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彩礼变动的两重分析:婚配性别比结构与代际责任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倩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0-127,181,共9页
城乡之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打破了农村传统通婚圈,农民在开放的婚姻市场中完成婚配。部分地区女性外流,出现婚配性别比结构失衡,形成本地婚姻竞争,并推动彩礼标准提高。婚姻压力是彩礼变动的外部条件,代际责任是彩礼支付的内在基础,彩礼... 城乡之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打破了农村传统通婚圈,农民在开放的婚姻市场中完成婚配。部分地区女性外流,出现婚配性别比结构失衡,形成本地婚姻竞争,并推动彩礼标准提高。婚姻压力是彩礼变动的外部条件,代际责任是彩礼支付的内在基础,彩礼变动是外部婚姻形势变化与家庭伦理共同作用的后果。不同地区婚配性别比结构不同,且代际责任存在差异,造成了不同农村地区的彩礼差异现象。彩礼变动可从婚配性别比结构和代际责任两个维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市场 婚配性别比结构 代际责任 彩礼变动
下载PDF
婚姻匹配结构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大样本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智波 李长洪 《南方人口》 CSSCI 2014年第4期10-22,共13页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研究首次婚姻中,夫妻个人经济状况匹配和家庭经济状况匹配的不同组合与婚后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控制了年龄、年龄的平方、受教育年限、民族、政治面貌、户...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研究首次婚姻中,夫妻个人经济状况匹配和家庭经济状况匹配的不同组合与婚后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控制了年龄、年龄的平方、受教育年限、民族、政治面貌、户口、宗教信仰、工作满意程度、个人健康满意程度、人际关系满意程度、住房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满意程度以及省份哑变量等变量的情况下,相对于"门当户对",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婚配结构的生活会更幸福。在分组回归中,本文进一步发现,以"个人经济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同为门当户对"作为基准组,"个人经济状况为门当户对,且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的婚配结构会更幸福。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是男女双方为了追求爱情而冲破传统"门第"观点的结果,那么,本文发现的引申含义是基于爱情的婚姻会更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配结构 幸福 爱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