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4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托洛尔与伊伐布雷定对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关晓楠 刘文婷 +7 位作者 黄雯 马桂伶 胡玫 齐丹 宗敏 赵华 李飞鸥 张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伊伐布雷定对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疗效的差异。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就诊并诊断为POTS的患者110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美...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伊伐布雷定对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疗效的差异。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就诊并诊断为POTS的患者110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美托洛尔组62例和伊伐布雷定组48例。比较2组治疗第28天门诊复诊静息心率、直立10 min心率、症状消失率、住院治疗率及病死率。结果 2组第28天门诊复诊静息心率、直立10 min心率均低于初诊(P<0.01);美托洛尔组与伊伐布雷定组第28天门诊复诊静息心率、直立10 min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1.0±7.0)次/min vs(72.1±7.0)次/min,P=0.401;(76.5±7.2)次/min vs(77.4±7.6)次/min,P=0.573]。美托洛尔组与伊伐布雷定组症状消失率、住院治疗率、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88.7%vs 89.6%,3.2%vs 2.1%,0%vs 0%,P>0.05)。结论 美托洛尔和伊伐布雷定均可有效治疗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P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美托洛尔 伊伐布雷定 心率
下载PDF
姿势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平 陈宏义 姜树军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904-906,共3页
姿势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是一种临床上并不少见的综合征,典型症状有头晕、疲劳、心悸、晕厥前状态、睡眠障碍、认知障碍和脑雾样感觉。本文系统介绍了POTS的病理生理、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并提... 姿势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是一种临床上并不少见的综合征,典型症状有头晕、疲劳、心悸、晕厥前状态、睡眠障碍、认知障碍和脑雾样感觉。本文系统介绍了POTS的病理生理、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并提供了快速诊断POTS的诊断流程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准确而全面认识并规范治疗该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直立心动过速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血清铁在鉴别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佳蔚 张清友 +2 位作者 高洁 金红芳 杜军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3-92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铁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晕厥专业... 目的:分析血清铁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晕厥专业门诊或住院的年龄4~17岁的患儿共57例,其中确诊为POTS的患儿40例,VVS患儿17例。采用血清铁及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血清铁值对鉴别儿童VVS和POTS的预测价值。结果:POTS患儿血清铁值中位数为17.4 μmol/L(四分位数间距13.5~21.8 μmol/L),VVS患儿血清铁值中位数为8.9 μmol/L(四分位数间距7.5~17.6 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铁11.8 μmol/L作为界值对VVS和POTS患儿进行鉴别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64.7%。结论:血清铁可能作为临床上鉴别VVS和POTS的初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 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 诊断 鉴别 儿童
下载PDF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儿童血浆尾加压素Ⅱ和儿茶酚胺抑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廖莹 杜军保 +1 位作者 唐朝枢 金红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6-43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患儿心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POTS组为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POTS儿童46例(平均12.1... 目的:通过检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患儿心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POTS组为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POTS儿童46例(平均12.1±2.8岁),对照组为健康儿童20例(平均11.5±3.6岁),采用酶免疫法测定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II)及儿茶酚胺抑素(catestatin,Cs)浓度,分析POTS组患儿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及与直立后心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TS组患儿血浆UII水平降低[0.41(0.27,0.85)μg/L vs.0.46(0.35,1.41)μg/L,P<0.05],血浆UII水平与直立10 min后心率的变化次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363,P<0.05),血浆Cs浓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8(0.20,1.91)μg/L vs.0.52(0.18,1.60)μg/L,P>0.05]。结论:POTS患儿血浆UII水平降低,提示血管张力调节异常可能是POTS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 尾加压素 儿茶酚胺抑素 儿童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不同时间点心率和心率差对儿童及青少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诊断效率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硕 邹润梅 +6 位作者 蔡虹 丁异熠 肖海辉 王欣 李芳 王玉汶 王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不同时间点心率(HR)和心率差(HRD)对儿童及青少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诊断效率。方法选择诊断为POTS的6~16岁儿童及青少年217例为POTS组,匹配同期健康的儿童及青少年73例为对照组。POTS组又分为≤1...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不同时间点心率(HR)和心率差(HRD)对儿童及青少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诊断效率。方法选择诊断为POTS的6~16岁儿童及青少年217例为POTS组,匹配同期健康的儿童及青少年73例为对照组。