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随情结与婚姻爱情悲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汉波 赖如卓 刘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57-59,共3页
负心悲剧在中国文学中层出不穷。以往的研究者大多站在同情“痴情女”的立场谴责“负心汉”,使我们的双眼只注意道德审判而有意无意忽略了对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实际上,此类婚姻爱情悲剧的产生固然与男子的负心有不可推脱的关系,但女... 负心悲剧在中国文学中层出不穷。以往的研究者大多站在同情“痴情女”的立场谴责“负心汉”,使我们的双眼只注意道德审判而有意无意忽略了对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实际上,此类婚姻爱情悲剧的产生固然与男子的负心有不可推脱的关系,但女子的相随情结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因素。相随情结的实质是一种依附意识,而这种依附意识的产生又是经济、文化因素及女性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等“合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爱情悲剧 相随情结 依附意识 原因 合力
下载PDF
池莉小说中婚姻爱情悲剧之原型分析
2
作者 徐书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17-118,共2页
原型是荣格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用阿尼玛(anima)原型和阿尼姆斯(animus)原型来分别说明男人的女性侧面和女人的男性侧面,而池莉小说中的"初恋情结"、"婚外情"和"虚无意识"等情节和思想就是对荣格... 原型是荣格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用阿尼玛(anima)原型和阿尼姆斯(animus)原型来分别说明男人的女性侧面和女人的男性侧面,而池莉小说中的"初恋情结"、"婚外情"和"虚无意识"等情节和思想就是对荣格这种原型理论的很好印证。荣格的原型理论是对池莉小说中婚姻爱情悲剧性描写的又一新的解读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莉 婚姻爱情悲剧 荣格 原型 阿尼玛(anima) 阿尼姆斯(animus)
下载PDF
论池莉小说中婚姻爱情悲剧之文化观念冲突
3
作者 徐书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55-156,共2页
文化观念的冲突是池莉作品中婚姻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观念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乡村文化观念和都市文化观念的冲突;雅俗文化观念的冲突;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
关键词 池莉 婚姻爱情悲剧 文化观念冲突
下载PDF
池莉小说婚姻爱情悲剧之原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英 《消费导刊》 2008年第12期205-205,共1页
原型是荣格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用阿尼玛(anima)原型和阿尼姆斯(animus)原型来说明男人的女性侧面和女人的男性侧面,而池莉小说中的"初恋情结"、"婚外情"和"虚无意识"等情节和思想就是对荣格这种... 原型是荣格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用阿尼玛(anima)原型和阿尼姆斯(animus)原型来说明男人的女性侧面和女人的男性侧面,而池莉小说中的"初恋情结"、"婚外情"和"虚无意识"等情节和思想就是对荣格这种原型理论的很好印证。荣格的原型理论是对池莉小说中婚姻爱情悲剧性描写的又一新的解读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莉 婚姻爱情悲剧 荣格 原型 阿尼玛(anima) 阿尼姆斯(animus)
下载PDF
民俗规范功能视野下的回族文学——以《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军 马天龙 《民族艺林》 2013年第2期67-69,共3页
作为我国当代回族文学的一朵奇葩,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成功地表现了回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向我们展现了一系列回族民俗。尤其是民国初期的回族婚嫁民俗,它的规范功能像一只无形的手,发挥着让人无法察觉而又强大的社会力量... 作为我国当代回族文学的一朵奇葩,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成功地表现了回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向我们展现了一系列回族民俗。尤其是民国初期的回族婚嫁民俗,它的规范功能像一只无形的手,发挥着让人无法察觉而又强大的社会力量,规范着回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给《穆斯林的葬礼》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带来了爱情婚姻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斯林的葬礼》 婚嫁民俗 规范功能 爱情婚姻悲剧
