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炭止血有效部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薛兴阳 孟江 +2 位作者 卢国勇 廖华卫 黄曦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优选姜炭止血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选取健康小鼠,给予姜炭不同极性部位的混悬液,用玻片法测凝血时间,筛选出有效部位,研究有效部位不同剂量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姜炭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的高剂量组分别缩... 目的优选姜炭止血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选取健康小鼠,给予姜炭不同极性部位的混悬液,用玻片法测凝血时间,筛选出有效部位,研究有效部位不同剂量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姜炭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的高剂量组分别缩短小鼠凝血时间30.82%和28.46%,均与阳性对照药三七相当。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对小鼠的凝血时间没有影响。结论姜炭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的高剂量有较好的止血作用,为姜炭止血的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炭 止血 有效部位
下载PDF
不同加工法干姜片制炮姜、姜炭中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龙全江 金欣 李文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7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法干姜片炮制所得炮姜、姜炭中的挥发油成分,探求干姜不同加工方法对进一步炮制炮姜、姜炭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2种不同加工法制得的干姜片进一步炮制的炮姜、姜炭挥发油中共...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法干姜片炮制所得炮姜、姜炭中的挥发油成分,探求干姜不同加工方法对进一步炮制炮姜、姜炭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2种不同加工法制得的干姜片进一步炮制的炮姜、姜炭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个成分,其中鲜切法干姜片制炮姜中有19种,传统法干姜片制炮姜中有17种;鲜切法干姜片制姜炭中有15种,传统法干姜片制姜炭中有18种。莰烯等成分传统法比鲜切法所得各炮制品中相对含量高;α-姜烯等成分则相对含量低。结论干姜片加工方法不同对进一步炮制炮姜、姜炭挥发油化学成分数量与质量均有一定影响,而炮制方法比加工方法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为不同加工法干姜片进一步制得的炮姜、姜炭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趁鲜切制 炮制 炮姜 姜炭 挥发油 GC-MS
下载PDF
干姜、炮姜与姜炭的炮制作用浅议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宪印 田林 金毅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6-367,共2页
关键词 干姜 炮姜 姜炭 炮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姜炭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韩燕全 洪燕 +4 位作者 夏伦祝 汪永忠 沈业兵 李钰馨 高家荣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建立姜炭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UPLC-PD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UPLC BEH色谱柱C18(2.1mm×100mm,1.7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 目的建立姜炭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UPLC-PD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UPLC BEH色谱柱C18(2.1mm×100mm,1.7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80nm;分别对14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实验指认了指纹图谱15个共有色谱峰中的5个。14批不同产地姜炭药材中9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可聚为4大类,其中10个色谱峰的VIP得分值大于1.0。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可用于姜炭的质量评价及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炭 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式识别
下载PDF
姜炭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萌 杨宇萍 +3 位作者 李拥军 杜晶 陈求芳 孟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研究姜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ODS和MCI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姜炭中分离纯化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乙酰基-β-谷甾醇(1)、邻苯二甲... 目的:研究姜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ODS和MCI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姜炭中分离纯化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乙酰基-β-谷甾醇(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4-[2-(5-丁基呋喃-2-基)乙基]-2-甲氧基苯酚(3)、β-谷甾醇(4)、8-姜酮酚(5)、10-姜二酮(6)、6-姜烯酚(7)、6-姜酮酚(8)、3,5-二乙酰基-6-姜酚(9)、儿茶酚(10)、姜酮(11)、6-姜酚(12)、1,2,4,5-四羟基苯酚(13)、豆甾醇乙酸酯(14)、8-去氢姜辣二酮(15)、3,5-二乙酰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4,5-二羟基-3-甲氧基苯基)-庚烷(1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姜炭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10、11和13是姜炭炮制过程中新生成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炭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姜炭温经止血作用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苏锦波 朱琼花 +3 位作者 薛兴阳 孟江 王淑美 梁生旺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虚寒性出血证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及姜炭止血的作用。方法: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分析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的大鼠血清代谢物谱。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的代谢物谱...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虚寒性出血证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及姜炭止血的作用。方法: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分析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的大鼠血清代谢物谱。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在血清中发现6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姜炭/干姜对虚寒性出血症大鼠的干预作用。通过比较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探讨姜炭温经止血作用的机制。结果:姜炭可以使虚寒性出血证大鼠发生紊乱的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回归正常水平,确定甘氨酸、色氨酸、乳酸为姜炭温经止血的药效生物标志物。结论: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从整体上揭示姜炭对虚寒性出血证大鼠的温经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姜炭 温经止血 核磁共振