POTS组又分为≤12岁亚组(n=127)和>12岁亚组(n=90)。分析比较两组儿童及青少年基线时、HUTT 5 min、HUTT 10 min的HR(HR0、HR5、HR10)及HUTT 5 min、HUTT 10 min的HR与HR0的差值(HRD5、HRD10),并分析HR5、HR10、HRD5、HRD10对POTS的诊断效率。结果POTS组HR5、HR10、HRD5、HRD10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HUTT 5 min时HR或HRD对男性患儿诊断POTS符合率高于女性患儿(P<0.05),HUTT 10 min时HR或HRD对男性患儿诊断POTS符合率低于女性患儿(P<0.05)。>12岁亚组HR诊断POTS符合率更高(P<0.05),≤12岁亚组HRD诊断POTS符合率更高(P<0.05)。HR5、HR10、HRD5和HRD104项联合预测诊断POTS的曲线下面积(0.974,95%CI:0.949~0.989)大于上述各单项指标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0.05),且灵敏度(87.80%)和特异度(95.83%)最高。HRD诊断效能高于HR(P<0.05)。结论HUTT不同时间点的HR和HRD对预测诊断儿童及青少年POTS具有较高价值,诊断POTS符合率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 心率 心率差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联合口服生理盐水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王喻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生理盐水对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过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确诊的30例POTS患儿分为对照组(10例)及治疗组(20例),对...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生理盐水对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过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确诊的30例POTS患儿分为对照组(10例)及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及生理盐水250ml,bid治疗;治疗组给予健康教育、口服生理盐水以及美托洛尔1mg/(kg·d)。随访3个月后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在HUT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症状评分及在HUT过程中的心率、血压改变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vs40%,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及在HUT过程中心率增加的程度较治疗前的基础值均有显著降低[分别为8.20±4.69vs4.70±3.93,P<0.05及(40.35±13.92)次/min vs(27.30±10.18)次/min,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HUT过程中心率增加的程度也显著降低[(27.30±10.18)次/min vs(38.80±11.69)次/min,P<0.05]。长期随访过程中的治疗组患儿疗效稳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β-受体阻滞剂联合口服生理盐水可有效地治疗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共患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廖莹 张清友 +3 位作者 李红霞 王瑜丽 刘平 杜军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3-788,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共患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VVS及POTS儿童的临床资料,比较共患过敏性疾病与非共患过敏性疾病患...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共患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VVS及POTS儿童的临床资料,比较共患过敏性疾病与非共患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一般情况、症状评估、过敏指标以及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中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检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计数与症状评分/晕厥发生频率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7例患儿中(VVS43例,POTS 24例)共有21例(31%)共患过敏性疾病,伴随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变应性皮炎及食物过敏,其中以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过敏组与非过敏组患儿在就诊年龄、性别比例、基础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过敏组相比,过敏组的起病年龄(月)较大[11±2 vs.9±3],病程(月)偏短[8.0(0.1,24.0)vs.12.0(0.1,144.0)]。在VVS患儿中过敏组晕厥发生频率(次/月)较非过敏组高[2.50(0.08,30.00)vs.0.25(0.03,5.00)]。过敏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50(0.70,5.90)vs.1.65(0.30,6.20)]及计数(×109)[0.18(0.05,0.71)vs.0.10(0.02,0.38)]较非过敏组更高,P均<0.05。VVS患儿中,过敏组与非过敏组相比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OTS患儿中,过敏组与非过敏组患儿在直立不耐受症状评分及直立试验中心率增加最大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性疾病是VVS及POTS儿童常见的共患病,其中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具有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出现直立不耐受表现的起病年龄较大,更可能因短期内发作较为频繁而就诊;VVS合并过敏性疾病时晕厥发生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 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 直立不耐受 过敏
下载PDF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成 李茗香 +5 位作者 李雯 林萍 郑慧芬 薛小红 毛定安 谢振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59-861,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方法2001-01~2005-05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从316例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中诊断的POTS患者66例,分为成年(>18岁)和儿童(≤18岁)两组,分析其病程、诊断率、心率变化的年龄和性别... 目的探讨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方法2001-01~2005-05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从316例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中诊断的POTS患者66例,分为成年(>18岁)和儿童(≤18岁)两组,分析其病程、诊断率、心率变化的年龄和性别差异.结果①病程及发病年龄:POTS病程在成年组1.00~11.33 a(平均5.22±4.33 a),男性略短于女性(3.00±4.24 a vs 5.71±4.44 a,P>0.05);儿童组0.08~4.00a(平均0.73±1.13 a),男性长于女性(1.21±1.46 avs 0.46±0.81 a,P<0.05).发病年龄在成年组为18~5+岁(平均25.75±8.33岁),女性小于男性(P<0.05);儿童组为4~16岁(平均11.73±2.54岁),未见性别差异(P>0.05).