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明心学与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少康 《民族艺术研究》 2006年第4期20-25,61,共7页
王夫之《姜斋诗话》是中国古代诗话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但学术界对其“心之元声”论重视不够。“心之元声”论,是王夫之对诗歌本质的基本看法,也是其诗歌理论批评的出发点。这一重要理论,与阳明心学有着紧密的思想渊源。自阳明心学延伸而... 王夫之《姜斋诗话》是中国古代诗话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但学术界对其“心之元声”论重视不够。“心之元声”论,是王夫之对诗歌本质的基本看法,也是其诗歌理论批评的出发点。这一重要理论,与阳明心学有着紧密的思想渊源。自阳明心学延伸而出的李贽“童心说”、公安派“性灵说”,都对王夫之诗学中情景交融、现量直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姜斋诗话 心之元声 阳明心学
下载PDF
《姜斋诗话》艺术论略说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林 阳建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7-50,共4页
《姜斋诗话》是王夫之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 ,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与理论价值。文章从艺术形象、艺术真实、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四个方面概括船山诗论的理论内涵 ,指出其艺术理论的历史功绩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姜斋诗话 艺术理论 美学价值 王夫之 诗歌
下载PDF
“气”和“势”的时空化过程——《姜斋诗话》论诗的形象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新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传统诗论探讨诗歌的形象问题,总和某种特定的哲学形态和思想观念密切相连,其构建过程则以营造一种时空间感的方式实现。船山论诗,以此为据而又有所突破。其中,"气"是形象在诗中时空化的本体依据,"势"是形象时空化... 传统诗论探讨诗歌的形象问题,总和某种特定的哲学形态和思想观念密切相连,其构建过程则以营造一种时空间感的方式实现。船山论诗,以此为据而又有所突破。其中,"气"是形象在诗中时空化的本体依据,"势"是形象时空化的外在特征。如此,于内,是求诗中意之神、理、气的合一;于外,便是求诗之外在空间形态和艺术张力,在"敛"与"纵"、"藏"与"显"之间,建构了富于张力的意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斋诗话 形象 时空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论的本土性终结——析《姜斋诗话》中的意境理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海光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8-31,共4页
《姜斋诗话》对诗歌中的情景关系、见于言外的无穷意味等问题都有深入精微的阐述,集中体现了王夫之的诗歌意境理论。他的诗歌意境论是在合流了传统诗学的“言志”、“缘情”两派之后建构在儒学框架之中的,具有集大成意义,标志着中国传... 《姜斋诗话》对诗歌中的情景关系、见于言外的无穷意味等问题都有深入精微的阐述,集中体现了王夫之的诗歌意境理论。他的诗歌意境论是在合流了传统诗学的“言志”、“缘情”两派之后建构在儒学框架之中的,具有集大成意义,标志着中国传统诗歌意境论的本土性终结。王夫之继往,王国维开来,使意境这一古老诗歌审美范畴至今仍焕发着鲜活的生命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姜斋诗话 诗歌意境论
下载PDF
王夫之《姜斋诗话》“情景”修辞语言生成解诂
5
作者 李秀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Z期67-68,共2页
在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中重点探讨了情景修辞论,书中包含的诗话作品中"情"与"景"的意义带有复杂性。本文首先对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当中的"情和景"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对王夫之《姜斋诗... 在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中重点探讨了情景修辞论,书中包含的诗话作品中"情"与"景"的意义带有复杂性。本文首先对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当中的"情和景"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对王夫之《姜斋诗话》情景修辞中关于"情"与"景"进行了分析,两者的修辞生成方式是"情生景"或"景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斋诗话 王夫之 修辞 情与景 古典文学
下载PDF
《姜斋诗话》:《人间词话》的先声
6
作者 萧晓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人间词话》在论述诗境、妙悟、诗法三方面与《姜斋诗话》极为相似 :在诗境论上 ,《诗话》以为有境之诗写景不似“五里雾” ,诗中“情不虚情” ,诗歌重在“一意” ;《词话》认为写景妙在“不隔” ,词人不失“赤子之心” ,词以“境界”... 《人间词话》在论述诗境、妙悟、诗法三方面与《姜斋诗话》极为相似 :在诗境论上 ,《诗话》以为有境之诗写景不似“五里雾” ,诗中“情不虚情” ,诗歌重在“一意” ;《词话》认为写景妙在“不隔” ,词人不失“赤子之心” ,词以“境界”为最上。在妙悟论上 ,《诗话》称道诗中“神理” ,读诗贵在“自得” ;《词话》赞赏诗人“神悟” ,读诗当重气象。在诗法论上 ,《诗话》指出作诗未尝“无法” ,但不得拘守“一成之法” ,舍筏登岸 ,方为“现量” ;《词话》讲究“章法” ,摒弃浅陋之法 ,主张于意境上用力 ,止于“无迹可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姜斋诗话 王国维 《人间词话》 诗境 妙悟 诗法 诗歌评论
下载PDF
王船山的《姜斋诗话》与人格精神
7
