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对威海卫驻军权的利用与侵华策略调整
1
作者 李若愚 赵禹辰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0-28,150,151,共11页
日本在《马关条约》谈判中提出以驻军威海卫作为履约担保,开创了日本在华驻军的恶例。甲午战争掀起的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却也反作用于日本,使其难以独霸中国,威海卫驻军更成列强关注之焦点。日本不得不调整对华策略以因应国际局势变化,遂... 日本在《马关条约》谈判中提出以驻军威海卫作为履约担保,开创了日本在华驻军的恶例。甲午战争掀起的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却也反作用于日本,使其难以独霸中国,威海卫驻军更成列强关注之焦点。日本不得不调整对华策略以因应国际局势变化,遂利用列强间的斗争,以同情之名表面上将威海卫“归还”中国,实际却将相关权利暗中让渡给英国,引发了“英国强租威海卫事件”。日本侵华策略从明火执仗地掠夺土地,转向索取租借地与经济特权,谋求建立专属自身的在华势力范围,这一转变正是以对威海卫驻军权的认知变化为标志的。虽然日本对华政策在甲午战后有所调整,但以侵华为目标之主线却从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卫驻军权 《马关条约》 日本对华策略 在华驻军 帝国主义外交
下载PDF
乾隆《威海卫志》的编纂与史料价值
2
作者 郭维勇 《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3期100-103,110,共5页
乾隆《威海卫志》的纂修始于清雍正五年(1727),成书于乾隆七年(1742),是威海卫最后一部志书。雍正十三年(1735),威海卫被裁撤并入文登县。邑人郭文大出于为乡邦存信史的文化自觉,独自纂修卫志。乾隆《威海卫志》的纂修过程十分曲折,大... 乾隆《威海卫志》的纂修始于清雍正五年(1727),成书于乾隆七年(1742),是威海卫最后一部志书。雍正十三年(1735),威海卫被裁撤并入文登县。邑人郭文大出于为乡邦存信史的文化自觉,独自纂修卫志。乾隆《威海卫志》的纂修过程十分曲折,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乾隆《威海卫志》在体例方面效仿康熙《文登县志》,采用纲目体,辖十门六十八目;在内容上,增补康熙《威海卫志》的阙略,侧重载录与卫城有关之事。是志对研究明清威海地区的社会经济、风俗物产及卫所制度演变等颇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威海卫志》 卫所志 郭文大 史料价值
下载PDF
威海卫民居海草房建筑特色
3
作者 秦耕 《炎黄地理》 2023年第5期92-94,共3页
威海史称威海卫,其名源于元代及明朝初期的海滨渔村。身为渔村的威海卫,其建筑在民居建筑史上有重大影响。在威海卫的民居建筑中,海草房占了很大的比例,自新石器时代以来至20世纪中叶,海草房历来是威海沿海民居的首选建筑。
关键词 海草房 民居建筑 威海卫 明朝初期 渔村 20世纪中叶
下载PDF
威海卫人民医院(骨科医院)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理事单位
4
作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威海卫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骨科医疗为重点,以肛肠专业为特色,集医疗、科研、急救、康复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现有职工9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00余人,中级职称360... 威海卫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骨科医疗为重点,以肛肠专业为特色,集医疗、科研、急救、康复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现有职工9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00余人,中级职称360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医院 威海卫 中级职称 余人 医学救援 肛肠 伤害救治 高级职称
下载PDF
“威海卫占领军”在华情报活动述论
5
作者 刘豫杰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23年第1期71-82,142,共13页
甲午战后,依据《马关条约》第八条之规定,日本开始向威海卫派驻所谓“占领军”,在日本陆军对华情报活动的新布局中,占领军成为驻华武官和情报将校以外的重要情报通道。从盗测制图到展开名为实查或旅行的军事侦察,再到利用中国间谍刺探... 甲午战后,依据《马关条约》第八条之规定,日本开始向威海卫派驻所谓“占领军”,在日本陆军对华情报活动的新布局中,占领军成为驻华武官和情报将校以外的重要情报通道。从盗测制图到展开名为实查或旅行的军事侦察,再到利用中国间谍刺探各类情报,日本陆军的各类情报活动手段在占领军一处得到了集中呈现。胶州湾事件后,占领军还适时调整策略,将情报活动的重点转向在华攫取殖民权益的列强。与驻华武官或情报将校相比,占领军的情报活动类型更有层次,又因其地理位置,对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情报更加敏感。因此,占领军虽然存续时间不长,但在日本陆军的对华情报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卫占领军 情报活动 军事侦察
下载PDF
法律文本的矛盾——从英租威海卫时期的一份鞭刑文件说起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一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9,共6页
