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腘动脉病变的效果
1
作者 王盛兴 任华亮 +2 位作者 孙明胜 李春民 张望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患者中运用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治疗腘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10例CLTI患者病历资料,DCB干预的靶病变为腘动... 目的探讨在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患者中运用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治疗腘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10例CLTI患者病历资料,DCB干预的靶病变为腘动脉。评估患者术后Rutherford分级和肢体威胁程度(WIfI)分期,以及临床驱动的靶血管重建(TLR)。主要安全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和截肢。通过多因素生存分析评估影响无截肢生存率的因素。结果患者年龄(72.7±9.2)岁,靶病变长度(127.6±56.8)mm,闭塞性病变和重度钙化分别占79.1%和62.7%,重度肢体威胁患者占20.9%。在12个月的随访中,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无截肢生存率和TLR分别为11.8%、81.8%和12.7%。在3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中,Rutherford分级和WIfI分期均得到改善(P均<0.001)。在12个月的随访中,重度肢体威胁患者中有43.5%死亡或截肢。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WIfI分期是患者无截肢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CB扩张治疗CLTI患者的腘动脉病变安全有效。WIfI分期可用于评估CLTI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威胁性缺血 血管成形术 腘动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生活质量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海妍 方晓梅 +4 位作者 刘焕萍 桑迪 彭红梅 邢亮 汪莲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7~1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焦... 目的分析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7~1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患者生活质量与功能状况、疼痛、行走能力、焦虑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2.70±8.58)分。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与疼痛、行走能力、焦虑存在相关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多病共存、行走能力、手术、焦虑是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生活质量整体偏低,照顾者、多病共存情况、行走能力、手术、焦虑情绪能影响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威胁性缺血 行走能力 焦虑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踝肱指数诊断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全球肢体解剖分期系统3期的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尹翠林 丁宁宁 +6 位作者 韩亚庆 崔玉玲 孟燕 唐小妮 杨林 杨健 周丽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0-82,125,共4页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诊断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患者全球肢体解剖分期系统(GLASS)3期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3例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GLASS分期的不同将其分为GLASS 1~2期组...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诊断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患者全球肢体解剖分期系统(GLASS)3期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3例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GLASS分期的不同将其分为GLASS 1~2期组(n=24)和GLASS 3期组(n=49)。比较两组患者的AB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诊断价值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阈值、灵敏度、特异度。结果GLASS 1~2期组患者平均ABI为0.890(0.710,1.000),高于GLASS 3期组患者的0(0,0.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76,P﹤0.05)。ROC曲线显示,ABI诊断CLTI患者GLASS 3期的AUC为0.903,阈值为0.490,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70%。结论CLTI患者GLASS 1~2期与GLASS 3期的ABI差异显著,以0.490为ABI阈值可于术前预筛出GLASS 3期患者,从而更好地预判手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威胁性缺血 踝肱指数 全球肢体解剖分期系统
下载PDF
幼儿对威胁性刺激蛇的注意觉察:来自眼动证据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福兴 李文静 +2 位作者 颜志强 段朝辉 李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4-786,共13页