下载PDF
阿莫司·奥兹小说中女性爱情婚姻悲剧原因探析
6
作者 李沁叶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83-84,共2页
奥兹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女性爱情婚姻悲剧主题,"不能承受之重"使她们或歇斯底里或自杀或私奔或离异。究其原因,逼仄的物质生活环境扼杀了女性的罗曼蒂克情结,使其生命力枯萎;家庭、社会中的失语地位与鲜明的个性意识激烈冲突,... 奥兹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女性爱情婚姻悲剧主题,"不能承受之重"使她们或歇斯底里或自杀或私奔或离异。究其原因,逼仄的物质生活环境扼杀了女性的罗曼蒂克情结,使其生命力枯萎;家庭、社会中的失语地位与鲜明的个性意识激烈冲突,造成女性精神世界的分裂与崩溃。通过对女性不幸爱情婚姻的探讨,奥兹着力表现犹太各散存文化单元间的冲突和传统犹太文化与欧洲文化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爱情婚姻悲剧 逼仄的物质生活环境 失语地位 个性意识 文化冲突
下载PDF
宝黛爱情婚姻悲剧——自我失落与创作失误的双重结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永祥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5年第2期147-161,共15页
上篇:自我失落 一、“发乎情,止乎礼仪”:爱情与失落 当代红学的《红楼梦》“反封建主义”说体系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是这样二个先验的命题。 “爱情反叛礼教!” “礼教扼杀爱情! 不幸,它是偷换概念的产物! 通常所说的爱情,实际包... 上篇:自我失落 一、“发乎情,止乎礼仪”:爱情与失落 当代红学的《红楼梦》“反封建主义”说体系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是这样二个先验的命题。 “爱情反叛礼教!” “礼教扼杀爱情! 不幸,它是偷换概念的产物! 通常所说的爱情,实际包含两层:爱慕与交往。首先是个体对某个异性产生了爱慕之情,它藏于心中,尚未向对方表达。这正是辞典对“爱情”一词的解释,其次是男女恋人相互交流爱恋之情,即通常说的“恋爱。”①正常的爱情,二者都应具备。如小红与贾芸的爱情。但前者是爱情的基本构件。瓦西列夫说:“真正的爱情即使得不到回报,也仍旧是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婚姻悲剧 自我失落 贾宝玉 林黛玉 宝黛爱情 《红楼梦》 人物性格 主体性 “木石前盟” 父母之命
下载PDF
浅论萧红的爱情婚姻悲剧
8
作者 卢安奎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51-52,共2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萧红和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赏识。然而,在看待萧红的爱情婚姻问题上,却仍有人存有某种模糊和偏见。特别是对她的多次爱情婚姻至今持有否定态度,说“对她的移情也只能用宽松的道德标准去审视”。乃至不少人对萧红...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萧红和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赏识。然而,在看待萧红的爱情婚姻问题上,却仍有人存有某种模糊和偏见。特别是对她的多次爱情婚姻至今持有否定态度,说“对她的移情也只能用宽松的道德标准去审视”。乃至不少人对萧红的死认为是她的任性与萧军分手去了香港,如果不是与萧军分手,最后不至于因贫病客死他乡。笔者认为萧红的爱情婚姻的多次失败,正表现了她追求女性婚姻自由、追求男女平等的斗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爱情婚姻悲剧 男女平等 萧军 思想与行为 婚姻自由 女性解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封建思想 三十年代
下载PDF
从《红楼梦》前八十回看宝黛爱情悲剧
9
作者 王琼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53-60,共8页
关键词 《红楼梦》 爱情悲剧 宝黛爱情 曹雪芹 林黛玉 贾宝玉 续书 爱情婚姻悲剧 葬花吟 赵姨娘
下载PDF
《红楼梦》影视剧与宝黛爱情主题简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卫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11,共6页
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影视剧最为突出的主题。早期红楼电影多体现宝黛的自由爱情与封建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越剧电影《红楼梦》强化了宝黛的叛逆性格与封建势力的冲突,阶级意识色彩较为明显。《新红楼梦》与《红楼新梦》... 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影视剧最为突出的主题。早期红楼电影多体现宝黛的自由爱情与封建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越剧电影《红楼梦》强化了宝黛的叛逆性格与封建势力的冲突,阶级意识色彩较为明显。《新红楼梦》与《红楼新梦》等故事新编影片,将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下金钱的罪恶。1987版电视剧淡化了宝黛爱情在全剧中的分量,为这一悲剧提供了更宽广的社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影视改编 宝黛钗 爱情婚姻悲剧
