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位的神话,命定的悲剧——《威尼斯之死》的原型批评
1
作者 肖晶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2年第3期88-92,共5页
托马斯·曼的小说《威尼斯之死》因其扑朔迷离的神话色彩成为一部光芒璀璨的经世之作。许多批评家都从神话原型对艺术家的悲剧进行分析。但是大部分评论文章都简单地把艺术家悲剧的原因归咎于情感与理智的失衡,没有对艺术家悲剧的... 托马斯·曼的小说《威尼斯之死》因其扑朔迷离的神话色彩成为一部光芒璀璨的经世之作。许多批评家都从神话原型对艺术家的悲剧进行分析。但是大部分评论文章都简单地把艺术家悲剧的原因归咎于情感与理智的失衡,没有对艺术家悲剧的源头进行分析和论证。文章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对小说中的神话元素加以分析,论证了艺术家的悲剧是他们追求唯美主义的必然结果,这一悲剧是注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之死 原型 神话 悲剧
下载PDF
《威尼斯之死》的存在主义诗学
2
作者 张玮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威尼斯之死》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较有影响的一部作品,它叙述了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威尼斯旅行中偶遇一位美少年,深深被其吸引,着魔般地追随少年的踪迹,最后死于霍乱的经历。纵观阿申巴赫的心路历程,和海德格尔的此在... 《威尼斯之死》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较有影响的一部作品,它叙述了作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威尼斯旅行中偶遇一位美少年,深深被其吸引,着魔般地追随少年的踪迹,最后死于霍乱的经历。纵观阿申巴赫的心路历程,和海德格尔的此在、存在、大道的思想相契合。阿申巴赫的威尼斯之旅就是从沉沦的"此在"中醒悟,在美的感召下飞升入去蔽的本真的"存在",最终经由从容赴死升华到"大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之死 托马斯·曼 存在主义
下载PDF
歌德的“人性”与《威尼斯之死》的政治化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稚梓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3年第3期129-145,共17页
托马斯·曼常在文本中用“伪装”式写法隐藏真实信息,他对文本的诠释对研究者把握作者思想脉络具有独特的意味。小说《威尼斯之死》问世后,托马斯·曼多次从文本层面把这部作品和歌德的人格及作品联系在一起。歌德的人格及作品... 托马斯·曼常在文本中用“伪装”式写法隐藏真实信息,他对文本的诠释对研究者把握作者思想脉络具有独特的意味。小说《威尼斯之死》问世后,托马斯·曼多次从文本层面把这部作品和歌德的人格及作品联系在一起。歌德的人格及作品对托马斯·曼的小说《威尼斯之死》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在小说文本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来,但暗含其中。《威尼斯之死》的主角因过于执着精神秩序和过度耽于感官迷醉遭遇失败,乃至完全毁灭,托马斯·曼藉此暗示,歌德结合精神和感官的综合命题才是战胜精神和生活困境的唯一出路。在《威尼斯之死》出版后,托马斯·曼对歌德的认识愈发深入,逐渐在创作风格和人文主义思想领域接近歌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曼 威尼斯之死 歌德 人性
原文传递
美国的秘密——小说《威尼斯之死》中塔齐奥原型之谜 被引量:2
4
作者 焦庸鉴 《外国文学动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0,共3页
他第一眼瞥见那个美少年是在威尼斯海滩上一座豪华饭店的大厅里。他“看得呆住了”,那是一个美极了的男孩子,“像天使般纯净可爱。
关键词 中篇小说 威尼斯之死 德国 托马斯·曼 现实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 塔齐奥 原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