾做出这样的判断:“姓氏之学,最盛于唐”,但他认为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受郑樵此说影响,学者亦多认为五代以后的姓氏谱系之学与前代相比已经式微,后继乏人。然而事实上,入宋以后,姓氏谱系之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氏 宋代 谱牒学 谱系 郑樵 五代 氏族 家世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
原文传递
《古今姓氏书辨证》校点本的成就和遗憾
4
作者 陳尚君 《古典文献研究》 2007年第1期54-60,共7页
中古士族研究是近年以来的学术热点。汉唐间记载姓氏源起的著作颇多,但记载士族谱系的著作,只有唐宋人的三部著作,即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十卷、北宋欧阳修主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南宋初鄧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正》四十卷... 中古士族研究是近年以来的学术热点。汉唐间记载姓氏源起的著作颇多,但记载士族谱系的著作,只有唐宋人的三部著作,即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十卷、北宋欧阳修主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南宋初鄧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正》四十卷。《元和姓纂》详记汉魏以来各姓的重要人物及世系传承,于世家大族记述较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姓氏书辨证 姓纂 南宋初 校点本 汉魏 姓氏 林宝 姓解 世家大族 整理本
原文传递
《新编古今姓氏遥华韵》编纂流传价值考
5
作者 金传道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09-122,共14页
《文渊阁书目》等著录之《姓氏遥华》,即今传洪景脩编《新编古今姓氏遥华韵》。此书自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动笔,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始成书。全书按天干分为十集,凡九十八卷。体例主要参考《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但亦有所创新。初... 《文渊阁书目》等著录之《姓氏遥华》,即今传洪景脩编《新编古今姓氏遥华韵》。此书自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动笔,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始成书。全书按天干分为十集,凡九十八卷。体例主要参考《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但亦有所创新。初刻于至大三年(1310年),今存者唯有明清抄本:明抄本两种,清抄本六种。要研究姓氏书的发展史,特别是研究合谱牒、传记为一书体例的姓氏书,《新编古今姓氏遥华韵》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史价值。此书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用以校勘、辑佚和研究相关古籍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编古今姓氏遥华韵》 姓氏书 版本 文献价值
下载PDF
论中华姓氏(上) 被引量:5
6
作者 谢钧祥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33-38,41,共7页
姓氏,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也就是人的根。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我国的姓氏书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是五彩缤纷,蔚为大... 姓氏,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也就是人的根。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我国的姓氏书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是五彩缤纷,蔚为大观。研究中华民族的姓氏,是一门科学,我们称之谓“中华姓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氏寻根 姓与氏 演变 姓氏书 姓氏
下载PDF
简介“右”用作姓氏
7
作者 霭堂 《临沂师专学报》 1989年第Z1期120-120,共1页
左、右二字都可以用作姓氏。1985年第6期《文史知识》在《尊左与尊右的源与流》一文中,曾有“中国姓氏有‘左’而无‘右’”的说法,但实际上我国用“右”字作姓氏的,比用“左”字的还要多。例如:①右汉有右公弼,宋有右嘉祥(见《万姓统谱... 左、右二字都可以用作姓氏。1985年第6期《文史知识》在《尊左与尊右的源与流》一文中,曾有“中国姓氏有‘左’而无‘右’”的说法,但实际上我国用“右”字作姓氏的,比用“左”字的还要多。例如:①右汉有右公弼,宋有右嘉祥(见《万姓统谱》)。②右公卫右公子之职,后以官为右公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③右尹楚公子辛为右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姓氏书辨证 右尹 子辛 通志·氏族略 二字 中国人名大辞典 公弼 姓纂 比用 嘉祥
下载PDF
中国的姓氏学
8
作者 曹涛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47-48,共2页
