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应忽视文学作为信息载体的性质
- 1
-
-
作者
李留记
-
出处
《天中学刊》
1988年第2期5-7,共3页
-
文摘
文学具有多种本质规定性,因而大凡标榜一种文学观念都可以做到“有诗为证”。说它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再现,说它是作家主观感情的表现,说它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都有充分的根据;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是“性意识的发泄”,也能够在文学史上找到或多或少的佐证。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称之为“苦闷的象征”,不是很合适吗?“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娼家。”
-
关键词
文学世界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后主
说文学
娼家
一江春水向东流
人类审美意识
本质规定性
文学作品
朦胧美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燕青一扑的功过
- 2
-
-
作者
牧惠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9-49,共1页
-
文摘
“浪子”并不是一个好名目。宋徽宗众帮闲中有一位李邦彦,原是打银匠的儿子,“生长闾阎,习猥鄙事,应对便捷,善讴谑,能蹴鞠,每缀街市俚言为词曲,人争传之,自号李浪子”,于是当了大官,人称浪子宰相。此人此事入了《续资治通鉴》。《三朝北盟会编》介绍了另一位浪子:“韩之纯轻薄不顾士行之人也,平日以浪子自名,喜嬉游娼家,好为淫媒之语。又刺淫戏于身肤,酒酣则示人,人为之羞而不自羞也”。浪子燕青之所以为“浪子”,本来应当与这种人同为一类;但是,可敬之处却恰好在于他同中有异。同者,也刺了一身花绣。
-
关键词
三朝北盟会编
娼家
李邦彦
俚言
鄙事
卢俊义
续资治通鉴
士行
酒酣
李师师
-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古籍标点正误指瑕(一则)
- 3
-
-
作者
晓春
-
出处
《古籍研究》
1994年第1期73-,共1页
-
文摘
《古籍整理中姓氏舆地标点失误举例》一文(原载《中国语文》1985年第5期,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之三收入),义例1 9类,举例19条,指瑕析理,颇中肯綮。然其第五类举例,智者之失,略有可商,兹具引于下;五、姓氏溢标讹为地名例仙居过邑侯周谋(原注小字:崇祯戊辰,新城人),熊铨曹文举(原注小字:崇祯辛未,新建人)同乡也。曾遣二仆人人都求迁。宿娼家,醉后泄言,为厂役缉获。(《三垣笔记》)
-
关键词
指瑕
标点本
三垣笔记
曹文举
义例
《中国语文》
出版规划
娼家
邑侯
醉后
-
分类号
G25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从民国衣冠看“女汉子”的渊源
- 4
-
-
作者
周松芳
-
出处
《现代青年》
2013年第9期44-44,共1页
-
文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会对"不爱红妆爱武装"深有体会。女子穿上了男子化的军装,总被形容为英姿飒爽;在民间,女子打扮成男仔头,有一段时间里也会收获颇多赞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会对‘‘不爱红妆爱武装"深有体会。女子穿上了男子化的军装,总被形容为英姿飒爽;在民间,女子打扮成男仔头。
-
关键词
女民兵
曙光初照
渊源有自
名门闺秀
娼家
革命党人
《中国日报》
十年
革命派
小野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