下载PDF
论张爱玲《半生缘》的多重悲剧意蕴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伟栋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2期71-73,共3页
张爱玲的《半生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俗世普通人的爱情婚姻悲剧;深刻揭示了在以父权为中心的封建宗法社会,作为女性对自身命运无可把握的悲剧;揭露了造成悲剧结局的人性的弱点、阴暗与丑恶。
关键词 《半生缘》 爱情婚姻悲剧 女性命运 人性弱点
下载PDF
《红楼梦》悲剧构成略论
12
作者 杜景华 《北方论丛》 CSSCI 1990年第6期55-60,共6页
通常人们讲到《红楼梦》悲剧,大多都是讲宝黛爱情悲剧(也有的讲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诚然,宝、黛爱情悲剧故事,是《红楼梦》艺术结构中的中心故事;但是,在人们具体地分析《红楼梦》的情节以及其中一个个人物命运的时候,又... 通常人们讲到《红楼梦》悲剧,大多都是讲宝黛爱情悲剧(也有的讲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诚然,宝、黛爱情悲剧故事,是《红楼梦》艺术结构中的中心故事;但是,在人们具体地分析《红楼梦》的情节以及其中一个个人物命运的时候,又会感到具体内容要比一个宝黛爱情悲剧要丰富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黛爱情悲剧 《红楼梦》 爱情婚姻悲剧 艺术结构 人物命运 故事
下载PDF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与思想意义新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玲 《魅力中国》 2013年第29期113-113,共1页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壁”,是我国极富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讲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雏形。本...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壁”,是我国极富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讲述了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雏形。本文对《孔雀东南飞》中表现出来的多种悲剧原因进行了研究,对其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 思想意义 悲剧原因 爱情婚姻悲剧 民间四大传说 《木兰辞》 长篇叙事诗 刘兰芝
下载PDF
《喜剧》的悲剧意蕴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正治 刘阳朔 《商洛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7-22,共6页
陈彦小说《喜剧》以贺氏一门父子两代喜剧演员为主要人物,描写了一段动人心魄、悲喜交加的生命故事,小说虽冠之以“喜剧”之名,其内在却蕴含着浓郁的悲剧意蕴,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悲喜交集的爱情婚姻悲剧的描写,由浅入深进而描绘出几位喜... 陈彦小说《喜剧》以贺氏一门父子两代喜剧演员为主要人物,描写了一段动人心魄、悲喜交加的生命故事,小说虽冠之以“喜剧”之名,其内在却蕴含着浓郁的悲剧意蕴,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悲喜交集的爱情婚姻悲剧的描写,由浅入深进而描绘出几位喜剧演员、喜剧观众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悲剧,表达了对喜剧精神日渐衰落的艺术悲剧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彦 《喜剧》 爱情婚姻悲剧 人生命运悲剧 艺术悲剧
下载PDF
氓真的是一个爱情骗子吗——《卫风·氓》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新探
15
作者 王立群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25-128,共4页
《卫风·氓》通常被理解为叙述一个典型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氓是一个无耻的爱情骗子,他骗取了女主人公的感情和财物,在她年长色衰后就无情地将她抛弃。然而通过文本解读,笔者发现其实氓和女主人公是真正的自由结合... 《卫风·氓》通常被理解为叙述一个典型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氓是一个无耻的爱情骗子,他骗取了女主人公的感情和财物,在她年长色衰后就无情地将她抛弃。然而通过文本解读,笔者发现其实氓和女主人公是真正的自由结合,二人的婚姻是有深厚的爱情基础,并不存在欺骗问题。具体来说,两人爱情婚姻走向毁灭主要是由四个原因导致的:一是两个人的性格有相当大的差别;二是两个人对于婚姻的认识有很大差距;三是女主人公一直未能生育;四是当时社会环境中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被认为是合理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卫风·氓》描写的是一个真正的爱情婚姻悲剧,展现了爱情在现实的生活中逐步走向毁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风·氓》 爱情婚姻悲剧 叙事视角