中国姓氏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典籍浩繁。上古口耳相传的姓氏流源因无文字,无法稽核证实,只能依从后世史书的补叙。周代各诸侯国的史官,均对本国诸侯的世系作了详尽的记载。据说春秋时,周之史伯,鲁之众仲,晋之胥臣,郑之公孙挥,楚之观射父... 中国姓氏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典籍浩繁。上古口耳相传的姓氏流源因无文字,无法稽核证实,只能依从后世史书的补叙。周代各诸侯国的史官,均对本国诸侯的世系作了详尽的记载。据说春秋时,周之史伯,鲁之众仲,晋之胥臣,郑之公孙挥,楚之观射父,皆善言族氏,但没有著述。其中古老的侯国,还对最早的氏族源头作了追述。例如陈国为虞舜之后,妫姓,出于颛顼氏。杞、鄫、越三国,夏禹之后,姒姓,也出于颛顼氏。宋国为殷商之后,子姓,出于高辛氏等。这些国家的史料,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湮没。但还可以从《尚书》、《春秋》、《左传》、《诗经》等先秦经籍中,寻觅到一些踪迹。所有这些有关姓氏起源的资料,应属于史学研究的范畴,还不能算是研究姓氏的姓氏学。姓氏学作为一门专门学问来研究,始于汉代。汉高祖刘邦统一寰宇之后,为了能使刘姓的统治国祚久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氏 虞舜 诸侯国 汉高祖刘邦 口耳相传 宋国 专门学问 射父 古今姓氏书辨证 通志·氏族略
下载PDF
华姓渊源
9
作者 徐栩 徐晶 《中州今古》 2002年第6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古今姓氏书辨证 微子启 第二声 宋国 西周青铜器 西岳华山庙碑 寻根问祖 庶兄 春秋时期 仲康
下载PDF
稿本《三古人苑》与张澍《姓氏五书》刍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永林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3,189,共6页
张澍为清代甘肃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姓氏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其青年时期撰写的《三古人苑》是张澍研究姓氏学的滥觞之作,成为张澍以后进一步研究姓氏学的资料渊薮。《三古人苑序》奠定了张澍姓氏学研究的四大方向,对完成于道光十八... 张澍为清代甘肃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姓氏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其青年时期撰写的《三古人苑》是张澍研究姓氏学的滥觞之作,成为张澍以后进一步研究姓氏学的资料渊薮。《三古人苑序》奠定了张澍姓氏学研究的四大方向,对完成于道光十八年的集大成之作《姓氏五书》而言功不可没。故《三古人苑》与《姓氏五书》之间有内在的紧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澍 《三古人苑》 滥觞 姓氏
原文传递
唐代武氏世系史料源流关系辨析
11
作者 李轶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216-224,共9页
唐代武氏家族世系主要见于《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与《古今姓氏书辩证》,其记载有同有异。岑仲勉先生以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主要史源为《元和姓纂》,但研读武华以前世系,有充分理据可证其间并没有直接的渊... 唐代武氏家族世系主要见于《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与《古今姓氏书辩证》,其记载有同有异。岑仲勉先生以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主要史源为《元和姓纂》,但研读武华以前世系,有充分理据可证其间并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而当各有史料来源,其记载可互为补充。《古今姓氏书辩证》则抄撮《元和姓纂》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而成,且以前者为其主要的史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氏世系 《元和姓纂》 《宰相世系表》 《古今姓氏书辩证》 史源
下载PDF
越王勾践之裔欧阳氏的分布
12
作者 何光岳 《江西文物》 1991年第2期53-62,共10页
欧阳氏的祖先,乃春秋时越王勾践之支孙,封于乌程欧阳亭,因以为氏,汉唐时,以乐安、渤海为郡望,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一、姓氏谱书所载欧阳氏的起源几乎所有的姓氏谱书所载欧阳氏的祖先,为春秋时越王勾践之支孙的后裔... 欧阳氏的祖先,乃春秋时越王勾践之支孙,封于乌程欧阳亭,因以为氏,汉唐时,以乐安、渤海为郡望,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一、姓氏谱书所载欧阳氏的起源几乎所有的姓氏谱书所载欧阳氏的祖先,为春秋时越王勾践之支孙的后裔。如《姓谱》谓:欧阳,“越王勾践之后,支孙封乌程欧阳亭,因以为氏,望出渤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氏 乌程 氏族谱 郡望 唐时 裔孙 古今姓氏书辩证 姓纂 涿郡 通志·氏族略
下载PDF
苏州发现孙武世谱珍贵文献
13
作者 张维明 《江苏地方志》 1994年第4期57-57,共1页
最近,苏州史志工作者发现了一部记有古代杰出军事家孙武世系的珍贵文献《堰兜孙氏家乘》(堰兜,又作燕兜,在今浙江省嘉善县张汇乡)。今存卷一一册,共72页,前4页为明代状元钱士升(1573—1650)所撰《姚江孙氏世谱纪略》(以下称《纪略》。姚... 最近,苏州史志工作者发现了一部记有古代杰出军事家孙武世系的珍贵文献《堰兜孙氏家乘》(堰兜,又作燕兜,在今浙江省嘉善县张汇乡)。今存卷一一册,共72页,前4页为明代状元钱士升(1573—1650)所撰《姚江孙氏世谱纪略》(以下称《纪略》。姚江,在今浙江省余姚县一带),其文字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谱 古今姓氏书辩证 邓名世 钱士升 纪略 余姚县 史志 张汇 孙炎 浙江省嘉善县