英租威海卫《1903年鞭笞规定法令》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矛盾,破解这一矛盾需要回到法律文本的历史语境中去,需要对文本背后的“二元法律”进行分析。威海鞭刑制度与香港及英国鞭刑制度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把鞭刑问题与缠足问题联系起来,我... 英租威海卫《1903年鞭笞规定法令》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矛盾,破解这一矛盾需要回到法律文本的历史语境中去,需要对文本背后的“二元法律”进行分析。威海鞭刑制度与香港及英国鞭刑制度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把鞭刑问题与缠足问题联系起来,我们发现对某种恶的容忍并不是“二元法律”的必然后果,它来自威英当局对殖民统治的成本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租威海卫 鞭刑 1903年鞭笞规定法令 二元法律 法律文本 威海 矛盾 文件 1903年 历史语境
下载PDF
英租威海卫的外来法、本土法与民间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一强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5期17-23,共7页
在民法典呼之欲出的今天,无需民法典却并不妨碍其现代化步伐的威海卫深陷对于“民法典情结”中的中国法学来说不啻构成一个颇为不利的历史反例。应当认真对待的是:普通法的地方法制经验是否或应当如何具有普适性?中国化是外来法“在中... 在民法典呼之欲出的今天,无需民法典却并不妨碍其现代化步伐的威海卫深陷对于“民法典情结”中的中国法学来说不啻构成一个颇为不利的历史反例。应当认真对待的是:普通法的地方法制经验是否或应当如何具有普适性?中国化是外来法“在中国”的基本方式。而如何中国化,则涉及本土法和民间法的有关问题。英租威海卫的中国法律及习惯是在具体的司法过程中被发明出来的,对于这种被称之为“中国法律及习惯”的赝品,与其用本土法不如用“民间法”加以概括或许更具解释力,亦更能在法理上反映外来政权、外来法与本土社会、本土法之间的历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租威海卫 外来法 本土法 民间法 威海 中国法学 中国法律 历史关系 民法典 地方法制
下载PDF
英租威海卫时期土地交易习惯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志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7,共7页
在英租时期,威海卫地区的乡村社会呈现出特殊的形态。乡村社会中土地流转比较频繁,土地权属关系表现多样化,社会秩序更加复杂多变。选取土地交易和土地诉讼为研究对象,利用民间契约文书、官方诉讼档案、社会调查及碑刻文献等第一手资料... 在英租时期,威海卫地区的乡村社会呈现出特殊的形态。乡村社会中土地流转比较频繁,土地权属关系表现多样化,社会秩序更加复杂多变。选取土地交易和土地诉讼为研究对象,利用民间契约文书、官方诉讼档案、社会调查及碑刻文献等第一手资料,从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角度,考察了先买、除留、转租和升科这四种中国传统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卫 先买 除留 租佃 升科
下载PDF
德占胶澳与英占威海卫文化政策之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82,共4页
 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的胶州湾与威海卫先后被德国与英国殖民者所租占。他们在占领地内实行了包括教育、文艺、出版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但由于其占领的国家不同、占领的目的各异,因此导致了在这两个地区的文...  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的胶州湾与威海卫先后被德国与英国殖民者所租占。他们在占领地内实行了包括教育、文艺、出版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但由于其占领的国家不同、占领的目的各异,因此导致了在这两个地区的文化政策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英国 胶澳 威海卫 殖民文化政策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的谈判及其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本森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3-250,共8页
随着英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成为英国对华外交的重点。当国民政府成为一个能够有效控制山东的权威政府时,英国与南京国民政府就威海卫交还展开交涉。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王正廷与英国驻华大使蓝普森以1924年交收威海卫草案为蓝本... 随着英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成为英国对华外交的重点。当国民政府成为一个能够有效控制山东的权威政府时,英国与南京国民政府就威海卫交还展开交涉。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王正廷与英国驻华大使蓝普森以1924年交收威海卫草案为蓝本进行多次谈判,最终于1930年10月1日成功收回威海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英国 威海卫 王正廷 蓝普森
下载PDF
日俄战争之后中国收回威海卫的尝试与曲折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229,共8页
