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拒绝娘炮:体育与血性培养 被引量:3
1
作者 彭庆文 梁林 《青少年体育》 2019年第7期26-27,共2页
"娘炮文化"横行,磨灭了青少年的血性意识,严重影响到社会价值导向和青少年健康价值观的培养形成。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血性品质关乎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兴衰。在世界范围内,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血性的民族才有希望,没... "娘炮文化"横行,磨灭了青少年的血性意识,严重影响到社会价值导向和青少年健康价值观的培养形成。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血性品质关乎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兴衰。在世界范围内,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血性的民族才有希望,没有血性的民族不打自垮。体育以其固有的属性使之成为培养青少年血性品质的有力途径。通过体育培养血性,重在唤醒个人尊严意识,突破自我,敢于亮剑,公平竞争,体验建立、找回和维护尊严行过程为的情感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炮 血性 体育 培养
下载PDF
性别气质与审美代沟——从“娘炮羞辱”看当前媒介文化中的“男性焦虑” 被引量:20
2
作者 盖琪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1-155,共5页
近年来,在中国当代媒介场域中,有关男性性别气质的话题数次成为舆论热点,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围绕"娘炮"一词所展开的激烈争论。本文旨在通过引入美国社会历史学家里奥·布劳迪等人的研究成果,来观照当前媒介文化场域中的&... 近年来,在中国当代媒介场域中,有关男性性别气质的话题数次成为舆论热点,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围绕"娘炮"一词所展开的激烈争论。本文旨在通过引入美国社会历史学家里奥·布劳迪等人的研究成果,来观照当前媒介文化场域中的"娘炮羞辱"现象和"男性焦虑"症候,分析性别气质话语中所隐含的历史性根源,阐释其所联结的审美代际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气质 审美代沟 娘炮羞辱 男性焦虑
下载PDF
“娘炮儿”真的“娘”吗?——消费社会下对青年男性气质的再审视 被引量:9
3
作者 辛晔 史昱锋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娘炮儿"之争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关注。网络舆论场域中,气质阴柔的男性青年被贴上"娘炮儿"这一名不符实的标签,是传统霸权男性气质对异己气质的惩罚与祛除。本文认为,对于这类在视觉消费、大众趣味和技术消费... "娘炮儿"之争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关注。网络舆论场域中,气质阴柔的男性青年被贴上"娘炮儿"这一名不符实的标签,是传统霸权男性气质对异己气质的惩罚与祛除。本文认为,对于这类在视觉消费、大众趣味和技术消费影响下建构的"娘炮儿",应坚持多元性原则、理性处理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来正确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炮儿” 男性气质 消费社会 青年
下载PDF
网络流行语“娘炮”折射的性别偏见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雨康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第22期87-87,89,共2页
随着网络传播日益广泛,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其中,受到消费市场的左右,以"娘炮"为例的部分偏激用词带有传统文化中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从而引起广泛争议,甚至"娘炮"已从线上走向线下,对于性别少数人群进行攻击。这... 随着网络传播日益广泛,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其中,受到消费市场的左右,以"娘炮"为例的部分偏激用词带有传统文化中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从而引起广泛争议,甚至"娘炮"已从线上走向线下,对于性别少数人群进行攻击。这类用语背后折射出了强烈的性别偏见。本文以"娘炮"为例浅述网络流行语中折射出的性别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炮 刻板印象 性别少数群体 性别偏见
下载PDF
幼态持续:“娘炮”现象背后的社会心态透视 被引量:1
5
作者 郑莉琳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26-31,共6页
“娘炮”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然而争论各方的社会学视角仅局限于性别视角,忽略了年龄这一维度。以“幼态持续”这一人类独有的进化现象创新性解读“娘炮”现象,试图探索当今社会迷恋“青春”的真相。审美“低龄化”是现代化进程... “娘炮”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然而争论各方的社会学视角仅局限于性别视角,忽略了年龄这一维度。以“幼态持续”这一人类独有的进化现象创新性解读“娘炮”现象,试图探索当今社会迷恋“青春”的真相。审美“低龄化”是现代化进程下年轻人的一种代偿心理,折射出剧烈社会变革中当代青年的真实生存状态以及矛盾交织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层面的系统性问题,而并非单一的性别与审美问题。幼态持续状态下人类是“永恒的儿童”,“返老还童”时代的人们应当如何正视自我,拥有什么样的生命观,值得进一步追问和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炮”现象 幼态持续 青春 社会心态
下载PDF
消费文化语境下“娘炮”现象成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潇蔓 《传媒论坛》 2022年第6期69-71,82,共4页