②诊断率及心率变化:POTS诊断率在年龄组间无差异(P>0.05),女性比例成年高于儿童;倾斜试验10 min内心率增加量在年龄组间及男女间未见差异(P>0.05).结论POTS病程及心率增加量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成年患者发病年龄女性<男性,诊断率无年龄差异,但成年女性比例高于儿童,这对临床上诊治POTS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 倾斜台试验 年龄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成功救治室性心动过速合并心源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例体会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洪云 陈燕萍 +2 位作者 吴猛 高英 李德菊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1-212,共2页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一定的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且存在5%~10%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诱发新的心律失常,长期使用受到一定限制。2...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一定的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且存在5%~10%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诱发新的心律失常,长期使用受到一定限制。2015年4月本院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普罗帕酮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救治室性心动过速(VT)合并心源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方法 心动过速 心源休克 救治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临床常见疾病 致心律失常作用
下载PDF
成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82例临床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华 李洁 +4 位作者 王海燕 李辉 周辉 原标 田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经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诊断为POTS的患者82例,其平均年龄(38.7±12.24)岁;以直立倾斜试验阴性排除POTS... 目的探讨成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经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诊断为POTS的患者82例,其平均年龄(38.7±12.24)岁;以直立倾斜试验阴性排除POTS的31名受试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9.22±10.98)岁。对POTS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分析POTS患者发病的临床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TS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平卧位心率和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TS患者以晕厥多见(63例,76.8%),症状发作频繁34.14%(发作>10次)。晕厥发作和非晕厥患者(19例,23.2%)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多数POTS患者发作前有诱因,诱因多为体位变化、情绪紧张、劳累、运动、天气闷热等。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晕厥、头晕、心悸、胸闷、黑矇、大汗、面色苍白、乏力。在直立倾斜试验中,POTS患者心率逐渐增加,平均最大增加值为(45.05±11.06)次/min。结论 POTS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晕厥发生率较高。诱因以情绪紧张、劳累、运动、天气闷热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 直立倾斜试验 心率
下载PDF
长QT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初始节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丁世芳 向晋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9-101,共3页
对国内报道的长QT综合征(LQTS)患者发作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初始节律(基础节律)进行分析归纳,发现TdP发作有4种初始节律:①快速节律依赖性TdP:快速节律+长间歇+窦性心律(简称窦律)+室性早搏(简称室早);②缓慢节律依赖性TdP:... 对国内报道的长QT综合征(LQTS)患者发作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初始节律(基础节律)进行分析归纳,发现TdP发作有4种初始节律:①快速节律依赖性TdP:快速节律+长间歇+窦性心律(简称窦律)+室性早搏(简称室早);②缓慢节律依赖性TdP:缓慢节律+长间歇+窦律或交界律+室早;③T波电交替依赖性TdP:T波倒置、振幅大小交替,室早落在振幅大的T波上;④室早依赖性TdP:成对的、二联律室早与窦律可形成二、三联律,有规则出现,而多形室早与窦律一起形成节律则不规则,室早之后直接发生TdP。各类发作的初始节律变化都有其规律,临床上同一病人可同时出现多种类型,使问题复杂化,但针对初始节律规律特征,可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长QT综合征 综述 节律特征 尖端扭转型室心动过速
下载PDF
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方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单其俊 陈明龙 +4 位作者 杨兵 邹建刚 陈椿 马文珠 曹克将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6期315-318,共4页
目的 研究先天性QT延长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发作方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5例因反复晕厥而确诊为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病人的心电图 ,其中 16例记录到尖端扭转型室速开始发作的图形。结果 共记录到尖端扭转... 目的 研究先天性QT延长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发作方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5例因反复晕厥而确诊为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病人的心电图 ,其中 16例记录到尖端扭转型室速开始发作的图形。结果 共记录到尖端扭转型室速 14 9阵 ,130阵为间隙依赖性。结论 间隙依赖性尖端扭转型室速曾经被认为是后天获得性QT延长综合征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QT延长综合征 尖端扭转型室心动过速 发作方式 肾上腺素依赖 间隙依赖
下载PDF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879-880,共2页
关键词 心动过速综合征 体位 儿童
下载PDF