下载PDF
姜炭在宫颈癌放射治疗所致的放射性直肠炎中的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邹红玲 陈丽贤 罗凯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7期784-785,共2页
放射性直肠炎是妇科肿瘤及其他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常见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急性期多在放射治疗后1~2周,可见腹泻、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是指由急性放射性直肠炎迁延而来或直接照射半年后引... 放射性直肠炎是妇科肿瘤及其他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常见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急性期多在放射治疗后1~2周,可见腹泻、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是指由急性放射性直肠炎迁延而来或直接照射半年后引起间质纤维化,闭塞性血管内膜炎而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所致,多发生在放射治疗的6个月至数年,可出现便血,甚至合并直肠宫颈瘘或直肠阴道瘘,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痛苦与不便。它是盆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常见并发症之一,可造成永久性迁延不愈的严重放射性损伤。而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5年生存率50%,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放射线可直接损害肠黏膜细胞而出现放射性直肠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课题拟通过姜炭在放射性直肠炎动物模型上止血及止泻作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宫颈癌常规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并应用于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姜炭口服同时结合灌肠,观察其对止血及止泻效果,期望对提高宫颈癌放射治疗后直肠炎患者治愈率提高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治疗后 止血作用 宫颈癌 姜炭 腹膜后恶性肿瘤 慢性并发症 局部组织缺血
下载PDF
姜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杜晶 黄传辉 《云南化工》 CAS 2021年第2期8-11,共4页
姜炭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对近年来有关姜炭的炮制工艺、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姜炭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姜炭 炮制工艺 质量控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姜炭炮制程度判别及颜色-成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一凡 周苏娟 +4 位作者 孟江 左蓉 林华坚 孙悦 王淑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12-2718,共7页
目的基于机器视觉系统探讨姜炭炮制程度判别及颜色-成分含量相关性,为姜炭炮制程度控制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干姜及其不同炮制程度姜炭饮片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姜酮5种成分的含量;采用机... 目的基于机器视觉系统探讨姜炭炮制程度判别及颜色-成分含量相关性,为姜炭炮制程度控制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干姜及其不同炮制程度姜炭饮片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姜酮5种成分的含量;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得饮片图像并提取饮片RGB、L*a*b*、HSV 3个不同颜色空间的颜色特征,采用机器学习,如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支持向量机(SVM)等方法对姜炭不同炮制程度姜炭建立定性判别模型,将颜色特征值与测得的5种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颜色-成分的定量预测模型。结果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姜酮在炮制后产生且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标炭饮片中含量最高;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逐渐降低;6-姜烯酚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基于饮片图像颜色客观量化结合有监督判别模式识别方法的LDA和SVM建立的定性判别模型,其交叉验证训练预测准确率达到100%,外部验证准确率达到95.83%。基于饮片图像颜色客观量化结合SVM建立5种成分含量预测模型,RPD值均大于2,各成分的R2 P与R2 C值中姜酮为0.6339与0.6833,其他成分值均大于0.75,说明SVM对除姜酮以外的4种成分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基于机器视觉系统对姜炭炮制程度的判别和含量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姜炭饮片的质量控制和炮制程度的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炭 机器视觉 机器学习 质量评价 炮制程度
下载PDF
炮姜与姜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文圣 熊慕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22-23,共2页
对干姜的不同炮制品炮姜和姜炭的水溶性浸出率和挥发油含量的比较实验及初步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炮姜与姜炭均有明显不同,提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临床上都不能将炮姜与姜炭视为一物。
关键词 干姜 炮制 炮姜 姜炭
下载PDF
炮姜与姜炭应区别药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金瑞 陈党培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炮姜 姜炭 本草考证 炮制方法 功能
下载PDF
白酒调姜炭治疗冻疮20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金芝 郭殿宝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第4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冻疮 治疗 姜炭 白酒
下载PDF
清炒法与砂埋烫炒法制取炮姜与姜炭之比较
13
作者 秦香莲 路素平 《中医药研究》 2000年第4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清炒法 砂埋烫炒法 炮姜 姜炭 制取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选姜炭炮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光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5期39-40,共2页
目的:筛选姜炭炮制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浸出物含量、凝血时间为指标,结合成品性状,对姜炭的炮制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姜炭炮制的最佳工艺为250℃,烘制15min。结论:所选的最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能为制定姜炭饮片的质量... 目的:筛选姜炭炮制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浸出物含量、凝血时间为指标,结合成品性状,对姜炭的炮制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姜炭炮制的最佳工艺为250℃,烘制15min。结论:所选的最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能为制定姜炭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炭 炮炭工艺 浸出物含量 凝血时间
下载PDF
炮姜和姜炭
15
作者 辛国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65-466,共2页
炮姜和姜炭为功效不同的2个干姜炮制品种,过去药典及教科书上常将其混淆,应修正。查1977年版《中国药典》[1]“炮姜,取干姜分开大小或切块,照烫法用沙子炒至鼓起,筛去沙子,再炒至表面微黑色,内部棕黄色”,功能“化瘀止... 炮姜和姜炭为功效不同的2个干姜炮制品种,过去药典及教科书上常将其混淆,应修正。查1977年版《中国药典》[1]“炮姜,取干姜分开大小或切块,照烫法用沙子炒至鼓起,筛去沙子,再炒至表面微黑色,内部棕黄色”,功能“化瘀止血,用于虚寒吐血、便血,产后瘀血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姜 姜炭 中药 炮制
