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俗学家娄子匡教授
1
作者 陈益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1-1,共1页
关键词 教授 民俗学家 中国大陆 钟敬文 娄子匡
下载PDF
娄子匡民俗学论著举隅
2
作者 陈益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54-55,共2页
95岁高龄的娄子匡教授跟北京钟敬文教授同为中国民俗学的创业元老 ,德高望重 ,备受海内外学界所景仰。娄子匡教授致力于中国民俗的搜集、编纂、研究、出版工作长达七八十年 ,娄老称得上是大陆迁台民俗学家中 ,最先关注台湾民俗、最能入... 95岁高龄的娄子匡教授跟北京钟敬文教授同为中国民俗学的创业元老 ,德高望重 ,备受海内外学界所景仰。娄子匡教授致力于中国民俗的搜集、编纂、研究、出版工作长达七八十年 ,娄老称得上是大陆迁台民俗学家中 ,最先关注台湾民俗、最能入乡随俗 ,也是最肯结交台湾民俗学者的第一人。娄老很早便致力于台湾民间研究、民俗学的精彩论著不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子匡 民俗学 台湾民间研究 民俗学论著
下载PDF
娄子匡对民俗学术的终身经营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英三 《民间文化论坛》 2005年第1期96-102,共7页
娄子匡一生的民俗学术经营,因着时空环境的变化,大概可以分成下列四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从首部民俗著作《绍兴歌谣》完稿起,到抗战前夕为止;第二阶段,从抗战开始起到他在台湾经营的《自立晚报》被迫停刊为止;第三阶段,从《自立晚报》... 娄子匡一生的民俗学术经营,因着时空环境的变化,大概可以分成下列四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从首部民俗著作《绍兴歌谣》完稿起,到抗战前夕为止;第二阶段,从抗战开始起到他在台湾经营的《自立晚报》被迫停刊为止;第三阶段,从《自立晚报》停刊之后,到他卸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职务为止;第四阶段,从卸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职务起到今天。本文就按照这四期的脉络加以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子匡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绍兴歌谣故事 亚洲民俗社会生活专刊 北京大学民俗丛书影刊 中山大学民俗丛书影刊
下载PDF
娄子匡
4
《民间文化论坛》 2005年第1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娄子匡 绍兴歌谣 钟敬文先生 丛书出版 赵景深 谣俗 浙江绍兴
下载PDF
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记台湾民俗学家娄子匡
5
作者 弓隶子 《文史杂志》 1993年第4期36-37,共2页
娄子匡(1914--),男,汉族,浙江绍兴人,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俗文学家。 1914年7月,娄子匡出生于浙江山阴。童年时代,他便醉心于民间文艺。当他于绍兴中学肄业时,就已搜录了《绍兴歌谣》、《绍兴故事》二册,收入国立中山大学民俗... 娄子匡(1914--),男,汉族,浙江绍兴人,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俗文学家。 1914年7月,娄子匡出生于浙江山阴。童年时代,他便醉心于民间文艺。当他于绍兴中学肄业时,就已搜录了《绍兴歌谣》、《绍兴故事》二册,收入国立中山大学民俗丛书,于1927年7月在广州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子匡 民俗学家 中原民俗 民间文艺学 台湾 中国传统文化 绍兴人 俗文学 中国民俗学 资料汇集
下载PDF
访海峡彼岸的民俗老人娄子匡先生
6
作者 叶春生 《民俗研究》 1997年第3期107-108,120,共3页
说起娄子匡先生,民俗学界无人不知晓,他就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在杭州西湖的一只小艇上宣布中国民俗学会成立的四位先生之一,其中顾颉刚、江绍源两位先生已经离开了人世,健在的两位一位在大陆,就是钟敬文先生,现任中国民俗学会的理事长;一... 说起娄子匡先生,民俗学界无人不知晓,他就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在杭州西湖的一只小艇上宣布中国民俗学会成立的四位先生之一,其中顾颉刚、江绍源两位先生已经离开了人世,健在的两位一位在大陆,就是钟敬文先生,现任中国民俗学会的理事长;一位在台湾,就是娄子匡先生,现任台湾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这次到台湾之前,我也常常翻看他编著的一些书籍,如(新年风俗志》、《十二生肖故事》等,以及他主编的一些丛书.印象最深的是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一位日本学者加藤千代先生来访,学校通知我和谭达先先生去接待,我们估计对方一定想了解中山大学民俗学运动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子匡 民俗学运动 民俗学会 钟敬文 中山大学 台湾 民间故事 杭州西湖 海峡 二三十年代
原文传递
娄子匡近况及其龟俗研究
7
作者 陈益源 《民俗研究》 2000年第1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民俗学家 娄子匡 龟俗文化 治学精神
全文增补中
家乡民俗学:从学术实践到理论反思 被引量:12
8
作者 吕微 刘锡诚 +1 位作者 祝秀丽 安德明 《民间文化论坛》 2005年第4期1-11,共11页
关键词 民俗学研究 民俗学者 中国民俗学 学术实践 歌谣周刊 杵歌 民间文学作品 民俗事象 娄子匡 北大歌谣研究会
下载PDF
破坏与维护──从“呆女婿”故事看中国男子的心态及笑话的功能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霞 《民间文学论坛》 1997年第4期16-22,共7页