1906年中国试图收回威海卫,是一件在晚清不无历史意义的外交事件。日俄战争后,俄国此前向中国强租的旅顺地区转手日本,中国外交官根据中英条约中威海卫的租期与俄租旅顺租期相同的规定,要求英国归还威海卫。英国因英日同盟的关系以及试... 1906年中国试图收回威海卫,是一件在晚清不无历史意义的外交事件。日俄战争后,俄国此前向中国强租的旅顺地区转手日本,中国外交官根据中英条约中威海卫的租期与俄租旅顺租期相同的规定,要求英国归还威海卫。英国因英日同盟的关系以及试图维护在华形象,同时担心归还后他国染指等因素,在该事情上拖延、敷衍,使得中国交涉失败。不过,晚清职业外交官在此事件中表现出的日益增强的国权意识却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还威海卫 汪大燮 晚清外交 英日同盟
下载PDF
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的制度演进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再彬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8-44,共7页
英租时期,威海卫的乡村治理制度几经演变,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即传统的宗族、村董和乡绅的联合治理阶段、总董制治理阶段以及地方自治及村董选举改革阶段。这些变迁反映了威英政府在威海卫乡村进行政权建设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为了服从殖... 英租时期,威海卫的乡村治理制度几经演变,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即传统的宗族、村董和乡绅的联合治理阶段、总董制治理阶段以及地方自治及村董选举改革阶段。这些变迁反映了威英政府在威海卫乡村进行政权建设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为了服从殖民统治的现实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在乡村社会的政权建设并未取得预想中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租威海卫 乡村治理 制度演进
下载PDF
对《外交部关于收回威海卫租借地案报告》形成时间的考订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良玉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外交部关于收回威海卫租借地案报告》 形成时间 中国 历史考订 北洋政府 史料
下载PDF
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超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在殖民统治之初,宗族性村庄在威海卫占有传统优势,殖民者在威海卫乡村采取宗族、村董和乡绅的联合治理模式;19世纪初威海卫社会秩序稳定后,殖民政府着手在乡村进行改革,积极推行总董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英租威海卫的社会近代化进程逐步加... 在殖民统治之初,宗族性村庄在威海卫占有传统优势,殖民者在威海卫乡村采取宗族、村董和乡绅的联合治理模式;19世纪初威海卫社会秩序稳定后,殖民政府着手在乡村进行改革,积极推行总董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英租威海卫的社会近代化进程逐步加快,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殖民政府在后期统治中积极推行自治,进行民主化改革。威海卫乡村治理制度的变迁反映了不同时期殖民当局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而选择不同治理模式的过程,其本质是要加强殖民统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卫 村董 总董 乡村
下载PDF
近代威海卫的城市定位、规划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本森 周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12-121,共10页
威海本为军事卫所,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在清末成为北洋舰队的军事基地。甲午战后,英国租占威海卫。英租之初,本欲将其发展为军事口岸,但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局势的变化使威海卫失去军港价值,英国殖民当局遂着手将其打造为经济口岸和海... 威海本为军事卫所,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在清末成为北洋舰队的军事基地。甲午战后,英国租占威海卫。英租之初,本欲将其发展为军事口岸,但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局势的变化使威海卫失去军港价值,英国殖民当局遂着手将其打造为经济口岸和海军疗养基地。因租期未定、交通不便等因素,威海卫未能成为出色的经济口岸,倒是成了东亚最负盛名的度假天堂。民国政府收回威海卫之后,计划将其作为特别市进行建设,但随之而来的日本侵华战争扼杀了威海的城市发展势头。威海的城市发展受到区位、政治环境、资源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又受到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开放程度、对外交通等主观决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卫 租借地 城市定位 城市规划
下载PDF
试论中国租界与租借地区域法制的差异——以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的差异为例
16