下载PDF
炮姜、姜炭功效别论
16
作者 宁红坡 刘洪章 刘喜梅 《吉林中医药》 1996年第2期31-31,共1页
近来发现有的药房把炮姜、姜炭当作干姜的同一炮制品不加区别来应用,为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兹将二者的炮制沿革、炮制方法、功效区别如下: 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中品,汉《金匮要略方论》首先提出“炮”的炮制方法,综合古代干姜的... 近来发现有的药房把炮姜、姜炭当作干姜的同一炮制品不加区别来应用,为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兹将二者的炮制沿革、炮制方法、功效区别如下: 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中品,汉《金匮要略方论》首先提出“炮”的炮制方法,综合古代干姜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炮、炒、煨、烧、煮、煅等,有不加辅料的,也有加辅料的,辅料有浆水、盐、甘草、巴豆、硇砂、纸等。干姜的不同炮制品其功效各异,古人对其已有明确的认识,如明代《本草正》中有:“若下元虚冷而为腹痛泻痢,专宜温补者,当以干姜炒黄用之;若产后虚热火盛而吐血痢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姜 姜炭 功效 炮制
全文增补中
姜炭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与粉末色泽关联性分析
17
作者 陈丹燕 王瑜婷 +4 位作者 潘玲 何荣荣 黄森 孙冬梅 施文婷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00-1810,共11页
目的:研究姜炭炮制过程中HPLC指纹图谱与饮片粉末色度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不同炮制时间姜炭饮片粉末的色度... 目的:研究姜炭炮制过程中HPLC指纹图谱与饮片粉末色度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不同炮制时间姜炭饮片粉末的色度值(L^(*)、a^(*)、b^(*));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进行相似度评价;以特征峰相对峰面积、色度值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粉末色度值与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色度值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定量模型。结果: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姜炭饮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逐渐降低;HPLC指纹图谱上10个特征峰单位峰面积与色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随炭化程度加深而含量递减的6个成分(化合物2、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化合物9、化合物10)与色度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含量先增后减的4个成分(姜酮、6-姜烯酚、8-姜烯酚、10-姜烯酚)与色度值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色度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的单位峰面积大小;CA将样品分为3类,OPLS-DA筛选出3个VIP值>1的差异性成分。结论:姜炭粉末色泽与特征峰单位峰面积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姜炭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炭 色度值 HPLC指纹图谱 相关性 逐步回归分析 聚类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姜炭炮制工艺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孟江 许舒娅 +3 位作者 卢国勇 廖华卫 梁慧超 林志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姜炭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砂烫法以炮制温度、药材厚度、炮制时间为自变量,吸附力、鞣质含量、6-姜辣素含量和6-姜烯酚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姜炭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砂烫法以炮制温度、药材厚度、炮制时间为自变量,吸附力、鞣质含量、6-姜辣素含量和6-姜烯酚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筛选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二项式拟合复合相关系数较高,总评"归一值"为0.870,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温度310℃,药材厚度0.55 cm,炮制时间15.5 min。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二项式拟合方程预测值偏差为-2.59%。结论: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姜炭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炭 炮制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原文传递
干姜、姜皮和姜炭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 被引量:17
19
作者 薛丹丹 张科卫 钱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建立干姜、姜皮、姜炭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指认其主要成分,分析比较其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UV法,Agilent TC-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二元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来... 目的:建立干姜、姜皮、姜炭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指认其主要成分,分析比较其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UV法,Agilent TC-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二元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来源于全国10个产地的干姜、姜皮、姜炭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该指纹图谱中,指认出了其中的6-姜酚,8-姜酚,6-姜稀酚,10-姜酚4个色谱峰;与干姜相比,姜炭中的6-姜酚含量明显降低,而6-姜稀酚的含量明显增高,同时,姜炭中产生了一些原来干姜中没有的成分。结论:该指纹图谱专属性强,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研究干姜、姜皮、姜炭中的成分差异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研究生姜的炮制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姜皮 姜炭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运用HPLC结合PCA技术对不同炮制程度的姜炭中5个姜辣素成分的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于江泳 陈求芳 卢国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200-4204,共5页
建立同时测定不同炮制程度姜炭中5个姜辣素成分的含量,并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采用Ultimate TM X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0.6 m L·... 建立同时测定不同炮制程度姜炭中5个姜辣素成分的含量,并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采用Ultimate TM X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0.6 m L·min-1,柱温30℃。5个成分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r≥0.999 7。加样回收率均值在98.86%~101.5%,RSD 1.4%~2.9%。不同炮制程度姜炭所含姜辣素成分在组分和含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姜酮在标炭中含量最高,姜辣素类成分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含量依次降低。PCA模式识别显示不同炮制程度的姜炭聚为3类,为建立姜炭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炮制程度姜炭 姜辣素 主成分分析 HPL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