一“呆女婿”故事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时间久远、流传范围极广的一类笑话。因流传的区域不同,这类笑话也被称为“戆女婿”、“戆仔婿”、“苕女婿”等。
关键词 民间文学论坛 中国男子 钟敬文先生 流传范围 讲述者 本能欲望 民间文学作品 孙剑冰 娄子匡 伦理道德观念
下载PDF
学术史的范式意义
10
作者 施爱东 《民间文化论坛》 2016年第3期5-8,共4页
一部好的学术史,决不是对学术历程的简单编年、梳理,对学术成果的简单罗列、评点,学术史本身就包含了一系列的理论建构,其意义决不仅限于历史记录这么简单,它可能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学术革命的理想。我认为刘锡诚先生《二十世纪中国民间... 一部好的学术史,决不是对学术历程的简单编年、梳理,对学术成果的简单罗列、评点,学术史本身就包含了一系列的理论建构,其意义决不仅限于历史记录这么简单,它可能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学术革命的理想。我认为刘锡诚先生《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就具有这样一种范式革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文学 刘锡诚 学术历程 学术范式 蒋观云 范式革命 刘守华 王文宝 娄子匡 历史细节
下载PDF
珍贵的海峡两岸第一部——《台湾民间文学》述评
11
作者 段宝林 《民间文化论坛》 2005年第6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台湾民间 朱先生 朱介凡 民间故事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 娄子匡 海峡两岸 故事类型索引 上海文艺出版社 故事传说
下载PDF
对二、三十年代福建民俗学运动的回顾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育伦 《民间文学论坛》 1996年第2期73-76,共4页
“五四”前夕,一批热心于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学者所掀起的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运动,以北京大学为中心,迅速辐射到全国各地。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也受到这股学术浪潮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在1925年6月北京大学《歌谣周刊》
关键词 民俗学研究 歌谣周刊 中国民俗学 陈锡襄 民俗事象 国学研究院 民俗学者 谢云声 闽学会 娄子匡
下载PDF
双重身份的听众——从《背石头》笑话谈起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牧 《民间文学论坛》 1996年第1期62-65,72,共5页
“笑话”是引人发笑的故事。”这个有关笑话这种民间文学体裁的定义着眼于一个特殊的角度:“人——”听众,即笑话的接受者。原因自然而简单,听众是笑的主体,使听众发笑正是讲笑话的目所在。但是如果我们真正从接受者角度去审视笑话作品... “笑话”是引人发笑的故事。”这个有关笑话这种民间文学体裁的定义着眼于一个特殊的角度:“人——”听众,即笑话的接受者。原因自然而简单,听众是笑的主体,使听众发笑正是讲笑话的目所在。但是如果我们真正从接受者角度去审视笑话作品及其异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作品 讲述者 引人发笑 文学体裁 接受者 作家文学 耿予方 娄子匡 笑林广记 思想倾向
下载PDF
略论中国民俗学
14
作者 茅蔚然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73-77,42,共6页
本文分为两部分:(一)中国是民俗学的故乡:从我国丰富的典章、甲骨文资料与古籍记述中证实中国是民俗学的发源地。(二)民俗学研究的范围及其功能:作为“历史之学”、“文化之学”、“百科之学”的民俗学,其研究范围包括人们日常的物质与... 本文分为两部分:(一)中国是民俗学的故乡:从我国丰富的典章、甲骨文资料与古籍记述中证实中国是民俗学的发源地。(二)民俗学研究的范围及其功能:作为“历史之学”、“文化之学”、“百科之学”的民俗学,其研究范围包括人们日常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以及人们的语言与行为的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民俗学具有文化、政治、经济三大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民俗学研究 娄子匡 民俗事象 精神生活 美国民俗学 钟敬文 社会功能 民俗志 民族学家
下载PDF
略论文艺民俗学
15
作者 韩烈文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38-44,共7页
一文艺民俗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文艺学与民俗学联姻的产儿。我们不简单地把它视为民俗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以民俗学为视角考察和探究文艺学,更好地阐明文艺的产生与发展规律以及文艺的民族化等诸种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楚... 一文艺民俗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文艺学与民俗学联姻的产儿。我们不简单地把它视为民俗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以民俗学为视角考察和探究文艺学,更好地阐明文艺的产生与发展规律以及文艺的民族化等诸种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楚民俗学与文艺学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民俗学 作家文学 歌谣周刊 现实主义创作 民间歌谣 神话传说 《九歌》 娄子匡 《诗经·国风》 口头性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寓言三十年