下载PDF
苏州发现孙武家谱
14
《江苏地方志》 1994年第3期71-71,共1页
一部记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孙武世系的珍贵文献《嘉善燕兜孙氏家乘》(第64号),近日在定居苏州的孙氏后裔家发现。 这家《家乘》,许多记载不见于史籍,有重要史料价值。序言,即《姚江孙氏世谱纪略》,出自孙氏家族的女婿。
关键词 钱士升 世谱 纪略 古今姓氏书辩证 《新唐 历史研究 组号
下载PDF
邓姓渊源
15
作者 韩杰 《中州今古》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李姓 古今姓氏书辨证 裔孙 邓禹 武丁 车骑将军 州刺史 刘秀 永嘉之乱 汉和帝
下载PDF
孙武故里考证
16
作者 孙兵 《中州今古》 2003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古今姓氏书辨证 乐安郡 棣州 姓纂 邓名世 郭化若 百家谱 春秋末期 高青县 门阀制度
下载PDF
武威地方志简介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建良 尚华 《河西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2-36,共5页
武威地区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民族起过重要作用。武威地方志对其历史沿革,各时期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民俗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特别是对农业、水利方面的资料记载详尽。值得注意的是,武威的佛教,主要是五凉时期的佛教... 武威地区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民族起过重要作用。武威地方志对其历史沿革,各时期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民俗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特别是对农业、水利方面的资料记载详尽。值得注意的是,武威的佛教,主要是五凉时期的佛教,在整个中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水利方面 创修 镇番 府志 编纂委员会 分巡道 姓氏 市志 前凉
下载PDF
邾国姓氏源流考略
18
作者 吴庆 《寻根》 2015年第6期111-118,共8页
邾国虽为东夷附庸小国,却国祚绵延近千年,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衍生出诸多姓氏。后虽亡国,而其相关的姓氏依旧传承下来,间或有所变化,却万变不离其宗,皆与邾国的历史、人物密切关联,人口迁徙流动,却根源永系邹峄。邾国的姓氏是邾... 邾国虽为东夷附庸小国,却国祚绵延近千年,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衍生出诸多姓氏。后虽亡国,而其相关的姓氏依旧传承下来,间或有所变化,却万变不离其宗,皆与邾国的历史、人物密切关联,人口迁徙流动,却根源永系邹峄。邾国的姓氏是邾国历史文化最直接的延续与反映。兹根据有关资料,对邾国的姓氏源流略加考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邾国 通志·氏族略 郡望 东夷 姓纂 沛国 小邾 朱敬则 古今姓氏书辨证 世本
原文传递
乾嘉学者张澍姓氏学刍论
19
作者 孟永林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乾嘉学者张澍为清代姓氏学的集大成者,他筚路蓝缕穷其一生研究中国历代姓氏,所著《姓氏五书》,体例严谨,珠玑贯穿,方法独到,既博且新,不但勤于辑撰,而且考证精审严密。张澍以独到的眼光,坚韧的毅力,广博的知识,娴熟的治学能力,对中国古... 乾嘉学者张澍为清代姓氏学的集大成者,他筚路蓝缕穷其一生研究中国历代姓氏,所著《姓氏五书》,体例严谨,珠玑贯穿,方法独到,既博且新,不但勤于辑撰,而且考证精审严密。张澍以独到的眼光,坚韧的毅力,广博的知识,娴熟的治学能力,对中国古代姓氏的错乱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系统性的厘清订正。其姓氏学研究不但具有创发性,而且学术价值及其影响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澍 姓氏 姓氏 乾嘉学者
原文传递
《公檮生終始》“傳黄帝《終始》書”説獻疑
20
作者 劉貝嘉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21年第1期98-109,共12页
《漢書·藝文志》"陰陽家"著録有"《公檮生終始》十四篇",班固注云:"傳鄒奭《始終》書。"清人姚振宗根據《漢志》著録次序與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引文,指出班固原注當作"傳黄帝《終始》書&q... 《漢書·藝文志》"陰陽家"著録有"《公檮生終始》十四篇",班固注云:"傳鄒奭《始終》書。"清人姚振宗根據《漢志》著録次序與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引文,指出班固原注當作"傳黄帝《終始》書",並認爲在鄒衍之前,已存在五德終始學説之著作。姚氏之説對於先秦陰陽家授受源流顛覆頗大,後之學者多從其説。然通過考查《漢書》版本,知班固原注本作"傳鄒奭《始終》書",《古今姓氏書辯證》所引"傳黄帝終始之術"實爲鄧名世檃栝《漢志》之語,不可據以改動今本《漢書》。姚振宗蓋因不明《漢志》著録之特例及鄧氏引書之通例而致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檮生終始 漢書 班固 古今姓氏書辯證 姚振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