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性视野下婚恋和谐在家庭幸福中的影响
1
作者 郑奎娥 《神州》 2014年第14期27-27,共1页
列夫·托尔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充分的肯定了生活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定的共通性。本文将分别从两性角色、人类文明和婚恋关系三个角度进行讨论,并寻找出和谐... 列夫·托尔斯泰曾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充分的肯定了生活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定的共通性。本文将分别从两性角色、人类文明和婚恋关系三个角度进行讨论,并寻找出和谐的婚恋观就是所有家庭幸福的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视野下婚恋和谐在家庭幸福中的影响
下载PDF
论三四十年代徐訏对情爱真谛的探索(中)——从“快乐主义情爱”、“爱欲解放构想”到“人格类型婚配” 被引量:1
2
作者 冯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0-233,共4页
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徐訏崇奉"快乐主义"式的情爱。此后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徐訏沉潜地探索情爱幸福之径。在小说《吉卜赛的诱惑》中,徐訏建构了道家意味的"吉卜赛"爱欲解放理想,这与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构想不无契... 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徐訏崇奉"快乐主义"式的情爱。此后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徐訏沉潜地探索情爱幸福之径。在小说《吉卜赛的诱惑》中,徐訏建构了道家意味的"吉卜赛"爱欲解放理想,这与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构想不无契合,达到当时思想界在此问题上的高度。另在小说《英伦的雾》中,徐訏运用人格心理学探讨婚恋主体的人格类型及其配对,兼及婚恋幸福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为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欲解放 道家哲学 人格类型 婚恋幸福
下载PDF
论三四十年代徐讦对情爱真谛的探索——从“快乐主义式情爱”、“建构爱欲解放理想”到“探讨人格及其婚配”
3
作者 冯芳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5-40,共6页
上世纪30年代上半期,徐讦崇奉的是“快乐主义”式的情爱。此后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徐讦沉潜地探索获取情爱幸福的方法。在小说《吉卜赛的诱惑》中,徐讦建构了具有道家意味的“吉卜赛”爱欲解放理想,与马尔库塞爱欲解放构想不无契合... 上世纪30年代上半期,徐讦崇奉的是“快乐主义”式的情爱。此后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徐讦沉潜地探索获取情爱幸福的方法。在小说《吉卜赛的诱惑》中,徐讦建构了具有道家意味的“吉卜赛”爱欲解放理想,与马尔库塞爱欲解放构想不无契合,达到当时思想界对爱欲解放构想的高点。同时提出,徐讦并非像田建民所说的“崇理抑欲”。在小说《英伦的雾》中,徐讦借用人格心理学,探讨了婚恋主体双方人格及其配对与婚恋幸福度之间的关系,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为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欲解放 道家哲学 人格类型 婚恋幸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