前人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刺激花,没有经验的婴幼儿会对威胁性刺激蛇产生更快的觉察反应。研究选取4-6岁幼儿和成人被试,改进了刺激材料呈现范式和线画的刺激材料,采用3x3刺激矩阵呈现的方式,利用眼动仪记录被试的视觉搜索过程,探索... 前人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刺激花,没有经验的婴幼儿会对威胁性刺激蛇产生更快的觉察反应。研究选取4-6岁幼儿和成人被试,改进了刺激材料呈现范式和线画的刺激材料,采用3x3刺激矩阵呈现的方式,利用眼动仪记录被试的视觉搜索过程,探索威胁性刺激蛇是否被更快注意定向、作为干扰刺激的蛇是否同样能被更快觉察,以及蛇的特殊外形是否在快速觉察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1发现,相对于目标物花,成人和幼儿对蛇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更短,注视到目标前的注视点个数更少,首次注视的时间更短。实验2采用线画的方式去除了刺激材料的色彩和纹理,只保留了蛇蜿蜒的外形,结果发现儿童和成人仍然以更短的注视到达时间、更少注视次数注意到蛇,对蛇的首次注视时间更短。此外,对干扰物分析发现,蛇作为干扰物(花为目标物)仍然表现出更快注意定向。两个实验对比发现,被试对彩色、真实蛇的注视快于线画的蛇。结论认为,即使是对蛇具有较少经验的幼儿,也表现出了对蛇的快速注意偏向;蛇的色彩和纹理会促进蛇的快速觉察;蛇的低水平知觉特征(蜿蜒外形)确实对蛇的注意觉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性刺激 幼儿 觉察 眼动
下载PDF
正立和倒立的威胁性身体表情的识别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振宏 赵婷 张丹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5,共8页
为探索身体表情的加工时程以及加工方式是否为构形加工,采用ERP技术考察对正立和倒立的威胁性身体表情(恐惧和愤怒)的识别。行为结果发现倒置效应存在。ERP结果发现:早期阶段已有对威胁性情绪(P1)和倒置效应(N1)的加工;中期阶段主要存... 为探索身体表情的加工时程以及加工方式是否为构形加工,采用ERP技术考察对正立和倒立的威胁性身体表情(恐惧和愤怒)的识别。行为结果发现倒置效应存在。ERP结果发现:早期阶段已有对威胁性情绪(P1)和倒置效应(N1)的加工;中期阶段主要存在对倒置效应的加工(N170);晚期阶段,威胁性情绪在正立条件上得到更多的加工(P3和LPP)。结果表明,威胁性身体表情加工有独特的时间进程,加工方式以构形加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性情绪 身体表情 倒置效应 ERP
下载PDF
对足球比赛中威胁性配合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畔 余吉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1,共2页
对世界杯足球比赛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威胁性配合是运动员为取得进球而进行的合理分工协作。还归纳出威胁性配合的特征、运动员在参与完成威胁性配合时所必备的谋略思想和完成威胁性配合的行动步骤。
关键词 足球比赛 威胁性配合 研究 谋略思想 行动步骤
下载PDF
弧圈球技术集击球稳健性和威胁性于一体的物理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唐东阳 肖丹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5,59,共5页
运用物理方法,从弧圈球对乒乓球运行的速度、弧线形状、弧线高度、弧线方向等的影响,以及和球台、球拍作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揭示了弧圈球技术集击球稳健性和威胁性于一体的物理原因。
关键词 乒乓球 弧圈球 稳健 威胁性 物理分析
下载PDF
下旋球的稳健性和威胁性及其物理原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唐东阳 曾藕元 冷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88,92,共5页
下旋球的稳健性和威胁性是其在乒乓球运动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通过物理学分析发现:下旋球具有稳健性是因其旋转有利于回球过网,击球力量和方向不易使球出台;下旋球具有威胁性是因为其过网前后速度忽快忽慢,水平速度较小,落... 下旋球的稳健性和威胁性是其在乒乓球运动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通过物理学分析发现:下旋球具有稳健性是因其旋转有利于回球过网,击球力量和方向不易使球出台;下旋球具有威胁性是因为其过网前后速度忽快忽慢,水平速度较小,落台后弹起时水平速度急剧减慢,对方回球时容易误判,不易借力,旋转可增大对方回球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 下旋球 稳健 威胁性 物理原理
下载PDF
威胁性疼痛认知评价对接受应对策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周 Todd Jackson +3 位作者 陈红 黄希庭 刘琨 李晓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611-61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接受策略是否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疼痛忍受能力,其效果是否会受到威胁性疼痛认知的削弱。方法:实验采用2×2的被试间设计,因素一为疼痛认知评价(威胁性认知/安全性认知),因素二为策略使用类型(接受/无策略)。101名健康... 目的:本研究探讨接受策略是否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疼痛忍受能力,其效果是否会受到威胁性疼痛认知的削弱。方法:实验采用2×2的被试间设计,因素一为疼痛认知评价(威胁性认知/安全性认知),因素二为策略使用类型(接受/无策略)。101名健康被试被随机分到四个组,共接受两次受冷测试(the cold pressor task,CPT),测量指标包括疼痛忍耐时间,疼痛强度和应对策略的使用频率。结果:接受策略-安全性认知组的第二次CPT疼痛忍耐时间及疼痛忍耐值显著高于无策略-安全性认知组和无策略-威胁性认知组。但是在威胁性认知条件下,接受策略组的第二次CPT疼痛忍耐时间以及忍耐提高值低于接受策略-安全认知组。并且仅显著高于无策略-安全认知组。接受策略-威胁性认知组使用接受策略的频率显著低于接受策略-安全性认知组。结论:研究表明接受策略有助于提高疼痛忍受能力,但是威胁性疼痛认知评价削弱了接受策略在提高疼痛忍耐力和疼痛应对能力上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性认知评价 疼痛 接受策略
下载PDF
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晓雯 文涛 丁锦红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0-836,共7页
