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眶婴儿性血管瘤的皮质激素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新吉 王毅 +3 位作者 李天臣 李月月 朱慧 肖利华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573-575,共3页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局部注射治疗婴儿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6年1月间采用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瘤体内局部注射治疗的25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25例患儿经1-4次注射,彩超检查结果...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局部注射治疗婴儿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6年1月间采用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瘤体内局部注射治疗的25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25例患儿经1-4次注射,彩超检查结果肿瘤异常血流信号消失18例(72%),肿瘤异常血流信号减少7例(28%)。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瘤体内局部注射治疗对婴儿血管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性血管瘤 曲安务德 地塞米松 局部治疗
下载PDF
皮质激素治疗眼眶婴儿性血管瘤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17期17-18,共2页
目的评价糖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局部注射治疗婴儿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溪市中心医院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间采用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混和后瘤体内局部注射治疗的18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8例患儿经1~4次注射,彩超检查... 目的评价糖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局部注射治疗婴儿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溪市中心医院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间采用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混和后瘤体内局部注射治疗的18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8例患儿经1~4次注射,彩超检查结果肿瘤异常血流信号消失12例(67%),肿瘤异常血流信号减少6例(33%)。结论采用曲安奈德与地塞米松预混后瘤体内局部注射治疗对婴儿血管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性血管瘤 曲安奈德 地塞米松 局部治疗
下载PDF
婴儿性血管瘤26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郭春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2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究婴儿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6例婴儿血管瘤组织,经过脱蜡、切片、染色等操作,使用HE染色、投射电镜观察、电泳等方法观察不同时期的瘤体细胞特点.结果 增殖早期细胞团界限明显,没有特定结构,内部存在微血管组织.增殖... 目的探究婴儿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6例婴儿血管瘤组织,经过脱蜡、切片、染色等操作,使用HE染色、投射电镜观察、电泳等方法观察不同时期的瘤体细胞特点.结果 增殖早期细胞团界限明显,没有特定结构,内部存在微血管组织.增殖中期细胞团变大,微血管数量增多.增殖晚期细胞开始凋亡,细胞团界限模糊,微血管数量减少.消退早期,血管瘤细胞生长停滞与脂肪细胞交织在一起,微血管团出现.消退中期细胞团被微血管团取代,微血管管径变大,数量变少.消退晚期细胞团被纤维脂肪取代,残存少量微血管.结论婴儿性血管瘤生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是由血管周细胞及内皮细胞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性血管瘤 临床 病理分析
原文传递
彩色多谱勒对婴儿型血管瘤的诊断及评价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红 宋国祥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8期486-487,I000,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儿型血管瘤彩色多谱勒超声表现 ,评价其对婴儿性血管瘤的诊断和疗效。方法 :经 10 %水合氯醛灌肠后 ,采用AL T HDI- 30 0 0型全数字电脑显像仪 10 - 5 MHz超宽频探头对 2 1例婴儿型血管瘤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谱勒检查。... 目的 :探讨婴儿型血管瘤彩色多谱勒超声表现 ,评价其对婴儿性血管瘤的诊断和疗效。方法 :经 10 %水合氯醛灌肠后 ,采用AL T HDI- 30 0 0型全数字电脑显像仪 10 - 5 MHz超宽频探头对 2 1例婴儿型血管瘤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谱勒检查。结果 :2 1例婴儿型血管瘤治疗前病变内部均显示为弥漫的红兰相间的斑驳状彩色血流信号 ,并可探及动脉及静脉频谱 ,经肿瘤内注射去炎缩松和氟美松治疗后 ,6例彩色血流信号无明显改变者进行手术治疗 ,7例病变内部彩色血流信号明显减少 ,8例痊愈以后可见病变内部无彩色血流信号或仅残留少量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谱勒可以作为婴儿性血管瘤诊断与评价疗效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谱勒 婴儿性血管瘤 超声波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