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媵婚与西周婚姻礼法的哲学背景
1
作者 周延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3期6-12,共7页
西周的婚姻礼法问题,史家多有研究,但西周婚姻礼法所以产生的哲学背景问题,论者殊少。本文以西周的血缘宗法制为切入点,考察、论述了:一、西周以来“昏”和婚姻之礼的文化观念以至于哲学机缘;二、西周以来,男婚女嫁的年龄与礼法... 西周的婚姻礼法问题,史家多有研究,但西周婚姻礼法所以产生的哲学背景问题,论者殊少。本文以西周的血缘宗法制为切入点,考察、论述了:一、西周以来“昏”和婚姻之礼的文化观念以至于哲学机缘;二、西周以来,男婚女嫁的年龄与礼法的关系以及确定婚姻年龄的哲理思考;三、西周以来,婚嫁时令的哲学基础和文化心理;四、早周和西周“腰婚”形态以及这一形态的,。理结构等等——通过对以上诸问题的考察,我们认为,西周婚姻礼法人类学意义上的祈向是人类自然本体的优化塑造与人类生存秩序的营造,其哲学背景则是二元对立生成观念的高度理性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二元论 人类生存秩序
下载PDF
鮮卑婚俗與北朝漢族婚姻禮法的交互影響 被引量:1
2
作者 史睿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42,150,共17页
"子貴母死"是鮮卑拓跋部一項獨特而殘忍的制度,出現於個體家庭産生之初甥舅繼承制逐漸向父子繼承制轉變的時期,實質是舅權與父權的衝突,目的是保證父系皇權的傳遞不受母黨、妻黨的干預。漢族將舅權與父權衝突成功改造爲"先外族而後... "子貴母死"是鮮卑拓跋部一項獨特而殘忍的制度,出現於個體家庭産生之初甥舅繼承制逐漸向父子繼承制轉變的時期,實質是舅權與父權的衝突,目的是保證父系皇權的傳遞不受母黨、妻黨的干預。漢族將舅權與父權衝突成功改造爲"先外族而後本宗"的新婚姻禮法,實現了宗族和妻黨、母黨合作。鮮卑拓跋部在孝文帝實施漢化政策之後,也隨之變舅權與父權的衝突爲合作,逐漸廢棄"子貴母死"之法。細緻分析兩者的婚姻禮法機制,不難發現北朝婚姻禮法之倚重母黨、妻黨和鮮卑貴族之抑制母黨、妻黨,表相雖異,實質相同。兩者親屬制度之源相同,鮮卑進入中原則將漢族婚姻禮法中某些原始因素唤醒了。漢族原本保留着局部交换婚姻關係之下的一系列傳統禮法得以加强化,更加重外家輕本宗,而鮮卑族也放棄了"子貴母死"之法,逐漸實現了舅權和父權的合作。漢族和鮮卑婚姻禮俗的交互影響正可當作經歷過相同家庭制度發展史的不同民族融合的最佳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禮法 宗族 母黨 妻黨 子貴母死
下载PDF
论汉代婚姻礼法的伦理教化功能
3
作者 王雅梅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1-64,共4页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推动法律儒家化进程,对儒家伦理进行推广和贯彻便成为封建统治集团法制建设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以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为核心的婚姻礼法率先承担起传承儒家伦理的重任,从缔结婚姻的形式要件到...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推动法律儒家化进程,对儒家伦理进行推广和贯彻便成为封建统治集团法制建设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以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为核心的婚姻礼法率先承担起传承儒家伦理的重任,从缔结婚姻的形式要件到实质要件都严格贯彻儒家伦理道德,最终为儒家化的封建法律秩序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对儒家伦理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违反儒家伦理的行为进行惩治的伦理教化功能可以说是汉代婚姻礼法的主要功能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伦理教化功能 儒家伦理
下载PDF
婚姻·彩礼·孔孟之道
4
作者 钟志 贾长华 《天津师院学报》 1975年第2期59-60,共2页
结婚不要彩礼,不搞铺张浪费,是宝坻县林亭口公社小靳庄的“十件新事”之一。小靳庄十二个已经订婚的女青年,亲自把彩礼退给了婆家,新订婚的女青年也不再要彩礼。她们破旧立新的革命行动,已经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封建婚姻制度 宝坻县 婚姻 劳动人民 奴隶制 封建社会 彩礼 地主阶级 六礼 儒家经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