16
作者 吴秋林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23-28,共6页
三十多年来的中国当代民间文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民间寓言是一颗闪亮的明珠,它与其他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一起,为中国当代民间文学增添了夺目的光彩。一、少数民族民间寓言搜集整理概况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民间寓言,指的是建国以来,从各个... 三十多年来的中国当代民间文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民间寓言是一颗闪亮的明珠,它与其他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一起,为中国当代民间文学增添了夺目的光彩。一、少数民族民间寓言搜集整理概况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民间寓言,指的是建国以来,从各个少数民族民间搜集整理出来的全部的民间寓言。由于这一时期汉族民间寓言搜集整理收效甚微,因此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民间寓言也可视为中国当代民间寓言。中国当代民间寓言的搜集整理大致是从一九五五年前后开始的(这里指的是搜集整理作品见诸报刊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寓言 当代少数民族 民间文学作品 寓言故事 动物寓言 十年 娄子匡 一九 当代作家 白狮
下载PDF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于1930年——与王文宝同志商榷
17
作者 莫高 《民间文学论坛》 1995年第1期75-77,共3页
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出我国一门新兴的社会学科——民俗学。在开拓我国民俗学这块荒原中,一九三○年夏杭州成立的中国民俗学会是继北京、广州以后开拓我国民俗学活动的三大中心之一。汪玢玲在《民俗学运动的性质和它的历史作... 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出我国一门新兴的社会学科——民俗学。在开拓我国民俗学这块荒原中,一九三○年夏杭州成立的中国民俗学会是继北京、广州以后开拓我国民俗学活动的三大中心之一。汪玢玲在《民俗学运动的性质和它的历史作用》一文中也将我国的民俗学运动分为三个时期:北大歌谣研究会和《歌谣》周刊时期(1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文宝 中国民俗学会 北大歌谣研究会 娄子匡 钟敬文 江绍原 九三 社会学科 文中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PDF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何时成立?
18
作者 王文宝 《民间文学论坛》 1994年第1期72-73,共2页
钟敬文先生曾不只一次地对我说,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时,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开会的仪式来宣布,多是先办刊物而后形成,从史料上看,这是事实:广州中山大学是1927年11月1日顾颉刚主持该校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工作时创办... 钟敬文先生曾不只一次地对我说,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时,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开会的仪式来宣布,多是先办刊物而后形成,从史料上看,这是事实:广州中山大学是1927年11月1日顾颉刚主持该校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工作时创办了《民间文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敬文先生 娄子匡 中国民俗学会 江绍原 对我说 广州中山大学 民俗周刊 顾颉刚 反省院 出版周刊
下载PDF
台湾的俚谚
19
作者 姚汉秋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2-87,共6页
地方风俗、语言,包括俚谚在内,可说是文学的一环,倘予详细区分,应为'俗文学'吧。台湾自郑成功率领漳、泉、粤三籍兵民垦殖以来,垂三百余年,无论风俗、语言悉以闽南为主,过去四十年来,在台研究民俗学者。
关键词 民俗学者 择邻而居 十年 娄子匡 饭来张口 海峡两岸 清兵入关 在路上 社会风情 杨耐梅
原文传递
旁置、艰涩与悲壮的小步舞曲——忧郁的民俗学札记之四
20
作者 岳永逸 《新产经》 2012年第7期88-90,共3页
自2012年4月,本刊开始连载新锐民俗学家岳永逸先生的"忧郁的民俗学札记系列",此为系列第4篇——另类的也是真实的中国民俗学小史(下):前贤努力的国殇。其实,在杨堃指导下的"社会学的民俗学"标志性成果的出现之前,... 自2012年4月,本刊开始连载新锐民俗学家岳永逸先生的"忧郁的民俗学札记系列",此为系列第4篇——另类的也是真实的中国民俗学小史(下):前贤努力的国殇。其实,在杨堃指导下的"社会学的民俗学"标志性成果的出现之前,也就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1930年代早中期,因为民族振兴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在文学的民俗学与史学的民俗学发展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田国男 娄子匡 杨堃 小史 福田亚细男 家岳 钟敬文先生 江绍原 社会科学化 标志性成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