“娘炮”现象的出现有独特的社会背景,社会技术的进步为该话题提供了一个公共交流的空间。同时,女性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她们拥有更高的消费能力,为“娘炮”消费奠定了市场基础。然而消费者对于“娘炮”文化的消费并非自发的,而是文化市场... “娘炮”现象的出现有独特的社会背景,社会技术的进步为该话题提供了一个公共交流的空间。同时,女性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她们拥有更高的消费能力,为“娘炮”消费奠定了市场基础。然而消费者对于“娘炮”文化的消费并非自发的,而是文化市场化与资本化运作的结果。泛滥的“娘炮”现象困扰男性的社会形象,恶化文化创作的氛围,容易误导青少年。对此,需要深挖原因,找准症结,方能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炮 消费主义 性别气质 性别认知
下载PDF
浅谈备受争议的“娘炮”审美
7
作者 李亚楠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6期45-48,共4页
最近,“娘炮”的话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使得很多学者纷纷把目标对准了娱乐圈。“娘炮”审美主要表现在娱乐圈的一些偶像明星身上,在日韩文化的影响下,经纪公司通过对真人秀节目的精心打造,女性粉丝成为这些“娘炮”明星频频活跃的助... 最近,“娘炮”的话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使得很多学者纷纷把目标对准了娱乐圈。“娘炮”审美主要表现在娱乐圈的一些偶像明星身上,在日韩文化的影响下,经纪公司通过对真人秀节目的精心打造,女性粉丝成为这些“娘炮”明星频频活跃的助推,但真正的最大赢家却是其背后的资本。“娘炮”审美的极端化暴露了对青少年审美教育的缺失和主流媒体的号召力下降等问题,亟待我们去加强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炮审美 日韩文化 粉丝经济 真人秀节目 审美教育
下载PDF
新媒体与社会性别——以网络热词“娘炮”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雨康 《采写编》 2019年第4期159-160,32,共2页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性别不平等成为了社会长期以来的共识,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即为相对于男性,女性是弱势群体,所谓的"直男"群体在网络这一媒介领域的话语权就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而处于弱势的群体,"准感官统...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性别不平等成为了社会长期以来的共识,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即为相对于男性,女性是弱势群体,所谓的"直男"群体在网络这一媒介领域的话语权就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而处于弱势的群体,"准感官统计"使得他们对待网络舆论往往更为敏感,这就导致了"娘炮"类网络用词的泛滥,在这一环境下往往存在着对于双性的共同歧视,本文以这一角度出发,探究其热度的来源以及背后所存在的社会性别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准感官统计 娘炮 社会性别
下载PDF
学校教育场域中“娘炮”男性气质的建构——基于五名男大学生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韩葳巍 唐莉莎 屠靖斌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110-119,共10页
从“动态多元男性气质理论”的视角看,不可一概而论地将“娘炮”身上呈现出的“娘”的性别气质视为一种“问题化”的存在,需慎防陷入“性别刻板印象”的泥沼。研究发现,在学校教育场域中,“娘炮”在课程内容、运动空间及重要他人的“规... 从“动态多元男性气质理论”的视角看,不可一概而论地将“娘炮”身上呈现出的“娘”的性别气质视为一种“问题化”的存在,需慎防陷入“性别刻板印象”的泥沼。研究发现,在学校教育场域中,“娘炮”在课程内容、运动空间及重要他人的“规训”下面临着“性别表象认知”的冲突,反思过后便会能动地在“接受性别文化的指定”和“抵制性别文化的强加”中做出选择,而选择后者的“娘炮”创造出了独特的“主体性别文化”。正确认识和对待“娘炮”,学校教育应在厘清“何为娘炮”的基础上,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给“娘炮”以更多理解与包容的同时,给予其正确的性别社会化教育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炮 男性气质 社会性别 学校教育
下载PDF
红豆的书写与“娘炮”的传播——评毕飞宇小说《雨天的棉花糖》
10
作者 张毅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8期109-111,共3页
《雨天的棉花糖》是新生代作家毕飞宇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小说讲述了"假姑娘"红豆的悲剧故事。红豆生有"男儿身,女儿心",他本想报考音乐学院,却在父亲的逼迫下参军并踏上了战场,不料成为战俘落逃归来,从此陷入了生活... 《雨天的棉花糖》是新生代作家毕飞宇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小说讲述了"假姑娘"红豆的悲剧故事。红豆生有"男儿身,女儿心",他本想报考音乐学院,却在父亲的逼迫下参军并踏上了战场,不料成为战俘落逃归来,从此陷入了生活世界的无情围困,最终在不甘和无奈中选择了自杀。红豆的女性气质是他践行自由伦理的表征,但正是这种"身性反常"为他招致了男性文化建制的"惩罚"和"拯救",也注定了他在面临精神困境时无助的自我毁灭结局。文章最后尝试以红豆的创痛为当下"娘炮"传播的隐痛作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 娘炮 传播 毕飞宇 《雨天的棉花糖》
下载PDF
拟态环境的影响探析——以围绕“娘炮”的讨论为例
11
作者 崔雪峰 《传媒论坛》 2018年第22期173-173,共1页
自19世纪20年代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这一理论,便立即被应用来分析传播效果。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多注重这一理论对于受众产生的影响,本文拟以围绕"娘炮"的讨论为例,来着重分析其对媒体带来的认知偏差,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 拟态环境 娘炮 环境化
下载PDF