作者 曾玲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3-46,共4页
关注文品和人品的统一 ,是王船山在《姜斋诗话》里的一个显眼的视点。诸如对诗歌的风格关联诗人的人格、诗文写作不能向“门庭”求助“支借”、诗人称号凭实绩而不靠自封、科举考场无法考出好的文品 ,以及诗歌应该表达民众哀乐之情等等... 关注文品和人品的统一 ,是王船山在《姜斋诗话》里的一个显眼的视点。诸如对诗歌的风格关联诗人的人格、诗文写作不能向“门庭”求助“支借”、诗人称号凭实绩而不靠自封、科举考场无法考出好的文品 ,以及诗歌应该表达民众哀乐之情等等问题的阐释 ,都闪现出王船山的人格亮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姜斋诗话 人格精神 诗歌
下载PDF
《姜斋诗话》、《原诗》心物接触论的比较──并略论西方文论的相关议题
8
作者 洪涛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本文比较王夫之《姜斋诗话》和叶燮《原诗》的诗论。比较的重点是两家诗论中的“迎、触、合、理”等核心观念。文章也征引相关的西方文论 。
关键词 姜斋诗话 《原诗》 心物接触论 西方文论
下载PDF
王船山诗学思想的内在演变——以《唐诗评选》《姜斋诗话》为考察中心
9
作者 朱新亮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23-28,共6页
王船山《唐诗评选》、《姜斋诗话》两部诗学著作的写作时间前后相距约三十年,二者较为明显地代表了船山中年与晚年的诗学思想。通过比对分析可知,船山诗学思想既有承续连贯性,也有嬗递变异处。船山对唐宋诗各个阶段的优劣升降,对杜甫、... 王船山《唐诗评选》、《姜斋诗话》两部诗学著作的写作时间前后相距约三十年,二者较为明显地代表了船山中年与晚年的诗学思想。通过比对分析可知,船山诗学思想既有承续连贯性,也有嬗递变异处。船山对唐宋诗各个阶段的优劣升降,对杜甫、王昌龄诗的品评,对诗歌法度的态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内在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诗学思想 唐诗评选 姜斋诗话
下载PDF
《姜斋诗话》:《人间词话》的先声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晓阳 《船山学刊》 2003年第1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姜斋诗话 船山论诗 王船山 意象
下载PDF
《薑斋诗话》的诗论构成及其儒学根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涛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王夫之《薑斋诗话》以"意"为论诗主旨,并把"意"展开为"情"、"景"两要素。"势"作为"意"的下属形态,与"情"、"景"一样构成了"意"的丰富内涵... 王夫之《薑斋诗话》以"意"为论诗主旨,并把"意"展开为"情"、"景"两要素。"势"作为"意"的下属形态,与"情"、"景"一样构成了"意"的丰富内涵。这一切,皆源自先儒所揣摩出的心性"中和"之度对从生活到做诗各种活动的生动性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薑斋诗话
下载PDF
由《姜斋诗话》看王船山的诗学观
12
作者 侯荣堂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4-27,共4页
船山诗学,与中国古典文论一同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即语义的含糊性。通过辨析《姜斋诗话》中船山先生正横渠之学、斥佛老申韩的具体情况,得出对船山诗学的定义,即纯正的正统思想,而又直面现实正析善恶的伦理诗学。由船山的诗学观得出一... 船山诗学,与中国古典文论一同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即语义的含糊性。通过辨析《姜斋诗话》中船山先生正横渠之学、斥佛老申韩的具体情况,得出对船山诗学的定义,即纯正的正统思想,而又直面现实正析善恶的伦理诗学。由船山的诗学观得出一些启示,即中国传统思想突破之难和中国诗学的实践理性之根深蒂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诗学 含糊性 正统思想 伦理诗学 姜斋诗话
下载PDF
王夫之《薑斋诗话》中的情景论
13
作者 熊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31-32,共2页
诗话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而情景论又是中国古典美学、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将"以意为主"这个范畴扩大化,又进一步深化了前人提出的"情景论"... 诗话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而情景论又是中国古典美学、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将"以意为主"这个范畴扩大化,又进一步深化了前人提出的"情景论"观点,并将情景论推向了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最高峰,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情景论的最终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薑斋诗话 "以意为主" 情景论
下载PDF
王夫之《姜斋诗话》对杜诗的批评
14
作者 朱学东 《杜甫研究学刊》 2001年第2期54-58,共5页
本文通过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论涉及杜甫诗情与诗景、诗旨与诗意、诗律与诗法等方面的叙述,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王夫之《姜斋诗话》对杜诗的批评。
关键词 姜斋诗话 杜诗 王夫之 诗法 诗旨 诗律 叙述 杜甫 诗情 诗意
下载PDF
《姜斋诗话》诗学价值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志啸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6,共5页
文章拟对王夫之《姜斋诗话》在诗歌创作和鉴赏的概括总结方面,择要论述其艺术评论和批评,以此认识《姜斋诗话》的独特意义与价值。全文论述涉及三个方面:关于《姜斋诗话》及相关问题、《姜斋诗话》对诗歌创作与鉴赏的论述、《姜斋诗话... 文章拟对王夫之《姜斋诗话》在诗歌创作和鉴赏的概括总结方面,择要论述其艺术评论和批评,以此认识《姜斋诗话》的独特意义与价值。全文论述涉及三个方面:关于《姜斋诗话》及相关问题、《姜斋诗话》对诗歌创作与鉴赏的论述、《姜斋诗话》的诗学价值及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姜斋诗话 诗学价值