原文传递
《德伯家的苔丝》和《喧哗与骚动》的现实主义契合
16
作者 陈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65-69,共5页
《德伯家的苔丝》和《喧哗与骚动》围绕女主人公的情感婚姻悲剧真实再现了社会转型期的南北矛盾冲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摩擦,全方位展示了社会变革冲击下的英、美南部农业区的社会画面,描写了新旧社会交替、新旧势... 《德伯家的苔丝》和《喧哗与骚动》围绕女主人公的情感婚姻悲剧真实再现了社会转型期的南北矛盾冲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摩擦,全方位展示了社会变革冲击下的英、美南部农业区的社会画面,描写了新旧社会交替、新旧势力和观念相互博弈时期人们的多舛命运和矛盾心理。其中社会历史悲剧主题和婚姻悲剧主题以及悲剧的社会-家庭-个人三层结构等拓展法是小说的现实主义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社会历史悲剧 爱情婚姻悲剧 悲剧题材和表现手法
下载PDF
湘云新论
17
作者 尹春霞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年第2期36-38,共3页
文章从身世、性格、诗才、爱情婚姻悲剧、思想意义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湘云进行论述,从而赋予其全新的意义。
关键词 湘云 身世 性格 爱情婚姻悲剧 “儒道互补”
下载PDF
《红楼梦》:古代女性生活表现的集大成——兼及“色空”观内含“女儿”自由解放空想
18
作者 乐铄 《语文知识》 2014年第7期7-10,共4页
中国古代长篇主写男性,但《红楼梦》笔墨更多用于女性。它着重写封建世家盛衰、其日常生活、“二门”内的“理家”等,当事其中的自然是更多女性。它以宝玉、黛玉、宝钗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这爱情曾自由而真挚,男女当事人得均等表现... 中国古代长篇主写男性,但《红楼梦》笔墨更多用于女性。它着重写封建世家盛衰、其日常生活、“二门”内的“理家”等,当事其中的自然是更多女性。它以宝玉、黛玉、宝钗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这爱情曾自由而真挚,男女当事人得均等表现;这婚姻被包办,包办者多女性家长如贾母、王夫人;这宝玉为“情种”,心仪多位姑娘与丫环:整个一场婚爱悲歌,处于中心的男性其实就宝玉一人,而女性却有十数乃至数十位。有统计,《红楼梦》“一共写了男子235人,女子213人”^[1](P.753),人数上男略多于女,但从出场活动、扮演角色、支配情节这些方面看,女性人物明显更占篇幅与位置。这从回目便可见出,小说的较重要角色多在用以指示本回中心人物与事件的回目上得以标示,240个回目里,直用人物名姓的有126例,其中男53例,女73例;用代称的有89例,其中男36例,女53例,二者皆女多于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女性生活 自由解放 古代 集大成 爱情婚姻悲剧 空想 女儿
下载PDF
对《红楼梦》大旨、本旨、主旨的再认识──兼评贾宝玉形象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子俊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5-89,共5页
“红学”热迄今仍未降温,这除了作品自身所具有的价值之外,关键原因恐怕还在于有关《红楼梦》的许多问题至今在学术界仍未形成共识。本文结合具体作品,就红学界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全新的论述,认为“大旨谈情”具有广义性,... “红学”热迄今仍未降温,这除了作品自身所具有的价值之外,关键原因恐怕还在于有关《红楼梦》的许多问题至今在学术界仍未形成共识。本文结合具体作品,就红学界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全新的论述,认为“大旨谈情”具有广义性,“立意本旨”具有真实性,“全书主旨”具有悲剧性,并在此同时对贾宝玉形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曹雪芹 大旨谈情 《石头记》 贵族家庭 爱情婚姻悲剧 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 小说
下载PDF
《林兰香》评介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亦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9年第4期13-17,共5页
《林兰香》全书64回,为“随缘下土编辑,寄旅散人批点”,大约成书于道光年间.全书以明朝洪熙元年(1425)至嘉靖八年(1529),历经八朝百余年的朝政盛衰为历史背景,以燕梦卿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歌颂了儒家倡导的忠孝节义的思想观点,同时客... 《林兰香》全书64回,为“随缘下土编辑,寄旅散人批点”,大约成书于道光年间.全书以明朝洪熙元年(1425)至嘉靖八年(1529),历经八朝百余年的朝政盛衰为历史背景,以燕梦卿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歌颂了儒家倡导的忠孝节义的思想观点,同时客观上也控诉了封建礼教,暴露了一夫多妻封建婚姻制度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兰香》 侍女 爱情婚姻悲剧 封建礼教 道光 小说 无罪释放 一夫多妻 侧室 软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