美托洛尔和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陵 郭红 +1 位作者 王晓雯 贺宇新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2期2246-2247,共2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和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儿童POT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药物不同分成两组,分别予以α受...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和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儿童POT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药物不同分成两组,分别予以α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治疗(盐酸米多君组)和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美托洛尔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盐酸米多君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9%,美托洛尔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评分、直立心率和心率差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平卧位心率、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直立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和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POTS均有效,但美托洛尔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盐酸米多君 儿童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A型预激综合征并Ⅰ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欣 陈岩 +1 位作者 仉慧颖 周振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A型预激综合征 I型房室折返心动过速 合并症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析(附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时莉 李乐燕 马景林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52-152,共1页
患者男,36岁,无器质性心脏病.5年内反复发作阵发性室上速(PSVT),2003年3月11日上午又因心悸,眼前发黑突然发作就诊.伴有恶心、胸闷.体检:一般情况好,心率188次/min,律匀齐.肺无罗音,肝脾未扪及.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并发症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继发性长QT综合征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志红 王晓燕 +1 位作者 张云哲 智亚欣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13-316,共4页
长QT综合征(long-QT syndrome,LQTS)为心室复极时程延长、不均一性及离散度增大的一种疾病,其危险性在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 P)、心室颤动的发生,临床表现为晕厥、搐搦或猝死。LQTS包括遗传性长QT综合征(c LQ... 长QT综合征(long-QT syndrome,LQTS)为心室复极时程延长、不均一性及离散度增大的一种疾病,其危险性在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 P)、心室颤动的发生,临床表现为晕厥、搐搦或猝死。LQTS包括遗传性长QT综合征(c LQTS)和继发性长QT综合征(aLQTS),a LQTS在临床工作中较cLQTS更为常见,具有潜在致命性,是院内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推荐的QT/QTc间期延长的临界值范围内,利用不同的QT/QTc间期计算方法,尽量准确评估心室复极,可预测TdP并进一步降低猝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长QT综合征 尖端扭转型室心动过速 QT/QTc间期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家系调查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林林 刘学庆 +5 位作者 郜黎伟 丁晓军 唐剑峰 陈明龙 杨兵 曹克将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家族性及临床特点。方法对一个预激综合征合并PSVT的家系进行调查,并对其中3例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同时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该家系4代30例家系成员中有2代成员4人...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家族性及临床特点。方法对一个预激综合征合并PSVT的家系进行调查,并对其中3例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同时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该家系4代30例家系成员中有2代成员4人患病,均为女性,3例为左侧旁道,临床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与散发性一致。结论家族性预激综合征合并PSVT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外显不全或延迟外显。临床及心电图表现和治疗效果与散发性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家系调查
下载PDF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娟 金红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5期8-9,共2页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儿童、青少年慢性直立不耐受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表现为直立状态下心率的快速增加且不伴血压的降低。患儿病程一般较长,直立不耐受症状表现明显,心动过速多在体位改变后2.9~6.1分钟内出现。POT...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儿童、青少年慢性直立不耐受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表现为直立状态下心率的快速增加且不伴血压的降低。患儿病程一般较长,直立不耐受症状表现明显,心动过速多在体位改变后2.9~6.1分钟内出现。POTS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系列疾病的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 儿童 快速增加 症状表现 体位改变 POTS 不耐受 疾病
下载PDF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诊治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8-493,共6页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一组以慢性直立不耐受及直立后心率过度增快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较为常见,可显著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学习。POTS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并可伴有多种共患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在诊断中需...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一组以慢性直立不耐受及直立后心率过度增快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较为常见,可显著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学习。POTS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并可伴有多种共患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在诊断中需详细询问病史,正确解读直立试验结果,谨慎鉴别诊断并全面评估共患病。POTS主要有相对低血容量、高肾上腺素能及血管功能障碍三种核心机制。在治疗POTS患儿时,应以非药物治疗为基础,针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生物标志物水平评估主要发病机制,注意共患疾病的管理,从而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心动过速综合征 直立不耐受 直立试验 共患病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