原文传递
接受美学与《姜斋诗话》文学接受观比较论
16
作者 冯利华 牟华林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79-80,共2页
接受美学与王夫之《姜斋诗话》都肯定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其能动接受。不同的是,姚斯从文学接受的历时性方面,充分肯定读者的再创造对形成作品无限丰富意义的积极作用。《姜斋诗话》则认为,读者的接受联想受作者的创作... 接受美学与王夫之《姜斋诗话》都肯定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其能动接受。不同的是,姚斯从文学接受的历时性方面,充分肯定读者的再创造对形成作品无限丰富意义的积极作用。《姜斋诗话》则认为,读者的接受联想受作者的创作情感和作品思想意蕴的制约,把接受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所产生的全部情感局限在"兴观群怨"的四情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王夫之 姜斋诗话 文学接受
原文传递
论王夫之对宋代诗话的思考与突破
17
作者 刘智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姜斋诗话》多次论及宋代诗人、诗作和诗论,表明了王夫之对宋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熟悉与重视;他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宋代诗话所表现的"泛历史化"诗歌批评倾向作出了深刻的讨论,在诗歌批评标准、诗歌创新、诗歌风格等方面提... 《姜斋诗话》多次论及宋代诗人、诗作和诗论,表明了王夫之对宋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熟悉与重视;他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宋代诗话所表现的"泛历史化"诗歌批评倾向作出了深刻的讨论,在诗歌批评标准、诗歌创新、诗歌风格等方面提出了创见,从而丰富了古代诗歌批评理念,也提升了诗话的学术品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姜斋诗话 宋代诗话 突破
下载PDF
“‘势’字宜着眼”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壮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1,共5页
在《姜斋诗话》中 ,王夫之从前代画论中拈出一个“势”字 ,并移而论诗 ,从而在古典诗学宝库中又增添了一个涵义精深的概念。所谓“势” ,指艺术作品能在欣赏者心中唤起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可分为“相中之象”和“相外之象”。前者... 在《姜斋诗话》中 ,王夫之从前代画论中拈出一个“势”字 ,并移而论诗 ,从而在古典诗学宝库中又增添了一个涵义精深的概念。所谓“势” ,指艺术作品能在欣赏者心中唤起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可分为“相中之象”和“相外之象”。前者指作品的物质标示所唤起的相应意象 ;后者则指作品中有限的表现所引起的无穷遐想 ,它表现为一种“有”与“无”、“尽”与“不尽”、“空缺”与“有余”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因此而产生的巨大的艺术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姜斋诗话 “势”字 古典诗学 审美意象 “相中之象” “相外之象” 艺术张力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学的“情景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毛正天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6年第3期46-52,共7页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情景论”一直是诗论家们不倦的话题。他们认为情景交融是诗美的特质,从实的情景原质到虚的情景交融这一微妙过程的实现,主要受创作主体的心理规律支配,其明确的内在导向就是“情感流向”与“情感旨归”。根据古... 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情景论”一直是诗论家们不倦的话题。他们认为情景交融是诗美的特质,从实的情景原质到虚的情景交融这一微妙过程的实现,主要受创作主体的心理规律支配,其明确的内在导向就是“情感流向”与“情感旨归”。根据古代诗学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情景交融构成一个艺术系统,产生出无限的美感魅力。而这种审美观也显示出东方文化的独特神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情景论 王夫之 艺术魅力 格式塔质 古代诗学 姜斋诗话 《四溟诗话 “中和” 创作主体
下载PDF
王夫之与方以智订交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国保 《船山学报》 1985年第1期88-93,共6页
方以智与王夫之的友谊到底开始于何时何地?长期以来,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桩公案。我的这篇文章虽企图了结这桩公案,但能否达到目的,还有待同志们的评断和指教。一、以智与夫之不可能订交于武冈关于方以智与王夫之订交的时间和地点,最... 方以智与王夫之的友谊到底开始于何时何地?长期以来,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桩公案。我的这篇文章虽企图了结这桩公案,但能否达到目的,还有待同志们的评断和指教。一、以智与夫之不可能订交于武冈关于方以智与王夫之订交的时间和地点,最早的记载是:“以智寓居新宁,复移居武冈之洞口。其居武冈时与衡阳王夫之善。既为僧青原,以书招夫之甚勤,最后有‘时乎不再来’之语。夫之复书云不能披缁以行。寓意赫蹏,意难即白,而以智下世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书 武冈 永历实录 桂王 中国哲学史 汝弼 王船山诗文集 姜斋诗话笺注 山中作 大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