作者 王立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7,共11页
近代中国不仅出现过租界区域法制,还产生过租借地区域法制,而且它们差异明显。透过这种差异,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国近代的区域法制并为今天的区域法制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是中国租界与租借地区域法制的代表,... 近代中国不仅出现过租界区域法制,还产生过租借地区域法制,而且它们差异明显。透过这种差异,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国近代的区域法制并为今天的区域法制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是中国租界与租借地区域法制的代表,先后出现于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之后。把它们相比较后可以发现,它们有诸多差异,其中包括时空、法律体系、法律内容、司法等方面的差异。构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是:区域性质、定位、环境等原因。与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差异相关,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差异所造成的不同社会面貌、与中国主权受损的关联、对今天区域法制建设的启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租界 威海卫租借地 法制差异 中国近代史 区域法制
下载PDF
清末民初英国在中国租借地威海卫的乡村管理
17
作者 刘本森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29,共5页
英国租借威海卫后,采取"维持旧制"的乡村管理方式,并将乡绅纳入正规行政管理序列、赋予民主法治内涵,为威海卫的乡村管理注入了近代因素。总董、村董、长老是威海卫乡村的管理者,他们在农村中沟通上下、办理基层事务、维护社... 英国租借威海卫后,采取"维持旧制"的乡村管理方式,并将乡绅纳入正规行政管理序列、赋予民主法治内涵,为威海卫的乡村管理注入了近代因素。总董、村董、长老是威海卫乡村的管理者,他们在农村中沟通上下、办理基层事务、维护社会秩序。英国人通过规范绅权、表彰楷模、劝勉惩戒对乡绅进行管理,有效地经营乡村,收到了"鸡犬无惊"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威海卫 租借地 总董 乡村管理
下载PDF
英国的统治与威海卫的自杀现象
18
作者 张志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04-114,共11页
威海卫租借地内的英国当局了解到太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实施自杀。鉴于此,他们规定了民众有报告自杀的义务,教育大众及警察如何进行救助,并且采取了为自杀救助工作任命了一名负有特殊职责的医疗助手等措施。尽管清楚地知道在中国自杀... 威海卫租借地内的英国当局了解到太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实施自杀。鉴于此,他们规定了民众有报告自杀的义务,教育大众及警察如何进行救助,并且采取了为自杀救助工作任命了一名负有特殊职责的医疗助手等措施。尽管清楚地知道在中国自杀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然而政府在解决引起自杀的原因上所做的努力却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改变租借地内女性的生活环境方面,政府所做甚少,这是与其总的管理政策相一致的,那就是尽量不改变中国乡村的生活结构。地方法官在自杀问题的处理上表现出对中国法律的遵从,也是英国管理威海卫的这一总政策的部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卫 自杀 报告 英国法 村董
下载PDF
近代殖民租借地商业组织的典型个案——以威海卫的商埠商会(1916—1930)为例
19
作者 刘本森 《江汉学术》 2014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威海卫在1898—1930年是英国的租借地。威海卫商埠商会成立于1916年,该商会在英国的殖民下成立和发展,商会领导李翼之、谷铭训等人带领商会整顿商务、福商利贾,倡行公益、服务地方,参与政治、影响社会。这些似乎与其他商会没有区别,但... 威海卫在1898—1930年是英国的租借地。威海卫商埠商会成立于1916年,该商会在英国的殖民下成立和发展,商会领导李翼之、谷铭训等人带领商会整顿商务、福商利贾,倡行公益、服务地方,参与政治、影响社会。这些似乎与其他商会没有区别,但是威海卫商埠商会在成长中与殖民政府进行合作与抗争,体现了近代中国商人在自身、社会、国家利益面前的抉择。而威海卫商埠商会作为一个存在于英国租借地内的近代商业组织,既有其作为近代商业组织的普遍性特征,又有其地处殖民租借地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组织 商埠商会 租借地 威海卫 殖民
下载PDF
英租威海卫史研究综述
20
作者 刘本森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30-36,共7页
关于英租时期的威海卫,一百多年来学界已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然而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析。通过按照不同主题介绍现有研究成果,并分析目前研究的特点、不足以及可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以期推进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英国 威海卫 租借地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