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村彩礼变动的两重分析:婚配性别比结构与代际责任
被引量:
12
1
作者
何倩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0-127,181,共9页
城乡之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打破了农村传统通婚圈,农民在开放的婚姻市场中完成婚配。部分地区女性外流,出现婚配性别比结构失衡,形成本地婚姻竞争,并推动彩礼标准提高。婚姻压力是彩礼变动的外部条件,代际责任是彩礼支付的内在基础,彩礼...
城乡之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打破了农村传统通婚圈,农民在开放的婚姻市场中完成婚配。部分地区女性外流,出现婚配性别比结构失衡,形成本地婚姻竞争,并推动彩礼标准提高。婚姻压力是彩礼变动的外部条件,代际责任是彩礼支付的内在基础,彩礼变动是外部婚姻形势变化与家庭伦理共同作用的后果。不同地区婚配性别比结构不同,且代际责任存在差异,造成了不同农村地区的彩礼差异现象。彩礼变动可从婚配性别比结构和代际责任两个维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市场
婚配
性别比
结构
代际责任
彩礼变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婚姻匹配结构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大样本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王智波
李长洪
《南方人口》
CSSCI
2014年第4期10-22,共13页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研究首次婚姻中,夫妻个人经济状况匹配和家庭经济状况匹配的不同组合与婚后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控制了年龄、年龄的平方、受教育年限、民族、政治面貌、户...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研究首次婚姻中,夫妻个人经济状况匹配和家庭经济状况匹配的不同组合与婚后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控制了年龄、年龄的平方、受教育年限、民族、政治面貌、户口、宗教信仰、工作满意程度、个人健康满意程度、人际关系满意程度、住房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满意程度以及省份哑变量等变量的情况下,相对于"门当户对",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婚配结构的生活会更幸福。在分组回归中,本文进一步发现,以"个人经济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同为门当户对"作为基准组,"个人经济状况为门当户对,且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的婚配结构会更幸福。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是男女双方为了追求爱情而冲破传统"门第"观点的结果,那么,本文发现的引申含义是基于爱情的婚姻会更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配结构
幸福
爱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彩礼变动的两重分析:婚配性别比结构与代际责任
被引量:
12
1
作者
何倩倩
机构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0-127,18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边境跨境婚姻问题与边疆社会稳定研究”(19BSH031)。
文摘
城乡之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打破了农村传统通婚圈,农民在开放的婚姻市场中完成婚配。部分地区女性外流,出现婚配性别比结构失衡,形成本地婚姻竞争,并推动彩礼标准提高。婚姻压力是彩礼变动的外部条件,代际责任是彩礼支付的内在基础,彩礼变动是外部婚姻形势变化与家庭伦理共同作用的后果。不同地区婚配性别比结构不同,且代际责任存在差异,造成了不同农村地区的彩礼差异现象。彩礼变动可从婚配性别比结构和代际责任两个维度解释。
关键词
婚姻市场
婚配
性别比
结构
代际责任
彩礼变动
Keywords
marriage market
gender ratio structure
inter-generational responsibility
bride price changes
分类号
C913.1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婚姻匹配结构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大样本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王智波
李长洪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南方人口》
CSSCI
2014年第4期10-22,共13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提供<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的数据协助
文摘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研究首次婚姻中,夫妻个人经济状况匹配和家庭经济状况匹配的不同组合与婚后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控制了年龄、年龄的平方、受教育年限、民族、政治面貌、户口、宗教信仰、工作满意程度、个人健康满意程度、人际关系满意程度、住房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满意程度以及省份哑变量等变量的情况下,相对于"门当户对",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婚配结构的生活会更幸福。在分组回归中,本文进一步发现,以"个人经济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同为门当户对"作为基准组,"个人经济状况为门当户对,且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的婚配结构会更幸福。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是男女双方为了追求爱情而冲破传统"门第"观点的结果,那么,本文发现的引申含义是基于爱情的婚姻会更幸福。
关键词
婚配结构
幸福
爱情
Keywords
Matching structure of marriage
Subjective well-being
love
分类号
C92-05 [社会学—人口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村彩礼变动的两重分析:婚配性别比结构与代际责任
何倩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婚姻匹配结构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大样本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王智波
李长洪
《南方人口》
CSSCI
2014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