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屡禁不止——中国古代的娱乐民俗与娱乐哲学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杰文
-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
出处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1期24-32,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表演理论--口头艺术的诗学与社会学研究>(11YJC76007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娱乐民俗是人类为追求快乐而暂时悬置现实利益的行为。中国古代的娱乐民俗与巫优的乐舞表演、诸侯间的争战以及赌博游戏密切相关。基于"表演、竞赛、机会"三种因素,中国古代形成了三种类型的娱乐民俗。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这些娱乐民俗体现出明显的阶级差异、地域差异以及相互糅合的趋势。问题的矛盾性在于,与中国古代娱乐民俗的丰富程度相比,其娱乐哲学显得十分单薄。虽然中国古代的娱乐哲学十分轻视、厌憎娱乐民俗并试图禁止它,但是参与其中的"娱乐体验"证明了娱乐民俗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这种意义与价值的独立性是基于社会功利的思考所无法裭夺的。
-
关键词
娱乐民俗
娱乐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
表演
竞技
赌博
-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
-
题名百年敦煌学之游戏娱乐民俗研究述要
- 2
-
-
作者
徐晓卉
-
机构
兰州商学院敦煌文化研究所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152,共12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敦煌学史研究"(07JZD0038)
-
文摘
敦煌学研究领域中的游戏娱乐民俗鲜有专文讨论,只是在体育、乐舞、文学、文献、佛俗以及石窟艺术等研究论著中有所涉及。将这些论著中关于游戏娱乐民俗的研究内容提炼整理,肯定成绩,寻找问题,既是当前敦煌学之民俗学研究领域继续深入和完善的必要,也是唐宋时期的中国民俗研究领域在地方民俗特色方面的补充。
-
关键词
古代敦煌
游戏娱乐民俗
述要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跳丸”游戏的产生及其在高句丽域内的传播
- 3
-
-
作者
董健
-
机构
延边大学
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
-
出处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21-2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句丽文化研究”(17VGB009)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句丽娱乐民俗研究”(2018JD7)。
-
文摘
跳丸是诞生于我国先秦时期的古老游艺活动,后经西域伎人新技艺的改良,成为盛行于汉代的重要的百戏技艺之一。高句丽作为汉代兴起于中国东北的边疆民族政权,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吸纳中原文化的营养,随着其国力的强盛,高句丽的民俗文化等也都受到中原文化的极大影响。在此背景下,跳丸游艺活动由中原传到高句丽,成为高句丽社会上至贵族、下至平民喜爱的娱乐活动,这在古墓壁画中得到了广泛的印证。以高句丽为中转,跳丸又被继续东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地区。在以跳丸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向东传播过程中,高句丽充当了重要的枢纽角色。
-
关键词
跳丸
高句丽
百戏
娱乐民俗
-
Keywords
Tiaowan
Gaogouli
acrobatics
entertainment folklore
-
分类号
K28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南宋时期临安城内的民俗逸趣初探
- 4
-
-
作者
徐彦
邱涛
-
机构
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7期150-151,共2页
-
基金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0YJA740071
-
文摘
南宋时期,在吴越文化影响下,江浙一带民间文化如着墨色。无论是民俗娱乐活动,还是昔日的民间文艺特色,无不渗透出当时临安古城的光辉画面。临安城是商业与民间活动的典型聚集体,城内民俗娱乐发展成熟,市民闲暇时段的民俗趣事颇多。
-
关键词
民俗娱乐
临安
南宋
商业
-
分类号
K245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92.4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铁粒开花”,最美焰火
- 5
-
-
-
出处
《中华手工》
2023年第11期86-87,共2页
-
文摘
1打铁花也称“铁水打花”“甩花”“铁骊花”等,最早源于青铜铸造工艺,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之久。这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娱乐文化活动,多在春节期间的社火、庙会等活动上表演,并且民间还有“打花打花,越打越发”的吉祥寓意。
-
关键词
吉祥寓意
庙会
打铁花
民俗娱乐
春节期间
青铜铸造
-
分类号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神会聚戏: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大众民俗娱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曹凌燕
-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
-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4,共8页
-
文摘
明清时期上海地区鬼神等民间信仰的繁盛,使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景象。随着民间信仰与节日习俗的链接融合,在迎神赛会等大型民俗集会中,掺入众多技艺表演成分,尤其是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的戏剧演出,成为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集民俗与演剧为一体的神会聚戏,以其社会性、开放性、聚众性的观演方式衍化成为上海地区非常普遍的民俗娱乐形态,赋予戏曲独特的民间存在方式,构筑了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大众文化娱乐空间。
-
关键词
民间信仰
民俗活动
神会聚戏
民俗娱乐
-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沅州府志》中的端午习俗研究
- 7
-
-
作者
刘霞
-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第2期57-60,共4页
-
文摘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其习俗活动在许多地方志中都有记载。《沅州府志》节序部分亦有相关记录。通过分析记录内容,大体可将其分为三类民俗事象进行阐述,分别是信仰民俗中的求吉、防病习俗活动,饮食民俗活动及娱乐竞技民俗中的龙舟竞渡活动。此三类民俗事项反映了沅州地区人们祈求健康美满生活的愿望,展示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同时体现了人们勇于面对困境、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
关键词
俗信民俗
饮食民俗
娱乐民俗
-
分类号
K892.11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明清民俗特征论纲
被引量:5
- 8
-
-
作者
萧放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7-192,共6页
-
文摘
明清时代是古今中西交汇的时代,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明清民俗既传承了古老的生活传统,又增加了许多新的民俗内涵。明清民俗史大约经历了三个段落:明初至弘治时期,明朝正德年间至明朝末年,清朝时期。明清民俗总体特征是世俗化,人们对世俗生活空前重视,无论是庄严的祭典,还是寻常的儿童娱乐,人们都以世俗的需要为基本前提。具体说来明清民俗有如下三大特点:一、民俗仪式与民俗象征的扩大与丰富;二、民俗信仰与民众生活结合紧密;三、城市民俗生活娱乐性特征突出。
-
关键词
明清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娱乐
-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北京的寺观庙会文化
- 9
-
-
作者
佟洵
-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89,共2页
-
文摘
北京庙会民俗文化的演进历程老北京历史上的庙会,又称为“庙市”或“节场”。它是伴随着佛教、道教宗教活动而日益兴盛起来的,是以佛寺和道观为活动空间的一种集宗教祭祀、民俗娱乐、商业购物、民间聚会活动为一体的群众性集会活动。
-
关键词
庙会民俗
庙市
庙会文化
宗教祭祀
演进历程
民俗娱乐
-
分类号
B92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土家族打溜子的文化特征探析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肖笛
张辉
-
机构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8,共4页
-
基金
2011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少数民族民间器乐考证与编目研究--以湘贵地区为例"(编号:11YBA257)
2012年度湖南省教学改革课题"湘西土家族苗族传统音乐在本土高校中的传承实践研究"(编号:湘教通[2012]401号)阶段成果
-
文摘
打溜子是土家族特有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在千百年来的发展进程中,它不仅在艺术形态和演奏技法等方面不断成熟和完善,而且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特征与功能。本文在梳理土家族打溜子的艺术个性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文化特征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土家族打溜子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地域性与原生性、民俗性与娱乐性、表演性与竞技性等几个方面。
-
关键词
湘西
打溜子
地域性与原生性
民俗性与娱乐性
表演性与竞技性
-
Keywords
Xiangxi, hit scraper-trough conveyer, regional and original, folk and entertainment, performance andcompetitive
-
分类号
J632.773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