对当下社会“娘炮”现象的社会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丰 康佳 《青年学报》 2019年第2期34-41,共8页
2018年,央视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引入不少"娘炮"明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论,多数大众认为"小鲜肉"和"娘炮"明星是娱乐圈靡靡之风的象征,过度宣传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尤其不利于他们形成... 2018年,央视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引入不少"娘炮"明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论,多数大众认为"小鲜肉"和"娘炮"明星是娱乐圈靡靡之风的象征,过度宣传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尤其不利于他们形成对性别观念和男性形象的正确认识。本文主要从"小鲜肉"和"娘炮"明星之间的区分入手,分析这类现象盛行背后的社会原因,包括粉丝经济的发展、女性审美的变化、"娘炮"明星的商品化、新媒体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日韩文化影响等。"娘炮"明星流行引发的社会争论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碰撞的结果,背后是代际之间社会价值观的分歧、审美体系崩塌和审美教育缺乏,以及媒体对社会价值的漠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炮 “小鲜肉” 青少年
原文传递
“娘炮”的意义与未来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思雨 洪帅 《汉字文化》 2021年第5期103-104,111,共3页
"娘炮"近期在网络上及现实中蔓延开来,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了"爷炮",文章对"娘炮"和"爷炮"的意义与构成做了详细分析,并对其未来走向做了预测。
关键词 娘炮 X
原文传递
浅析网络热词“娘炮”的语义转变及其社会成因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田心 《汉字文化》 2020年第14期22-24,共3页
随着“娘炮”一词的广泛使用及传播,其内涵特征逐渐转变,由中性转向贬义再到褒义趋向的现象不仅体现了语义特征的动态变化,也折射出其背后的社会心态变化。“娘炮”一词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折射出性别刻板印象中对女性的歧视,另一方面... 随着“娘炮”一词的广泛使用及传播,其内涵特征逐渐转变,由中性转向贬义再到褒义趋向的现象不仅体现了语义特征的动态变化,也折射出其背后的社会心态变化。“娘炮”一词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折射出性别刻板印象中对女性的歧视,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消费观、审美多元化等因素影响下的社会心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炮 语义转变 社会成因
原文传递
“娘炮”语义的话语变迁与社会生产
15
作者 吴茜 《汉字文化》 2021年第S02期130-131,共2页
随着主流媒体不断抨击"娘炮"之风,"娘炮"一词进入大众社会空间。从语义起源来说,早在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中国上流社会就曾流行男性阴柔化审美。当代社会中,男性阴柔化的审美形象附着于日韩文化,伴随互联网舶入青少... 随着主流媒体不断抨击"娘炮"之风,"娘炮"一词进入大众社会空间。从语义起源来说,早在中国古代明清时期,中国上流社会就曾流行男性阴柔化审美。当代社会中,男性阴柔化的审美形象附着于日韩文化,伴随互联网舶入青少年视野。"娘炮"语义在媒体扩散之下,产生了三次话语冲突,分别从性别、代际、民族、资本的视角切入,其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范围不断扩大。然而"娘炮"的男性阴柔化现象并非偶然,社会结构的变化、女性意识的增强、消费主义的裹挟以及受众审美的"去伦理化",都间接强化着男性女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炮 语言建构 话语变迁 女性主义 现代性
原文传递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娘炮文化”
16
作者 王敬芳 《时代人物》 2020年第36期77-77,共1页
男性女性化这一性别现象自古以来就存在了,但是近年来这一现象快速发展,激起了广泛的舆论和争议。“娘炮文化”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本文通过对这一文化的剖析,阐明了其是在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下产生的,旨在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并接纳... 男性女性化这一性别现象自古以来就存在了,但是近年来这一现象快速发展,激起了广泛的舆论和争议。“娘炮文化”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本文通过对这一文化的剖析,阐明了其是在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下产生的,旨在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并接纳多元文化的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娘炮 性别角色 客观 角色认同
下载PDF
精神“娘化”最可怕
17
作者 洪碧霄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 2019年第6期33-33,共1页
对于当下'小鲜肉'以'娘炮'形象示人这一现象,有认为其'当休矣'的,也有认为应尊重此审美趣味的。在我看来,'娘炮'作为一个人的审美爱好,他人不应过度干涉。比起一味地批判外貌上的'娘炮',我们... 对于当下'小鲜肉'以'娘炮'形象示人这一现象,有认为其'当休矣'的,也有认为应尊重此审美趣味的。在我看来,'娘炮'作为一个人的审美爱好,他人不应过度干涉。比起一味地批判外貌上的'娘炮',我们更应该反思是否出现了骨子里的'娘炮'。究竟什么是'娘炮'?显然不仅仅是'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肉 审美 精神 娘炮 趣味 形象 油头粉面 示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