注意偏向各成分间关系及发生时间进程尚存争议。本研究以情绪图片为刺激,采用类别判断任务,通过眼动技术探讨正常个体对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结果显示,(1)向左的首次眼跳概率高于向右,而潜伏期短于向右,存在左侧偏向;(2)注意... 注意偏向各成分间关系及发生时间进程尚存争议。本研究以情绪图片为刺激,采用类别判断任务,通过眼动技术探讨正常个体对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结果显示,(1)向左的首次眼跳概率高于向右,而潜伏期短于向右,存在左侧偏向;(2)注意回避发生在250ms以内,解除锁定困难发生在400ms之后;(3)注意偏向影响类别判断过程。结果表明,注意回避与左侧偏向在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形成早期存在相互作用,且比解除锁定困难更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性刺激 注意偏向 回避 解除锁定困难 左侧偏向
下载PDF
秦巴山区经济林果病虫害种类及威胁性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育贵 周建华 肖银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323-326,共4页
根据秦巴山区的广元市、巴中市和达州市分布的核桃、板栗、油橄榄和杏子的病虫害实地调查结果,提出了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在此基础上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对目前出现频率高、分布广的病虫害进行了威胁性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核... 根据秦巴山区的广元市、巴中市和达州市分布的核桃、板栗、油橄榄和杏子的病虫害实地调查结果,提出了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在此基础上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对目前出现频率高、分布广的病虫害进行了威胁性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核桃果象、核桃根象、核桃举翅蛾、核桃云斑天牛、核桃黑斑病、板栗实象、油橄榄云斑天牛、油橄榄孔雀斑病、油橄榄疮痂病是严重威胁树株生长和产量的病虫害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果 病虫害 威胁性评估
下载PDF
幼儿教师要慎用威胁性言语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玲 黄双 陈莉 《教育评论》 2019年第5期109-113,共5页
威胁性言语指当幼儿某种行为与特定要求背离时,教师对他们使用的某种威压性言语。幼儿教师习惯性使用威胁性言语存在严重隐患,直接动摇“儿童本位”,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导致此现象的原因,除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深层原因在于应... 威胁性言语指当幼儿某种行为与特定要求背离时,教师对他们使用的某种威压性言语。幼儿教师习惯性使用威胁性言语存在严重隐患,直接动摇“儿童本位”,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导致此现象的原因,除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深层原因在于应试文化倾向的长期影响、职业倦怠引发的不良情绪宣泄和规范缺失产生的监督漏洞。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消解教师滥用威胁性言语的社会土壤,使之在观念上不想用,在实际上不需用,在制度上限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幼互动 幼儿教师 威胁性言语
下载PDF
足球比赛中攻方威胁性战术手段形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焕粟 余吉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2,95,共4页
通过对2012年欧洲杯足球比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和研究,认为:威胁性战术手段的形成是攻方对主动权把握的结果,是正确认识主被动关系的转换局面,并合理应用技战术的过程。根据威胁性战术手段形成特点... 通过对2012年欧洲杯足球比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和研究,认为:威胁性战术手段的形成是攻方对主动权把握的结果,是正确认识主被动关系的转换局面,并合理应用技战术的过程。根据威胁性战术手段形成特点不同分为:由于进攻方主动的战术行动制造出防守弱点的方式;防守局面本来就有弱点存在的原生形成方式;并对形成方式中典型局面:大纵深,区域空当,重点进攻,个人突破,战术掩护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性战术手段 战术奇点
下载PDF
“刺激—反应”语境中的“让(叫)”字兼语句——兼谈汉语口语中的警告—威胁性祈使句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继圣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描写的两种汉语口语句式都是在“刺激一反应”语境下使用的句式。说话人在受到对方刺激的情况下,使用“让(叫)”字句来发泄愤怒,且伴随着可能影响对方的人身、财产安全的激烈行为;使用“你/你们+再+动词/其他词类的活用形式+动量短... 本文描写的两种汉语口语句式都是在“刺激一反应”语境下使用的句式。说话人在受到对方刺激的情况下,使用“让(叫)”字句来发泄愤怒,且伴随着可能影响对方的人身、财产安全的激烈行为;使用“你/你们+再+动词/其他词类的活用形式+动量短语”的格式,向对方表示警告和威胁,但并不一定采取具体的攻击性行为。两种句子都是比较简短的非独立句,通常都不能单独使用,而必须出现在对话的应对方的言语里;两者都是“表里不一”性质的句子—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完全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语句 汉语口语 刺激—反应 语境 威胁性 非独立句 说话人 句子 小谓语 语法结构
下载PDF
威胁性刺激蛇一定会被更快觉察吗?蛇与蜥蜴的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童钰 王福兴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4-534,共11页
大量运用视觉搜索范式的研究发现,在进化过程中对人类生存具有威胁的蛇会被人们更快地觉察。但已有研究采用动物(蛇)植物(花)配对搜索的方式,而很少直接采用近似的动物配对搜索。本研究选取成人大学生被试,通过视觉搜索范式和眼动追踪,... 大量运用视觉搜索范式的研究发现,在进化过程中对人类生存具有威胁的蛇会被人们更快地觉察。但已有研究采用动物(蛇)植物(花)配对搜索的方式,而很少直接采用近似的动物配对搜索。本研究选取成人大学生被试,通过视觉搜索范式和眼动追踪,对比了蛇和同为爬行类动物、却不具有进化上威胁性的蜥蜴的视觉搜索过程,以探究蛇的威胁性和动物特征相似性在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中的作用。实验1采用蛇和蜥蜴互为目标物和干扰物,发现相对于蛇,被试对蜥蜴的行为反应时更短;首次注视到达时间也更短。实验2-4分别采用黑白和线画刺激、恒定干扰物(花和青蛙)、使用自然背景材料对比蛇和蜥蜴的觉察,发现了一致的结果,即被试对蜥蜴的视觉搜索时间和行为反应时间都要快于蛇。在视觉搜索任务中当两种视觉刺激材料的属性接近时,蛇在进化上的威胁性不一定导致更快的搜索时间,而刺激物的视觉特征对目标物的觉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性刺激 蜥蜴 眼动 注意觉察
下载PDF
威胁性信息检测的脑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蕾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51,共9页
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威胁性信息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能力,是有效应对危险的前提条件,对有机体的生存具有重要价值。威胁性信息的检测由不同的神经通路合作完成。在视觉通道中,皮层通路的精确检测和皮层下通路的快速检测在杏仁核得... 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威胁性信息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能力,是有效应对危险的前提条件,对有机体的生存具有重要价值。威胁性信息的检测由不同的神经通路合作完成。在视觉通道中,皮层通路的精确检测和皮层下通路的快速检测在杏仁核得到整合。杏仁核能接受多感觉通道的信息输入,并接受额叶的调节,是威胁性信息加工中连通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的枢纽。将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杏仁核的功能以及不同的神经通路如何合作完成威胁性信息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性信息 杏仁核 皮层通路 皮层下通路
下载PDF
最具威胁性物种半数进入中国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3,共4页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4年的报告称,世界上90%以上的生态系统都曾遭受过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全球20%的脊椎动物的灭绝,每年给全球造成数千亿美元的损失。以前可以充当防治物种入侵的自然屏障比如高山、海洋...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4年的报告称,世界上90%以上的生态系统都曾遭受过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全球20%的脊椎动物的灭绝,每年给全球造成数千亿美元的损失。以前可以充当防治物种入侵的自然屏障比如高山、海洋、沙漠等,在全球化的大势之下,已经显得无足轻重,全球化加剧了生物入侵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物种入侵 威胁性 中国 自然保护 生态系统 脊椎动物 生物入侵 全球化
下载PDF
威胁 荒诞 真实——论品特“威胁性喜剧”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文平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142-145,共4页
作为继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之后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后现代主义戏剧大师,品特虽深受贝克特之影响,但又未完全背离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戏剧传统。品特的剧作喜剧性与威胁性相统一,荒诞性与真实性相融合,语言破碎、简洁、诙谐幽默而富有... 作为继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之后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后现代主义戏剧大师,品特虽深受贝克特之影响,但又未完全背离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戏剧传统。品特的剧作喜剧性与威胁性相统一,荒诞性与真实性相融合,语言破碎、简洁、诙谐幽默而富有潜台词,别具艺术风格,因此被誉为"威胁性喜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 威胁性 荒诞 真实
下载PDF
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发动威胁性进攻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鑫 袁野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1-24,8,共5页
本文对第17届世界杯32支参赛球队在64场比赛中发动的1397次威胁性进攻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战中的技战术配合仍然是发动威胁性进攻,创造得分机会的主要手段,通过这类方式攻入130球,其中边路威攻数量最多,但入球率较低;定位球... 本文对第17届世界杯32支参赛球队在64场比赛中发动的1397次威胁性进攻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战中的技战术配合仍然是发动威胁性进攻,创造得分机会的主要手段,通过这类方式攻入130球,其中边路威攻数量最多,但入球率较低;定位球发动威胁性进攻进31球,其中任意球角球仍占主要比例;从发动威攻的时间与入球的时间特征来看,上、下半时中段入球数与威攻入球率分别是两个半场最少的,是比赛的相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届世界杯 足球赛 威胁性进攻 进球
下载PDF
从威胁性传球看中、伊之实力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稚霞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49,共2页
威胁性传球是衡量一个阶进攻水平的主要标准.伊拉克队在此种传球的次数、成功率和威慑力上均优于中国队。
关键词 威胁性传球 威胁性传中 中国 伊拉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